第91章 酸辣粉

元宵節結束了, 年算是真正過完了,高珊和高強上學去了, 李俊毅也去上班了, 只有高涼的事業還沒有着落,她知道自己該加快一點步伐。所以每天一早等高珊和高強上學之後, 她就出門去尋找店面。

為了方便走街串巷, 她買了一輛自行車,在以她家和李俊毅工廠以及弟弟妹妹學校為基準的範圍內開始轉悠, 通過李俊毅提供的一些信息,有針對性地考察經濟效益比較好一點的工廠社區, 幾天下來, 終于将附近的片區都逛熟悉了。

天河區設區不久, 百業待興,不少地方已經規劃了或者正在規劃商業街,除去天河體育中心周圍的商業街發展比較完善之外, 大部分地方都還在招商中。高涼如果想找一個鋪面,那還是非常容易的, 但她必須從各方面考慮,包括商業街的發展前景、鋪子的位置等。高涼并未在廣州生活過,所以沒有作為重生者的先知優勢, 她只能憑借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她最大的優勢就是膽大、果斷。

最後高涼選中了一條商業街,那條商業街位于幾個村子交界處,相對于一些村內已經發展成熟的小街、商業街來說就欠完善了, 而且那一片正在修路修房子,環境也比較糟糕。高涼跟修路工人打聽過情況,這條路一個月之內就會通車,別人可能不信這種辦事效率,但是高涼知道深圳速度,知道這兩年廣東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所以她相信不出兩個月,這一片就會以嶄新的面目呈現在大家面前,到時候交通一便利,這而差不多就是一個交通樞紐,便會成為人流量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讓高涼迅速做出決定的另一個原因是,她還得知友誼商店也在将在這裏開設分店。友誼商店是這個年頭廣州最大的超市,有它在的地方經濟想不繁榮都不可能。

高涼租的鋪面樓房還沒有完工,等到收尾竣工,起碼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也就是說,高涼如果自己還要裝修店面的話,還有将近兩個月才能開張。別人可能就要猶豫很久,畢竟很多地方只要租下來就可以直接開張,每一天都是錢啊,而且這兒将來能不能發展起來還是兩說呢,高涼卻認為等待是值得的,這相當于磨刀不誤砍柴工。

李俊毅是全程參與高涼做這個決定的,甚至友誼商店在那一片開設分店的信息也是他從趙長青那兒打聽到的。趙長青就是去年他們在火車上碰到的那對老夫婦的兒子,去年年底他調至天河區來了,李俊毅知道這個人脈的重要性,逢年過節都是主動問候拜訪的,所以這會兒從趙長青那兒打聽到這點信息還是很簡單的。

李俊毅非常贊同高涼在那邊開店:“好飯不怕晚。這兩個月你就好好休息一下,從那年擺攤賣涼拌菜起你就沒好好歇過,看你這麽辛苦我也心疼。”

高涼聞言笑着說:“好。”好久沒休息過這麽久了,不過她不打算真歇着,鋪面還沒辦法裝修,那她就去擺攤賣點小吃吧,先摸一摸這片兒人們的口味。

高涼買了一輛帶爐子的推車,這兒比老家好,起碼推車不用定制,有現成的可買,這就是大城市的好處,這個推車将來就算是她開店也能用得着,她又置辦了一些鍋碗瓢盆。上農産品批發市場買回食材和調料,感謝廣東人愛吃,這裏什麽調味品和食材都能買得到,她在家熬了一鍋酸辣粉湯,又鹵了一些鴨掌雞爪之類的,用一個大紙板寫上“酸辣粉”的字樣,貼在推車上,小吃攤就開張了。

高涼的這個酸辣粉小攤是悄悄兒地準備的,沒有告訴李俊毅,怕他批評自己,第一天出攤的時候也是趁着弟弟妹妹吃了午飯去學校之後她才出門的。

高涼費勁地将一鍋熬好的湯汁搬到樓下,這時候她覺得還是在老家好,什麽都在地面上,不用費這麽大的勁。她将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推着車出了小區,他們這個小區挺現代化的,還配置了保安,出門的時候,保安小哥難以置信地看着高涼,這裏算是高檔小區了,收入比較高的人才住這裏,高涼這明顯就是小攤販主嘛,她怎麽也住在這裏,還是悄悄地溜進來做生意的?不對,這個女人他也見過幾面,很眼熟,應該是裏面的住戶,這是什麽情況?住小區的人還擺攤?

高涼站住了,笑着說:“大哥,麻煩你幫我開一下那個門,我要出去。”她的推車帶了爐竈,體積有點大,走人行通道擔心有點磕碰,便想走車道。

保安小哥給高涼開了門:“你這是賣酸辣粉?”

高涼一聽對方的口音,典型的川普,便笑眯眯地點頭:“對。”

“你是重慶人哦?”保安小哥口音換成了重慶話,他一邊說一邊給高涼開了門,這年頭在外面見到老鄉還是很熱情的。

高涼笑着說:“我不是。”她出了門之後并沒有馬上離開,而是将推車停在小區門口,打開鍋子,抓了一把紅薯粉進去,然後燙了一碗酸辣粉,送到保安室:“大哥你是重慶人吧?你嘗嘗我做的酸辣粉,給我提點意見,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

保安沒想到高涼這麽熱情,趕緊擺手說:“你太客氣了,不用了,不用了,謝謝!”

高涼說:“我這是第一次出來賣酸辣粉,還不知道合不合大家口味,大哥你就當幫我這個忙吧。”

酸辣粉的香味太刺激了,聞在兩年沒回家的小保安鼻子裏,那完全就是濃濃的鄉情,他口腔已經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了,手比嘴更誠實,到底還是接了過去。高涼也沒急着走,等對方吃上了才問:“怎麽樣?”

保安的眼眶有些濕潤:“太好吃了,像我奶奶做的。”

高涼就當這是最好的嘉獎了:“謝謝大哥,這下我就有信心了。大哥你慢慢吃,再見!”

保安趕緊問:“碗呢?”因為沒有一次性碗筷,高涼用的是搪瓷盆,每個盆裏套一個食品袋,這樣就避免清洗了,雖然不太衛生,但至少避免了共用碗筷。

高涼笑着說:“我回來的時候再跟你拿。”

此時已經過了飯點,也不是周末,外面走動的人不多,但也不代表沒有人。高涼找了個當街的十字路口停了下來,爐火烤着湯汁蒸發出濃郁的酸辣味,勾引着人們的味蕾,不少人都側目而視。終于,有兩個穿着時髦的漂亮女孩停下了腳步,年紀不會比高涼大多少,一個穿紅衣服的女孩說:“看,酸辣粉兒哦。”典型的四川話。

高涼笑着用四川話說:“是的,要不要嘗嘗?”高涼的語言天賦不錯,會說粵語,也會說四川話,他們家鄉的方言跟四川方言接近,而且她曾經跟一群四川同事共事了兩年多,四川話很容易就學會了。

“真是老鄉哦?怎麽賣的嘛?”紅衣女孩問。

高涼沒否認自己是老鄉,只說:“酸辣粉八毛一碗。鴨掌和雞爪子四毛錢一個。”八毛錢一碗在老家絕對貴了,因為老家一碗米粉才四毛一碗,但在廣東并不算貴,而且她為了保證口味,還吊了高湯的,成本不低。

“不貴诶。來兩碗吧,你也嘗嘗,好久沒吃到了。”紅衣女孩對自己的同伴說。

高涼趕緊說:“稍等一下子,馬上就好。”她手腳麻利地趕緊煮粉,粉條都是煮熟的,這會兒只要在開水裏再煮一開就好。

很快,兩碗酸辣粉送到了兩人手裏:“不好意思,要麻煩你們在這裏吃,碗我還要回收的。”

兩個女孩也沒說什麽,接過酸辣粉和筷子,就到路邊去吃酸辣粉了。一直沒說話的黃衣女孩吃了一口,說:“味道蠻不錯,跟老家吃的差不多。那個鴨腳掌也來兩個吧,好久沒吃咯。”

“我想回家了。”紅衣女孩說。

高涼聽見這話很高興,做別人家鄉的美食能夠勾起別人的思鄉之情,這就是最好的嘉獎了,高興之餘也有些辛酸,為所有為生計在外漂泊的游子。高涼自己帶了一個桶出來,吃剩的粉湯垃圾之類的全都裝起來,帶回去統一處理,這樣就不會給環衛工人添麻煩了。

開了張之後,慢慢就有了生意。真正生意好的時候是下午下班之後,許多廠裏都有工人出來散步,見到高涼賣酸辣粉,不少人都湊了上來,不到半小時,高涼的酸辣粉和鹵味就一售而空了。

高涼滿身疲憊,但是卻心滿意足,她推着推車慢慢回家去,弟弟妹妹應該已經放學回來了,李俊毅應該也下班了吧,自己還沒做飯呢,不過不擔心,李俊毅總是要晚點才回來的。

剛到小區門口,保安就看見她了,熱情地喊:“小妹,你的碗。謝謝啊!好吃!多少錢,給你錢吧。”

“不要錢,送給大哥吃的,謝謝大哥幫我開門。”高涼笑着接過了碗。

李俊毅騎着自行車下班回來,看着小區門口跟保安說話的那個女人像是高涼,但是又不敢确認。高涼拿過碗,走回門外去推車,李俊毅這下看清了,真是高涼,他又打量了一下高涼的推車,驚奇地發現她變戲法似的居然弄出了一個酸辣粉攤子,不由得哭笑不得,他咳嗽一聲:“高總,你這是在擺攤?”

高涼一扭頭,發現了一臉哭笑不得的李俊毅,沖他笑了笑:“你回來了?”保安已經将欄杆打開了,高涼推着車準備進去,李俊毅下了車,将車子停好,接過高涼手裏的推車:“你幫我推車進來。”

高涼便去幫他推車。李俊毅進了小區,看着後面跟上來的高涼,無奈地說:“我說高總,你真是個勞碌命啊,就不能休息幾天嗎?這要是給我們廠裏的員工看見了,我肯定要被罵死了。”

高涼不高興地鼓腮幫:“李總這是瞧不起我們這些小攤販嗎?”其實她也擔心李俊毅廠裏的人看見,所以都沒往俊逸服裝廠那邊去。

李俊毅停下來,仰天大笑,然後張開雙臂抱住了她:“怎麽會?!我只是覺得這樣太辱沒高總了。”李俊毅總覺得自己已經夠能屈能伸了,但是沒想到他家高涼比他的心态還要平和,這點他确實需要跟高涼學習。

高涼将額頭抵在李俊毅胸前,笑着說:“沒什麽辱沒不辱沒的,不偷不搶的,都是靠本事吃飯。”

李俊毅說:“重慶酸辣粉麽?我不知道你也會做,做給我嘗嘗吧。”

“現在沒粉了,回家給你做。”高涼嘴角揚着幸福的笑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