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管繡花的竈神君

沈覓屋裏待的久了,出來散散步,走到一處長廊拐角,聽到兩個小婢子竊竊私語。

“明日就是臘月二十三了,祭竈神的日子,聽說外頭可熱鬧了。”

“我聽廚房的張妪說過,府裏往年這一日要去青州城鑿冰的。 ”

“護城河麽?”

“自然是,夏日裏用的冰都是那河裏的,張妪說各家各府好多人這一日去鑿冰,晚上還有祭竈儀式,很是有趣,可惜吶,我們去不了。”

沈覓心一動,轉身回了房。

李仲玉還在盯着多繡的那只尾羽猶豫不決,沈覓進來竟然渾身不知。

“仲玉,有個好消息,聽也不聽?”

李仲玉擡起頭,一臉懵,見沈覓神神秘秘的面帶喜色,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出口問道:“難道父親母親允許我招婿了麽?”

沈覓看看這傻姑娘,摸了摸她的頭,無奈的笑道:“仲玉啊,招婿,你覺得可能麽?!”

“誰知道那小郎君是團團的還是扁扁的......”

看李仲玉恹恹的垂下頭,沈覓十分心疼這個懼婚的姑娘,摟着她的肩膀,輕輕在她耳邊說道:“明日是祭竈節......”

待沈覓把聽來的話說完,李仲玉哪裏還管它幾只尾羽的事情,滿眼放光的拉着沈覓去找李夫人,鬧着明日去青州城。

祭竈節是個大日子,也稱作小年。

傳說中,竈神君是玉皇大帝派來掌管人間善惡的神仙,若是哪家做了壞事,來年便吃不飽飯,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年代,吃不飽飯是天大的事,自然家家戶戶都誠心祭拜竈神君,盼着竈神君升天回禀玉皇大帝之時為自家多多美言。

翌日一大早,四輛馬車出了郡守府,浩浩蕩蕩的趕往青州城。

Advertisement

沈覓和李仲玉喜滋滋的坐在中間的馬車,最前面的馬車上是李仲賢和阿遠,其餘兩輛馬車上跟着精選出的護衛。

這些身高馬大的護衛今日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便是鑿冰。

今年的祭竈節恰逢節氣“大寒”,所謂大寒,乃是“寒氣之逆極”,一年中極冷的一日。

天氣寒冷,河面凍得結實,故而民間百姓大都選了這一日來護城河上鑿冰。

時來已久,便成習俗。

大戶人家鑿了冰儲存于地窖深處,待到夏天取涼用,也有的人鑿了冰作販賣之用,冰面上你争我搶,摔來摔去,很是熱鬧。

沈覓和李仲玉剛入城便覺出今年節日氛圍比往年大不相同,一改前陣子臘月裏的蕭條景象。

處處人聲鼎沸,連平日裏很是寬敞的芙蓉街都顯得擁擠不堪,一眼望不到頭的馬車排隊前行。

除了過年,平日裏熱鬧如青州城也極少有這等光景。

一打聽才知道,今年護城河上設了鑿冰比賽,一隊八人,一個時辰之內誰家挖出的冰塊最大便可拔得頭籌。

彩頭也很有趣,是祭祀禮會場的上等包廂,今年這上等包廂意義非凡,有異地奇人獻技。

有多神呢?能把天上的神龍和彩鳳請至凡間。

這等罕見的趣事只聞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得到消息的達官貴人們争相競價,聽聞有人為那包廂出到百兩黃金。

說到底還是沾了黃太守家那枚小蛋的光。

官方消息是黃太守愛民如子,為了來年青州風調雨順,特意更衣沐浴,焚香三日,好不容易請來能人異士助陣祭祀禮,以求竈神君向玉皇大帝回禀時為青州美言多多。

民間版本是據說年過半百的黃太守為慶得子之喜,決意大肆操辦竈神祭祀禮,盼望竈神君回禀玉皇大帝的時候能為自己美言多多,為表誠意,便花了大價錢請了異地奇人獻技,自己也借此一飽眼福。

沈覓見過黃太守其人,因此更相信民間版本,不過這都不重要,能沾一沾小蛋的光,看看神龍彩風下凡才是重要的。

郡守府一群人到了比賽場地報了郡守府的大名,可是一數護衛才六個人,還差兩個,這可怎麽辦?

還是李仲玉實在,伸出纖纖玉指一指李仲賢:“諾?這不是個活的?再加上小阿遠,夠八個了。”

沈覓看着李仲玉興致勃勃的樣子,不想駁了她的興致,可一想到今日河上定是激烈非凡,和馬大三粗的護衛們一比,阿遠那細弱的小身板實在是不忍一觀,萬一受傷了可怎麽辦。

可一看旁邊的阿遠正摩拳擦掌,滿臉期待的看着自己。

難得看到阿遠這般孩子氣,沈覓心不由己的點了點頭。

李仲遠在一旁看得明白,保證道:“阿覓莫要過于擔憂,我定然看好阿遠,你和仲玉到城樓上去,免得被人群擠到了。”

“那就有勞仲賢兄長了。”說是這麽說,沈覓怎麽能不擔心,雖說阿遠已經十二歲,到了可以說親事的年紀,可是到底還是個孩子。

托郡守府大名的福,一個小軍士将她倆帶到城樓上入了座。

登高望遠,果然視野更開闊。

看沈覓憂心,李仲玉在一旁打趣道:“我兄長愛屋及烏,定會把阿遠當眼珠子看,”看沈覓瞥來一記眼刀,忙又說道:“我的意思是,你又當阿姐又當母親的把阿遠看那麽緊,兄長也會替你看的緊緊的。”

話雖不錯,卻總是哪裏不對勁兒,沈覓懶得和她計較,盯着上場的隊伍看。

個個兒虎背熊腰,力拔山兮氣蓋世,再一想到阿遠豆芽菜似的......

哎,沈覓雙手一合對着天上念念有詞:“竈神君保佑阿遠千萬莫要受傷......”

李仲玉終于有機會把沈覓剛才的那記眼刀還了回去,“竈神君還管這個?!”

“那是自然,今日是大日子,竈神君菩薩心腸,連繡花都管。”沈覓眼都不睜,繼續念念有詞。

李仲玉一聽,覺得很有道理,“那我也拜拜,竈神君,小女技藝不精,您老保佑我順利繡完嫁妝......若是能保佑我自己招夫婿更好,小女定當天天給您老供奉好吃食。”

看李仲玉拜的一本正經,沈覓拍了拍她的後背,“傻妞子可怎麽辦好,這會兒拜竈神還不如拜你母親管用。”

李仲玉眼珠子一轉,覺得此話極有道理,“阿覓說的極是,請竈神君保佑我母親快些繡完嫁妝......”

這回沈覓連眼刀都不舍得贈她了,專心看向河面。

今日陽光甚好,雖然寒冷卻沒有風,前陣子連下了三天大雪,這會兒還凍得厚實,遠處起伏的山巒白雪皚皚,與反着銀色光芒的河面交輝相應。

擂鼓響過三聲,比賽已經開始。

河面上足足有上百只隊伍,搖旗吶喊,擂鼓壯威,場面着實壯觀。

沈覓在人群裏仔細的盯着阿遠的身影。

各家隊伍都是散開的,以免過于集中引得冰面裂開。北海郡守府的隊伍在河面東邊,看到周邊的隊伍并不集中,沈覓稍稍放了心。

阿遠人小力氣小,可是很機靈,不做無用功,專給需要幫忙的人打下手,一會兒幫這個遞工具,一會兒幫那個拉繩子,原本就是湊數的,大家對他沒什麽指望,這會兒反倒覺得這個“小補丁”挺實用。

倆人本想在城樓上看看比賽說說話,怎奈城樓上觀看賽場的官宦女眷越來越多,見到李仲玉和沈覓二人在此便過來搭話閑聊。

李仲玉身為官宦之女本就披着一層金光,如今又多了一層光芒萬丈的殼子—皇上寵臣鎮北将軍家獨子的兒媳婦兒。

這還了得!

認識的過來拉着李仲玉的手左三遍右三遍的摸來摸去,直誇的李仲玉雙頰嫣紅如桃李,不認識的一聽這是傳說中交了桃花大運的李大姑娘,也奮力擠進人群再誇三遍,想摸摸手表示親近怎奈實在搶不過來。

遠遠躲在一旁觀看此情此景的沈覓十分感慨人紅是非多,正想着再躲得嚴實些,卻不想被黃太守家能下金蛋的十九房小妾當場攔住。

這第十九房小妾如今在太守府火紅火紅的,和小蛋同樣被太夫人和黃太守捧在手心裏。

當然,小蛋被捧着是因為投胎投的好。

這小妾被捧着是擔負了太夫人和黃太守的期望—再給太守府下個蛋。

說來這小妾是個有福氣的,如今也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去年被兄嫂趕出了門,十分氣惱,走投無路想要跳河自盡時被出門溜達的黃太守看上了,小妞變小妾,自此飛上了枝頭。

沈覓對這曾經凄苦的姑娘原本十分同情,可後來看到這十九房下了小蛋鼻孔朝天目中無人,甚至動不動仗殺婢子,原本的同情就扔給自家後院的大黑二黑了。

大黑二黑是兩條狗。

如今看到這十九房滿頭珠翠一搖三擺的向自己走來,沈覓十分懊悔:躲慢了一步!

作者有話要說: 正值考試月,祝願各位學子順利考過,棒棒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