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龍牧
柳恣想了想,提問道:“那老電廠的廠長和技術人員,現在江銀鎮上找得到嗎?”
胡飛咧嘴一笑,點頭道:“剛才吳局跟我這邊提了,我已經安排人都帶到樓下等着了。”
動作倒是頗快啊。
“那就好辦了。”柳恣點點頭,示意吳局先落座,又看向了錢凡:“軍部?”
“我來處理,等會直接把計劃表和備戰方案做完了遞交過來。”那個男人摸了摸毛糙的胡茬,補了一句道:“出不了簍子。”
“那就好,”柳恣關好筆帽道:“我們先去一趟熱電廠。”
“等一下。”
衆人順着聲音看過去,見是厲栾開了口。
“柳鎮。”她緩緩開口道:“你不覺得,我們應該了解一下,外頭的情況嗎。”
“外頭?”柳恣反應極快:“你是指,宋國和金國的歷史嗎。”
“以及他們的文化氛圍和人權意識。”
在守護這個鎮子這個問題上,沒有人有異議。
想要長久的存活下去,只能靠推發展和折騰軍工,而那些都是後話。
而這個宋國,如今到底是個什麽模樣?
“這件事交給你總管,人事變遷的職權令等會簽發給你。”柳恣低頭在筆記本上補了一句,想起來了什麽:“人權?”
“我注意到,他們的婦女似乎……并沒有地位。”
Advertisement
從前厲栾去東斐國實習的時候,就遇到過類似的人文環境。
女性對于當地人而言,是資源也是玩物,要麽被打扮的猶如獻媚的寵物,要麽被當成財寶遮蓋全身,總之并沒有平等的人權。
她心裏清楚,外來人口的流入和融合是必然的事情——雖然能夠彌補勞動力的空缺,可從大局觀來看未必會是好事。
如果這個國家歷史悠久,早點開始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類似中古時代的歐廷?”柳恣反應了過來,喚了一聲錢局長:“你這邊随時照應下。”
“嗯。”
于是兵分多路,各司其職。
柳恣這邊叫上了原來熱電廠的幾個老職工和廠長,和吳恭他們一起坐面包車往城北走。
而厲栾負責繼續盤問那個孫與仁,可能下一步會去附近的縣子鄉村裏看看情況。
軍部的人已經整合完畢,開始細化分職以及嚴明紀律。
面包車開的頗快,一路上都沒什麽人。
女性去登記完學歷技能地址之後,一律在家等通知,而男性早已被重新分配,集中着各自忙碌。
原先已經壯大如小城的鎮子,如今多了幾分寂寥。
不過沒人有閑工夫感傷兩句,都忙的心裏冒火。
熱電廠,是五六十年前建成的。
這裏還有三四個大煙囪矗立在不遠處,燒罐似的巨大建築還沒有被拆除。
“原先這的供能系統,還是個燃燒蒸汽裝置——也算夠原始的了。”
吳恭兩手叉腰擡頭看着那三個大煙囪,又打了個噴嚏。
江銀鎮本身地理位置略偏遠,改革的速度也沒有中部和南部城市來得快,所以直到2020年,熱電廠的運作才徹底進入晚期,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鋪設完畢之後,開始進行人員的再次分配和拆遷。
——但是風能和太陽能的兩個板塊都跟着時空異變消失了,鬼知道他們辛苦建設的新能源區現在跑到了哪裏。
“燃燒氣體是把煤塊傳送到磨粉機,讓它們與高溫蒸汽混合,再進行燃燒、原水循環,以及渦輪發電。”
“雖然這裏大部分的配件都是過時的型號,但是還夠用個六七年,不會出什麽問題。”
旁邊的老工人抽了根煙,半晌道:“就怕爐子都點不起來。”
先前熱電廠因為要拆掉,基本上沒有叫運煤車過來了。
但是眼下這裏要重起爐竈,起碼得運輸足夠的煤炭過來。
而且這裏的工廠開動,就勢必要燒去供電處那邊僅存的能源,如果失敗的話,整個鎮子也跟着癱瘓了。
重啓熱電廠,不僅要熟練工各崗就位,還一定需要足夠的能源作為支撐。
“但是到了冬天,不僅可以供電,還可以集中供暖。”柳恣扭頭看向他們:“一般要燒掉多少煤?”
老廠長想了半天,略不确定道:“鍋爐和冷卻塔在十年前更新改造過,一年大概需要八十萬噸左右,可以滿足全鎮包括工廠的供電。”
如果能恢複工業區的生産……哪怕改造車間和企業,都絕對是個好消息。
柳恣站在那還在思索,倒是讓廠長誤以為他不太滿意,又匆忙開口道:“最低的話,一個月起碼兩噸煤,不能再少了。”
四千斤。
這個量……怕是有點難收到啊。
古代沒有現代的礦井和挖掘機械,雖然這邊有挖掘機之類的工程設備,但短時間內想要恢複大規模的供電供暖,恐怕還是有點難。
“沒問題。”
“什麽?”柳恣正思索着,被吳恭這句話弄得有些訝異:“這裏可是一千多年前,你哪來的自信啊。”
“我問過梨子他們了。”吳恭示意廠長帶他們參觀下裏面的設備,幾個人打着手電筒走進了偌大的工作區裏:“厲部長之前不是跟那老頭墨跡了半天麽。”
“她說了什麽?”
“她說,這個時代,恐怕處在一個小冰河期。”
別說北方那邊的情況了,哪怕是南方,也就是這名喚長江的江河流域,在冬天也會冰天雪地,樹木凋零。
“小冰河期?”柳恣皺眉道:“供暖和耕種的要求更高,還有這麽長久的戰亂……”
“可是人口反而比從前增了許多。”吳恭的話點到為止。
原因只可能有一個。
那就是能源和資源都在被更大程度的利用。
既然是小冰河期,秋冬之後樹木破敗,必不可能使用木炭作為燃料。
人口膨脹會吞并荒原,森林植被恐怕也都被破壞的很嚴重,這個時候他們能夠使用的主燃料只可能是一種——
“石炭。”
這個時代,極大概率開啓了大規模使用新式燃料的風潮,而且價格和開采能力都非常合适。
吳恭确認了裏頭設備和管道沒有明顯的老化和破敗痕跡,明顯只是等待被拆除而已,松了口氣示意大家可以折返了:“而這些宋人所說的石炭,恐怕就是我們的煤。”
另一頭,四樓會議室。
人都基本上散幹淨了,只剩下一個老頭和三個年輕人。
趙青玉原本以為自己會跟着柳叔他們到處忙活,現在突然成了龍教授的學生,還頗有些拘謹。
他雖然剛才還吃了老爺子送的一包榴蓮酥,此刻有些手足無措,只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
雖然十六歲了,但平日裏不擅長交際,做什麽事也習慣獨來獨往,悶頭研究,并不算怎麽合群。
好在趙家夫婦向來開明,對孩子要求也不嚴苛,反而鼓勵他看自己喜歡的書,申請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原來是什麽專業的?”龍教授接過旁邊少年遞的茶,抿了口道:“歐羅國,艾露尼斯大學?”
“嗯,計算機系的。”趙青玉苦笑道:“現在,恐怕也沒什麽計算機了吧。”
“先跟你介紹一下,”龍教授指了指身邊兩個孩子道:“一個是我的親孫子,龍牧,十三歲,一個是我的侄女,龍越,十六。”
男孩兒生得眉清目秀,就是稍矮了些,他的眼側有顆痣,笑起來有幾分靈氣。
小姑娘倒是神态自然從容,頗有幾分厲栾的風采。
這兩個孩子,本來也該去交流學習的,只是過來看望他這老爺子,誤打誤撞被留在這兒了。
龍輝雖然平日裏不茍言笑,但對後輩都和藹有加,也并不打算讓這兩個孩子去學什麽通識教育。
在如今這個時代,只要小孩兒們願意,就可以通過終端學習超前的知識體系。
每個人的教育程度、受教育速度,都是根據個人資質決定,而并非一板一眼的把幾個年紀讀完才能升學。
學的慢沒人催,學得快可以早點進入研究或者工作崗位,算是相得益彰。
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科學研究被更大程度的鼓勵和促進,越來越多的對口人才也得到了應有的位置。
“眼下,我也教不了你旁的。”龍老爺子喝着茶,優哉游哉道:“這通信工程若是從頭開始,要鋪墊的基礎課程也頗多——你若是不想學,大不用硬着頭皮,跟小柳去別的地方歷練一二,也沒什麽不好的。”
趙青玉愣了下,上前一步道:“我願意。”
他本能的感覺,跟着這老爺子多學點東西,搞不好會非常有用。
“是嗎?”龍老爺子擡眼道:“你若是真認了我這老師,以後可不許喊苦。”
“我——我願意!”
“好。”老爺子笑了起來。
旁邊的龍牧擡頭牽了那小哥哥的袖子,軟軟的喚了一聲青玉哥哥。
趙青玉向來被當成小家夥看待,此刻打了個激靈,僵硬的應了一聲。
“走啦,你有七本大學教材要在這個月看完哦。”
等等……七本?
“基礎課程老夫就不教了。”龍輝笑眯眯道:“有什麽不會的,就直接問小牧吧。”
“我高數學的不錯哦。”龍牧露出一模一樣的笑容:“哥哥有什麽不會的,都可以問我呢。”
你真的是……十三歲嗎……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說BUG的話,鎮子裏的紅薯玉米花生土豆全都是BUG……
這些東西傳入中國的時間很晚,直接造成了清朝人口的大量膨脹。
原先在開文之前,确實計劃是先征南解決內部矛盾,再去打跑北方游牧民族。
但是開文的時候為了能夠過審,現代設定臨時全部架空,所以……就有些尴尬。
……先解決少數民族的問題吧_(: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