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社日結束後, 聖人就征了莫文遠等人進宮,進宮前莫文遠與慧空他們遇在一起聊聊, 都說還是回鄉舒服, 這幾日睡在榻上很是安生。
一路上的各種見聞, 還有他們在天竺的收獲,都已經寫在信上快馬加鞭送回京師, 此次進宮不過就是現場演示一番。
王玄策是正使,坐在最靠近聖人的位置, 其他幾人靠後。
蔗糖的提煉方法還有甘蔗的種植法是聖人率先聽的,摩揭陀國的國主雖不允許煉糖工匠與他們一起回大唐,但種植甘蔗的農民卻沒有限制,他幹脆重金挖一老農同回大唐, 講解如何在肥力有限面積也有限的地上種出盡可能多的甘蔗。
在種植問題結束後, 終于輪到較為關鍵的棉花問題了,李世民是知道白疊子的,不僅知道, 西域的人還将其作為貢品獻給他過,他也就感嘆下此花花期甚長,除此之外倒沒別的想法。
他沒想到此物竟有如此妙用。
王玄策想得比較全面, 如何切實感受棉衣的溫暖,當然是親自穿一穿, 但讓聖人穿他們穿過的衣服,那是大不敬,所以在天竺時他就額外做了身衣服, 欲獻給聖人。
李世民跟他想的一樣,好奇地穿上了衣服,他也是知冷暖的,穿上後驚道:“此衣甚是暖和。”
“做此一件,需要多少白疊子?”
王玄策具體解釋了:“做一件大棉服,需要約五兩棉花。”
李世民沉吟,五兩棉花,這數字比他想象的要少許多,而且他的衣服較為寬大,只需要五兩,如果是給孩子還有女人穿,需要的棉花怕是還要少些。
現在要考慮的就是棉花究竟在什麽地方種植,這點梵衍那國的農民略有些心得,其中有位農民跟王玄策他們一同回來了,李世民召見了他,他雖然是天竺之人,卻也聽過大唐的威名,此時表情嚴肅,用梵文叽裏呱啦解釋應該如何種植。
慧遠和尚在一旁翻譯:“土地平坦,水源充足,天氣要熱,早上要熱,晚上要冷。”
聖人聽後陷入沉思,大唐地大物博,但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地方卻不是很多,就譬如鄰近西域,以後安西都護的位置晝夜溫差就很大,但那裏的水源卻不是很充足。
江南一帶水源是充足沒錯,日照時間好像又不夠長。
聖人心道,此事還需盡快解決。
Advertisement
他迫不及待想要看見第一年棉花的收獲量了。
莫文遠也得到了幾句嘉獎,都是針對他在龜茲國的卓越表現以及發現白疊子新用途上的,他既謙虛又沉穩,引得聖人稱贊連連,道他是“英雄出少年”。
朝會結束後,各回各家。
……
時隔兩年回家,莫文遠只覺家裏生意更加火爆,店內陳設也有很大變化。
大黑羊悠哉悠哉在店內一層躺着,享受周圍衆人的贊嘆,那些聲音、眼神被他聽見被他捕捉,讓他的心情變得好極了。
莫文遠走進店哭笑不得道:“這是否不大合規矩?”
他們店很重視衛生,讓羊這一活物大剌剌躺在這,未免太過分。
李三娘比他還要哭笑不得:“我也不欲如此,反倒是店內客官極力要求才如此。”
“極力要求甚?”
“要看羊。”
“好吧。”
湊近的客官聽見二人對話,笑得停不下來:“不光是羊,我等更想看的明明是莫大你啊。”
莫文遠作揖道:“那真是謝謝您了。”
羊見莫文遠來了,悠悠起身,伸個懶腰,把頭往人手底下蹭:“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等之名在長安城傳開,這些人中有不少都是特意來看你我的。
他說這話時還喜滋滋的。
莫文遠算是看清楚了大黑羊的虛榮心,他挺無語,但是沒說出來,手摸羊的角帶他往外走,李三娘說要帶着莫文遠去看看她的最新成果。
社日結束後一天,長安城就恢複了以往的忙碌,莫文遠發現,原本遍布半條街的各種窗口少了一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棟二層大樓拔地而起。
這麽大的改變第一天就看到了,但看到歸看到,其中究竟如何,還要親自去看才知。
三娘聽說他欲看,該放下手中的工作,專程帶領莫文遠,搞得他怪不好意思的:“阿娘你忙吧,我這麽大個人自己看也行。”
“還是算了,此店中玄機頗多,很能體現阿娘我之慧絲,若不帶你去看,解釋一二,如何讓我坐的住?”說白了李三娘也想小小地炫耀一下。
她的性格很年輕,到現在于細節之處都能體現出少女感,按照莫文遠的說法就是李三娘有顆年輕的心,這顯然是很好的,她驚人的創造力怕就是來源于此。
大黑羊跟上“咩咩咩咩咩”道:我呢,我能同去否?
聽懂他話的李三娘目露為難之色道:“我也是很想,但你的身形未免也太大些,跟我進店怕太擁擠。”
這哪裏能難得住我們無所不能的大黑羊,伴随着咩咩咩之聲,他的身體極速縮小,竟然能被莫文遠捧在手心裏。
莫文遠表情嚴肅,他比劃一下發現大黑羊現在的大小放在口袋中正合适,只需他把前爪子擡起來搭在口袋邊緣就行了,真是名副其實的口袋羊啊。
在小心翼翼将羊安置好之後,他的心撲通撲通跳動得飛快,莫文遠終于感受到了什麽叫做“萌到肝疼”。
口袋羊未免也太可愛了叭!
……
二層樓中往來之人頗多,此樓被修得很大,便是同旁邊的食肆相比,體積都膨脹一圈,莫文遠在外打量,不知內裏是甚情狀,在李三娘的催促下才進門。
甫一進門他就被洶湧的人流給刺激到了,店鋪中的人實在是太多,目及之處只能看見較高的貨架以及攢動的人頭,李三娘指着門口一出道:“此處放置多個大小相仿的藤條筐,進店鋪欲買物之人都可拿一筐。”框子旁邊站了幾小兒,負責看筐子,來人後就遞一個上去。
李三娘悄聲解釋道:“乃是城中的流民小孩兒,還有被任俠收留的小乞丐。”
“何故用乞兒?”而且還是任俠收留的?
只要是長安城中百姓都知道,城中若有人丢失錢財,大多都是乞兒做的,故而很少有商戶雇傭他們做事。
“我找了那收留乞兒的任俠劉明,既是開店鋪,人多手雜,難免有偷兒光顧,找這些本就是熟手的乞兒看着,比找那些彪形大漢還要有用。”
莫文遠的心情定格在了吶喊上,他有無數個問題,阿娘怎麽找到任俠的,又為何想到以毒攻毒的方式找偷,還有她怎麽确定乞兒不會監守自盜?太多的問題在他腦海中盤桓,然而看見李三娘自信的表情這些問題又忽然變成了空中的煙灰,迎刃而解了。
“取了藤條筐後如何?”
“自然是拿心儀之物走。”
李三娘帶莫文遠進門上二樓,他看清了貨架上的物品,不由一愣,吃的喝的,什麽都有,已經脫水的幹貨擺放在一起,什麽油炸馎饦、粉絲條、面筋等等,嫩豆腐等入水的也在一起,一瓶瓶精致陳列,低矮櫃面靠牆圍的四四方方,櫃面後有許多夥計正在忙碌,熱氣騰騰的豆花被倒扣在碗中,可以選擇到一樓空出來的地吃,也可以選擇帶走。
莫文遠震驚得無以複加,他看見的那裏是尋常古代雜貨鋪,分明就很有現代超市的味道。
中國古代是有雜貨店的,它們的名字還多種多樣,堂、齋、幌、店、鋪、肆都可能是店鋪的名字,食肆不用說,與現代一般,小二點菜上菜,而其他店就不同了,就譬如藥堂、書齋,都是在店主或店內小兒陪同下看貨,随後掌櫃結賬。
自由購物,那是沒有的,即便是有,店中所賣之物都品種單一。
李三娘食肆賣得東西很多很雜,雖說都是與吃食相關,但瓶裝醬油、酒水、豆制品還有各色小吃糕點,跳度實在是太大,半成品、未加工品、熟食放在一起賣,而且任憑客人直接拿,早已脫離了雜貨鋪的性質。
莫文遠道:“如此行事,可有人偷吃?”那些個可以放時間較長的糕點陳列在貨架上并不是很安全。
“有是有,但乞兒任俠确實有火眼金睛,你看店中人是很多,卻混有些我雇傭來的小兒,他們若發現有人行不可為之事,就會找任俠幫忙,随後直接扭送官府,有過幾次後,以儆效尤,倒是沒有人敢這麽做了。”
李三娘說得輕描淡寫,但其中究竟有多少關竅需要打通,她是怎麽說服居無定所的任俠為自己工作,都提都未提。
莫文遠光是靠想的就能知道,為開這家綜合店,阿娘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他只能感嘆道:“阿娘之妙思非常人可比。”
口袋羊對人世間的經營之道是不大感興趣的,他一雙迷你的豆豆眼早已鎖定在全店最讓他心動的櫃臺,那就是糕點專櫃。
精美的蛋糕陳列在臺上,旁有夥計看護,便是挑選好了也要找夥計小心翼翼地夾起來,清水蛋糕小餅幹等物都用紙張包裹好,放在架子上,随意領取,空氣中彌漫着甜點的香味。
對嗅覺靈敏的口袋羊來說,他在這裏簡直就是置身天堂。
“咩咩咩咩咩咩咩!”我、我可以吃嗎?
莫文遠卻難得沒有答應他的要求,他道:“等等再吃吧,我欲過會兒找到洪大洪二,教她們做些新的糕點,到時最好的糕點都給你吃,你看如何?”
還有如何,對中黑羊拿來說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
已過兩年,洪大洪二倆姐妹卻依舊沒有成婚,眼見兩人已到适齡,便是李三娘也旁敲側擊問了好幾回,卻發現她們都沒那意思。
洪大直言道:“我姐妹已拜了師門,若成親後嫁往他家,難不成帶着一身做吃食的手藝傳給他人?”媒婆已經上門多次,她們倆不僅不乏追求者,數量還很多,然打聽打聽究竟是何家人物,卻發現大多都是甚蒸餅鋪食肆老板的侄兒或親子。
姐妹倆都快要氣笑了,她倆家世不顯,姿容最多就是秀麗,能夠讓這些家境殷實之人求娶,不是看重倆人的手藝那還看重什麽?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當年既然能夠特立獨行到毛遂自薦拜莫文遠為師,就證明她們倆與衆不同,洪二性格稍顯安靜,此時也細聲細氣道:“我便是嫁人,不說找到相知相愛的,其他也是要能相敬如賓,不貪圖我一手手藝。”
李三娘在将此事告訴莫文遠後,他還唏噓道:“雖傳授她倆手藝,但耽誤了婚嫁之事,也不知是福是禍。”
李三娘聽見這話立刻瞪了莫文遠一眼道:“怎會為禍!無論娘子郎君立于世,憑借的還不就是一手手藝?她二人學會了做糕點的技藝,無論在哪兒都得以立足,甚至還可在野史上留下些名聲,尋常女子嫁娶,最多不過留下貞烈的名頭,倆者相比,立見高下。”
在泯然衆人矣和鶴立雞群中,姐妹倆選擇了後者,這有何不好的?
莫文遠與口袋羊同時後縮脖子,李三娘一頓沖沖的他們倆都怕極了,口袋羊甚至都把頭縮回了袋子裏,只剩下一雙角在外面瑟瑟發抖。
而前者就小雞啄米道:“對對對阿娘說得對!”他早就應該知道李三娘這種極度具有新思想的跨時代女性是絕對不茍同唐代那一套的。
唐代雖號稱是古代中男女最平等的朝代,但與現代相比還是有點區別的,即便是現代,不少人對女性的歸宿都很有誤解。
話告段落後,莫文遠就去找洪家姐妹還有四徒弟錢棉了,錢棉擅長做面點,這兩年間經常與倆姐妹切磋技藝,他們的工作場所也挺近的。
莫文遠先到後廚,三人都在忙活,看見師父來了,哪裏還顧得上手上的工作,立刻停下來,錢棉動作最快,膝蓋一彎就要行大禮,莫文遠眼疾手快一把攔住。
“師父!”
“做甚行此大禮?”莫文遠笑道,“快起來快起來。”
他才回來的時候已經和衆多徒弟匆匆見了兩面,但随後就是社日,都開始忙碌,所以到現在都沒有機會好好同莫文遠說話。
他們師徒的說話方式就是交流各種做菜心得,此時也如此,莫文遠出乎意料地拿出一本書,封面的字最多就是工整,但其名卻讓衆人眼前一亮。
《天竺美食行》
……
在古代如何将自己一路上的見聞經歷記錄下來,流傳後世?那當然是跟唐玄奘一樣寫本書了。莫文遠是廚師,他自然不可能寫甚《大唐西域記》的,但從長安到天竺一路上也是看到了不少富有當地特色的吃食,有些吃食雖然做法粗糙,味道卻很不錯,有些則是已經有了現代大菜的雛形,還有些則是天竺香料使用心得,這些即便是給現代人莫文遠看了,都受益匪淺。
他在徒弟們石化的表情中把書攤在矮桌上道:“除了我路上的見聞之外,我還記載了一些自己受到啓發做的新菜,我嘗過味,很不錯,到時候一一交給你等。”
“這、這這不好吧?”錢棉聽後說話已經結結巴巴,他瞟兩眼書封皮再移開眼睛,顯然他是很渴望這書的,但又覺得不好。
莫文遠道:“有甚不好的?”他笑道,“我一身手藝本就要交給你等,現不過就是将那些想法彙聚成冊,給你等看看罷了。”他道,“此書我可準備廣告天下名廚,讓衆人共賞沿途美食,當然我所做的新菜不會出現在書冊上。”
那也很了不起了好嗎?徒弟們目瞪口呆,果然師父之思想境界不是他們能揣度的。
莫文遠道:“閑話不多說,先來看看此書。”他頓道,“我字寫得不行,你等切莫嘲笑。”
“怎會怎會,我不過就堪堪會寫倆字,連文章都做不得,怎會嘲笑師父?”
錢棉更是手顫顫巍巍捧着粗糙裝訂的紙,如奉至寶。
洪大已經開始翻書了,她是個有眼光的,翻到一頁就不動了,指着書本對莫文遠道:“師父,蛋撻為何物?”
蛋撻那自然不可能是西行路上已有的吃食,然而在西域他卻看到了類似蛋撻皮的美味酥皮。
西域有倆種吃食非常發達,一是奶制品,二則是各種烤的煎餅。游牧民族特有的肥美草場讓他們在放牧一事上天然優于中原人,羊肉,方便攜帶的烤餅以及乳酪乳品成了主流吃食。
正因如此,在烤餅上的造詣,西域人是超過中原人的,莫文遠曾在此地吃到種胡麻餅,口感與長安城中的燒餅很有不同,若說炒餅咬碎後的碎屑是片狀的,如雪花般紛紛揚揚落下,這種的屑就是顆粒狀的,比蛋撻皮的顆粒硬一點,比桃酥的顆粒要軟一點。
西域人說這種餅子吃了不很抵飽,但便于存放,他們一般都幾塊疊加在一起壓實了以作幹糧之用。
莫文遠自然是不會将其做成幹糧的,點心與尋常吃食不同,口味與口感都是靈魂之所在,缺一不可,他吃過這種餅子,味道并不很美味,但是口感實在是适合與其他各種吃食搭配,他當時就靈感大發,提筆在紙上記錄下許許多多的想法。
“我先給你等演示一遍如何做此物。”
面粉、蛋、糖、油湯都是常備的,堂前竈臺下堆得滿滿當當。
莫文遠注意到了一個細節,他道:“較之上回,桶中的油變多了不少。”
洪大笑道:“油價低了,桶中的油不就多了?以現在油價,我們可敞開了用,都無甚關系。”
兩年間,聖人的煉油廠開得越來越大,而北方大肆種植的芝麻也得到了豐收,李三娘食肆的油是他們用田裏生長的大豆芝麻壓榨出來的,供應各家店用綽綽有餘。就算沒有自家做油,購買官辦植物油,價格也是尋常八景百姓可承擔起的。
他邊用油揉面邊道:“若有機會,用牛乳之油是最好的。”他說的牛乳之油是黃油。
“可是北方胡人做的油?”
早在公元前五世紀,以畜牧業為主的匈奴人就已精通各種牛奶的處理方式,黃油就是其中之一。
在五代十國還有南北朝時期後,匈奴就像許多民族一樣,消失在了歷史洪流之中,他們一部分融入了漢人,還有些則是融入了胡人的氏族,到唐代時,匈奴已經成為了歷史中的名詞。
北方胡人也以畜牧為業,他們不僅畜養羊,還畜養牛,中國沒有奶牛,他們放牧也是牦牛之類,而這些牛的乳産量并不是很高。
黃油是有的,但是太少了,價格也非常高,用于大量做點心,并不切合實際。
植物油做點心其實不大好,但也沒啥壞處。
“油是起酥的,與面混合在一起,烤出的成品會很酥脆。”
“随後,便開始疊被子。”
疊被子?三人都不知是什麽意思。
然後就看見莫文遠把薄皮疊成了四四方方的形狀,再用擀面杖擀平,再疊成四四方方的被子,再擀平。
如此反複幾次,将擀好的面片壓如模具中,冷卻等待。
蛋撻液是好做的,甚至不用莫文遠教,其他人都無師自通,他道:“我剛在櫃面上看到一膠凍模樣的吃食,嘗後滋味甚至美,是何人做的?”
洪二道:“是我做的。”
她創新力很強,跟莫文遠時間久了也琢磨出做新吃食,某日在雞蛋液中加了石花菜,就凝結出了有點稀薄的布丁。
嘗之滋味甚妙,立刻上架賣了,好評如潮。
莫文遠道:“蛋撻內層之蛋液做法與其相似。”說着手也不停,倆整蛋連同沙糖油羊乳打發均勻,倒入冷卻好的蛋撻皮中,再放鐵網上烤。
出來的蛋撻熱度不是很均勻,底部更焦,但在此條件下已是最好。
蛋液凝結,口感軟綿絲滑,不見絲絲縷縷的蜂窩洞,蛋皮凝實香甜,又因炙烤帶點焦。
若說一衆試吃者中最滿意的是誰,無非就是口袋羊,他的身型小了,蛋撻對他而言就成了巨無霸,他把頭埋在其中,吃得頭都擡不起來。
“咩咩咩咩咩咩咩!”
身型小也有身型小的好處啊!
莫文遠聽見他的咩聲寵溺道:“等有閑功夫,我給你搭座糖果屋。”
古有漢武帝金屋藏嬌,今有莫大郎糖屋藏羊。
真是絕美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