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河鮮大唐, 氣魄驚人!

甭管味道如何,光是看見囊括全國上下所有土地的山河社稷圖就已震撼到了一衆評審。光看此菜, 就仿佛在無形之間遨游了中國一般:越過北海, 領略後世所稱貝加爾湖的靜谧風光;南抵安南, 見證安南都護府艱難開化當地之民的過程;西達鹹海,水波滌蕩;東至日本海, 船載東瀛留學生,不斷始發向長安。

張都知嘆息道:“八荒之內有四海, 四海之內有九州。”而莫文遠做的菜已經把八荒四海包括在其中,光是立意就高出了其他菜色不止一截,只要味道不差,此項的頭名定是要給這菜的。

王蔚最近正好在江南辦事, 也有幸參與此盛會, 他心道此菜若是獻給聖人,怕是會引得龍心大悅,便是此位聖人對世家不太友好, 也不能掩飾其氣魄之恢宏,他有囊括海內之志,氣吞八荒之像, 此圖一出,天下盡在盤中, 他忝列唐人一員,觀之都心情激蕩,更別說是聖人。

“我觀李三娘食肆也未出現過此菜, 怕不是莫大郎臨時做的?”

“我看也是,莫大郎本就是個有急智的,否則也做不出如此之多的菜色,便是臨時起意又何妨,光是立意就超出衆人遠矣。”

“此言差矣,我等既是河鮮會評審,還是更看重口味,若是味不好,頭名也不能給他。”

“不嘗怎知味不好?”

“莫大郎,你還是快些把吃食呈上來吧!”

莫文遠就跟沒感覺到衆人的垂涎之意似的,還在慢慢悠悠做最後點綴,而其他廚師在被他的河鮮大唐震撼過後也迅速收斂心神,投身入自己的菜中。

就在莫文遠裝盤時,魏文也完成了菜,他是本地名廚,張都知他們都是知道其本事的,當他端着大盤子上臺時,所有人都停止了議論,将精神集中在了菜品上。

為了照顧孫悟空等佛門人士,比較會做人的廚師都以香菇筍幹或是別的蔬菜瓜茄作輔料,魏文也是如此,他做的與其說是一道菜,不如說是一道主食——河鮮雜燴馎饦。

不對。

孫悟空用筷子夾起湯餅,陷入沉默,這顏色,似乎不是馎饦吧?

他想到什麽就直接發問了,魏文大大方方回答道:“不錯,此粉并非面粉揉成,而是石花菜做成的細粉。”

石花菜不僅莫文遠會用,其他人也會用,魏文以石花菜為基底,加入其他輔料,做成了白涼粉似的粉面,與普通涼粉不同,此粉放在熱湯中燒,味道更佳。

Advertisement

豬八戒看看自己碗裏的素粉,再看看其他人碗裏的河鮮,口水直下三千尺,用垂涎欲滴的眼神死死盯着身旁王蔚碗裏的吃食看,這還沒吃着碗裏的,就開始想別人的鍋了。

王蔚的求生欲很強,但此刻他的食欲已經戰勝了求生欲,任憑豬八戒再看也不為所動,先喝口鮮美無比的湯汁,随後将紅白相間的蝦肉放入口中。

“鮮!”

豬八戒:刺溜刺溜刺溜吃——

可惡,我的口水!

孫悟空眼皮子不擡,一心一意吃素面,然豬八戒卻聽見大師兄的聲音淡然入耳中:“爾要在衆目睽睽下食葷?”

“若給師父知曉,你待如何?”

豬八戒頓時一激靈,什麽糊塗心思都生不出了。

由此可見,暴力唐僧給二徒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

魏文做得這道菜極好,無論葷素,鮮美無比,之後衆評審又多吃了幾道菜,竟然覺得嘴中味淡淡,不是那麽好吃,果然是他菜之鮮味太過霸道,就好像詩人發出“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感嘆般,其他不很精妙的菜色也矮了一截。

“後來者中,鮮味未被蓋過去的,廚藝才堪稱登堂入室。”

……

莫文遠放下筷子,擦擦額頭上被熱氣蒸騰出的汗珠:“成了。”

他穩穩将大竹盤子抱在懷裏,放在評審面前的矮桌上,盤子太大,他的身型又太苗條,很有番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味道。

“此菜名為河鮮大唐。”

面對大唐朝版圖,誰還管分餐制合餐制,一個個都舉起筷子,像自己最垂涎欲滴的部分下筷。

張都知是個口味淺淡的,最先挑中白灼菜,江浙滬地帶都是淺淡的顏色,綠油油的青菜,還有菌菇柄剁成的茸。

她筷子使得好,兩細竹棍将魚蝦一網打盡,趁其他人不注意全部塞入口中。

“嗯!”張都知忍不住發出銷魂的呻、吟聲,等回過神後又覺得不大雅觀,慌忙左顧右盼,看其他人有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失态。

結果,每個人都沉浸在河鮮大唐的美味中,便是備受追捧的張都知也受到冷遇,無人看了。

張都知就愛無人關照她,全身心投入美食之中,她運氣不錯,初一夾菜就撞上了太湖三白。白蝦與其他蝦不同,成熟之時也通體瑩白,殼薄、肉嫩、味鮮美,白灼時,只加些許調味料,稍稍提鮮,一口咬下去,肉頭鮮嫩多汁,越咀嚼越香,越咀嚼越香。

閉上眼睛,她眼前浮現出了波光粼粼的湖面,捕魚蝦之人坐在扁舟上,漁夫頭戴鬥笠,撒網捕魚蝦,白蝦被束縛住。陽光打在清澈的湖面上,好似一朵朵跳動的白斑,而蝦子之潔白比之白光,不遑多讓。

其味也同清澈的河水一般,甘甜鮮美,回味無窮。可以說白蝦之中凝結着太湖水的精華。

換塊地方又是新的味道,褐色的土地有深褐色淺褐色之分,而所作之菜一為熏魚而則為紅燒魚,熏魚外表酥脆,骨頭亦可咀嚼,甜與酸将結合,吃的人無不口腔中盈滿酸味。

大明寺的高僧原本還在猶豫,蔬菜是可吃得,但蔬菜中的油……

莫文遠多貼心的人,看僧人猶豫不定就知他在想什麽,立刻道:“法師請吃,菜中所用之油皆為素油,乃用胡麻與大豆壓榨而成,與葷食無關。

僧人聽後欣然舉筷,開始吃些茭白海藻海帶,海帶其實不算是河鮮,但這年頭的廚師沒把海鮮河鮮分太開,莫文遠也就沒妨礙的一起用了。

海帶蘑菇本就是極度提鮮的蔬菜,現代的味精就是從海帶中提出的,日本人的味增湯中也會用海帶增添鮮味,只要搭配得好,素食之味毫不亞于葷食,而且就高僧看來,其味還要“幹淨”許多,吃起來清脆爽口,他很是喜愛。

孫悟空是猴子,靠吃桃就能過活,故而很能品味蔬果之美。豬八戒就不一樣了,他是食葷的食葷的,不過礙于拜了唐僧做師父才開始吃素,一開始過得那叫一個苦不堪言,後來有了莫小院提供的旅行食品才過得舒服些,然午夜夢回還總是一邊流口水一邊念叨雞腿。

若是在平時,你讓他吃此物,他定是不亦樂乎,但很可惜,現在豬八戒不僅不開心,還十分痛苦,他甚至陷入自我懷疑,為何我要跟大師兄來,我是在找虐嗎?

身邊人都在吃葷菜偏偏他只能吃草,能忍乎?

大概是萦繞在豬八戒身體周圍的悲壯氣氛太過濃厚,遠處百姓議論紛紛。

“觀天蓬元帥之面色,似乎很不愉快。”

“為何?難不成是莫大郎之菜不合口味?”

“但看其他評審,似很享受。”

“可能是天蓬元帥口味獨特。”

“原來如此。”

豬八戒:不,我的口味不獨特,一點都不!

他是一只大衆口味的豬!

河鮮大唐“幅員遼闊”,衆評審們卻将其吃得幹幹淨淨,味道如何可見一斑,魏文等人上來時,便有才子詩興大發,憋了幾首說江南魚鮮好的詩歌,此時更同被打了雞血一般,絮絮叨叨念叨不停,有的甚至陷入佳境,同苦吟和尚一般,不斷推敲。

他的菜,非常成功!

……

河鮮會上不僅廚師忙碌,其他人也是,李三娘秦蔚山等人就沒閑着,調度人員,查缺補漏,忙得不亦樂乎。

有了孫悟空與豬八戒的到來,此次會議已經脫離了一般集會的狀态,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淮揚本地寺廟的僧人更是聞風而動,帶着紙筆就上門,他們要為了新俗講而取材。

俗講本就是唐代最受民衆待見,傳唱度最高的表演形式,在一衆新舊俗講中,唐玄奘故事是當之無愧大IP,只要有他的名頭,就有衆多人捧場。

這其中還分個前後傳系列,前傳是玄奘法師物理超度妖魔,後傳是玄奘西行。

西行系列中,孫悟空是人氣角色,豬八戒是爆笑人物。

河鮮會有兩名弟子出場,俗講僧怎會放過?一蹴而就,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編寫各個版本的故事。

他們也是挺懂行的,不忘帶上背後贊助商,一衆評審以及在場名廚之姓名。

秦蔚山他們知道後,高興得合不攏嘴!

商人最看重的就是名,好名聲,遠播的名聲,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能入俗講,這比他們一開始想的都要好很多啊!說遠點,随俗講的傳播,天下人都能知他們江南商人的名聲。

實在是好啊!

除了俗講之外,他們自己還專門請讀書人來記錄,每道菜的菜名與模樣都被記在紙上,用的詞藻極為華麗,動不動就“八珍美食”“玉食珍馐”,吃完後還“渺渺乎如臨仙境”,讓人以為菜中有甚神異之事。

等集會結束整理記錄此次河鮮會的詩詞本時定是要把此些句子記錄在案的。

秦蔚山與俗講僧人攀談,越攀談越興奮,他們甚至還交流應如何推廣此俗講,李三娘也含笑聽着,中黑羊位于她左右,表情不屑一顧。

不就是孫悟空來了?有何大不了的!

……

孫悟空豬八戒在河鮮會上吃得正歡,觀音菩薩卻千裏迢迢趕至天竺,與玄奘法師商量他事。

此時已到貞觀十五年末,再過些時日唐三藏怕就需要動身往大唐走了。

“玄奘法師可欲沿途宣傳佛法?”

“這是自然,開壇講經,宣揚佛法乃我分內之事,我此次回歸欲從北走,聽聞北地山崖料峭,邪魔叢生,百姓生活困頓,備受妖魔迫害,便想在講經同時将此地妖魔渡化一番,令他們的生活清淨些。”

菩薩聽後欣慰點頭,他們佛門就需要玄奘法師這般理論與行動相結合的行動派,精神渡化百姓,物理超度妖怪,雙管齊下。

待談話結束他忽然發現,今日與玄奘法師的談話太過順暢,與平日裏不大一樣,就道:“潑……悟空在何處?”差點就說出潑猴了,好險好險。

“悟空?他往江南去了。”

“為何去江南?”

“莫大郎請他去的。”唐玄奘也不隐瞞一五一十道,“聽說莫大郎召集衆廚師在江南舉辦河鮮會,邀請悟空去做評審,他答應了邀約,故前往江南。”

“江南……河鮮會……”菩薩的心一顫一顫,“此會何法,為何召集廚師?”他真希望莫文遠舉辦的集會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流程如何我也不甚清楚,但聽悟空之說法怕是與文人集會無異,不過文人集會交流詩句他們交流廚藝罷了。”

菩薩的心都要碎了,而玄奘不知菩薩之念還在說,“怕是莫大郎與一衆廚師做菜,邀請悟空去吃後點評一二罷!”

菩薩牙咬得咯吱咯吱:“為何找悟空去?”

唐僧笑得無奈:“我等西行之事以俗講之法在東土大唐傳唱,悟空之形衆人皆知,莫大郎怕也是希望河鮮會之事能入俗講,廣而告之,才找悟空。”

菩薩忍不住了,幽幽開口道:“那為何不找我?”

唐僧以為自己聽錯了,發出嗯聲,以疑惑之眼神看向觀音菩薩,菩薩自知失言,露出端莊的微笑看向唐僧,表示自己什麽都沒說。

玄奘心想:怕是聽錯了?

菩薩在心中瘋狂咆哮:找我啊找我啊,你想要名氣我名氣不比潑猴大?!到時我給你弄一出佛光普照會場,誰與争鋒?

莫大郎你個不争氣的,平日裏膽敢假托我之名做菜,此時就不認我了?

還有你個潑猴!都西行了還翻筋鬥回江南,能死你了!

唐僧見菩薩臉色變了又變卻不說話,以為他想知更多河鮮會之事,就召小白龍他們去問了:“我最近與悟空交流不多,他們師兄弟幾個怕是知曉得更多。”

召集完後發現只有二人,唐僧的臉就黑了:“八戒何在?”

沙和尚呆頭呆腦道:“二師兄今早就不見了。”

“與大師兄同時不見的。”

小白龍看向沙和尚,眼神複雜。

三師兄是個狠人。

……

豬八戒:“阿嚏——”

他打噴嚏也不當回事,揩揩鼻子就接着看衆人做菜了,倒是孫悟空睨他一眼覺得不同尋常,怕是師父發現豬八戒不見的事了。

神仙不常打噴嚏。

此時已到了正式比賽環節,張都知娉娉婷婷站起來,宣讀題目:“既是河鮮會,所出之題必與河相關,河洛之神,名曰宓妃,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此題便為‘洛神’,往諸位所做之菜品能夠體現洛神之風姿。”

在場文人聽此眼無不撫掌稱頌,道張都知就是張都知,出題也很有水平。

廚師們也開始苦死冥想,他們中有些甚至不識字,當然不會聽說曹植的《洛神賦》,但撇除千古名篇,洛神的傳說他們是都聽過的,知其貌美,冠絕天下。此題目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想要最低程度切題,只需做出讓人驚豔的菜品便可,但是往上,什麽樣的菜才能體現出洛神風姿?

此項比的是葷菜,佛門衆人不參與評審,大明寺的高僧端坐在蒲團上,對他而言欣賞菜色,看衆人精湛的手藝已是種享受,但對豬八戒來說就是折磨中的折磨。

痛苦加倍。

莫文遠與其他廚師一樣,聽到題目後就陷入苦思,他是絕對不會局限于做出文不對題只是好吃的菜色,洛神兩字大有講究。

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構造神仙的形象,最開始出來的當然是慈眉善目的菩薩,莫文遠皺眉頭揮手,才凝聚起來的形像立刻被打散了。

菩薩:???

首先洛神要是女子,而且是很美的女子,其次洛神要飽讀詩書,很有風韻,最後她的性格怕是如水一般的柔和。

纖細而柔軟的女子模樣逐漸成型,而相對的食物是——

細細長長的馎饦!

腦海中靈感的火花閃現,他忽然有了決定。

……

自比賽開始,李三娘就不忙活了,站在臺上看莫文遠忙上忙下。

“黃魚?”她看莫文遠撈上來的魚類,心下狐疑,“為何用黃魚?”她吃過莫文遠做得諸多菜,卻很少用到黃魚的。

中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莫小遠的心思我們猜不透,誰知他今日會做出河鮮大唐?

李三娘道:“可不一樣,河鮮大唐立意是好,然其中所用之烹魚法你我都不陌生,無非就是清蒸白灼,但黃魚,他可是沒用過。”

中黑羊想想覺得李三娘說得很對,他又咩咩咩咩咩道:難不成莫小遠要做新菜?

“怕是如此。”

無論怎麽看,靈機一動現場創新,也實在是太厲害了。

……

莫文遠的刀功很好,黃魚在他手中沒有一點掙紮的餘地,他先用尖刀将黃魚口開,魚被切成了均勻的兩面,平攤在砧板上,剁頭、去尾、摘膽、去骨、剔皮,最後砧板上只剩下兩塊鮮紅的新鮮的黃魚肉,他如法炮制,再度處理了十來條魚。

菜刀被他持着,上上下下不斷起伏,眨眼之間,完整的肉便被切成了細碎的小塊,它們皆放入大碗中,随後莫文遠又加入了面粉鹽水風物,順時針撥弄,讓面粉與魚肉充分接觸,完美地交融在一起。魚肉與面粉揉和成了大面團,這面團的顏色與尋常面團不同,呈現出淡粉色,看來魚肉已經得到了充分的攪拌。

面團被放入蒸籠中蒸一刻,取出來後又複白色,魚肉熟了之後合該變成白色,他講薄面團切成了細長條條,從視覺上看,俨然成了一大團幹馎饦。

做魚面的時候莫文遠也沒有閑着,他還熬了一鍋湯,面湯是魚和杏仁過濾後的羊乳同熬煮而成,其中加了些蔥絲姜絲調味,然撈出來時蔥姜卻被殘留在了鍋底,此湯中只聞蔥姜味卻看不到其形。

鯉魚片鮮魚丸豆腐……此些菜被以此放在湯面上,莫文遠還專門雕刻了一朵蓮花,作為點綴。最後再往湯中滴幾滴蚝油,洛神魚面已成!

他端着幾碗面放在衆評審前,評審們看着平平無奇的面,更加好奇。

之前他們已經看了無數外相誇張的彩色,有的做了洛神食雕,有的大秀刀工,切盤色香味俱全的魚脍,有的做濃油赤醬的燒魚……

莫文遠所做之面還挺素淡?

“莫大郎所做之菜,觀其外表就能令我等深深記住。”他每次都不走尋常路,別人淡他就濃,別人濃他就淡。

“此湯餅,也太平庸些。”

莫文遠微笑,嘴上卻不留情面:“是否平庸還是要吃過才知。”

王蔚是最先吃的,他對莫文遠信任有加,相信這碗看似平庸的面中定然藏着玄機,他拿起筷子便夾面條,細細的面條入口,在咬斷面條的剎那他就睜大了眼睛。

這是面條?

不、不對!面條怎會是這味!

黃魚的肉很緊實,與拉面相比也不遑多讓,魚肉與面大概是五五開,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面條咬斷後,魚肉的鮮美猛地充盈口腔,王蔚只覺自己變成了洛河中的一尾小魚,随波逐流。

蚝油的香味極度霸道,然它也算是海鮮制品,竟同魚湯之鮮美完美融合在一起,魚鮮、生蚝鮮、蔥鮮,種種鮮味在腦海中盤桓;再咀嚼魚丸,只咬一口,作為內餡的魚子便迸濺入舌面,他一個激靈,卻分辨不出是被燙的還是被美味擊中,魚子顆顆大粒,在熬煮的過程中已經吸收了外圍丸中的魚味,然這還不是結束,魚子本身也是有汁液的,咬破薄薄一層皮,淺紅色的液體便流了出來,初次品嘗微苦,但之後,回甘無窮!

評審們已經說不出話來,他們只埋頭苦吃,“刺溜”“刺溜”“刺溜”“刺溜”。

孫悟空勉強還算淡定,只是死死盯着莫文遠給他眼神暗示,而豬八戒,他已經受不了了,攤倒在桌面上,肚子咕嚕咕嚕直交換,宛若一頭死豬。

豬八戒:好想吃啊好想吃啊好想吃啊……

待評審們吃飽喝足,将湯都舔幹淨,才騰出功夫提問,先有人道:“莫大莫大,面中可揉合了魚肉?”

“不錯,我在揉面時加入了魚肉,此吃食名為魚面,是我從游記中看到的,一些靠海的小村落會如此制面,成品較之尋常馎饦,味美不少。”

魚面在前世算是小衆的地方美食,在百度百科上可以找到單獨的詞條。魚面的種類還挺豐富,就他吃過的就有十多種,什麽蕭莉魚面、黃梅魚面、雲夢魚面都很有名氣。

張都知雖長了張櫻桃小口,吸面的速度卻一點都不慢,食量也不小,她吃完後優雅擦嘴,對莫文遠道:“在爾心中,此物與洛神有和相似之處?”

莫文遠妙語連珠道:“體态婀娜,身形苗條,腹內含芳華。”

魚面面身潔白,細細長長,味道驚豔四座,與洛神難道沒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都知神使鬼差道:“好像真有點像?”

甭管怎麽說,此面取個頭名,是當得的!

……

江南河鮮會從早舉行到晚,別說是廚師們,便是評審也勞累得很,百姓們倒是神采奕奕,看一天熱鬧之後回去,準備将河鮮會上所見之盛況說與其他人聽。

孫悟空安安分分了一天,只吃素菜,等到河鮮會結束便立刻跑到莫文遠這裏,讨要美味的吃食。

什麽河鮮大唐洛神魚面聽聽給他來一打!

莫文遠看孫悟空是一人來的好奇道:“悟能師父哪去了?”

孫悟空:“許是化緣吧。”

莫文遠:???

當真?!

……

豬八戒是不可能化緣的,論蹭吃蹭喝他是一把手,但是化緣一次都沒成功過。

當孫悟空在莫文遠這裏吃的不亦樂乎時,他便在廚師那裏蹭吃能蹭喝,把好吃的菜一網打盡,個個都試了一遍。只可惜他沒在後廚找到莫大郎,心心念念的魚面竟沒吃到。豬八戒非常難過,莫大郎究竟上哪去了?

孫悟空:嘿嘿嘿嘿嘿嘿嘿。

吃完後兩人便準備回去,孫悟空看豬八戒的嘴上還沾有葷腥,難得良心發現提醒道:“你就不怕師父發現?”

豬八戒并沒有接受到他的提示信號,只道:“若師父發現了,就說我是來吃素食的,可有什麽問題?”

孫悟空心想你哪裏像是吃素食的樣子?別說是師父了,便是我都蒙不過去,更何況食了葷還試圖撒謊到師父面前罪加一等。想到豬八戒悲慘的未來,他于心不忍道:“你擦擦嘴巴,省的露出破綻。”他自己何止擦嘴,連牙都刷了好嗎?

豬八戒擦擦嘴道:“嘿嘿嘿嘿嘿,大師兄別太擔心,師父定是發現不了的。”

孫悟空:“……”

然而等豬八戒真回去後才知道自己太天真。唐僧大刀闊斧坐在胡床上,盯着他,眼神森然。

“八戒,你今日去了何處?”

豬八戒當時就慫了,先前的自信煙消雲散,垂首站在唐僧面前楚楚可憐,很沒氣勢。

他勉強鎮定道:“同大師兄一起去江南當評審了。”

“當評審?你吃了甚?”

“不過就些素菜。”

“你未食葷?”

“沒、沒有!”

聲音都打哆嗦了。

玄奘法師看他模樣還能不知徒弟在心虛?心中冷笑,站起身來走進豬八戒道:“張開嘴啊。”

豬八戒:“……”

張還是不張,是道送命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