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入冬的準備

當周敏和石頭乘着牛車,帶着那麽多東西回到萬山村時,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秋收即将結束,糧食入庫,辛苦了一年的村人們也總算是松了一口氣。這一閑了下來,自然就不免會更多的注意到這些東西。畢竟平日裏家長裏短一針一線的事也能說上許久,何況周敏還是那麽大手筆?

而周敏選擇用這種方式把東西帶回來,本來也懷着幾分震懾之意,另外,也是讓大家從這種小處習慣自己的做法,這樣以後再有什麽事,也就不至于會大驚小怪了。

所以路上但凡有人詢問,她就老老實實的道,“今兒不是集日,鎮上也沒幾個人。我和石頭就去敲了邱員外家的門,想試試運氣。誰知這麽湊巧,邱家大姑娘正好過這邊來,聽說了我們家的事,便用二兩銀子将所有的羊桃都買下了。”

她這樣含糊其辭,就是為了讓人覺得那兩簍猕猴桃本來是不值那麽多錢的,不過邱大姑娘憐貧惜弱,知道齊老三家日子難過,才用這種方式幫扶貼補。

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人去在意什麽樣的果子能賣二兩銀子了,只會在心裏感嘆邱家的富裕,邱大姑娘的大方。當然,是否有人暗地裏腹诽這位大姑娘不會當家,就難說了。

車到了齊老費家,姐弟兩個就該下車了。

周敏才要伸手去搬東西,已經被人搶在了懷裏,“難為你們兩個小孩子當家,這東西嬸子替你們拿着便是。”

其他人見狀,也都有樣學樣,三兩下就将買回來的東西都分在了手裏,然後彼此目光交接,嘴裏啧啧贊嘆。

周敏自然知道,他們不是好心來幫忙,不過是想借着幫忙的機會看清楚他們到底買了多少東西,用了多少錢。所以她也不客氣,笑吟吟的道了謝,就任由他們去折騰了。

倒是石頭背簍裏的小雞仔不放心給別人,牢牢地護住了。不過背簍敞開,人人都看得見裏頭有什麽,也沒人去搶。

兩人就這麽被村人簇擁着回到家裏時,那陣仗自然非同小可,就連在屋裏卧床養病,一向并不出門的齊老三都被驚動,揚聲問安氏到底發生了什麽。

安氏哪能說得出個一二三?出得門來看到這樣的場面,已經傻眼了。

周敏見狀,少不得将其他人丢下,自己到屋裏去見他。

說實話,周敏從穿越過來,這還是頭一回見齊老三。蓋因這位齊家主人的病很重,大夫吩咐過須得靜養,而且門窗都要關緊,以免受風。所以除了平日裏安氏進去跟他說說話,吃飯時石頭這個孝子親自奉飯之外,其他時候都不敢打擾。

這種養病的方法,在周敏看來,那是沒病也要憋出病來。整天待在房間裏就算了,後世也有不少宅人是這麽過來的。但只能躺在床上,身體又不舒服,還沒有任何娛樂,連說話的人都沒有,反正這種生活周敏是絕對受不了的。

Advertisement

奈何安氏什麽都不在意,在齊老三的病上卻是強勢得很,周敏之前試圖提過一次讓齊老三出來跟大家一起吃飯,也熱鬧些,被她反過來指控“你是不是要害死你爹”,只好撒手不管了。

不過等到齊家的情況好起來,最重要的是周敏的的确确能夠做這個家的主之後,少不得要設法再請個好點兒的大夫來看看。

這會兒站在齊老三床前,借着油紙糊的窗戶透進來的微光,周敏不免将這位名義上的爹打量了一番,便見他半靠在床頭,面色蠟黃、身體枯瘦,看上去幾乎沒什麽精氣神。最重要的是,這屋子裏因為常年關閉,所以也充斥着一股難以描述的濁氣,幾乎令人呼吸不暢。

“爹,是我今日跟石頭到鎮上去把那些羊桃都賣了,想着就要過冬,所以買了一點布料和新棉花。路上遇到幾個嬸子,非要幫我把東西搬回來。”她将今天的事情經過含糊的說了一遍。

齊老三點點頭,道,“招呼人家喝口水,坐一會兒。”

周敏自然滿口答應,又問了一下他的身體,然後才出來。

安氏開了打門,今天買回來的東西都堆在了堂屋裏頭,那幾個婦人卻還沒有要走的意思,拉着安氏打探。不過對于周敏和石頭帶回來的這些東西,安氏遠比村裏人更加震驚,自然問不出什麽。

但即便如此,這些婦人們離開之後,卻還是根據周敏之前的三兩句話編排出了那日發生的事,有板有眼說得好像自己親眼在旁邊看過似的。

這些周敏暫時還不知道,但想也能想出來。她并不是太在意,畢竟人生于世間,便免不了或多或少成為別人口中的談資,也免不了會說別人。反正說幾句話不痛不癢,随他們去便是。

……

安氏雖然種種不靠譜,但一手針線活兒卻是做得非常好。

周敏帶回來的布料和棉花,不久之後就變成了嶄嶄新的棉衣和棉被。不過棉衣倒是好絮,但這棉被裏的棉花沒有彈過,看上去倒是蓬松柔軟,卻是有些壓不住。不過周敏想着,到時候底下蓋這個新棉被,上頭壓着舊被子,想來就無礙了。

至于蓋久了棉花會團在一起的問題,反正她只蓋一個冬天,到時候再想辦法。

而在安氏忙碌的時候,小鐵匠那邊也總算完工,将剩下的東西都打出來了。不算分給小鐵匠的那三分之一,總共出了一張铧口,四把鐮刀,剩下的按照周敏的意思打了一把巴掌大的小鋤頭,一把鐵鍬。

鋤頭和鐵鍬是考慮到将來山上挖東西時比較方便,也适合她跟石頭兩個孩子用。

周敏按照約定,大張旗鼓将其中一把鐮刀送到了齊阿水家。

雖然齊阿水未必就會因此念她什麽好,畢竟此人既然能用十幾個銅板從安氏手裏換這大鐵鍋,可見人品不怎麽樣,說不定這會兒正在暗恨這件事被她從中作梗,否則打出來的東西就都是他的,但不管他怎麽想,周敏卻得先把自己這邊做到,刷個言而有信的名聲出來。

這樣将來齊阿水再出幺蛾子,那她就可以不客氣了。

剩下的三把鐮刀,并自己之前采購剩下來的三百多枚銅子,周敏卻是打算按照小鐵匠的指點,去跟後頭大臺村和九洞村的人換東西。

這兩個村子也是屬于大石鎮管轄的,但跟萬山村比起來,他們才是真正住在山裏,要翻過幾座山才能出來。平時這兩個村子裏一個月也不見得有人去一次鎮上,只有需要鐵器或者鹽的時候,才會出山。

因為就在山裏,也不像萬山村這樣好歹還有條小河,所以這兩個村子裏的土地更少,人口也只有十來戶,平常多是靠打獵維生。所以他們手裏多的是皮子和肉幹,還有山裏能夠弄到的木耳菌菇竹筍之類,藥材也有些。

之前周敏跟冬嬸賒了一百斤谷子,勉強足夠家裏吃到明春,就是不夠也可以在村子裏設法,所以她就想換些能夠存放的肉幹和山貨,冬天沒有菜吃的時候,也好豐富一下餐桌。

不過這次她就不是一個人去了。那些獵戶最是兇殘,她一個小姑娘,就是帶上石頭也不抵事,說不定反過來被人當成肥羊搶了。

每年秋收之後,村子裏就會有人帶了糧食進去,賣給這些山民。畢竟他們冬天不能上山狩獵,自己手裏的糧食也不夠吃,少不得要換一些。周敏就跟着大部隊一起走。

其實偶爾也有山民出來換東西,不過他們既然都出來了,多半會再多走一陣去大石鎮上,東西更賣得出價錢。而自己到山裏去,價錢就便宜多了。

這一回周敏原本是不打算帶着石頭去的,畢竟路途太遠。但走的這日,她天不明起來的時候,石頭居然早就起了,而且已經準備停當,就背着背簍站在門口等她。

雖然一句話都沒說,但意思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

周敏在微微愕然之後,便很快轉過思路,意識到了石頭的想法。家裏出了這麽大的變故,他一個小孩子心裏怎麽可能不怕?不過性情如此,所以什麽都不顯在臉上而已。

之前周敏只覺得他懂事聽話,讓做什麽就做什麽,就連自己弄到五十兩銀子,他也沒多問半個字。現在想想,恐怕就是因為知道她這個姐姐是以後的依靠,而且還不怎麽牢固,所以才想搶着多分擔一些。

這樣想着,她便點了頭,但還是道,“這一去可是要走上半天功夫,還要在那邊住一夜,你可想好了。”

石頭這才總算開口,“我跟阿姐一起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