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二更

【大白饅頭】

之後的事, 葉凡沒有再操心。

李曜主動攬下了種樹的活,派人妥妥帖帖地種到了荒地上。

葉凡家的地确實不夠, 除了李家的山谷, 碼頭那邊也占了一片。

一千棵面果樹,皆是水桶般粗壯的樹幹, 小小的樹冠上零零星星地挂着幾片葉子, 似黃似綠,不過小兒巴掌那麽大, 古怪又新奇。

附近的村民們特意過來,看稀罕似的圍着“大肚樹”瞧。是的, 村民們給面果樹起了個親昵的稱呼——大肚樹, 倒也十分合适。

韓家嶺的村民把那些樹看成了本村的所有物, 自發地負起責任,不許旁人破壞。

倒是免了葉凡的擔心。

大寧縣的縣令譚晖特來請示李曜,是否需要上個折子, 禀報官家。

李曜點了頭,“合該說一聲。”

實際上, 無論說不說京城那邊都會知道,倒不如給譚縣令這個面子。

譚晖得到了期盼中的答案,便沒多留, 在管事的帶領下到山谷裏走了走,看了看,便回去了。

莫先生看着他的背影,笑眯眯地說:“譚縣令是個聰明人。”

他事先過來請示, 無異于表明了立場。

李曜背着手,問:“學堂那邊如何了?”

“萬事皆備,只待學子。”

Advertisement

“讓管事通知各村村長,适齡的皆可送過來,束修分文不收。”

莫先生好脾氣地笑笑,他怎能不知,這是自家侯爺寒碜他呢!

唉,寒碜就寒碜吧,欲成大事,哪個不是刀山火海,這才到哪兒?能同葉家小郎交好,才是最重要的。

李曜和他的想法異曲同工。學堂收拾好之後,他親自請了葉凡過來。

教室選在了外院的一處竹榭中,中間的隔斷拆了,三間屋子并成一個大通間,南北通透,十分敞亮。

屋中的書案都是新打的,帶着淡淡的漆味。桌面寬大,皆是長六尺,寬三尺,桌腿彎成一個圓融的弧度,雕着精致的花紋。

葉凡随便挑了一張,跪坐到葦葉編的墊子上,既欣喜,又新奇,“弄得這麽好,我都想來讀書了。”

李曜背着手站着,不錯眼地看着他,“我記得你讀的是華國最好的大學。”

葉凡挑挑眉,“你還記得我為什麽要考帝都大學嗎?”

“因為……我?”他原本想說“他”,話到嘴邊,臨時改成了“我”。

葉凡嘻嘻一笑,“那會兒陪着你東跑西颠地考專業課,瞧着你每次都累得滿頭大汗,我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學習,靠腦子吃飯。”

李曜認同地點點頭,“你很聰慧。”就是懶。

葉凡斜着眼看他,“我怎麽聽着你這話這麽假?”

“真心的。”李曜攬着他的肩,把人帶起來。

“做什麽?”葉凡往旁邊躲了一下,沒躲開。

李曜破天荒地開了個玩笑,“讓你的腦子吃吃飯。”

葉凡被逗得笑倒在他懷裏,一時間竟忘了自己說過的“要保持距離”的話。

李曜陪他笑着,心滿意足地收緊了手臂。

***

時間進入五月末,大寧縣境內依舊沒下雨。

氣氛漸漸變得緊張起來,村民們在路上走個碰頭,嘴裏說的都是這件事。

大夥一邊擔心冬麥收成不好,一邊擔心夏汛黃河改道,連帶着契丹人會不會入關搶糧,等等。

葉凡難免受了這種情緒的影響,時不時就會跑到地裏扒着那些面果樹挨個看,有沒有長高,水澆得足不足。

李曜就像先前承諾的那樣,派了專門的人來打理,每五天澆一次水,每十天記錄一次生長情況。

按照種植手冊上所說,十年以內的面果樹,根須紮得不深,需得時常澆水、施肥,等到樹齡達到十年以上,便可坐着收果子了。

這批樹五月種下,緩上一個夏天,最晚到七月底就會重新開花結果。

想到這麽多樹的總産量,葉凡心裏終于踏實了些。

眼瞅着到了飯點,葉凡帶着胖團和白鹿往家走。

剛進院子,察覺到氣氛不大對。

大郎媳婦站在磨盤邊上,眼圈發紅。

于三娘和小錘子一左一右拉着她的手,似乎是在安慰她。

看到葉凡回來,大郎媳婦撲通一聲跪到他跟前。

于三娘吓了一跳,也不管不顧地跪了下去。

葉凡下意識後退兩步,驚道:“這是怎麽了?”

大郎媳婦抹了把臉,哽咽着說:“小郎,是我莽撞,弄壞了那貴重的東西。”

“什麽珍貴東西?”別管什麽,在葉凡心目中都不如人重要,“小錘子,快把你娘扶起來,咱家可不興跪來跪去的。”

小錘子捏着衣角,看上去也怕怕的。

他沒有去拉大郎媳婦,而是拽着葉凡的手,把他拉到磨盤那邊,怯怯地說:“我娘不是有意的,小郎不要怪她……”

葉凡根本沒聽他說什麽,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幾個面果上。

原本像椰子殼一樣堅硬的面果,經過十來天的暴曬後,表皮竟變得像宣紙一樣薄,拿手輕輕一戳就碎了。

裏面撒出來細細的粉末,有綠的,有黃的,有紅的,有白的,恰好和表皮的顏色一樣。

葉凡抓起一撮在掌心碾了碾,驚喜地發現,竟如面粉般細膩。

院裏原本放着八個果子,春夏秋冬各兩個,四個放在向陽處,四個放在背陰處,裂開的這四個正好是向陽的。

大郎媳婦哭哭涕涕地解釋:“先前看到午後日頭移了地方,小郎會把這物挪一挪。今日你回來得晚,我就想着別耽誤了事,便打算挪上一挪。沒成想,剛一碰,就破了。”

“嫂子,這事兒不僅不怪你,還得感謝你。”葉凡也顧不上避諱不避諱了,伸手把她攙起來,“你看這裏面的東西,像什麽?”

大郎媳婦不明就理,慌慌張張地說不出來。

倒是于三娘,順勢從地上站起來,指着那團白果子說:“這個倒像是冬麥磨出的粉,只是,冬麥粉沒有這麽白。”

葉凡不斷點頭。

是的,冬果裏曬出來的面粉就跟後世加了增白劑的小麥粉一模一樣。

不僅如此,夏果裏黃色的面粉顆粒較粗,無論從顏色、質地還是味道來看,都像玉米粉。

至于春果與秋果,葉凡暫時看不出來,得做來吃吃才知道。

“嫂子,三娘,我廚藝不行,得勞你們幹點活——把這些面粉做成餅子、窩窩、饅頭,一樣來幾個,按着冬麥粉的做法弄就成。”

大郎媳婦一聽,也顧不上自責了,急急忙忙地跑到竈間拿面盆、舀水、和面,忙活起來。

于三娘添水、燒火,給她打下手。

小錘子則被葉凡拉着,把剩餘的果子抱出來二十多個,一齊放到磨盤上曬着,倒是騰出來一個大冰櫃。

至于陰涼處的那四個果子,竟然一夜之間就發了黴,不能吃了。

葉凡囑咐胖團全程拍照加錄像,包括大郎媳婦做飯的過程。

結果和葉凡想得差不多。

綠面在和面的時候便不好成團,葉凡結合着土豆的吃法,想着這種大概适合做成土豆粉。

黃面和玉米面類似,适合貼餅子,做出來的成品比玉面餅更加宣軟、清香。

紅面最驚喜,蒸出來的窩窩像糯米團,又彈又軟,糖都不用放,咬上一口,沁人的甜。

白面十分搞笑,大郎媳婦按着平日裏蒸饅頭的法子加了土酵子,發好了放到鍋裏。結果,蒸到一半,只聽乒乒乓乓一陣響,鍋裏的饅頭竟打起架來!

兩個娘子吓得跑到門邊,看着忽上忽下的鍋蓋一臉驚恐。

葉凡心裏也發毛,不過自認是個爺們,咬着牙掀開蓋子一看,眼睛倏地瞪大。

原本只有成人拳頭那麽大的饅頭,竟脹成了頭那麽大,十來個大饅頭把鍋裏的空隙都填滿了還不夠,只得往上頂,于是便出現了鍋蓋上上下下,疑似打架的現象。

于三娘撲噗一聲,笑了出來。

大郎媳婦也拍拍胸口,忍不住笑。

經過這麽一場烏龍,娘子們心裏原本的惶恐徹底消失,繼而變為極大的驚喜。

“只用了果子裏那些面粉,就能蒸出這麽一大鍋饅頭,可了不得了!”

小錘子兩只手抱着“巨型饅頭”,一邊吃,一邊咧着缺了牙的小嘴嘿嘿直笑。

葉凡一樣拿了兩個,鑽回窯洞裏呼叫波爾。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胖團挂斷,波爾看到後會撥回來。

這次,幾乎是在胖團撥號的一瞬間,視頻就接通了。

胖團撓撓頭,想要跟葉凡說。

葉凡卻沉浸在興奮的情緒裏,根本沒注意。

視頻窗口跳出來,一只巨大的白色不明物充滿了整個屏幕。

波爾眨了眨眼,“這是什麽?”

大白饅頭挪開,露出葉凡的臉,“饅頭,大不大?”

波爾認同地點點頭,“非常大。”

“你先前跟我說,一只面果可以烤出一個等量的面包,對吧?”

波爾繼續點頭。

“這個饅頭大小是原來的四倍,只用了不到十分之一個面果!哈哈,是不是沒想到?”葉凡語氣中的得意勁兒透過揚聲器傳遍了整個中控室。

一位穿着白色實驗服、胸前別着科學院徽章的中年人出現在屏幕中。

“面果中含有天然發酵素,理論上說,和水發酵後确實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只是我們從來沒想過把它曬幹磨粉。”

他笑了笑,轉頭看向身後,“看來,這些年帝國損失了許多。”

對方的聲音十分溫和,臉上也帶着笑,即便如此,葉凡還是吓了一跳。

“抱歉,葉凡,沒來得及跟你說。”波爾臉上現出愧疚之色。

他把視頻調成全息模式。

于是,葉凡看到了許多人——戴皇冠的,穿軍裝的,披着白大褂的,還有奇形怪狀的。

也是就說……

剛剛他抱着大白饅頭,笑得像個傻瓜似的樣子,被這麽多人看見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