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直到太陽升起, 林炎城開始教大家簡單的熱身運動, 等身上微微出汗, 他們才脫掉身上的衣服,下了水。

只有七八度的天氣,十個人脫得只剩下褲衩, 腿肚子抖個不停好像篩糠似的。

他們冷,周圍看熱鬧的群衆更是替他們冷。同情的目光不要錢似地往他們身上砸。

林炎城見大家都不敢往下走, 心裏直嘆氣,大步往下走。很快整個身子都入了水。

林建國見他爹下去了,也顧不上寒冷,雙臂展開,握着拳頭, 慢慢蹲下, 等完全習慣寒冷後, 他也往深處游去。

有這兩人開頭, 剩下的幾人就要順利多了。最後一個,雙臂緊緊抱着, 嘴皮凍得發紫, 緊盯着水面不放。

岸上的人不由得有些着急,“快下去啊。早下去早上來。”

有些人忍不住同情他,“不敢的話, 就回來吧。換別人下去。”

那人狠狠心還是下去了。

時間一秒一秒過去,上面的人等得十分煎熬。下面的人找得也是相當辛苦。

水底是黑漆漆的,大家只能憑着感覺瞎摸。

一聲嘩啦聲響起, 有個人冒出水面,緊接着,一個個全冒出來了。

“書記,你看我手裏的這個是嗎?”

因為小球藻現在還只是種子狀态,所以大部分是依附在水裏或是水底的物體上,甚至是海葵或珊瑚。

林炎城也不确定這些是不是,他本着廣撒網多撈魚,讓岸上的人全都收着。左右大家現在也不洗澡,大盆都能用來養小球藻。

他們摸了一個小時,找了幾大桶的東西。有的是石頭,有的是爛木頭,也有幾樣植物。

林炎城把這些東西分給幾個大隊幹部,交他們養殖方法,等着出結果。

安排好這事,林炎城就帶着自己的包袱去了建築隊。

第二日,廠長開會,安排了最近幾個月的任務,“今年,咱們建築隊跟去年一樣,繼續投入長江大橋建設當中。大家要繼續努力,千萬不能掉鏈子。更不能不服管教。”

衆人齊齊應了聲,“是”。

會後,廠長留下林炎城,“過年時,鄭工和劉工去我家拜年,問起懷江小橋的事情。我向他們推薦了你。他們對你非常感興趣,你要不要去工程組看看?上面很缺這方面的人才。”

林炎城當然高興。先不說工程師比大工有前途,就是兩者的待遇都有很大的不同。

林炎城朝廠長道謝。

廠長笑眯眯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是金子,遲早要發光的。好好加油。”

于是林炎城年後,沒有再做大工,直接進了工程組。

長江大橋是個大工程,光工程師就有三十多個。年齡大都在四十多,在所有人裏,林炎城的資歷算是最淺的。

林炎城憑着自己精湛的知識水平,高情商和謙讓的做事風格,很快迎得了大家的認同。他的工作漸漸如魚得水。

面對他,大夥也樂意跟他說些私密話。

“上面為了讓咱們能早日建好大橋,還特地從外地抽調不少人手過來幫忙。”

林炎城呵呵笑,難道上面不是為了兩全其美嗎?

不過林炎城也沒戳破,他只是淡淡地點頭。

時間眨眼即過,半個月後,林炎城輪休一天。

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問起小球藻的情況。

林芳夏樂呵呵地帶着父親看她的成果。

林芳夏把家裏能盛東西的桶全拿來養了,直接擺放在院子裏。擺在屋裏沒有陽光,沒有光照,小球藻是長不了的。

但是這麽多大大小小的桶裏,卻只有三個桶長出了綠色,而且還都是桶臂很深的那種,上面還被她用很薄很薄的薄膜蓋上。

林炎城詫異極了,“你從哪裏弄來的?”

林芳夏彎起嘴角,“這是四妹從供銷社弄來的。她說這東西很難得,是省裏塑料廠專門供給農業部的,那些人專門用來育苗的。她只給我弄到一點點。你瞧有薄膜的這桶是不是比別的桶要綠?”

“是挺好的。就是太少了。”

林芳夏攤了攤手,“四妹也沒辦法。這些還是她跟人求爹爹告奶奶才要到這麽一點點,而且都是用過的。并不是新的。”

林炎城摸着下巴想了半天,突然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咱們可以用玻璃啊。不是一樣的嘛。”

林芳夏眼睛一亮,是個好法子,只是緊接着,她又愁上了,“可是玻璃也不好弄啊。”

“玻璃至少比這薄膜要多吧。”林炎城也沒去其他人家看成果,立刻騎車去縣城找廠長幫忙。

廠長聽說他要弄玻璃,“你們隊又不蓋房子,你弄這玩意幹啥?”

“不是我要弄,而是我們大隊現在正在培植小球藻。”

“小球藻?你們隊還養豬啊?”廠長看起來不怎麽去鄉下,所以也不知道鄉下已經斷糧了。但是他還是知道小球藻的作用。

林炎城含糊不清地道,“是的。豬要吃。”

“我這邊沒有多餘的。只能給你勻兩塊。”

“謝謝廠長。”林炎城遲疑地問,“能不能麻煩師傅給我劃成一塊一塊的?”

廠長怨念地瞧了他一眼,“好好一塊玻璃,你居然給整成碎的。你也舍得。”

林炎城有點冤,他也舍不得,可誰讓建築隊的這些玻璃都是大塊頭呢。哪怕最大的缸也不需要那麽大的。

“行吧。你去劃吧。”

廠裏的玻璃師傅其實也是大工,之所以要這麽大塊玻璃,也是因為工程師設計随意,他們需要根據圖紙來修改。

按照林炎城的要求,玻璃師傅很快就劃完了。

林炎城又向他打聽哪裏還有玻璃。

玻璃師傅倒是比林炎城知道的多,“很簡單。你到垃圾回收站,買五十斤玻璃渣弄去玻璃廠,他們就能給你一塊玻璃。”

“五十斤?他們咋不去搶啊?”林炎城還是頭一回聽說玻璃這麽貴。

“愛要不要,誰也沒逼你。”

林炎城嘆息起來,只能按照玻璃師傅的指示,到垃圾回收站買碎瓶子。

這年代的玻璃瓶并不多,大部分是酒瓶,農藥瓶等等。

他跑了三四個垃圾回收站才湊夠了五十斤。跑到玻璃廠的時候,已經下午四點多了。

好在玻璃廠的人看他過來換玻璃倒是非常熱情。

這年代不能私下買賣,但是可以換。

但是個人跟公家換,一般來說都要吃很大的虧。

當林炎城看到自己花了五毛錢買到的五十斤玻璃居然只換來半米寬半米長的四四方方玻璃塊時,氣得整個人想吐血。

這麽點東西居然比糧食還貴?

但是他已經無力吐槽了,誰讓形勢比人強呢。

林炎城向廠裏借了拖拉機,把玻璃運回了五星大隊,天已經徹底黑了。

明天還要趕回大橋那邊,他也顧不上疲憊,讓林建國把玻璃送給各家,讓他們繼續養。他還要把拖拉車送回廠裏。

等林炎城下次回來的時候,所有的桶都長滿了小球藻。

林炎城長舒一口氣,又問起其他人家的。

林建國經常去別家逛,比林芳夏知道的要多,“上面不蓋東西,溫度就升不上來。除了有幾個擺在屋裏窗臺底下長了小球藻,其他的幾乎都沒有。”

林炎城只能讓大夥去撿碎瓶子換琉璃。讓隊裏所有人家都種植小球藻。

時間眨眼到了四月份。第一批小球藻長出來了。

林建國相當發愁,“爹,這東西怎麽吃啊?”

知道這東西能吃,但是他們也不能像豬一樣直接吃吧?

林炎城問23333。

23333繼續科譜,“小球藻的生産環節過程包括小球藻的純化,選種培養,過濾,清洗,脫水,高消化率處理,殺菌,噴霧幹燥,打錠制成成品。”

這一系列流程好像制藥啊。林炎城對這塊可以說是兩眼一摸黑。讓隊員們自己制成成品,那是不現實的。他還得去省城找關系。

“爹,還是我去吧。你不是還有工作嘛。”林建國自告奮勇。

哪怕他沒去大橋那邊,林建國也知道他爹的假并不好請。有幾次他爹都是匆匆忙忙回來瞧一眼,連飯都來不及吃,又急急忙忙趕回去的。

林芳夏也舉手要幫忙,“我也去。到時候也讓賀雲逸幫忙。他在省城比咱們要了解。”

林炎城摸着下巴,突然想起來了,“你不說我倒是忘了。他好像就在研究所吧?那裏應該也有研究藥物。他說不定能認識人。”

林芳夏就是這個意思。

“既然你們倆想去,那爹就交給你們。”林炎城自然不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馬上就給他們開好了介紹信。

兩人帶着錢,介紹信和糧票,當天就去縣城。

等林炎城下次再過來的時候,林芳夏交給了他一瓶東西,他打開一看,居然是綠色粉沫狀的,“這是小球藻?”

“對,這東西制出來有的是藥丸,有的是粉末。我覺得粉末的話,可以摻在糧食裏一起吃,味道能好點。”

林炎城問起兩人去縣城的經過。

“我們先去找的賀雲逸,他找他們研究所的同事幫的忙。省城有家藥廠,答應給我們制出來。收了點費用。我們就回來了。這東西繁殖能力特別快,第一批制完,第二批就長好了。”

林炎城摸着這個瓶子,心裏也跟着一起歡喜。

他讓林建國拿着這瓶小球藻,去公社找許社長。

許社長聽說這東西可以當代食品,當即就說要在全公社一起推廣。

林炎城和林建國欣喜不已。就在他們以為附近不會有人餓死的時候。

一個哭得梨花帶雨的小女孩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林建國還有點懵,以為這孩子是向他們乞讨,剛想問她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