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惜字如金的韓非

“感覺好點了?”一雙關切的眼睛正看着他,蒙恬點點他,沖他笑了笑。

“再上盤梨子來,各位剛喝完酒,敗敗火。”顧岳建議到。

不一會,小清館便端上了一盤清靈靈的脆梨,削得一小塊一小塊的,很是精致。

看到蒙恬吃下好幾塊,顧岳才放下心來,把對他的好隐藏在對衆人的好裏,比較自然一點。

張良很有東道主的自覺,一馬當先地率先走到櫃臺,把帳結了,顧岳瞥了一眼,總共花了十多個金幣。

啧啧,這頓飯,夠尋常百姓家生活一年了。

張良吩咐自己的仆從先行回家,而自己則領着幾個新朋友向常溪走去。

“這位若離公子,用得不是真名字吧?”在一路閑聊中,張良與幾位少年也熱絡起來,便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疑問提了出來。

“何以見得?”顧岳歪着頭,笑着看向張良。

“先不說離公子的馬車配置,單說他的這三位門客,顧公子疏眉朗目,氣質不俗;恬公子沉穩幹練,舉止潇灑;毅公子雖年幼,但也是伶牙利齒,聰明不凡,能擁有如此人物作為門客,主人怎能是這天下沒有名氣的人物。”張良雖然年少,但分析起事情來,卻頭頭是道。

“那你猜一猜,離公子的真名,猜中了,我可以無條件答應你一個要求。”顧岳興趣大增,又加深了問題的難度。

蒙恬和蒙毅也感興趣地看過來,就連王離,也掀開了車簾,饒有興味地看着兩人你來我往。

張良畢竟年少,有點人來瘋,看到幾個翩翩少年對自己的分析興趣昂然,便故作高深地笑了笑,慢悠悠地推算起來。

“楚王的幾位公子雖沒見過,但按年齡來看,不相符,其他大家貴族,能養得起門客的,武官世家項家的子孫年齡不符,文官世家的春申家倒有個孫子與離公子相似度很高,所以,良大膽預測,你們應是春申君門下。”

“好,你說對了,提要求吧。”顧岳很痛快地說。

這是一場必贏的賭局嘛,反正無論張良說什麽,顧岳也得應着不是,頂誰的名號不是頂。

Advertisement

張良卻很認真地看着他,又補了一句話:“還有一種可能,公子是主人,那各位的來頭,良就不敢猜了。”

“為何會如此想,這怎麽可能呀?”顧岳立即張大了嘴巴,裝出一幅吓着了的樣子。

“因為你承認的太痛快了,并且許的諾太大,良雖不才,也是韓國丞相之子,顧兄讓良随便提要求,這,能有什麽人敢出此上諾,除了世間狂徒,便是有能力承諾的人。”張良盯着顧岳,表情嚴肅。

張良,張子房,謀略天下,果然名不虛傳呀。

“哈哈哈,那不妨再猜一猜,我到底是狂徒呢,還是那有能力承諾之人。”顧岳浮誇地笑着,看向張良。

“顧兄雖然表現誇張,但顯然不是狂徒,至于是哪位有能力承諾之人,既然顧兄掩去真名游學在外,良便當兄為一普通楚國學子。”張良朝顧岳拱了拱手,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顧岳看着小少年秀美青澀的臉龐,想到二十年後這人散盡家財,在博浪沙襲擊始皇帝,果真是仇恨讓人強大啊。

前方傳來流水聲,幾間茅屋伴着幾株老桃,出現在幾人視線裏。

一個戴着鬥笠的青年,一手拿着一本書,一手拿着一個大長竹竿,趕着一群鴨子,慢悠悠地走了過來。

聽到馬蹄聲,青年擡起頭,臉色曬得發紅,方臉寬額,面目普通,顧岳以為是附近村裏放鴨的,便下了馬,立在路邊,讓他先過去。

“非公子,這幾位朋友從楚國遠道而來,專為拜訪您而來。”張良也下了馬,走到青年跟前,恭敬地行了個大禮。

“等、等一、會兒”青年看了顧岳幾人一眼,趕着鴨子繼續朝前走了。

“非公子小時受到驚吓,有點口吃,故不善與人交談,還請各位見諒。”張良看向顧岳,解釋道。

但這幾位公子卻一點也不意外,只滿眼星星地望着韓非遠去的方向。

張良心下有點吃驚,同時又有點遺憾,韓國的公子,受到其他國家的崇拜,卻在本國遭受排擠,流居鄉野。

他轉過頭,看了一眼這位龍睛鳳目的顧公子,嘆了口氣,用商量的口氣說道:“顧公子,您許諾的那個要求,我可以在以後跟您提嗎?”

這突然變得謙遜的語氣,讓顧岳感到了絲絲不妙,但始皇帝是何等人也,怎麽能做那不守信之輩,便痛快地點了點頭,說了聲“當然”。

張良沒再說話,他眼睛望着走來的韓非,臉上現出一絲不符合他年齡的憂傷。

韓非走了過來,看了眼還巴巴等在這的幾位公子,把手一擡,說了一個字“走。”

于是,幾位大小少年便跟着他走。

趟過潺潺小溪,越過青青菜園,穿過點點桃花,韓非在三間茅屋前停了下來。

“進”。

幾個大小少年便依次走進屋裏。

屋內陳設簡單利落,韓非最後一個走進來,伸出手指了指小木凳,又說了一個字

“坐”

衆少年便坐了下來,看到王離下意識地就要坐在自己下方,顧岳搶先找了最外邊的地方,率先坐了下來。

韓非不開口,衆人也沒法開口,但這位譽滿天下的大才,在說了一個‘坐’字後便閉了口,只拿一雙黑亮的眼睛,平靜地看着各位。

這位韓非,各方面都很普通,但一雙眼睛,在盯着你看的時候,裏面卻恍若深藏着星辰大海。

這個人,有一顆有趣的靈魂。

“非公子,在下顧岳,拜讀過您的大作,書中觀點,令人醍醐灌頂,能與公子同活在一個時代,是在下的莫大榮幸。”顧岳看着韓非的眼睛,率先開口,表達了對偶像的仰慕。

韓非有點羞澀,他局促地朝顧岳笑了笑。

有了老大開頭,蒙恬蒙毅王離也在表達了傾慕之情後,又興致昂然地談起了書中的種種精妙之處,并很活脫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韓非很認真地聽着,聽到有見解的觀點,便點點頭,與自己三觀不合的,便蹙着眉,連連搖頭。

當下的時代百家争鳴,衆少年也是受過良好的教育,博采衆家學說,根據喜好又有所偏頗。

秦國以法立國,歷經六世,法學思想已成秦地修學大主流,所以,聽起來,顧岳蒙恬等人比起主修儒家的張良,倒是與韓非所見略同的多。

“楚”?雖然韓非只說了一個字,但顧岳很快便明白了,韓非的眼光不比張良的差,通過交談,他對這四位少年的身份起了疑。

楚地,是不可能出現對法家思想這麽推崇的貴家子弟的。

顧岳看着韓非詢問的目光,沒答話,只是笑笑,眸中閃過一絲調皮,意思便是。

信就是,不信就不是。

但韓非顯然是個非常執着的人,他眼睛沒離開,看着顧岳,又很篤定地說出一個字。

“秦”

想起近些年來秦國對韓國領地不斷蠶食,顧岳不确定這兩位視韓國為生命的名人,會不會對自己不利。

但連自己的國別都不敢認,這也不符合始皇帝的性格,正躊躇之際,一道清冷的聲音響起。

“我們曾在秦國游學多年,對他們的國策很是認同,但回楚後并未得到父輩和當政者的響應,故此遠離朝堂,游學天下。”蒙恬适時地圓過了話頭。

也許蒙恬身上的清正之氣,莫名地讓人信服,也許是韓非看出了顧岳的難言之穩,在聽到蒙恬的話後,韓非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一直談到接近傍晚,張良一幅東道主的姿态站起來,招呼着幾人去城內大客棧投宿。

“有”韓非說完,便率先走了出去,幾人跟着他,好奇他有什麽。

韓非推開旁邊的木門,一個超大的草床出現在面前,雖然簡陋,卻很幹淨,青色的被子應是才曬過,看起來溫暖松軟。

“就在這裏睡了,我們一起。”顧岳當機立斷,這環境,很有點幕天席地的感覺。

張良微微蹙了眉頭,朝顧岳拱手道:“公子,那良就不在此擠各位了,暫且回去了,各位若有空,可到邯鄲張府找我,我們再喝一次酒如何。”

幾人忙回禮,一直把他送出村外,直到看不見人影,才雀躍着往韓非的茅屋走去。

韓非正在做飯,顧岳有點好奇,他畢竟是韓國的公子,當前韓王的堂弟,怎麽過得如此落魄。

也許還是太年輕,目光出賣了一切,韓非立馬讀出了他的意思,笑了笑,又吐出一個字“靜”。

原來是自願靜修,專心著書呀。

看到小廚房的存柴已經不是太多,顧岳便安排了兩個小的幫着韓非做飯,自己拉着蒙恬,去附近的樹林弄些柴火。

夕陽又大又圓,發出淡黃色的光,灑在花蕾落滿枝頭的桃林,朦胧又浪漫。

“真是世外桃源啊,空氣都帶着甜味。”顧岳閉上眼睛,陶醉地吸了口氣。

一大會沒有回音,顧岳睜開眼睛,看到蒙恬正專注地看着自己,眸色很是溫柔,大概是沒想到他突然看過來,有點慌亂地別過臉,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最後假裝在看桃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