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靈芝和山泉

這一晚齊家難得的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飯。

雖然還是沒有肉,雞蛋也是和着蔬菜炒成一盤,但總歸飯是幹的,菜有三碟,便是從前齊老三沒有病時,日子也不過這般了。

周敏親自操刀做的晚飯。安氏對這種吃法顯然很不安,欲言又止了半天,最後還是沒有開口。而石頭把飯捧去給屋裏的齊老三時,周敏也聽得他小聲說太過了。倒是石頭,或許是年紀小,或許是已經建立起了對周敏的信心,她說怎麽做就怎麽做,半點猶豫都沒有。

等飯菜上桌,周敏發狠吃了三碗飯,最後撐得躺在院子裏揉肚子。

雖然穿過來沒多長時間,但這種苦日子她已經過夠了。周敏一邊揉着肚子,一邊暗暗盤算着自己如今手裏有的籌碼,畢竟不管她想做什麽,本錢總是少不得的。然而算來算去,結果都不容樂觀。

她目前所能倚仗者,不過那口鐵鍋。但幾十斤的鐵鍋,能打的東西也有限,分出給小鐵匠和齊阿水的,再除去一張铧口,剩下的最多不過一兩把鐮刀,最多能換一點糧食過冬,還未必夠。

但過冬并不是有了糧食就萬事大吉了,保暖禦寒的衣物棉被,生火取暖的柴禾,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再說,這段時間沒辦法也就忍了,但要周敏一直忍幾個月,等到過冬,她是絕對受不了的。她跟石頭都還在長身體的年紀,沒有足夠的營養怎麽行?還有齊老三的病,冬天也是最難熬的時候,要想平平安安過冬,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愁啊!

周敏都想祈禱上天降下來一注橫財給自己了。

不過這只是臆想,所以她很快清醒過來。要是實在不行,只能先把齊老三的藥錢挪出來做本錢,設法做點兒小生意。不過到時候安氏估計又要鬧,這人在別的事情上拎不清,這種大事上倒是難得的有堅持。

思量着思量着,周敏竟然就這麽睡着了。還是石頭發現,把她叫醒,否則秋夜裏就這麽睡在院子裏,齊家的病號又要多一個。

齊家的屋子是典型的老式農村的房子。地基打得很高,從院子裏上三級臺階,到正門前。屋子開間三間,正門開在中間堂屋裏,左右各兩間,隔成前後兩處。

堂屋裏供奉着香火神龛,除了祭祀上供的時候,平常都空着。東邊裏間是齊老三和安氏的房間,外間是石頭的住處。西邊裏間是周敏的房間,外間則是日常起居之處。

房屋西邊還用多餘的材料搭了個棚子,竈房就設在這裏。

周敏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繼續思考。

Advertisement

——說是床,那絕對是往好聽了說。事實上,就是一個床架子上搭了木板,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稻草,然後蓋上幾件已經不能再穿的舊衣,最後鋪上一床不知用了多少年、已經微微發黑的棉絮,便是床鋪了。躺上去便能夠聽到稻草“沙沙”作響。

不過平心而論,稻草的保暖效果已然不錯了。這也就是萬山村前還有一片水田,否則連這稻草都沒有。

但被子裏總不能也塞稻草。這薄薄的一層棉被,恐怕沒有三斤,現在這個時節也就罷了,等入了冬,蓋在身上估計跟沒有差不多。他們這一家子老病弱幼,誰能受得住?

按照石頭的說法,以前過冬差不多也是這麽來的,充其量就是找些有重量的東西壓在被子上,不顯得那麽空。

別人怎麽樣周敏不知道,但沒有暖氣沒有空調沒有電暖沒有爐火也就罷了,連一床厚被子都沒有,這樣的冬天她可過不下去。那真實半點盼頭都沒有,純粹是熬日子了。

一整夜都睡得不甚安穩,但第二天周敏還是醒得很早。将昨晚剩下的飯菜熱了,吃過之後,叮囑了齊老三幾句,她就帶着安氏和石頭出門了。路上遇到的村人見這個陣仗,都忍不住多看幾眼,問一聲這是去哪裏。得知是要上山,便都不說話了。

因為是直奔目的地,所以這一次他們的速度快了很多,不久之後便來到了那個天坑旁邊。

周敏先搬了一塊石頭扔進去,确定這個坑并不算深,然後才試探着攀着坑壁上的草木往下爬。好在這坑壁也不是直上直下,因為多年風霜雨雪造成的各種垮塌,所以是一層疊着一層,很容易就留能爬下去,想來上去雖然會費些力,也不會太難。

這個天坑的面積不小,所以坑裏也同樣生長了不少樹木,不過昨天看到的那架猕猴桃實在是太過霸道,幾乎将這整個坑遮去大半,裏面生長的樹自然也被各種藤蔓層層疊疊的綴着,顯得不堪重負。

這種特殊的環境裏往往會長一些特別的藥材,周敏叮囑安氏和石頭去采摘猕猴桃,自己則在周圍轉了起來。

不過雖然這麽想,但周敏已經想明白了,自己只是個普通人,估計不可能有那種走到哪兒都能撿到寶物的主角光環,所以也只是出于不甘心才随處看看。

卻沒想到,走到一處樹幹下,眼角卻忽然閃過一抹光澤。周敏連忙蹲下來,扒開擋住大部分視線的枝葉一看,不由驚訝的睜大了眼睛。

這棵樹十分粗大,不知道長了多少年,地上到處都是浮根。而在其中一段已經腐朽的根上,正生長着一一簇十分漂亮的靈芝!這幾支靈芝菌蓋很小,菌柄則十分粗壯,呈暗紫色,質地堅硬,散發着淡淡的類似漆器一般的光澤,摸上去也是光滑異常。

這是紫芝!而且長到那麽大,看來不像是一年生的。但周敏不會辨認年份,略略猶豫之後,便伸手将一簇靈芝挨個摘了下來。最後還剩下兩朵指甲蓋大小的,邊緣還有一層淡淡黃色,顯然是尚未成熟,她便将之留下了。

反正坑在這裏,等閑也不會有人來,等明年再來采也使得。

這種野生的林中芝,而且還不是一年生的,即便是在後世,也能賣出高價,更何況在這個靈芝能與人參齊名的時代?當然,她手裏這一點數量實在是太少,要發大財不可能,最多也就是稍微改善一下齊家目前的處境。

周敏思量着這些,小心的用帕子将這些靈芝裹了,塞進了懷裏。

即便是這點兒東西,若是被宣揚出去,說不得又要生出事端。尤其這裏還有個安氏,性情也不知道說是天真還是缺心眼,太好騙,少不得先遮掩一番。

收好東西,周敏左右看了看,忽然注意到一處山壁下有細細水聲。她循聲走過去,卻見這裏的山壁上有個小小孔隙,一直在往外滲水。想來是這裏的地下水距離地表太近,所以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泉眼。

在山裏,水源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這泉眼太小,又太隐蔽,所以一直未曾被人發覺。

周敏走過去看了一會兒,又察覺到了一處不同。按理說,這泉眼部分白天黑夜一直往外流淌,縱使不能形成一條小溪,總該積成淺淺水坑。但在這裏,水流出來之後似乎直接滲入地下,并未蓄積。而且,只有山壁處附近大概一米左右的地面是潮濕的,再往外的地面便幹燥如常,半分沒有受到影響。

莫非地下水從山壁上流出,又從重新這裏滲入地下?

這個念頭一閃而逝,周敏也沒有在意。見再沒別的值得注意,便轉回去幫着石頭一起摘猕猴桃去了。

按理說野生的猕猴桃大部分個頭都比較小,但周敏發現,這株藤上生長的猕猴桃個頭卻都非常大,差不多可以跟後世人工培育出來的品種媲美。這賣相已經足夠好,就不知道味道如何,說不定真的可以做一樁生意。

因為有些藤蔓爬得太高不好采摘,費了不少功夫,所以等這一架猕猴桃都摘完,時候已經不早了。周敏還不太會按照太陽來看時辰,但根據安氏說,估計已經是未時了。

雖然早上吃了飯,但忙碌到現在,三人已是饑腸辘辘。于是背上背簍,打道回府。

三個人背着滿滿三背簍的果子回到村裏,立刻引起了許多村民的注意。雖然周敏和石頭的背簍是小孩用的,個頭也小得多,但全部加起來總有幾十斤。而且個頭那麽大,平常可不多見。

周敏讓石頭照着昨天給家裏送過東西的人家每家送了幾斤過去,至于其他人,那就只能羨慕着了。

剩下的猕猴桃,按照安氏的指點,周敏全都塞進了自己和石頭兩人床鋪的稻草裏。反正他們個頭小,睡覺占地方不大,堆在另一頭也不用擔心會被壓壞了。而猕猴桃這樣捂着熟得快。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