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回到家,高氏的立馬沉了下來:“到底是怎麽回事?” (4)
這一行。若是讓竈神不滿意了,以後可就要遭殃。
“大江媳婦,你把剛買的晉城饧拿到竈上供給竈王爺。”高氏把這個重要的活交給了秦氏,親自供的人,更親近神仙,也更容易被保佑。
小年供給竈王爺的禮是有講究的,必須是饧糖。這種糖黏度性極高,象征着不僅黏住竈神的嘴,更是甜了竈神的心,才會為他們說好話。
這種糖是用麥芽米蘖煎煉調化而成,熬制的時候像蠶絲一樣,然後盤制而成饧糖,工藝非常的精巧。
晉城饧糖,是陽城臨邊一個店家熬制而成,品質非常的好,備受陽城人喜歡。一斤就要六十文,還非常的緊俏。每逢到這個時候,若不趕緊買還可能買不到。
高氏這麽做,意味非常明顯。
“娘,這活還是留給小滿吧。”秦氏心底雖然高興,卻并沒有急着攬下來。她的生意還沒譜呢,這對小滿來說更為重要。
高氏沒好氣道:“讓你做就趕緊去,別躲懶!”
“哎,我這就去。”秦氏不敢猶豫,連忙接下這活,風風火火的準備去祭拜。
蔡小滿有些無語道:“娘,你明明好心,非要惡言惡語的,這不是讓人誤會你嗎。”
“那我說啥,說我特心疼你,比心疼我閨女還心疼你?”高氏不自然的抖了抖胳膊,“我自個說都覺得惡心。”
蔡小滿無奈笑了起來:“那也不用說這麽難聽嗎。”
“行啦,行啦,我知道了,真是一個個長大了,就開始管起老娘了。”高氏不耐煩的擺擺手,心底也知道這樣不妥當,可她得管得住她的嘴啊。
她對秦氏還是有些意見的,實在難以裝着特別親近。只是到底一家人,她是他大兒子的媳婦,未來孫子的娘,才試圖着好好相處。可讓她對她好聲好語,那還真是沒法子。
至于秦氏怎麽想,她就管不着了,反正該做的都做了。
送走竈神就要開始大掃除,蔡家平日就收拾得很幹淨,別看高氏大大咧咧的,可收拾起家裏來非常有一手。每個角落都整整齊齊的,蔡小滿他們從小就被要求疊好被子,雖然不至于豆腐塊标準,卻也不能歪歪扭扭的。
Advertisement
其他地方更是講究,掃地的時候,每個角落都要顧及到,每天都得擦門窗等。
用高氏的話來說便是,天天做一些,随便用撣子弄一下就成,不用費什麽功夫。可若很長時間才收拾一次,那灰塵都一尺高了,那收拾起來可就要了命了。
因此每逢這一天,其他人家忙得熱火朝天,打掃完之後,腰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他們家卻只用小半天功夫,就全都弄完了。
“小滿、小雪,你們兩個跟我去顧秀才家幫忙。他們家那麽大,才這麽兩個人,肯定沒法弄。”高氏看家裏收拾的差不多,便是開口道。“大江媳婦,你在家再看看哪裏整理的,就一個人弄一弄。”
“娘,還是讓我過去吧,家裏頭也沒啥活了。”秦氏道,“小滿年紀小,幹這活沒我利索。”
秦氏收拾家裏也很有一套,跟着高氏學了之後,做得已經和高氏差不離了。蔡小滿的技能都點在廚房和力氣上了,家裏其他活兒做得非常一般。雖然速度很快,可實在是太粗了。
高氏想了想道:“那也成吧,你跟小滿換過來。小滿,你一會正好準備一下晚飯。”
“啊?不讓我去啊?”蔡小滿眨巴眼。
“怎麽了?”高氏看她一副不願意的樣子,他們家的人咋都這麽勤快了,個個都想攬重活。
蔡小滿搖了搖頭,心底總覺得哪裏不對,可有想不起來什麽地方不對。她留下來其實是最好的,她幹活太馬虎,雖然不至于搗蛋,可她做完別人還得掃尾才行。
秦氏手腳麻利,還弄得非常幹淨,她去更為妥當。
顧懷瑾知道蔡家人過來幫他打掃屋子,心底非常高興,雖說矮瓜家裏也派了人過來,并不愁沒人幫忙。可當他走出去,看不見蔡小滿的身影時候,心底一陣失落。
祭竈和大清掃之後,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食物。過年的時候,很多店家都會關門,不再營業,很多店鋪一直到元宵時候才開門。
尤其是大年初一的時候,再是想要掙錢的店家,也不會這一天開門。因為這一天做活,象征着一年都會勞苦。
而各戶人家則會提前備好食物,打掃好房子,初一的時候除了一大早的時候滾湯圓讨吉利,還有挑第一桶水之外,就是熱一熱食物,其他活兒都不能再做。髒了的飯碗和地板,也要留到初二的時候再去清理打掃。
陽城的肉食多以豬肉和魚為主,雞鴨是來客人或者過大節的時候才會宰殺,過年的時候則要多囤豬肉。一大半用來制作臘肉和臘腸,因為家家有火塘,所以只需要把肉切成條,抹上少許鹽,挂在上方利用竈火臘幹即可。
蔡家的臘腸則是用甘蔗渣熏制而成,甘蔗渣熏的肉更香更有味道。
陽城所在的地界産甘蔗,因此甘蔗不算很貴,因此高氏每一年都會扛回一大捆的甘蔗回來。既能給家裏人當零嘴吃,又能把甘蔗渣收集起來熏臘肉,使得他們家的臘肉也是一絕,不比王秀秀外祖家的差。
每年這個時候,巷子裏的孩子們都十分羨慕蔡小滿和蔡小虎他們,因為可以吃到甘蔗!吃到嘴都要張不開為止!
每年甘蔗成熟的季節,一般人家都會買一些回來當零嘴吃。這玩意比起糖還是便宜不少,還耐吃。可很少有人家像蔡家一樣,一買就是一大捆,沒有高氏的力氣,一般人都快扛不動。
每次高氏扛回來,屁股後面都跟着一群孩子,惦記着若是能掉出一根,就有得分了。
這些孩子真是不懂他們的苦啊!
蔡小滿望着一大捆甘蔗,有些欲哭無淚。
甘蔗帶着根雖然可以保存很長一段時間,可也是有期限的,到了後面就開始幹了,沒那麽好吃。
再加上高氏很想快點熏香腸,就會非常鼓勵他們趕緊吃完。
這裏的甘蔗不是後世那種肉蔗,而是糖蔗。肉蔗沒有糖蔗那麽甜,也沒有那麽硬。糖蔗非常的硬,一個不好能崩掉牙。
蔡小滿第一天就中招了,她現在還在換牙的年紀,一下子就給崩掉了兩顆,雖然沒像蔡小虎那麽慘,沒了兩顆大門牙,說話都漏風。可一張嘴就看到空了一片地方,也着實難看得很。
從小她就最怕換牙,之前換牙的時候,人是混沌的并沒有印象,她就忘了這事。結果一吃甘蔗,完蛋了,牙齒立馬搖晃了起來。
“小滿,你用力搖它,今天晚上就能拔下來了。”蔡小雪非常有經驗道。
蔡小滿真的很想哭,她已經經歷過一次換牙,為什麽還要來一次!一次還是兩顆,舌頭頂了頂搖搖欲墜的牙齒,她的內心是崩潰的。
很想不去管它,可是舌頭卻忍不住老去感受牙槽已經空出一個洞的感覺,讓她用力又不敢,吃東西都不香了。生怕一個不小心,嘎嘣一下就給掉了,其他牙齒也跟着松動。
高氏并沒有給她猶豫的機會,蔡大江小時候也是這樣,啥都不怕就是怕拔牙。他們第一次當爹娘,也心疼得厲害,說不讓拔就不敢動。結果搖晃的牙齒沒落下來,新的就已經長在後面了,使得蔡大江一口牙非常的難看。
還好他是男子,牙齒難看一點就算了,女孩子可不能毀在這上頭。
高氏得知蔡小滿的牙齒松了,直接削了三根甘蔗放在她的面前:“這些今天都得吃了。”
這一招非常厲害,蔡小滿雖然已經夠小心翼翼的,可最後還是崩了。
這甘蔗實在是太硬了!
最後不僅把那兩顆崩了,還順利的又崩了一顆,一口牙齒才多少顆,直接崩了三顆!
蔡小滿的內心是崩潰的,一下子掉這麽多,以後不會不長了吧?
☆、第 63 章
臘月二十五, 家家磨豆腐。
從這一天開始,正式進入準備過年食物的階段。不管家裏有多貧窮, 這段時間也會竭盡所能的準備豐盛的食物。每一年吃得最好的就是過年這段時間,即便最貧窮的人家, 也盡可能在過年的時候弄到一些肉,讓一家人嘗到些肉味。民間便是有了“大人望種田, 小二盼過年”之說。
在陽城,不管是富貴人家還是你貧窮人家,豆腐、年糕、馍馍、粽子都是必須要有的。
做豆腐一般都是在二十五這一天,蔡家因為境況比較好,所以自家就有一個石磨。每年到這個時候, 蔡家都非常的熱鬧。這玩意也是一家的重要財産之一,并不是什麽便宜物件,還占地方。因為并不是每一家都有石磨, 因此和蔡家交好的人家都會過來借用石磨。
蔡小滿上輩子已經全都機械化,并不會用到這麽原始的東西。自家磨豆腐的時候,也上手嘗試。
磨豆腐的黃豆提前一天就已經泡好,放進去石磨裏的小洞裏, 用手推轉即可。別看這個活兒很簡單, 時間長了還是很累人的。不過對于現在的蔡小滿來說, 簡直就不是個事,還覺得挺有意思的。
“你們這是幹什麽?”
王秀秀和曹大嬸這一天也來了,竟然還讓人帶來半只豬肉,把高氏吓了一跳。
“我就借你用一會石磨, 不用這般客氣吧。”
曹大嬸沒好氣的白了她一眼:“瞧把你美的,若是借個石磨就有這麽好的生意,我家現在立馬也買個石磨去。”
曹大嬸和高氏關系一直很好,說話也就頗為随便。
“那你這是做什麽?不會是拿到我家裏頭炫耀吧?”高氏玩笑道,“我可不管,這進了我家的門就是我家的了。”
蔡家每年年底都會買很多豬肉,都是從曹大嬸娘家買的。年底的豬肉很貴,可曹家每次都給的是平常價,而且豬肉保證是好的。
高氏還沒定好今年買多少肉,所以還沒跟曹嬸兒說,怎麽今天就給送過來了。
“确實是你們家的,不過不是給你的,是給小滿的。”曹大嬸樂呵呵笑道,今年他們曹家可是有了大變化。她的親哥哥成了正兒八經的有品級的官員,再也不是從前別人嘲笑的殺豬佬。
原先搭的線也非常的順利,如今整個曹家不再像從前那樣是個野路子,正式走向了明道。怕是過後不久,她爹還能弄個員外當當!
因為高興,他們沒有忘了蔡小滿也是使了勁的。她制作的水晶桂花糕,那些貴人們很是喜歡。尤其是那些官老爺的夫人們,最是喜歡這種精致的玩意。有了這玩意,一塊兒說話的時候,也能知道怎麽起頭。
如今水晶桂花糕已經成為曹家的一個名頭,提起曹家不再像從前一樣,哦,就是那個殺豬佬啊,而變成了就是那家做水晶桂花糕做得很好的啊,這兩個名頭的格調相差甚遠。
為官三世,方知穿衣吃飯。講究的吃飯并不是你有錢就明白的,只有沉澱幾代才能知道裏頭門道。水晶桂花糕就是改變曹家的一個最佳好标志,代表他們并沒有那般粗俗不堪,不是光有錢,也是會品位生活的。
曹家向來是大方和知道感恩的,年底的時候,非常豪爽的送來了半只豬。
若非怕太紮眼,一頭豬也是送得的。只是平時蔡家就是這個量,因此這般正合适。
外人并不知道兩家的合作關系,如此不張揚正好。
“這怎麽行,平時你們已經給了錢了,怎麽還能要你們的東西。”高氏連忙推辭。這半只豬可是不便宜,今年收入不如去年,她都在猶豫要不要像以前一樣買這麽多,所以才會到現在也沒有定下來。
心底沒點心動是不可能的,可高氏知道什麽該收什麽不該收,可不能什麽便宜都占。
“我們家怎麽做生意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年底的時候都會給大買家送禮。小滿可是幫了我們大忙,若不是怕給你們帶來麻煩,都不好意思只送半只。”
曹大嬸看高氏還猶豫,直接推了她一把:“別在這給我叽叽歪歪,我娘家我啥樣子你還不知道啊。多的我們不會送,少了是埋汰我們自己,我們心裏有數。”
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高氏也不再拒絕。
“這敢情好,我今年又能省一筆了!”。
“你瞧着吧,以後你們家這樣的事會越來越多的。”曹大嬸一臉羨慕道,“以後你們家也越來越好的,生的孩子一個比一個能幹,真是不知道上輩子你們是積了多少福,才能有今生這般福氣。”
原本大家認為最沒出息的蔡大江,如今靠着這十幾年的勤勤懇懇,越走越順了。雖說隔行如隔山,大家也不明白他有多厲害,尤其造紙這種工藝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工序十分的複雜,需要很多人合作,很難凸顯出一個人的本事。
可蔡大江的師父,并不吝啬對他的誇獎,讓大家明白蔡大江的優秀。
蔡大江師父在造紙這一行頗具盛名,能誇獎一個非自己族裏的小夥子,這說明對他有多喜愛。此人十分嚴格,甚至可以用嚴苛形容,很多族裏的人都受不了,學到一半就被吓跑了。
能從他嘴裏聽到誇獎,說明這蔡大江确實很不錯。自從成了正式的徒弟,每個月拿的工錢也越來越多,如今已經比之前翻了幾倍。
蔡大江也确實值得這般,他這個人雖然憨直,腦子不會轉彎。可這一門就需要這樣的品質,認定了就埋頭苦幹,不會多想些什麽。心燥就幹不好,唯有踏踏實實的,做事仔細才能掌握。
原本嘲笑他過于木讷的人,如今都轉了話頭,說他踏實可靠了。
而老二蔡小雪,更是這條街有名的巧手。小小年紀,就比那老織女還要靈巧,織出的布都是帶着靈性的。別人家織好的布,還擔心賣不得不好,被店家故意壓價。
可蔡小雪織的布,那都是搶着高價收的。蔡小雪如今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蔡家的門檻都要踩平了。誰不想娶回這麽個巧手媳婦回來?
又能幹又溫柔懂事,說話聲音柔柔的,一看就是性子好的那種。而且模樣還好,珠圓玉潤的,不像現在一些女子,瘦得一陣風都能飄走。
這種女子看着就還罷了,娶回家怕是不好生養。蔡小雪卻不是,看那屁股就是好生養的!
蔡家又都是厚道的,不是那種喜歡惹事的,家裏頭也頗為殷實,這種親家誰不想要?
蔡小滿更是不用說,福娃娃一個。自從生下了他,蔡家的日子就奇跡般一天比一天好過,完全看不出從前在李老婆子手底下磨砺的艱難模樣。
最小的蔡小虎,整條街都認定的熊孩子,原本看他上學堂,都是當笑話的。覺得他怕是沒過幾天就會被趕回家,沒有想到學得竟然還不錯,成了夫子嘴裏的榜樣,父母嘴裏別人家的孩子。
“你家也不差啊,你哥哥現在可是官老爺了,那可就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了!”高氏被誇得心裏美滋滋,也不吝啬自己贊美的話。
兩個人臉上都透着喜意,對未來充滿着憧憬。
“我們兩個人的娘真是湊到一起了,這種話都互相說了多少遍了,也不膩味。”王秀秀在蔡小滿耳邊嘀咕道。
兩家每年過年幾乎都要上演這麽一出,樂此不疲。
蔡小滿笑道:“那是因為咱們兩家越來越好了,所以才會這麽高興。”
自從上次滿月酒之後,蔡小滿就沒有多少工夫和王秀秀在一起了。蔡小滿忙着生意,王秀秀已經開始忙着為出嫁做準備。雖然還沒有定下人家,卻已經被當做待嫁女子,不能像以前一樣是丫頭片子,可以随便亂跑亂跳了。
曹家發生了變化,曹大嬸對王秀秀的行為舉止也越發嚴格起來。
“哎,她們倒是高興了,我卻越來越悲慘了。”王秀秀唉聲嘆氣道,最近她的日子真是水深火熱,也不知道她娘抽了哪門子的筋,竟是想讓她跟那些千金小姐學了。
雖說她舅舅現在是個官老爺了,可那是她外祖家的事,她姓王,沾不上邊啊。她以前覺得和千金小姐一樣精致的生活,非常的令人向往,如今才知道要守這麽規矩,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
她性子野慣了,還真是受不了成天被關起來,說話不能大聲,走路不能快,舉止都有标尺量着的日子。
“呸呸呸,快過年了可不能說這種喪氣話。”蔡小滿連忙啐了一口,王秀秀的境遇她從高氏那裏也知道一些,內心表示同情。
曹大嬸其實也并沒有想着要讓王秀秀以後就真跟那些千金小姐似的,就連他們娘家,都是在外人面前做做樣子,內裏的時候該咋樣還是咋樣,并沒有什麽變化。
曹家人骨子裏也是自傲的,從不覺得自己行為有什麽不妥的,也就無所謂改。只是也不是那軸的,在外頭會守着別人的規矩而已。
她這般做也是為了讓王秀秀收收性子,自從王秀秀沒跟蔡小滿一起學廚藝,又開始和以前的小姐妹一起去聽戲。成天想着才子佳人的戲碼,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甚至于,竟然好像還喜歡上了一個讀書人,雖說沒有什麽表示,可那春心蕩漾的樣子,讓曹嬸兒十分警惕。
曹嬸兒的性子雖然直爽,有時候大大咧咧的,可對于自個的孩子還是非常的細心的。她察覺到不對勁,害怕王秀秀被往歪裏帶,就用這種方式把她約束起來。
讓她知道她以為的好生活,并不沒有那麽完美無瑕。讓她親身體會這其中道理,順便收了性子好準備備嫁的東西。
這裏嫁人是個非常繁瑣的事,家裏頭稍微好些的,女兒的嫁妝都是從小開始攢着。出嫁前就要把自己的嫁衣等準備好,嫁衣做得越精致越好,說明家裏頭的境況越好,新娘也越巧手。
越精致的嫁衣,所費的時間也越長。平頭百姓雖然不像富貴人家那般講究,有些家裏窮的,扯一塊公布系在腰上,就相當于嫁衣了,但是還會有人費很多功夫制作這麽一件只能穿一次的衣服。
王秀秀則被關家裏折騰,整個人都要長蘑菇,最近才放出來透透風。
“嬸兒也是為了你好。”蔡小滿除了這句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才好。
王秀秀并不知道內情,只以為是爹娘比較重視她的婚事。
“道理我都懂,可還是太無聊了些。”王秀秀一副過來人的模樣道:“你一定要好好珍惜現在的日子,以後長大了可就沒有那麽逍遙了。”
原本老是盼着長大,如今真的長大了,又惦記着小時候了。
蔡小滿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她在生意上沒有上一世那般全身心投入,也正是這般想的。事業是要抓,可也不能一門心思往裏紮,省得以後就回頭又後悔當初年少時候怎麽不好好珍惜當初時光。
豆子磨好,就開始做豆腐。
先把豆漿過濾出來,剩下的就是豆渣。這個時候都将豆漿煮熟,每個人喝一碗,品嘗這新鮮的豆香。豆渣也不會浪費,用來做成豆渣小丸子等。
豆漿煮熟之後,再放在火上一會,會結氣一層黏黏的油皮。你杆子輕輕的挑上來放置一旁晾幹,呈現金黃透明的顏色。想要吃的時候,用開水一燙,然後再切成細絲,配上蔥絲、香菜、辣椒油等,就成了一道美味的涼菜。
後頭便是點豆腐,這也是個功夫活,若是做不好那豆腐可就不嫩不好吃了。
因為制作的豆腐很多,所以會拿出一大部分做成其他東西,比如炸豆腐、豆腐盒子等等,而蔡家則多了一種,那就是豆腐圓。
這個是高氏娘家那邊帶來的習慣,豆腐圓是用豆腐劃碎,再用豬肉、木耳、花生、香菇、蔥花、馬蹄等剁碎為餡心,包成一個團子,兩邊壓平,然後稍稍油煎而成。
在過年打邊爐的時候,直接燙着吃即可。蔡小滿最喜歡吃這個,每次都會吃掉好幾個。
每次過年的時候,蔡家都會做不少,送給交好的街坊鄰居,很受大家的歡迎。
曹嬸兒不僅送來豬肉,下水也都拿給了他們,而且全都是處理好的,省了他們的麻煩。
下水相對不值錢,瞧着又有些埋汰,平常送禮是不會拿這玩意的。可曹家人知道蔡小滿喜歡吃,全都送過來了。而且還不止一副,而是好幾頭豬的。
當天晚上,蔡小滿就做了一大鍋子幹鍋肥腸,又香又辣又具有嚼頭,吃得大家一臉滿足。
這裏的豬肉比後世味道要重,下水尤甚。要知道很多人家養豬很是不講究,上面是人的廁所,下面養豬。豬還會吃人的糞便,這也是一些富貴人家不稀罕吃豬肉的原因之一。還有就是怕豬肉不幹淨,吃了會鬧病。
這也并不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人的膳食結構導致糞便中殘留的蛋白質數量不少,是不錯的豬飼料。但這種食物結構容易導致豬囊蟲病傳染給人,然後再傳給豬,造成惡性循環。
這裏的人不明白,只知道豬吃了人的排洩物會長得好,卻并不知道因此會傳染蟲病給人。這也是一種概率性的事,很多人吃了還是沒事的,所以很多人家都是這麽養豬的。
而曹家的豬卻不是這般養的,他們起初只是殺豬,後來連養豬和後頭的賣豬肉以及豬肉副産品都承包了。他們養的豬數量很大,也就不可能跟家養的一樣,也不會放在城裏,而是專門去鄉下買了一大片地飼養。而且害怕鬧病,都是分開的。
所以曹家的豬肉也相對沒有那麽大的味道,相對也比較幹淨,不過因為品種關系,味道也還是比較重。想要把豬肉做好吃,就得知道怎麽處理才行,否則總是有股讓人不喜的味道。
豬下水尤甚,蔡小滿也是琢磨了好久,才真正把那濃郁的味道去掉,變成了讓人吃了一次就念念不忘的美妙滋味。
做完豆腐就開始做年糕和馍馍,這兩個都是力氣活,前者要把糯米磨成糯米粉,後者則需要把煮熟的熱乎乎的糯米搗爛。每次弄完,都會滿頭大汗。有的力氣小的,中間還得換人。
蔡家也需要換人,因為大家都覺得這活兒有意思,全都在那搶着幹。
年糕是用糯米粉和黃糖一起做的,最好吃莫過于放硬了以後,放在火上烤着吃。而馍馍則是用油煎熱,然後蘸着白糖吃。
這些都是用來送禮的,也是非常不錯的幹糧。糯米很貴,而且年糕和馍馍都是需要上好的糯米制成,普通人家除了過年,平時根本舍不得做着吃。
陽城過年的粽子是用竹葉包,糯米用黃花水泡過,又用竹葉包成三角模樣煮熟,帶着黃花和竹葉的清香,非常惹人饞。不過三角粽因為沒有餡兒,所以比起平時做的帶餡兒的長方形粽子味道還是差些,主要用來當做貢品和送人。不過這說法只是相對而言,這年頭誰敢說這種粽子不好吃,肯定會被打的。
多少孩子,一年就期盼這麽一天,提着一個三角粽招搖過市呢。
高氏把一個裝得滿滿的籃子遞給蔡小滿,上面蓋着布,也瞧不出裏面裝的是什麽東西。
“小滿,你把這些送到顧秀才家裏。”
蔡小滿将布掀開,看到裏面裝着豆腐圓、三角粽、馍馍、年糕還有一只煮熟的雞,角落裏還塞着專門祭拜燒給先人的黃紙,上面還沾着血。
“娘,為啥還用送這個?”其他蔡小滿都想不明白,這玩意就鬧不懂了。
“殺雞的時候,必須要用這個染過雞血燒給祖宗,祖宗才能吃到。”高氏解釋道,“顧秀才他們又不會自己殺雞,所以都幫他弄好了。”
蔡小滿頓時明了,暗嘆高氏的細心。
“你過去的時候,別忘了把對聯帶回來。”
大年三十貼對聯換門神,還有要貼福字。顧懷瑾很早的時候就說過,對聯的事包在他身上,所以他們家并沒有置辦。
蔡小滿提着東西去了顧家,因為明天已經是大年三十,那些探讨學問的讀書人不好意思再登門叨擾,使得顧家冷清了下來。
雖說已經劃出一大片地方給蔡小滿他們,可兩個人住這麽大的地方,還是顯得空蕩蕩了些。沒有人來往,都沒有啥人氣了。
“小滿,你來了。”顧懷瑾打開門看到蔡小滿,頓時揚起了笑容。
快要過年,顧懷瑾也給矮瓜放了假。雖然矮瓜一家人說不打緊,要過來幫忙,他卻執意不允許,矮瓜他們只能作罷。
蔡小滿抿着嘴笑得非常含蓄,舉着手裏的籃子道:“我娘讓我送過來的。”
“你怎麽了?嘴裏長了東西?”顧懷瑾一看她這模樣,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蔡小滿下意識捂住了嘴,她現在掉了我三顆牙,一張嘴就是一片的洞,難看得不行。笑起來簡直跟老太太似的,簡直人間慘劇。
之前她也沒覺得有啥,結果碰上了蠻牛幫幾個小夥伴,個個笑得全身顫抖,一點面子都不給,惹得她只能抿着嘴說話了。
她搖了搖頭:“沒,沒什麽。”
顧懷瑾微微皺眉,語氣裏帶着焦急:“到底怎麽了,跟我也有不能說的嗎?”
“哎呀,就是掉牙了啦!”蔡小滿自暴自棄的咧嘴給他看,笑吧笑吧,她已經習慣了,不就是掉牙嗎,誰沒經歷過啊。
顧懷瑾見此,頓時舒了一口氣:“不就是掉牙嗎,我還以為你怎麽了。”
“太醜了。”蔡小滿撇撇嘴道。
顧懷瑾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不在意這些呢。”
這話聽着怎麽這麽別扭呢。
“你們家沒有準備年糕什麽的吧?我家做的可好吃了,大年三十守夜的時候,你用火烤着吃,特別的香。我娘裝了不少,這玩意經放,你大年三十吃不完,可以留着以後當夜宵吃。”
顧懷瑾依然只是笑笑,其實已經有不少人送來了這些,家裏已經堆滿了,之前還愁着什麽時候才能解決掉。可看到蔡小滿送來的,心底依然非常高興。
蔡小滿走進去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有不少人都送過來了。她不僅沒覺得有何,反倒為他高興,這說明他已經在陽城紮下了根,所以才會有那麽多人關心他。
陽城習俗,串門送年禮一般都是大年初二之後才會做的事,年前送來的,都是像他們家一樣的目的。
“這個豆腐圓肯定是別人家沒有的,大年三十的時候,你一定要記得燙着吃,象征團團圓圓哦。”蔡小滿非常得意的介紹道。
她揚起大大的笑容,嘴裏還露着洞,卻依然燦爛奪目,喜氣感染到身邊的人。
顧懷瑾見狀,會心一笑。
☆、第 64 章
大年三十, 舊年的最後一天。
蔡家人早早就醒來,進行最後的準備工作。一大早就開始殺雞殺鴨, 為年夜飯做準備。打掃房屋挂燈籠,貼春聯和門神, 整個家裏頭都喜氣洋洋的,準備迎接新的一年。
“歪了歪了!大哥, 你往左邊一點。”蔡小滿着急道,恨不得自己過去貼春聯。
蔡小虎也一旁直蹦跶:“不對不對,偏了,在往上面一點!哎呀,大哥, 你咋這麽笨呢!”
兩個人在那叽叽歪歪的指揮着,蔡大江站在架子上,手裏拿着對聯, 比劃了半天也沒給黏上。
“你們兩個別在這瞎指揮!欺負你大哥老實不跟你們計較。”高氏走過來一人腦袋彈了一下,訓斥道。
蔡小滿和蔡小虎捂着頭,蔡小虎委屈道:“娘,這不能怪我們啊, 誰讓大哥老是貼歪。春聯可是門面, 要是別人過來拜年看到連春聯都貼不好, 肯定會笑話的。”
“娘,都要過年了,你可不能再敲我們腦袋。”蔡小滿嘟囔道,大年初一不能打罵孩子, 否則一年都會不順。
所以每次過年的時候,孩子們都撒丫子的玩,一年就這麽一天可以放肆。
“沒事沒事,是大哥不好,沒貼整齊。”蔡大江嘿嘿笑道,一點也不會不耐煩和生氣。心底明知道兩孩子指揮得亂七八糟,也非常耐心的聽他們瞎指揮。
“你就護着他們吧!”高氏沒好氣道,“沒見哪家大哥跟你似的,被弟弟妹妹指示得團團轉的。大的沒大哥的樣子,小的又沒大沒小的。”
秦氏笑道:“娘,這說明咱們家兄弟姐妹關系好。要是跟別人家似的,各幹各的連搭把手都不樂意,您才愁呢。”
高氏聽這話心裏熨帖,要說她這輩子最滿意的,莫過于找了蔡老根這麽個伴和生下這幾個孩子。個個都是聽話懂事,還都有本事的。從前不管吃過多少苦,如今都覺得值得了。
“一個家最重要的就是和睦,大家勁兒往一塊兒使,不管遇到啥事都不用愁了。獨木難支,這世道就得兄弟姐妹互相幫襯。”
秦氏知道這是在敲打她,這種話已經不止一次從高氏嘴裏說出來過。從前她聽得有些膩味和不耐煩,可現在越發覺得有道理。
大約是心境的不同,從前同樣的話,以前覺得不痛快的,如今發現那些話是把她當做自己人,對方才會說的。
“娘,你這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