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這片土地上, 都是苦過的】

葉凡一行到縣城的時候,天色已大亮。

城門口聚着一些衣衫破舊的人, 身上背着破布袋, 腳上踩着草鞋子,鞋上糊滿了土和泥, 一看就是從遠處來的災民。

他們随着進城的人流往裏走, 黑瘦的臉上帶着惴惴之色。

守城的士兵明顯多了些,看到這些人不僅沒攔, 遇到老人小孩還會扶一把。

城北多為食肆,有些店家端了熱熱的面湯出來分給他們喝。彼此間雖然操着不同的口音, 善意與感激卻能準确地傳達出去。

牛車上原本還笑笑鬧鬧, 看到這副情景, 大人孩子全都沉默了下來,只能聽到辘辘的車輪聲。

葉大姐的店鋪在最南頭,門前也站着幾個人, 全是半大孩子,瘦得不成樣子, 看上去也沒甚力氣,一個個佝着腰,衣裳又髒又破, 勉強挂在身上。

一個身形高大的漢子托着一簾熱騰騰的黍面窩窩,分給他們。

那些孩子像是許久沒吃過東西似的,抓着窩窩就往嘴裏塞。

葉大姐端着熱湯出來,忙囑咐:“慢點吃, 不夠還有。”

漢子接過湯盆,又從腰間取出幾枚銅板,數也沒數便遞給她,“窩窩錢。”

葉大姐不肯收,低聲說:“又不是你吃了,怎能收錢?”

“嘿,說好了是我買的,自然要給錢。”漢子朝着葉凡這邊執了執手,笑道,“你家兄弟來了,快待客吧!”

趁着葉大姐轉身的工夫,他便把錢放到蓋簾上,湯盆給了孩子們,大踏步走了。

牛車走近了,葉凡方才認出,這人便是先前那個幫過他的衙頭。

Advertisement

葉大姐随手把蓋簾放到駐馬石上,笑着迎上去。

“原本今日不打算開張,誰知一大早便來了個熟客,昨夜裏鹵好的豬肝豬肚買去了大半,我這正琢磨着再做些啥呢!”

“有人買還不好?”葉三姐從牛車上跳下來,轉身把關三小也抱了下去。

小家夥沒落地便到了葉大姐懷裏,“讓姨母看看,可重了?”

關三小是個實誠的,不會撒嬌,就那麽繃着一張小臉,直愣愣地杵着。

葉大姐被逗得笑起來,轉頭去看葉凡,“今兒個這位倒是話少。”

葉凡确實沒吭聲,他正拉着關二小的手,看着門口那幾個狼吞虎咽的小孩子。

一大一小兩張臉露出相似的難過之色,還有同情。

關二小晃晃葉凡的手,仰着小臉低低地叫:“舅舅……”

旁邊,關大郎和關大小正把裝饅頭的筐子從牛車上卸下來,還有滿滿兩籃子腌鵝蛋。

葉凡猜到小家夥的意思,點了點頭。

關二小連忙跑到筐子那邊,一連抓了好幾個大白饅頭,用衣裳兜着送到食肆門口。

葉三姐嘆了口氣,若是以往,她定會唠叨,剛換的新衣裳就這麽糟蹋,此時卻是什麽都沒說。

食肆那邊,小孩們剛剛分着喝完了一盆熱湯,此時正抱着湯盆,拿黑乎乎的手指抹着盆底的油渣吃。

關二小跑到一半,不知是害羞還是膽怯,停了下來,扯着衣角往前遞。

小孩們看着那些白白胖胖的大饅頭,不敢相信是給自己吃的,一個個瑟縮着,并不拿。

關二小繃着小臉,粗聲粗氣,“給!”

這副兇巴巴的樣子,更是讓小孩們吓了一跳,其中有幾個膽小的,匆匆放下湯盆,退到了牆那邊。

葉三姐緩步上前,把饅頭一個個撿到盆子裏,溫聲道:“莫怕,這是我兄弟家蒸的饽饽,你們拿去分了罷。”

為首的那個孩子看上去約摸十二三歲,或許更大些,只是太瘦了,便顯得小。

他猶豫了一下,然後跪到地上,朝着衆人磕了個頭,啞着嗓子說:“謝、謝恩人。”

這才抱上盆子,領着一群小孩跑了。

至于駐馬石上那把銅錢,自始至終就放在那裏,一個沒少。

直到進了後院,葉凡心裏還頗不是滋味。

“他們都是北邊來的麽?這麽小,怎麽走到大寧縣的?”

葉大姐給他倒了碗水,嘆道:“要麽跟着同鄉的大人,要麽原本是有爹娘的,只是……”

後面的話不必說,葉凡也猜到了。

關大郎見氣氛有些沉重,便笑着道:“大姐這些日子怕是舍出去不少吧?”

葉大姐一邊撿着饅頭一邊說:“你們村大多是關西來的,并不知道,咱們這裏也是苦過的,當年沒少受北邊的接濟,如今輪到人家犯了難,誰還能沒點良心?”

葉凡一聽,這才知道為何城裏的人都那般良善——同一片土地上過着苦日子,可不得守望相助麽!

“都是有骨氣的,從不白吃白拿。”葉大姐朝竈間努了努嘴,“那些柴禾草葉都是他們撿來的。”

葉三姐心思豁達,笑了笑,說:“得了,不說這些了——都會過去的。”

衆人默默點頭,都會過去的。

葉凡舒了口氣,故作輕松地說:“阿姐你今日把我們叫來,可得做些好吃的,不能随随便便打發了。”

葉大姐戳戳他腦門,“你想吃啥?說出個道道來,都給你做。”

葉凡嘿嘿一笑,“驢肉!”

“沒有。”

“剛還說都給我做,打臉了吧?”

“成,我這就把你那驢宰了,看你心不心疼。”

“別別別,阿姐,我錯了。”葉凡腆着臉求饒。

“咦~舅舅羞羞。”關二小第一個跳出來笑話他。

“臭小子,屁股撅起來,看我不打爛它!”

“娘,救命啊!”

“叫爹也沒用!”

小小的院落傳出歡快的笑聲,方才沉重的氣氛終于徹底消散。

***

葉凡猜得沒錯,葉大姐把他們叫過來,是為了商量食肆的事。

此時,每人面前放着一碗煮好的方便面,沒加任何調料。

桌上擺着一圈搪瓷碗,碗裏裝着各式鹵菜,還有炖鵝蛋、炒油渣、小涼菜等。

“這個是澆頭,想吃哪樣就往碗裏夾。”

葉大姐幫三個小外甥各夾了一大筷子五花肉,又添上一鏟子炒得焦黃的鵝蛋,哥仨聞着香味,饞得直吞口水。

葉大姐笑笑,問:“以後就單賣這個,你們覺得怎麽樣?”

實際上,這話主要問的是關大郎。

這個提議原本就是葉凡說的,葉大姐謹慎些,試了一個多月才下定決心。

“這些日子過來吃飯的都是要面,我就想着,不如聽了凡子的,專門開個面館,倒省去許多工夫。”

關大郎拿筷子挑了挑碗裏彎彎曲曲的面條,問:“這物又是面又是油的,可要花費許多?”

葉大姐笑笑,“看着新鮮,用不多少本錢。”

葉凡一開始就建議她用黍面和豆面,不僅比小麥粉便宜,做出來的面條還勁道。

葉大姐指了指竈臺那邊,道:“最大頭的就是炸面餅的油,好在鹵味貴些,多買些豬骨下水,油錢也就出來了。”

關大郎嘗了一口,不斷點頭,“我看成,連湯帶面一大碗,別說只要三文錢,五文、六文也賣得上。”

葉大姐一聽,終于放下心。

關大郎當年在安王麾下打仗,走南闖北頗有見識,他說行,那就是真行。

葉凡想到地裏的油葵苗,當即道:“油也不用擔心,今年秋天我就給你拉一桶過來,保證比豬油還香。”

“哪裏還能比豬油香了?”葉大姐并不信他,不過,依舊高興,“來,邊吃邊說,別坨了。”

“吃喽!”關二小見葉凡動了筷子,也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大口塞到嘴裏,結果眼大肚子小,給噎着了。

葉三姐氣得直拍他,“餓死鬼似的,我是短了你吃,還是短了你喝?”

關二小噎得直翻小白眼,還不忘犟嘴,“你做的不如、不如大姨母好吃!”

“小機靈鬼,嘴真甜!”葉大姐被讨好到了,笑呵呵地夾了一筷子肉片放到小家夥碗裏。

關二小咧着嘴,笑得見牙不見眼。

葉三姐假裝生氣,白了葉凡一眼,“真不知道随了誰。”

一口大鍋砸在頭上,葉凡張了張嘴,根本無力反駁。

***

回去後,葉凡同關家人在江邊作別。

關大郎說:“二十那日是老二的正日子,凡子叫着于叔一家過來吃喜酒。”

這事葉凡早知道了,當即道:“先說好了,喜宴上的酒我來出。”

關大郎笑笑,“成,回頭叫你阿姐給你包個最大個的喜餅。”

葉凡見他沒客氣,心裏很熨帖,笑嘻嘻地走了。

此時已過了晌午,日頭沒那麽毒。

葉凡不急着回家,騎着小毛驢晃晃悠悠地在谷地裏轉悠。

原本光禿禿的谷地,此時種上了一行行粗壯的面果樹,樹與樹的空檔間長着綠油油的小苗苗,正是前段時間種下去的油葵。

不愧是外星來的高産品種,這耐旱耐貧瘠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強,不過幾日的工夫便長得如手掌一般高,小綠杆子結結實實,挂着一層毛絨絨的刺,牛羊都不敢吃。

當然,也沒人來這裏放牛放羊。

那幾處種了樹的田地被村民們嚴密地保護了起來,不管是本村人還是外村人,除了拔草澆水,誰都不能往裏走。

葉凡暗自打算着,等這一茬面果收了,各家各戶都要送上兩筐。

遠遠地聽到北山那邊傳來沖殺聲,乍一聽還挺吓人。

好在,村裏人都習慣了,很快便猜到是李家的部曲在操練。

今日六月十五,正趕上大操。

李曜應該在吧?

葉凡瞅了眼系統面板,唉,距離上次見面,足足過去了二十個小時零十五分鐘,好久呀!

他拍了拍白鹿的頭,笑嘻嘻地說:“小青鸾,你是不是很想去北山轉轉?”

白鹿晃晃耳朵,去不去的吧!

“果然很想去吧!”

葉凡彎起黑亮的眼睛,脆生生地說:“走,瞅瞅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