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老友記

臘月二十六是年前店裏最後一天營業, 員工們買到票的都先回老家了,店裏目前只剩下高涼、秋蘭、鐘小紅、娴靜和梁四妹, 秋蘭是和高涼一起走的, 鐘小紅三人都是廣東省人,回家倒是方便。

到了臘月二十日之後, 店裏生意就慢慢清淡了, 因為務工人員都陸續返鄉了,所以就這麽幾個人也還忙得過來, 何況還有放寒假的高珊和高強幫忙。

李俊毅廠裏也是今天放假,他們工廠的員工主要來自兩個地方, 一批是四川的, 另一批是李俊毅親自從老家招來的, 李俊毅親自安排了員工買票的事,為他們集體訂購了火車票。這年頭還沒有團購票,李俊毅通過王雙喜的便利提前很多天買到了火車票, 這對員工來說真是特別好的福利了,春運期間票有多難買大家深有體會, 為了買一張回家的票在火車站睡上幾晚的都有。

高涼家裏只有高盼在老家,李俊毅家裏完全都沒有人,但他們還是打算回老家過年, 畢竟那才是真正的家,一個核心,到了過年,散布各地的人都該朝這個點彙聚。

晚上, 李俊毅安排好廠裏的值班人員後,和汪彥君一起來到了店裏,高涼準備放假前和大家一起聚聚,家人、朋友和員工們都來了,一共是十個人,高涼做了十個菜,真正的十全十美,其中主菜是火鍋,桌子中間放着銅炭鍋,中間燒炭,四周是高湯清湯底料,跟粗犷的四川火鍋比起來更為精致一些,再配上各種切得細致的肉類和菜類,往汩汩翻滾的湯裏一燙就能吃。

七點半,高涼将打烊的字樣挂在門上,然後大家圍桌而坐,熱熱鬧鬧地吃起飯來,美味佳肴,又都是熟悉的親人朋友,大家都沒什麽顧忌,吃得非常開心。這一年對高味來說确實是辛苦的一年,不過成效也是顯着的,高涼對員工們的表現非常滿意,所以飯到中途的時候,高涼給每位店員都發了年終紅包,連奶奶和高珊高強都有,因為這一年裏奶奶和弟弟妹妹們也沒少在店裏幫忙,但是從來都沒領過工資,發到最後,還有兩個紅包,高涼将它們放到李俊毅和汪彥君手裏。

李俊毅和汪彥君顯然都十分意外:“怎麽還給我們發紅包?”

高涼笑眯眯地說:“你們都是我的員工啊,都在給我打工,嘿嘿。”

李俊毅好笑看着高涼,為她的調皮無奈地搖搖頭。汪彥君堅決拒絕:“我就不要了,毅哥已經給我發了大紅包了。”

高涼說:“拿着,就是圖個吉利,滿桌子不能刻薄你一人。”

李俊毅看了好友一眼,說:“既然高總這麽客氣,我們都收了吧。”

汪彥君笑得有些無奈,這兩口子真是有意思,都跟散財童子似的,罷了,等過年的時候給高珊和高強包回去好了。

吃完飯,大家一起将店裏衛生打掃好,将所有的東西都收拾好,關煤氣、關水、關電等,然後關上門,貼上大紅的歇業告示,回家過年!

回到家,高珊和高強拆開紅包一看,是一張嶄新的老人頭:“哇,大姐你給我們這多麽錢?!”

奶奶也拆開了紅包:“喲,涼涼你今晚發了多少紅包出去啊?”

高涼笑着說:“也不多,每人一百,年終獎勵。”提前回家的那幾個員工自然也是早就發了的,不厚此薄彼。

一個人一百,今天就發了九百,奶奶有些心疼:“你不是要買房子,把這個錢該省下來啊。”

高涼笑着說:“買房子是大錢,省不來的,要賺才行。大家辛苦了這麽長時間,我給大家發點小錢,好讓大家覺得有奔頭,明年幹勁就更足了。不信你問俊毅哥,他廠裏員工也是獎金的,當老板的吃肉,得讓大家喝點湯,奶奶您說對不對?”

奶奶點頭:“你說得對。你給他們發沒錯,但是不用給我發呀。”

高涼摟着奶奶的肩膀撒嬌:“奶奶,您也辛苦了啊,給您紅包,主要是為了圖個吉利,祝奶奶來年紅紅火火、身體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奶奶聽完笑眯了眼:“好,好!奶奶就拿着了,謝謝涼涼。”

他們買的是臘月二十七晚上的火車票,白天就去逛街購買東西,購置年貨,過年穿的新衣服、給家人朋友帶的禮物、廣東的土特産等等都要買,照高涼說的,忙了一年,這個時候不花錢還什麽時候花錢呢,所以就要買買買。當然也不是毫無節制,必須是真用得上的,高涼可不是為了虛榮會浪費的人。

當天晚上,他們登上了返鄉的火車,幾人買的都是卧鋪票,因為站票人太多了,未必能擠得上車,還是卧鋪車廂好,人少,上車便捷。沒買到軟卧,大家就擠在硬卧裏,奶奶睡在下鋪,條件雖然差點,但比坐票已經好多了,起碼還是始發站,卧具一切都是幹淨的。

睡一夜過後就到了站,老家比廣州真是冷多了,不過還好沒有下雨,只是陰天,風也不大。剛出出站口,李俊偉和高盼迎了上來:“奶奶,哥,你們可算是到了!”見了面自然少不了寒暄。李俊偉和高盼都早早地從學校回到家,搞好衛生曬好被子等着大家回來過年了。

暑假裏李俊偉跟着老師下鄉去見習了,所以沒去廣州,寒假本來說是去廣州玩的,但是李俊毅說到時候回程票難買,不如先回去收拾屋子,反正都要回來過年的,到時候再聚。

李俊偉感慨說:“這幾天累死我了,花了好幾天才搞完衛生!哥你可要好好補償我。”

李俊毅白弟弟一眼:“幹這麽點活就累着了?”

李俊偉伸出自己的手說:“你看我手都快凍得長瘡了,我這要是要拿手術刀的手。”

高珊笑嘻嘻地說:“真嬌氣!回去我給你一盒蛤蜊油,你好好抹抹。”

李俊偉轉過身來,看着已經亭亭玉立的高珊:“喲,小辣椒長高了啊,不是說廣州不吃辣椒嗎,怎麽還這麽沖鼻子啊?”

高珊氣呼呼地擡起拳頭在他胳膊上擂了一拳:“俊偉你狗嘴裏吐不出象牙!”

王秋蘭直接在火車站外坐到了回家的車。其餘的人高高興興地坐公交車回家,這年頭縣城還沒有出租車,出門還是公交車方便。汪彥君說:“等下次回來,毅哥可能就自己開車了。”

李俊毅苦笑:“這年頭就算有車我也不敢開回來啊,還是坐火車吧,起碼還能安全到家。”

高涼看了他一眼,料想他當年肯定遇到過路霸,當年不知道遇過什麽兇險情況,并沒有聽他說起過,幸虧沒有受過傷。希望嚴打快點來,把社會風氣給整頓一下。

半途汪彥君先下車回去了。高涼一行人回到家裏,堂哥堂嫂都在家,王小雲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大妹妹,你大哥今天下午就帶着孩子回老家了,我明天和後天還要擺兩天攤,你和我擠兩晚好嗎?”

高涼笑着說:“沒事,沒關系的。我讓強強去俊毅哥那兒住兩晚上,我們姐妹三個住一個屋就好。”

王小雲還是覺得挺不好意思的,高涼他們回來了,自己還賴着不走:“那好吧,真是過意不去。這兩天要過年了,生意很好,所以我想擺完這兩天攤。”

“可以的,大嫂,你忙吧,我自己也是做生意的,怎麽不能理解。生意還好吧?”高涼既然答應借屋子給他們用,當然不會計較這點小事,而且堂嫂是個細致人,看着沒長一根草收拾得幹幹淨淨的院子就知道了,她顯然也是個特別會過日子的人。

“很好,賣鹵肉比賣水果好多了,我們真是要謝謝你。”王小雲是打心眼裏感激高涼,她現在一個月至少都能賺一兩百塊錢,這比賣水果要強多了,也比在家種地強多了。

“那就好。阿彪店裏生意好嗎?”高涼打算年前去阿彪店裏和楊中華店裏看看,免得過年了都收攤了,不知道他們店裏的情況。

王小雲點頭:“很不錯。”

“我明天過去看看。”高涼說。

高盼過來說:“大姐,我明天陪你一起去。春梅姐前天來過,來問你什麽時候回家,我告訴她了,她說今天下午會來看你。”

“好啊。”一年沒見好友了,高涼也非常想念呢。

當天下午,吳春梅果然到了,經過一年多大學生活的洗禮,吳春梅現在的精神面貌和從前那個卑怯的鄉下姑娘已經大不相同了,境遇的改變讓她充滿了自信,衣着打扮也不想從前那麽樸素,能夠達到普通大學生的水平了。他們學校有生活補助,春梅又是個非常勤奮的人,努力勤工儉學,不用家裏負擔任何生活費,甚至還能夠補貼一點家用。

兩個好友寒暄過後,高涼說:“汪哥也跟我們一起回來了。”

吳春梅臉上露出一點不自在的神色:“是嗎?他在那邊挺好的吧?”其實一開始吳春梅有點不能理解汪彥君去廣州打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她這麽努力,一直都是為了這個目标而去的。但是汪彥君跟她分析了實情,她才隐隐察覺到,原來被他們農村人一向視為鐵飯碗的工作也會有打破的時候,社會真的已經變了,于是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前程來,不知道能不能分到一個效益好的工廠去。

“挺好的。汪哥厲害着呢,他去了之後,俊毅哥廠裏最大的單都是他接的,他一個新員工比人家老員工都厲害。等過完年,俊毅哥就要給他升主管了。”高涼對汪彥君的工作能力非常認可,也很欣慰能有人幫李俊毅。

吳春梅點點頭:“我知道他一直都很厲害。”

高涼看着好友,問:“你們是不是一直在通信呢?”

吳春梅紅了臉,小聲地說:“哦,是,是他主動給我寫信的,然後我們就一直聊了下來。”

“也好,多交個朋友總是不會錯的,俊毅哥的朋友人都挺好的。”高涼也不點破,只是輕描淡寫得點了一下。

汪彥君仿佛能夠預感到吳春梅會過來似的,也不在家休息,當天下午就來了高涼家,果然碰到了吳春梅,然後一群人一起烤火聊天,一直到天色晚了都沒人提出要回去。高涼主動留吳春梅在家住一宿,明天再回家,吳春梅也答應了。

當天晚上,他們約好一起去了楊中華的新飯店,一群老朋友又重新碰頭了,少了一個還在加班沒回來的王雙喜,但是多了一個楊中華的未婚妻,他們的隊伍依然那麽大,而且有越來越壯大的趨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