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黃色的漆樹果實已經晾曬多日,表皮變得幹燥。

多餘的碎葉、果梗,乃至一些從林子裏沾到的小蟲子,都已經在過去幾日中,被嚴之默和姚灼細心地撿拾幹淨。

嚴之默坐在小板凳上,抓了一把果子放進石臼子中,開始了制作蠟燭的第一步——取蠟。

漆樹果實的蠟質主要分布于果皮,需要先用石臼将果子搗碎,同時又要确保裏面種子的完好。

因為是第一次做,嚴之默也沒有把握是否可以一次成功,所以他打算全程都由自己來上手操作。

姚灼則在一旁認真地看着。

彈幕裏的氣氛差不多,大家都有些興奮地期待着嚴之默的蠟燭制作工序,以至于直播間的在線人數竟一路漲到了兩千之多。

旺財适時出現,提醒嚴之默。

【恭喜宿主!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突破兩千大關!】

【直播間當前位列勾勾直播-種田專區-熱度TOP30!】

嚴之默聽到這句,忍不住感慨種田專區也太涼了,熱度兩千居然就能進前三十。

不過還差一千就可以解鎖收益功能了,還是值得期待的。

收回思緒,嚴之默專注地搗着石臼裏的果實,等到果皮以及那一層蠟質都與種子分離後,他用手将果皮和種子就挑了出來。

種子放進姚灼準備好的一個小竹筐裏,果皮直接丢掉。餘下的部分,則都倒進了一個竹編的篩子。

兩人合力,用力篩了幾次,一層蠟粉便簌簌落到下層的竹簸箕裏,如此重複了數次,攢夠了不少。

嚴之默估計着足夠做幾根來試驗一番自己過去從網上學來的辦法有沒有用了,就轉而燒起了火,将一個小鍋架在火上,将蠟粉加熱。

因為在生火這塊嚴之默還是不如姚灼熟練,所以還是姚灼看顧着竈火,而嚴之默拿着一根木棍,時不時攪拌一下加熱中的蠟粉,避免糊底。

彈幕裏不少人看得入神,參與感極強。

【主播一定要成功啊!真能做出蠟燭,發家致富就在眼前!】

【雖然蠟燭這種東西早就沒有人用了,但一想到主播能做出來還是有點激動】

融化蠟粉這一步花費的時間不長,很快嚴之默就收獲了小半鍋蠟油。

兩人小心地将蠟油端到院子裏,姚灼轉身去取來了之前做好的模具。

嚴之默将竹筒插在堆滿土的大筐裏,作為固定,避免被蠟油燙傷,然後借用漏鬥,将蠟油緩緩注入竹筒之中。

最後一步,則是姚灼按照之前嚴之默教他的辦法,用削好的兩根小竹簽捆在一起,放在竹筒的最上面夾住燈撚,以保證燈撚在蠟燭的正中央。

好不容易忙活完第一個,兩人都因為緊張而出了一腦門的汗,待松了口氣,相視一笑後,又迅速在蠟油遇冷漸漸凝固之前,如法炮制,填滿了八個竹筒模具。

如此,第一批蠟燭就完成了,之後只需要等待蠟油凝固,即可脫模。

而這個過程,比嚴之默想象中的要快許多。

到了第二日傍晚,嚴之默正在屋中借着最後一點微薄的日頭,用紙筆記錄一些自己記憶中制作蠟燭、肥皂和精油的方子,就聽到一陣腳步聲傳來,再擡頭,迎上姚灼明豔的眉眼。

“夫君,蠟油都已經凝固了,你快來瞧瞧!”

嚴之默有些意外,“竟這麽快就好了麽?我以為至少還要到明日。”

“興許是昨天夜裏冷了的緣故,我覺得裏頭應當很結實了。”姚灼對這幾根蠟燭比嚴之默更加上心,幾乎每個時辰都要去看看。

嚴之默到了院中,如姚灼所言,從土堆裏拔出一根竹筒,用指尖敲了敲表面的蠟油,果然凝固地很到位。

他果斷決定,脫模!

【啊啊啊終于等到了,我這幾天和灼哥兒一樣着急,我就是急急國王!】

【到這一步感覺也沒有什麽失敗的可能了,但這種蠟燭看起來很簡陋的樣子】

【這個時代最普通的蠟燭都賣幾十文吧?做的精致就可以賣更貴了,主播慢慢來】

【這個直播間終于進入了經營主線!】

鏡頭裏,嚴之默手握小刀,敲擊竹筒兩側,再小心地将竹筒劈成兩半,伴随着“咔嚓”一聲,外面的竹筒脫離開來,露出裏面蠟燭的真容。

漆蠟的顏色是淡淡發黃的,比起用動物油脂做的蠟燭,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植物香氣。

姚灼接過去,反複查看,難掩一臉驚喜。

“當真是蠟燭,和過去瞧見過的一模一樣!”他雖然對自家夫君很有信心,可當蠟燭真的做出來時,他還是無法控制內心的歡喜。

這可是蠟燭!賣好幾十文一根的蠟燭!

而且夫君說過,因為他用的是好的植物蠟,燈撚也做了改良,有把握比香燭店賣的普通蠟燭售價更高!

兩人随即把八根蠟燭都進行了脫模,收攏到一處,其中唯有一根在脫模的時候一時不慎,蠟燭的柱體不小心蹭掉了一塊,顯得不那麽好看。

這一根當夜被嚴之默拿進了屋裏,插在現做的簡易燭臺上,檢測燃燒效果。

伴随着燈撚被點燃,火焰倏地一下升起,照亮了屋內的一方天地。

姚灼望着那溫暖的火光,覺得眼眶發燙。

他何曾想過,自己坎坷的一生,會遇到嚴之默這樣一個頂好的夫君?

毫無疑問,他們未來的日子定會越過越好。

嚴之默注意到他的情緒,伸手将人往自己身邊攬了攬。

姚灼猶豫了短暫的一剎那,放縱自己,大膽地靠向了嚴之默的肩頭,收獲了無比堅實的依靠。

這一幕被不少直播間的觀衆截了圖,理由是因為嚴之默的顏值太高,這個畫面稱得上世界名畫。

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單純是被這樣的溫馨場面所打動。

乃至後來燭光被熄滅時,大家竟然都有一絲悵然若失的感覺。

次日一早。

既然蠟燭已經做出來,并且大獲成功,嚴之默便打算帶着姚灼一起,去鎮上走一趟。

走之前,他帶上了家中剩餘的銀錢。

先前剩餘的五十文銅錢,加上那一兩銀子的銀角子,就是他們現在的全部存款。

不過先前在村長的見證下,和嚴老大商定,秋收結束就要還上那四兩銀子,因此嚴之默并不慌。

何況現在蠟燭已經做出來了,掙錢的路子簡直不要太廣。

因此,此次去鎮上,嚴之默還帶上了作為樣品的六根蠟燭,目的是考察一番市場,再尋找一下初期能夠合作的店鋪。

這還是嚴之默穿到異世以來第一次預備走出石坎村,而姚灼就更不必提了,他自從受傷毀容之後,就再也沒出過這片小山坳裏的村落。

這一回,姚灼本也不想去的,他怕去了鎮子上,自己走在嚴之默身邊,會給他丢人。

嚴之默對此,只說了一句,“灼哥兒你是我的夫郎,眉眼如畫,盤靓條順的,旁人羨慕我還來不及,哪裏可能給我丢人?”

姚灼只覺得他是故意哄自己,可這樣的話,是個人都會受用。

是以最後也沒經得住,答應了嚴之默,夫夫二人一起出門。

不過以他兩人的小身板,走一個時辰去鎮上太不現實。

嚴之默決定去村口找麻三,他有一輛牛車,專門幫人拉貨,也會固定給鎮上的一些酒樓送木炭,以此為生。

而自鎮上和村子間往返時,當然不會空車來回,也會拉人。

一個人頭就是五個銅板,哪怕村子裏舍得坐的人不多,偶爾拉幾個,也足夠賺一筆了。

打定主意,兩人便背好小包袱,相攜出門,往村口走去。

農歷八月末的石坎村,已正式迎來了今年的秋收。

萬裏無雲,秋高氣爽。

這幾日石坎村田間壟頭各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男人下地,女人送飯,孩子們拾穗,整個世界都變成金燦燦的模樣。

唯獨嚴之默和姚灼是個例外。

嚴之默已經和嚴老大分家,而姚灼已經嫁到嚴家,所以無論是嚴家和姚家的地,他們二人都不必管。

嚴家還好說,過去嚴之默就是一心讀書從不下地的,多一個少一個也沒什麽影響。

而姚家就不同了,別看姚灼是個哥兒,過去也是姚家的主要勞動力之一。

畢竟姚清是個幹不動重活的,而吳氏往往以要留在家裏照顧他為由,也不下地,最多晌午給地裏的人送一頓飯。

而送飯的時候,也是姚老爹和姚老大先吃,剩下些殘羹剩菜,才輪得到姚灼。

現在乍少了一號人,姚老爹和姚老大身上的擔子就一下子重了。

兩人渾汗如雨地在彎腰割麥子,好不容易得了空歇歇,喝口水的時候,就眼看不遠處走來兩個人影。

一道人影颀長優雅,不疾不徐,另一道身影一瘸一拐,但卻被身旁的人好好攙扶着,不是嚴之默和姚灼又是誰?

而此時,好巧不巧的,吳氏也抱着一大木盆的髒衣服,領着姚清一起,預備去村子裏的河邊浣衣。

兩路四個人,就在一個岔路口相逢。

嚴之默走在路上,橫豎沒事做,便讓旺財暫時打開了彈幕功能。

一開始他專注扶着姚灼走路,時不時低頭聊上兩句,根本就沒注意到另一邊來了誰。

還是彈幕提醒了他。

【好多天沒出場,我都要忘了這幫子極品配角了】

【呦,這不是灼哥兒那個後媽嗎,長了一臉刻薄相!】

【旁邊那個小哥兒叫什麽來着?清哥兒?鸠占鵲巢,好不要臉!】

嚴之默瞥到不少關鍵詞,步子一頓,朝着路另一邊望去。

彈幕還沒關,在一堆勻速滑過的文字裏,嚴之默迎上了吳氏那副吊梢眉眼以及在一旁看似拘謹內斂,實則一雙眸子不知為何,始終盯着姚灼的姚清。

沒待開口,吳氏便率先發難。

“我當是誰呢?這不是成了親連回門規矩都不懂的灼哥兒麽?當真是嫁出去的哥兒潑出去的水,想必連自己的親爹和親大哥都忘幹淨了!”

作者有話要說:

古法蠟燭的制作方法來源于網絡,因不确定具體工藝細節,僅供參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