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Da Vinci’的發音頗為清晰,她愣了下,顯然有些詫異。
文藝複興,意大利,達芬奇。
全都串在了一起,再巧合也不會是重名。
“你就是……達芬奇先生?”
她下意識地再次打量眼前的這個青年,想詢問些什麽,可亂糟糟的拉丁文在腦子裏一劃而過,組織起語言來頗有些困難。
海蒂知道和他有關的許多事情。
天才畫家,代表作是《蒙娜麗莎》,而且和自己一樣都是發明家。
可很多記憶和眼前的這個人拼在一起,似乎完全對不上號。
這個青年看起來有些淩亂和随意,房間裏也亂糟糟的,似乎也沒有什麽人幫忙打理。
“你也許聽說過我的名字,”達芬奇露出略有些無奈的笑容來:“相信我,不是你想的那樣。”
去年那樁事鬧得頗大,簡直可以算個人污點之一了。
“吃飯吧,”他做出禱告的手勢:“我們的天父,願你的名受顯揚,願你的國來臨……”
海蒂怔了下,垂首做出同樣的手勢,沒有暴露任何破綻。
她是個純粹的猶太人。
猶太教和天主教一直不太對付,可哪怕是上輩子二戰的那段時間裏,自己也對這段出身閉口不談,連兩個子女也對此一無所知。
——她甚至會背許多新約裏的內容,從舉止到衣飾也多年來有刻意的區別。
Advertisement
為了活着,人總是能夠放下很多東西。
他們兩人簡單的用過午餐,又去把小工坊轉了一圈。
弗洛倫薩有好幾條長街的工坊,紡織、磨麥、繪畫等行業混在一塊,城市裏繁忙而喧鬧,人們都還算友好。
達芬奇一邊向她解釋着工作間裏不能碰的地方,一邊挑了個小雜物間供她休憩。
他從老師的工作坊裏剛獨立出來一年,手頭也不算寬裕,現在租的這房子并不算大。
院子裏曬着長條狀碼列的意大利面,是隔壁面善的老婦人贈與的。
畫室裏堆滿了東西,有兩塊黑面包顯然是太久沒有收拾,現在索性拿來當做硬邦邦的畫擦。
他的卧室也簡陋而質樸,旁邊還放了幾本書。
最奇異的,便是滿屋子到處都是的手稿。
海蒂一眼就認出來這字母有多特殊,甚至勉強能讀懂一些。
達芬奇是左撇子,書寫也習慣從右往左寫。
不僅如此,他甚至連單詞的所有字母都可以反着寫,這樣哪怕是記錄些無關緊要的瑣事,也沒有人能讀出來。
大概是注意到她的目光落在上面,他略有些緊張的解釋了一句:“不要随便動這個——位置也不要改變。”
“你的加密方式很特別,”海蒂沒有靠的太近,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壁櫥上的一頁手稿:“可是用鏡子一照便出來了,不是嗎?”
他寫的全部都是鏡像的文字,只要拿玻璃鏡一照,便全都翻轉了過來。
等等——這個時代有玻璃鏡嗎?
青年有些訝異,他點了點頭,又叮囑了一句:“不要告訴別人。”
海蒂忍着笑點了點頭,同他瞞下了這個秘密。
這個人很奇怪。
不問自己為何逃亡過來,不問自己的出身和底細,急匆匆的就收了個女仆,簡直沒有任何戒心。
他難道有什麽秘密嗎?
等雜物間收拾出來,床褥也準備的差不多了,達芬奇忽然想到了什麽,轉頭看向她:“你會釀造葡萄酒嗎?”
海蒂懵了下:“不……會。”
青年的臉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法國的女傭不會做這個嗎?”
不,我會做無線通訊器。
我還會拍電影。
她不自然地咳了一聲,詢問道:“除了日常打掃和烹饪之外,先生還需要些什麽?”
“那,你會釀造啤酒嗎?”達芬奇皺眉道:“或者其他的酒?”
“……也不會。”
“算了,”他嘆了口氣:“我去買吧。”
“對了——意大利面總該會做吧?”
……這個時代對女人的要求這麽嚴苛嗎。
海蒂心想在他這做女傭總比去別處安全些,認真了神色道:“我明天就去學,找附近的老婦人問問怎麽做。”
青年點了點頭,竟也頗好說話。
他猶豫了下,開口道:“平時也不用做很多事情,有空的話,給我當下模特。”
“嗯,沒問題。”
她幫忙把庭院和工坊裏都打掃了一番,又預支了工錢去買了身衣服,趁着這新主人回工作間忙碌的空檔,又出去轉了一圈。
如今處在新舊文化的交界處,路邊的人們既穿着意式織錦的普爾波安長袍,也有不少人如達芬奇一樣穿着德意志式的切口裘皮袍。
女人們有些會用長巾裹住頭發,衣裙多是分體式長袍,領口倒是低的可怕。
在達芬奇宅邸的不遠處,就有好些奇奇怪怪的鋪子。
海蒂雖然看不太懂意大利文的招牌,卻還是一個個逛了過去。
鐵匠鋪、金箔鋪、染布坊,再走遠些竟然還有個眼鏡店。
更有趣的,恐怕是随處可見的意大利面條。
人們甚至會當街揉制小麥面團,揉了切切了再曬,抻的老長了挂在外面。
不光是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曬了好些,街面上廣場裏都是金燦燦的一攤面條曬在那。
海蒂攏了一下頭巾,把面容也稍微遮掩了一些。
她生得黑發藍眸,面龐輪廓是典型的猶太長相,雖然漂亮出衆,可和這裏也确實有細微的差別。
這附近大致轉了一圈熟悉了不少,她拿着僅有的工錢為自己添置了些東西,準備回家再做些雜活。
可當海蒂靠近達芬奇的房子時,附近的路人會露出詫異的眼神來,甚至停下腳步确認她是否真的進去。
——怎麽回事?
海蒂隐約覺得有些奇怪,卻還是推開鐵門進去了。
達芬奇依舊在埋頭寫着文稿,似乎對畫畫并不感興趣。
她沒有過去打擾他,而是回了自己的房間,小心地把女仆裝裏的首飾全都取了出來。
那是從奧地利帶回來的東西,也是與前世唯一有關聯的事物了。
伴随着夾層被小刀拆開,四五個戒指滑落出來,上面的藍寶石和鑽石都璀璨如初。
少女垂眸打量着這幾樣舊物,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自己的心态好像還留在八十多歲的時候,見到這戒指都有些陌生。
在前世裏,它們早就在美國和英國被典當幹淨了,幾十年不見都有些陌生。
衣領下方也被繡了個暗層,左右各縫了兩對耳環。
純銀質地,綴着石榴紅的寶石,款式也頗為時髦。
如果哪日在這藝術家的工坊裏待不下去了,還得想法子把它們再賣出去,最好能換棟房子。
裙擺的反面還有四五條項鏈,上面的珍珠和水晶都依舊熠熠生光。
海蒂穿着并不算貼身的麻布長裙,低低地嘆了口氣。
這些東西,回頭還是要賣出一些的。
不知道在這兒能呆多久,可總歸是要提前換好硬通貨以防萬一。
她剛才裝作逛街的小婦人,在另一條街上旁觀了人們交易的過程。
佛羅倫薩用的是金幣和銀幣。
一枚弗羅林金幣可以換作一百二十個索爾迪,自己要工作六十天才能換一枚金幣。
等徹底熟悉周圍環境了,要盡快換點錢回來。
她很有警惕心的确認了下周圍的環境,然後把首飾分作了六份,準備在不同的時間藏在不同的地方。
雖然達芬奇是個歷史裏的名流,可歷史并不能保證他的人品。
自己重生到了這個時代,傍身的首飾總歸是要藏的越穩妥越好。
她裁了一段破布,把六分首飾縫合到小沙包大小,然後把它們暫時藏進了那女仆裝貼身的內衣裏。
剛才出去踩點了一圈,找到了幾個很不錯的地方。
等這些小東西被放置妥當了,海蒂收拾了下表情,一臉淡定地出了房間。
大藝術家還在埋頭寫東西,旁邊的畫仍然沒有開始動工。
她瞥了他一眼,決定先解決下個人需求。
比如說飲水。
這裏頗為奇怪,廚房裏有葡萄酒,工作間裏也有葡萄酒,自己房間裏還放了一小紮麥芽酒。
可就是沒有供人飲用的清水。
這兒沒有水質淨化器,也沒有飲用式的水龍頭,真得了痢疾恐怕也沒有藥。
還是得用高溫煮沸殺菌了再喝吧。
海蒂在心裏嘆了口氣,轉身去井邊打了一大桶,在廚房裏找到了大概能用的坩埚,頗有些笨拙的蹲在竈臺旁邊生火。
坩埚挂在鈎子上晃來晃去,完全是用來煮湯的。
等她好不容易用燧石點燃幹草,再想法子煮沸了那鍋水,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了。
滾燙的開水被小心翼翼地舀入洗淨的陶瓶裏,等放涼了就可以喝了。
她一邊舀水一邊打量着廚房,顯然準備搜羅些食材做晚飯,身後又傳來熟悉的聲音:“——你在做什麽?!”
海蒂差點燙着自己,轉身看向門口的達芬奇:“我在煮沸水殺菌,先生。”
“不是有葡萄酒嗎?”達芬奇皺眉道:“為什麽要喝水?生病了怎麽辦?”
海蒂拿着木勺動作一頓,忽然意識到一件事。
現在是中世紀。
人們恐怕連細菌是什麽都不知道——
“先生。”她深呼吸了一口氣,決定把這件事情解釋清楚。
不然自己會被當做瘋子趕出去的。
“水裏肮髒的東西,只要煮過一遍,就會統統消失了。”
她注視着達芬奇的眼睛,繼續開口道:“您膚色蒼白,手腕和多處有輕微的出血點,最好吃些柑橘或者檸檬。”
達芬奇微微皺眉,打量了她半晌才開了口。
“這些事情,你都是從哪裏聽來的?”
作者有話要說: 海蒂(保持微笑):先生,多喝熱水。
達芬奇:……?
--------
【1月9日存稿手記】(不想看可按功能鍵直接跳章)
水、葡萄酒、啤酒:中世紀的歐洲人都在喝些什麽
來源:中國日報網Sarah
1、水
有資料稱,由于水中含有雜質和污垢,中世紀的人并不喝水。
其他資料則表明,人們不常飲水或許不是因為健康問題,而是階級方面的原因。
窮人會喝水,因為他們買不起葡萄酒或啤酒。中世紀的人們也可以喝井水,井水相對比較幹淨。無論如何,盡管人們可以獲取水源,但它卻不是一種常規飲品——如果人們能買得起葡萄酒、啤酒或者蜂蜜酒,就肯定不會喝水。
2、葡萄酒
整個法國和地中海地區種植葡萄的地方,人們都喝葡萄酒。英國人倒不常喝,因為需要進口。
3、啤酒由谷物、水以及酵母發酵而成的酒精飲料。
啤酒只是一個通用術語,其中還包括其他發酵飲料,如麥芽酒。現在的啤酒中含有啤酒花,這是十六世紀以後才添加進去的。啤酒是人類最古老的酒精飲料之一,然而,我們并不知道誰是第一個喝啤酒的人。歷史學家推斷,人類對啤酒等酒精飲料的喜愛,是游牧社會演變為農耕社會的一個原因——農耕社會可以讓人們定居下來種植農作物(當然,也可以喝酒)。
随着大麥在北部和西部地區的廣泛種植,釀酒也開始發展起來。作為農業、知識和科學中心的基督教修道院也在不斷改進釀造方法——起初釀造啤酒是給修士和朝聖者飲用的。釀造啤酒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啤酒被認為是一種有價值的飲品,而且常常被當作報酬支付給工人們。
中世紀,釀制麥芽酒主要由婦女來完成。她們被稱為“釀造者”,在自己家中釀制麥芽酒,一方面供家庭飲用,剩餘部分則用來出售。釀造者為家庭賺取了可觀的額外收入;不過,只在少數情況下,比如寡婦,釀酒所得才是家庭的主要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