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搶着讨好

楊君蘇不知道她爸媽是怎麽傳達她的精神的。反正第二個周末, 大伯楊為民就帶着楊大寶楊二寶來幫忙修房子。緊接着,三叔楊愛民帶着雙胞胎楊春楊秋也來了。

三兄弟難得聚齊了。

楊為民和楊愛民大眼瞪小眼,瞪了一會兒, 楊為民嘴角揚起一絲譏諷的笑, 陰陽怪氣地說道:“老三, 怎麽我幹啥你都非要跟着學呢?”上次送禮也是,這次也是。

楊愛民不甘示弱地說道:“大哥,瞧你這話說的。我可早就聽二哥二嫂說要弄房子, 二哥說要找老牛老吳,我說我也會修房子, 幹嗎要找外人?我早就說要來幫忙, 倒是你和大寶能來,我很意外啊。”說着, 他還看了一眼楊大寶。

楊大寶本來就不想來, 星期天他就想好好睡個懶覺,結果一大早就被薅起來幹活, 心情非常不爽, 一直耷拉着臉。

楊為民趕緊替兒子說話,“我們大寶最近可懂事了。他在家裏還說呢,自己妹妹都當上科長了, 他這個當哥哥的也要奮發起來了。大寶,你說是不是?”

楊大寶這幾天一直被父母耳提面命的, 煩得不行, 只好不耐煩地敷衍道:“是。”

他們正說着話, 楊君蘇得知消息後也騎着車子趕來了。

跟她一起來的還有楊盼小路張進李衛紅劉剛他們, 這些人也是幫忙裝修房子的。

楊利民一看到閨女就說喊道:“君君, 你大伯你三叔也來幫咱家修房子了。”

楊君蘇面帶驚訝:“大伯三叔, 你們能來可太好了,咱們到底是一家人。那我簡單分派一下活計吧。爸,你帶着大伯三叔刷牆,大寶二寶,小春小秋,你們跟我一起去河邊撿鵝卵石,咱把院子的小路給鋪上,院門口也要鋪一條,小路張進,你們幫我去運果樹,昨天跟第五生産隊的老王頭說好了,今天先弄梨樹和桃樹。其餘人都跟我去河邊撿石頭。”

“行行。”

命令下達,大家分頭行動。

院子裏有楊君蘇借來的十幾個破竹筐和背簍,他們一人挎一個筐子和背簍,說說笑笑地去河邊撿石頭。

楊春楊秋蹦蹦跳跳地跟在後面,楊二寶怔了一會兒也只得跟着,楊大寶本來不想去,楊君蘇回頭看着他,說道:“大寶,看你這麽沒精神,你是不是哪兒不舒服?實在不行,你就去醫院看看。”

小路在旁邊笑嘻嘻地說道:“我看你渾身無力的樣子,像是腰子不好。”

Advertisement

楊大寶暴怒:“你才腰子不好。”

楊君蘇故作天真地問道:“小路,腰子不好很嚴重嗎?”

小路嘿嘿一笑,“對于男同志來說很嚴重。”

張進用力捅捅小路,提醒他,當着女同志的面這麽說不好。

小路這才意識到不妥,趕緊閉口不說了,他笑着解釋一句:“楊姐,我有時候會忘了你是個女同志。”

楊君蘇滿不在意地說道:“沒事,我有時也會忘了你是男同志。”

李衛紅還過去跟小路比了一下:“小路,你的臉比我的白,腰比我細,比我像女同志。”

小路:“……”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歡樂的笑聲灑滿一路。

但楊大寶是記恨上小路了,時不時地瞪他一眼。

大家到了河邊,楊君蘇說明要什麽樣的鵝卵石,大家便開始撿石頭。

楊大寶也只能有一搭無一搭地撿石頭。

半個小時後,他們人人都了滿滿一筐石頭,其實撿石頭不累,背石頭才累。這些人都跟沒事似的,背着一筐石頭邊走邊說笑。

楊春和楊秋兩人合擡一筐,楊二寶提了半筐,楊大寶也提了半筐。

楊君蘇關切地對楊大寶說:“大寶,你要實在不行,就把石頭倒我筐裏。”

楊大寶看了她一眼,悶聲說道:“誰說我不行,我提得動。”

楊君蘇嘆息一聲,對大家說道:“大寶生下來身體就不好,我生下來八斤,他才四斤,他先天不足,後天鍛煉又沒跟上,體力不行,以後大家不要嘲笑他,他不是懶,他是身體真的不行。”

大家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楊大寶。

楊大寶:“……”

楊君蘇又指指楊二寶,說道:“我是我堂弟二寶,他的身體倒挺好,就是懶點,不愛幹活。”

楊二寶:“……”

楊君蘇接着介紹楊春楊秋:“這是我家的龍鳳胎弟妹。我妹楊春,長得跟我可像了。”

楊春一臉得意,可不嘛,她跟君君姐最像了。

楊君蘇指指楊秋又說:“這是我弟楊秋,我們家裏最有出息的男孩,從小喜歡讀書學習,性格沉穩安靜,耐得住性子。”

楊秋被誇得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大家都跟楊春楊秋說話。

楊二寶不服氣地看着楊秋,就那個一腳踹不出一個蔫屁的楊秋也配當楊家最有出息的男孩?我呸。

楊秋也得意地瞅了一眼楊二寶,他妒忌了妒忌了。

這一路上,楊大寶暗暗發恨,楊二寶憤憤不平,楊春楊秋偷着樂。其他人說說笑笑,大家各懷心思地回到院子裏。

楊君蘇開始設計鵝卵石路線,正中間鋪一條稍寬些的,兩邊各鋪一條窄的。

石頭當然不夠用,楊春楊秋自告奮勇還要去河邊撿,楊二寶咬咬牙也跟着去,楊大寶最後也去了。

這一上午,大家刷牆的刷牆,撿石頭的撿石頭。中午,楊君蘇和楊盼去食堂,打了三大盆菜,一大筐饅頭。

大家就在院子裏吃飯。

這飯菜雖是大鍋菜,但味道挺不錯。

主食除了饅頭還有兩張蔥油餅,楊君蘇把餅分給楊春楊秋,笑眯眯地誇道:“小春小秋,你們今天辛苦了。咱家小秋越來越像個男子漢了。”楊秋驕傲得挺起胸脯。

楊二寶心有不甘:“姐,我今天撿得石頭比小秋還多。”

楊君蘇看了二寶一眼,點點頭:“你也不錯,再接再厲。”

楊大寶哼了一聲,這套把戲也就哄哄小孩,他才不上套。

大家吃完飯,歇了一會兒,便又開始忙活。

楊君蘇在院子裏忙活一會兒,又竄到屋裏看看,見三人刷牆刷得還不錯,滿意地點點頭。

她裝作漫不經心地說道:“對了大伯,剛才大寶去撿石頭,提半筐石頭就累得氣喘籲籲的,有人說他這樣不正常,問他是不是腰子有病,我也不懂,這病不嚴重吧?”

楊為民氣得老臉一紅,大喝一聲:“君蘇,你說啥呢?誰說大寶有病?”

楊利民吓了一跳,随即便不滿地說道:“沒有就沒有呗,你嚷啥呢。別把我們君君給吓着了。”

楊愛民先是一怔,接着便說:“大寶這孩子年紀輕輕的,整天跟睡不夠似的,确實瞧着不健康,有空去醫院檢查檢查吧。”

楊為民這下更生氣了:“我說了他沒病,沒病!”

楊君蘇:“行行,沒病沒病。我不過是随口一問,大伯你別激動。”

楊為民放下工具去找大寶,把他叫到一邊狠狠罵了一通。

半小時後,楊大寶摔摔打打地進來了,然後摔摔打打地幹活,雖然一直摔打,但比上午用心多了。

楊為民一直陰沉着臉,默不作聲地幹活。倒是楊愛民和楊利民有說有笑,兩人還回憶了一些兒時的往事。

一直幹到五點多鐘,一行人收拾東西,準備回去。

楊君蘇送他們出去,還特別體貼地說道:“大伯三叔,你們要是太忙,下周日就別來了。”

兩人:“……”

最後楊愛民搶着說:“不忙不忙,我肯定還要來的。”

楊為民也只好說:“我也不忙,我也來。”

楊君蘇滿意地點頭:“那太好了,還是咱自家人實在,不整那些虛的。”

臨走時,楊利民突然想起一件事,便悄悄地對楊君蘇說:“君君,你看你都是科長了,你二姐還是個臨時工,你能不能把她轉正了?”

楊君蘇愣了一下,說道:“我二姐早就轉正了,你們不知道嗎?”

楊利民也驚訝:“不知道啊,她怎麽沒說?”

“肯定說了,我們一起回去的,你肯定是忘了。”

楊利民笑了笑,應該是自己忘了。

楊盼确實是說過了,但楊利民沉浸在楊君蘇當科長的巨大喜悅中,都沒聽清二女兒的話。

得知楊盼也轉正了,楊利民是雙重喜悅,路上也忍不住跟大哥三弟分享一下。

兩人也不覺得奇怪,畢竟人家楊君蘇是科長了嘛,轉個正有什麽稀奇的。

同時,他們也下定決心,要好好地投資楊君蘇這個侄女,畢竟他們老楊家也就這一個有出息的,沒有選擇。

楊為民和楊愛民悄悄對視一眼,很快又移過視線。

到了下周日,楊為民和楊愛民準時報到,楊大寶又來了,這次幹活比上次積極許多。

時間到了五月底,楊君蘇的房子還沒裝修好,麥收大會戰要開始了。

四分場今年種的是豆子和油菜,豆子的生長周期是九十多天,可以在麥收之後再收割。所以,他們四分場要抽調一大部分勞動力回去支援麥收。

為了方便,除了幾個留守的科員,宋要武要帶着楊君蘇等一幫科長科員到幹部回到三分場辦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