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危難4

寶釵暗叫一聲好,也有些放下心來,心說母親不愧是王家女,別的事情上倒也罷了,這于家務事之上的争權奪利,倒也精通些個。

二房大太太臉色如常,喝了口茶,轉眼間,滿臉傷懷:“弟妹說的很是,咱們都盼着三爺無事呢,只這些日子弟妹這裏到底沒人支撐的人,我們商量了一下,我家那小子雖則不成器了些,可在弟妹這裏跑個腿也是成的,便想讓他和三房人來幫襯一下,弟妹以後有什麽事情要辦,也有個人手,你說是吧。”

這明顯的就是要讓二房三房的人插手大房的事務呢。

寶釵聽的臉色一白,心道果然不假,她們這些人早早的就要打這主意了。

薛太太還沒有說話,三房大太太輕聲道:“大嫂說的很在理,弟妹,如今這家裏只你和寶釵在,我們也着實的不放心,不如我和大嫂子搬來住幾日,全當陪陪你們了。”

三房的人比二房更加不要臉面,這樣的話都能講得出來,這可見的是不僅要插手大房外院的事情,連同家裏的來往買賣接手,并連內院都不想放過呢,明顯的是要架空寶釵和薛太太。

寶釵聽的臉色更加慘白,如今哥哥也不在家,只她和母親兩個婦道人家,如何架得住那七房的豺狼之心呢?

薛太太的臉色也不好,氣的手都顫抖起來,她強忍着怒氣站起來深施一禮:“按理說兩位嫂子一片好意我該受着,只是,嫂子們也是有家有業的,我如何敢勞動,便是侄兒和二爺還有兄弟們,也都各自有自己的買賣要做,怎可放下自己家的事情?”

說到這裏,她看二房大太太還想說什麽,趕緊堵了她的話:“再者說,蟠兒已經去接我們爺了,過不了幾天我們爺和蟠兒回來,家裏也就有人做主了,這麽幾天的時間,家中上下有管家傭人張羅,外邊鋪子也有管事的忙,我們倒并不覺得很為難,現如今,我和寶釵只想着緊守門戶,等着我們爺和蟠兒回來呢。”

“弟妹,我們不為難,一家子人,誰沒個災難的,碰到這種事情,我們很該出一把子力,不然,人家看着似乎是我們薛家兄弟不和,倒是教外人笑話呢。”二房大太太比之別人更能言善辯一些,她聽出了薛太太言語中的回絕之意,暗罵薛太太不識好歹,嘴裏說着好聽的話,心底裏已經把薛太太罵了不知道多少遍。

薛太太看了二房大太太一眼,心裏更加惱火,可現在正是多事之秋,她也不便發火,只得強壓着火氣柔聲道:“這滿金陵誰不知道我們薛家八房兄弟最是齊心,誰又會笑話?便是有人說什麽,嫂子也只管放心,我雖然不才,可替薛家分辯幾句還是能的。”

“三嫂是不是怕我們為難?”三房二太太猛的站了起來:“我們家裏事務不多,很能抽出時間來幫忙的,若是三嫂覺得虧欠了我們,面子上抹不開,等幫完忙送我們幾樣首飾衣物便是了。”

寶釵冷笑,這四嬸更加不要臉啊,不但想從他們家刮下一層肉來,還想讓他們送禮感謝,天底下哪有這般好的事情。

再看着薛太太怒極,身體都有些顫抖,更加詞究,被激的說不出話來,寶釵也坐不住了,想想前世母親含辛茹苦養大她和哥哥,最後卻落得被凍餓而死的下場,她就滿心的悲涼,寶釵死過一次的人了,萬事已經看開,便是豁的不要臉面,也絕不會讓母親再受什麽傷害。

若是放到前世,她一個未出嫁的女兒是絕對抹不開臉去和伯母嬸娘鬧騰的,可現在,寶釵除了家人,可是什麽都能抛棄的,面子算什麽,能吃還是能喝?她留着面子讓母親為難,便是不孝。

寶釵心思急轉,一邊邁步進了正廳,她心說先唬這些人一唬,若是唬不住的話,她便撒潑耍賴的混鬧,總歸是不能讓這些吸血鬼插手大房事務。

Advertisement

如此,寶釵一進屋便笑了起來,笑的很是歡快,大聲道:“媽,可是有好消息呢。”

“怎的了?”薛太太一時情急,猛的站了起來:“可是你父親有什麽消息了?”

寶釵點點頭:“剛京城那邊來信,說父親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父親并無大礙,過些日子就能回來。”

她這一句話,那七房的人臉上頓時不好起來。

若薛宏真的是沒什麽大礙的話,他們是絕不敢再插手大房之事的,薛宏的手段這些人都明白,他們怕薛宏回來知道這些事情再報複他們家中。

“這便好,這便好。”薛太太喜的直念佛:“我便說你父親平時積德行善,老天爺都會幫着咱們的。”

寶釵嘻嘻笑着:“還有一件大喜事呢。”

三房的大太太頓時沉不住氣了:“還有什麽喜事?”

寶釵笑道:“叔叔也派人捎了信來,說他們一家要回來,恐要不了幾天就到了呢,媽,咱們很該把家中收拾一下,等叔叔回來也好安置。”

薛太太更是喜的無可無不可的:“你叔叔要回來了?也該回來了,好些年沒見他們的面了,也不知道蝌兒和寶琴怎麽樣了?”

二房大太太尴尬的笑了笑:“想來也是極好的,如今朝庭于外洋有許多殖民地,七弟在外邊也是有保障的,我們大清國勢日漸強盛,那些洋鬼子想來也不敢欺負大清的人。”

這番話寶釵倒是極贊同的,現今的大清讓她喜歡的地方很多,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再很拘着女兒家,第二點便是朝庭的強勢還有對臣民的保護,于外洋作生意的臣民絕不容許洋人欺辱,真要是大清臣民被外洋的人給怎麽着了,不管是富商,官員還是平民百姓,朝庭都會替臣民出頭,逼着外洋國家給個說法,若是不給,朝庭便有了理由對外用兵。

這般的朝庭,讓寶釵覺得便是比當日的大唐更加的強勢。

也只有這般的朝庭才能讓臣民更加的放心,也更加的團結。

寶釵前日看報紙,上面登了一件事情給她感觸很大,便是有大清臣民在歐洲行商,當時看到一戶大清人在歐洲因過的落魄了一些被洋人欺負,那行商之人問明緣由,登時便拿出刀來幫自己同胞出氣,路過的也有大清或行商或做工的臣民,衆人一見如此,均氣勢洶洶的指責那洋人,因着這事,差點鬧出一場重大的國際糾紛來。

如此可見,大清臣民心中,作為大清人的榮譽感有多強,有多護短。

“伯母說的是,叔叔信中也說他們都是極好的,在外邊行商也很順利。”寶釵笑了笑:“媽,一會兒我拿信給你瞧。”

那七房的人聽得頓時坐不住了,這薛宏有手段不假,他們是怕的,可薛定更是混不吝的,他們更怕,如果兩個人同時回來,知道他們想趁虛而入,豈不扒了他們的皮。

至于寶釵會不會哄他們,這些人想都沒想,在他們心中,寶釵也不過是個孩子,哪裏敢自作主張的哄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