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微笑?
海蒂的第一反應,就是《蒙娜麗莎的微笑》。
那副畫她去看過真跡,比想象的要小很多。
當時排着隊的時候還有工作人員一直在催促着,其實看的時間并不是很多。
但那副畫裏的那個笑容,确實神秘而又令人忍不住凝視,仿佛有什麽魔力一樣。
等等——這個問題,應該由我來問你啊?
蒙娜麗莎到底是誰?她為什麽笑起來好像藏着什麽秘密?
在這個想法産生的一瞬間,海蒂甚至下意識地産生了一個更古怪的念頭。
《蒙娜麗莎》這幅畫顯然還沒有誕生。
不會……畫的是她自己吧。
不不不那樣就簡直是什麽惡俗爆米花電影了。
達芬奇用附近的溪水洗幹淨了臉和手,用随身的粗布簡單擦了擦,開始整理附近放着的手稿。
他在這方面不算很有經驗,一度失敗了好幾次。
不是弄錯了層次,就是下刀太深直接切斷了肌理。
一個微笑需要調動臉部的幾十塊肌肉。
他一度摸着自己的臉反反複複的笑了很多次。
Advertisement
不僅僅是唇部的肌肉——臉頰、顴骨、甚至是眼睛附近的肌肉,都會跟着牽動和改變。
畫畫這件事情,真是極度繁瑣,又極度的簡單。
作為繪畫者,達芬奇希望自己可以從骨骼到肌肉,把最內核的東西全部呈現在表象上。
他畫的看起來只是一層皮相,其實蘊含着肌肉和骨骼的動态運動。
而那些看畫的人,未必能明白其中的各種奧秘。
即便如此,他還是會一頭紮入屍窟之中,與真理同眠。
海蒂其實對這種事持保留态度,她給他帶了葡萄酒和清水,只囑咐他早點回來,盡量不要在這種地方逗留太久。
聽說這荒郊野嶺的,還有人在這兒遇到過野獸。
在告別之後,她回到了河邊的工坊,開始确認淨化程序的設置。
這個鍋爐房一共占了四五間房舍,一共砌了四個池子和好些管道。
第一個池子是清水沉澱池。
水車利用了高低地勢差,把河水源源不斷地灌注進來。
這個池子用來沉澱各種雜物,比如石子水草和砂礫,将來會雇專人來定期打撈清理。
第二個池子,是木炭吸附池。
她其實不太确定用什麽吸附比較好,為此拜托專人去查詢了很多資料,做了對比的實驗。
海蒂過去沒有參與過這種工作,但她向來聰慧又充滿想象力,對各種概念的雜糅和創新也頗有興趣。
木炭這個東西早在公元一千五百年前,就被埃及人用來當做藥物。
在一千年前,希臘的醫生們拿它當做用來治療羊癫瘋的藥物。
但把它加入在濁水之中,也會有明顯的效果。
與木炭同樣有效的,還有明礬。
後者的澄淨功能其實更加強大,而且産量頗為豐富。
在佛羅倫薩的西北方有個明礬礦,先前因為歸屬權問題還發生過小規模的争執。
但是如果把明礬泡在水裏,會讓味道泛着一股微微的酸味,仿佛是變質了一樣。
海蒂也不确定這個東西是否有毒,最後還是選擇了用木炭來吸附其他的雜物。
第二和第三個池子中間有可活動的管道,其中放着一重又一重的過濾網。
紗布等東西被連着放了好幾層進行過濾,第二池的水會自然地低速流淌過去,把木炭無法吸附的各種小蟲、細沙等等全部擋在外面。
這個過濾管大概需要一個月換一次,但經過實際試驗,效果相當不錯。
河水也好,井水也好,本身都有寄生蟲和細菌的問題。
——難怪古老的東方人都選擇喝茶。
海蒂确認着鍋爐的大小,由衷地松了一口氣。
美第奇家族對名畫都頗為大方,在這種日常剛需的事情上也毫不含糊。
他們直接買了充足的燃料來供應火爐,按照達芬奇畫的分流裝置不斷加熱着被過濾後的河水。
熱水會分作兩股,一部分流向一個個帶內膽的新式鐵壺之中,進行隔熱保存,用于給宮裏的大人們提供充裕的洗澡水。
還有一部分則流向散熱池中,那個池子保持密閉的半真空狀态,自帶一個取水的籠頭,可以用來給人喝澄淨殺毒後的常溫淨水。
她的這個設想原本實施性不高,但好在達芬奇花了一下午就把這幾個成套的設施全部畫了個清楚,而且還加了好些巧妙的小設計。
作為一個畫家,他原本只需要在各種肖像畫上露上一手,就可以得到好些人的認可和贊許。
可伴随着海蒂的一個又一個新創造,達芬奇的工程學和機械學能力也顯露了出來,得到了領主的重視和重用。
他不僅幫助佛羅倫薩學院撰寫有關各種細胞的論述文章,而且還改良出了更加靈活和精準的顯微鏡。
從二十倍到八十倍,從八十倍到一百二十倍。
如果不是這個天才打磨出了生物學的鑰匙,洛倫佐絕不會默許他荒野裏去做那些解剖。
很快,人們就發現了比蚊子腿、洋蔥表皮還要更加微小的東西。
它們會蠕動,會分裂,會游弋。
海蒂也很快借助着新的器材發表了新的論文,将它們統稱為微生物。
——她在這幾個月裏已經與學院裏的人們往來的越來越密切,收獲了好些學者一致的認同和愛戴。
伴随着細菌被發現,沸水和河水的區別也進一步被展示。
人們在河水中找到了幾不可見的蟲卵,甚至在顯微鏡下見證了蟲卵孵化的過程。
而水在過濾和煮沸之後,确實安全而又幹淨。
也正是因為微生物學如野火燎原般的發展,海蒂建造鍋爐房的消息得到了學院和美第奇家族的共同支持——
慷慨的領主表示願意給佛羅倫薩學院長期供給清水,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會酌情建造第二個鍋爐房。
這種先進的日用品,必然會從上流一路蔓延到下層社會,慢慢從奢侈品的行列裏脫出。
萬聖節很快就到了。
海蒂的座位靠近主位了許多,用餐的時候能聽見那五六個小男孩叽叽喳喳的談笑聲。
這個時代也有Trick or Treat,不過孩子們登門索要的是‘靈魂之餅’,看起來是一種覆着葡萄幹的面包。
他們每得到一塊面餅,就會為這些陌生人的親友祈禱一次。
“願您的家人能找到從煉獄通往天堂的路。”
除此之外,人們會空出一張椅子來,在席位上還放着對應的食物和美酒。
海蒂注意到那個空位離美第奇先生很近,而且被倒上了最好的酒。
她忽然反應了過來。
這杯酒是倒給他的親弟弟朱利亞諾的。
而且……他,還有朱利亞諾,以及小桶先生,愛過同一個人。
她低頭切着小羊排,開始思索一些其他的事情。
美第奇先生看起來表情無波無瀾,平時很少表露喜怒。
小桶會為了那個亡故者痛哭酗酒,甚至想要沖到地獄裏去尋找她。
可美第奇先生,恐怕不會為任何人動心吧。
中世紀也好,二戰時期也好。
政治家永遠都是政治家,一切都可以放在利益的杠杆上考量。
她漫無目的地想着些舊事,忽然聽見了一聲驚呼。
“皮耶羅!”
克拉麗切直接站了起來,椅子發出刺耳的嘶鳴聲。
海蒂下意識地扭頭看過去,發覺有個孩子捂住了喉嚨,咳的臉色發白,而且已經開始發出窒息的嘶嘶聲了。
“你肯定是吃豆子的時候嗆着了——快吐出來!”洛倫佐也變了臉色,過去伸手拍他的後背。
但小孩努力地咳嗽着,就是無法把氣管裏的異物排出來。
“海蒂——海蒂!”克拉麗切這時候完全六神無主,下意識地又看向了她。
海蒂匆匆跑到了桌子的另一邊,伸手從背後抱住了那個小男孩。
那孩子已經開始胡亂掙紮了,上氣不接下氣地劇烈喘息着。
她的手臂直接繞到了皮耶羅肚臍和肋骨中間的地方,一手握拳的同時用另一只手包住拳頭,開始強有力地往內上方沖擊——
一下!
兩下!
三下!!
突然那孩子噴出一枚橄榄,眼淚鼻涕全都流了下來,終于能夠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氣。
“得救了——”克拉麗切眼淚都要下來了,上前直接緊緊抱住了她的孩子。
海蒂站在她們母子的身邊,露出複雜的笑容。
她在前世裏,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們也從少年邁入暮年,長子的頭發也如自己一般花白。
現在的他們,也不知道在哪裏,過得是否快樂。
“你是怎麽做到的?”旁邊的小孩開口問道:“這是魔法嗎?”
海蒂回過神來,拜托德喬把自己終于出版的那本《婦幼百科全書》拿了過來,低頭翻了一會兒便找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
洛倫佐在确認兒子恢複正常之後,接過了書看了一眼。
有清晰的救治動作,而且和她剛才的姿勢一模一樣。
不僅如此,還有針對不同年齡段和窒息狀态的急救法,旁邊還有詳盡的解釋。
“你做的很好。”他看着她道:“而且救了我的兩個孩子。”
“你想要什麽獎勵?”
克拉麗切也回過神來,滿臉都寫着感激。
“請一定讓我們報答你——皮耶羅是我的摯愛,他剛才差點就沒命了!”
海蒂愣了一下,忽然開口道:“如果有一天我想去其他城邦游歷,請給予我一定的支持,可以嗎?”
她不确定自己什麽時候會走,但這事終究是有可能性的。
財富權力都可能招來禍患,但給予旅者一些方便,總歸不會有什麽問題。
“如果真的有這一天——我們會給你寫推薦信,幫你安排更好的下塌處。”克拉麗切握住了她的雙手,深呼吸道:“你永遠都是美第奇家族的客人。”
洛倫佐望着她,安靜地點了點頭。
-2-
宮裏很快來了新的客人,竟不是來找領主,而是向煉金術師咨詢問題的。
自從海蒂以美第奇家族遠親的身份,因微生物的發現和各種論文漸漸出名以後,她不得不多拜托一位女仆幫忙處理各種信件和求愛的禮物。
禮物自然是能拒絕的全部拒絕,信件則挑着答複。
有一些問題很匪夷所思,但确實符合時代的特征。
有人問她見過上帝或者聖母沒有,人死了以後是否還能複生,有沒有辦法可以提前去天堂。
還有人則拜托她救治自己重病在床的母親,或者讨論《婦幼百科全書》中的內容,問一些更細節的操作內容。
海蒂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可能都早已經過确認,信件裏真出現了逾越的內容也會及時和領主反饋,做事從來沒有出過纰漏。
今天來的這位先生被人們稱為恩佐公爵,據說是一位頗有名望的大人物。
他一過來,連領主都在旁邊陪伴喝茶,顯然态度也頗為敬重。
海蒂被叫過去以後行了個禮,在旁邊聽着他們聊天。
這話題愣是從天氣如何聊到生意上頭再繞回來,聽着都讓人快要睡着。
等差不多三四十分鐘的客套結束了,這位老先生才躊躇着說出他這一次過來的真實目的。
“你知道,如何确認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嗎?”
這個問題聽起來屈辱而又糾結,裏面恐怕藏了好些故事。
海蒂回過神來,終于把瞌睡驅散了個幹淨,開始聽他講過往的一些密辛。
這位恩佐先生已經有五十多歲,而且一共有四位妻子。
他的新續弦才二十多歲,正是青春嬌俏的時候。
問題在于,他們兩生下的小孩,雖然發色和瞳色都随父母,但看起來總有些不舒服。
海蒂聽到這裏,大概感覺到了些什麽。
難怪要讓美第奇先生也過來聽這件事,這是防着自己呢。
“所以……”老公爵不安地搓了搓手,有什麽辦法嗎?
“唔……”她轉頭看向美第奇,暗中在征求他的意見。
有的忙哪怕是舉手之勞,也不一定要幫。
因為幫了之後的禍患,可能比一句感謝要有重量的多。
對方似乎覺察到了她的詢問,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能夠和恩佐公爵交好,對打開南部的銀行業發展頗有好處。
海蒂在瞬秒內和他完成了信息确認,看向老先生點了點頭。
“應該是可以的。”她頓了一下,頗為謹慎的加了個期限:“時間大概需要半個月左右,還可能需要一些東西,比如血——但我向您保證,它不會用在巫術上,具體方式會之後和您解釋。”
老先生一聽說這事有希望,頓時放松了許多,忙不疊點頭道:“孩子就是父親的骨血,自然是需要血的——你不用這麽緊張!”
洛倫佐用眼神示意她先退下,又笑着同他客套南部的一些風聞,陪着老公爵聊了好久。
海蒂并不是醫生,但清楚自己的血型,以及一些相關的故事。
她本身交際廣泛,自己也嫁過不同職業的丈夫,通過他們認識了很多其他圈子的人。
也正因如此,她從前聽一位科學家講過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這個世界上,總體來說主要有四種血型。
A、B、O,以及AB。
這四種血型,其實象征着許多東西。
O型血應該是歷史上最初期的主要血型,又被稱之為‘狩獵血型’。
那時候的人們以高蛋白食物為生,還處在原始時期。
漸漸地伴随着農業發展,有大批的人開始以種植為生,也漸漸進化出低胃酸的谷食性腸胃。
他們是第一批移民和農民,也是新歷史的開墾者。
而B型血常見于歐亞草原,帶着典型的游牧民族特征,而且具有對抗A型血的抗體。
至于AB型血……聽她的朋友說,那代表着現代。
是後期的族群不斷融合繁衍之後,才漸漸出現的新血型。
這四個血型能夠輔助醫生确認輸血時的分類,在急救和手術時盡可能地保住病人的命。
海蒂思索了一會兒,腦海裏并沒有找到什麽确認血型的法子。
但是她知道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叫做排除。
等恩佐工作離開之後,洛倫佐才叫海蒂過去,問她接下來怎麽辦。
小姑娘摸了摸下巴,忽然問達芬奇回來了沒有。
領主大人揚起了眉毛,不急不慢道:“他已經去公共浴室那洗澡了。”
海蒂想到的方法,雖然笨拙而又繁瑣,但也足夠有效。
她上過基礎的生物課,後來也和私人醫生經常聊天,清楚血清是什麽,紅細胞又是什麽。
“領主大人,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申請六管不同死刑犯的血液。”
這個時代早已有了針筒,還有醫生試圖強行吸出眼球裏的白內障。
血液在試管裏靜置之後,就會漸漸凝固和分層。
上面那一層會是淡白色或者淡黃色的澄清液體,也就是所謂的血清。
而下面的血凝塊,裏面有許多的紅細胞。
達芬奇幫着她把試管一一标號,還寫了标簽注明了不同死刑犯的性命。
他們找了好幾個幹淨的小碟子,開始做對比的實驗。
有的紅細胞滴入血清之後,仿佛是被暈開的顏料一般,會看起來是一片均勻的淡紅色。
還有的滴進去之後,會有明顯的絮團狀,仿佛在和這血清做着什麽對抗。
還沒等海蒂想出下一步的方法,達芬奇忽然驚嘆了一聲,動筆飛快的開始總結什麽東西。
“你……想到了?”她有些遲疑的看着他畫着兩個符號,忽然開始懷疑誰是從現代過來的。
“這已經很明顯了啊!”達芬奇飛快地記錄着不同液體相互作用的效果,随手畫了個六橫六縱的表格,記錄其中的三十個不同情況。
海蒂其實還沒有馬上意會到他在計算篩選着什麽,只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你覺得……有幾種血型?”
“四種——”達芬奇如同已經完成了考卷的學生,把那張紙遞到了她的面前:“你是怎麽想到這個實驗的?真是太直接了!”
海蒂平直地看了眼上面的拉丁文字符,又看了眼那六根試管,開口問道:“你看出什麽來了?”
“這一管最有意思了——它無論倒進哪一管血液裏,都不會産生絮狀團,”達芬奇已經開始抱着筆記本飛快記錄現象了,恐怕等會就會騎着馬跑去佛羅倫薩學院裏跟那些人開辯論會:“它簡直有母親一般的包容,不會抗拒任何其他血液的加入。”
“這兩管血液互不相容,簡直和産生嫌隙的兄弟一樣,無論如何都不肯溶在一起。”
嗯……你果然很有天賦。
海蒂終于跟上了他的思路,開始和他一起記錄其中的每一個具體反映,引導着達芬奇用希臘字母給這四種血型進行命名。
有那麽一瞬間,她感覺自己回到文藝複興時期,就是為了幫忙啓發科學進程的。
兩人讨論了一會兒,得出了一個一致的結論。
只要有一管A型和B型的血清,他們就能大概判斷出其他人的血型出來。
海蒂甚至如同一個不動聲色的老師,讓他把這件事和輸血還有急救上引。
只要消毒得當且血型對應,在這個時代輸血救人也不是什麽難事。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直接震驚了佛羅倫薩學院,聽說他們兩寫的論著在出版當天就被搶售一空,連領主家的那份都差點被人偷走。
這個發現,其實是屬于諾貝爾獎級別的。
海蒂只記得一個大概,但也誤打誤撞着同達芬奇一起完成了一次歷史的複盤。
他們找了個時間再次觐見了恩佐公爵,先給他解釋了這其中的前後由來,以及這件事的安全性,當着他的面進行了實驗。
年輕的公爵夫人是A型血,恩佐公爵是O型血,但這個孩子是B型血。
這個結果出來的時候,達芬奇就立刻反應了過來,直接帶着老公爵去了書房詳談,又或者是安慰。
老人走出來的時候,眼睛都是微紅着的。
他沒想到自己會遇見這樣的事情。
果然……那個娼婦……
海蒂這邊松了一口氣,心想總算是解決了一樁委托。
她看着宮殿裏色彩鮮豔的壁畫發了會兒呆,腦海裏忽然冒出來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彙。
普魯士藍
作者有話要說:
-------------
【存稿手記】
中世紀避孕法
來源:不明
有一戶人家,大兒子死了,爹就讓二兒子和大兒媳婦同房,生了兒子就歸大兒子那一房。老二不願意,覺得哪有這樣的道理,所以晚上同房的時候就把那啥遺在地上了。上帝覺得老二做了一件很可惡的事情,就把他也弄死了。
這個現在看起來非常鬼畜的故事,記載在《聖經·創世紀》的第三十八章。
在古代社會,生産力是非常寶貴的社會財富。為了鼓勵人們多生孩子,在教育民衆的故事裏出現這樣的故事,其實并不奇怪。
壞就壞在《聖經》在歐洲中世紀成為了不可違背的經典。于是,不已懷孕為目的的同房行為,都被看做一種罪行。
當然,避孕也是。對中世紀的神學家來說,避孕罪大惡極,同謀殺、異端、行巫術一樣,都是重罪。
不過,這種譴責也許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我們知道中世紀的人大多非常虔誠,但凡做了違背教義的事都得上教堂忏悔。當時的教堂還非常“貼心地”為各個行業準備了內容不同的忏悔手冊。奇怪的是,在藥劑師的忏悔手冊裏,卻沒有幫人避孕的內容。學者們認為,這說明了當時的藥劑師并不提供這一類的服務。而且,在當時的世俗法律裏幾乎沒有提到什麽避孕罪,文學作品裏也很少有這類記載。
原因可能有兩種。要麽就是當時的人不怎麽避孕。“怕什麽怕,大不了生出來”。要麽就是當時的人都多少掌握一些避孕的土方,床上的事情不怎麽被外人所知道。在為普通人準備的忏悔手冊中,的确列有避孕這一條,但無法知道有多少人來為此忏悔。
所以關于中世紀人避孕行為的普及程度,實在是一本爛賬。
不過,我們所能知道的是,在當時的醫學著作中,已經有了關于避孕藥物的記載。
比如,文獻中記載着一些可以加速月經或清洗子宮的混合物。這些混合物還可以用來解決意外懷孕的困擾。比如一本中世紀的食譜《 解毒藥集Antidotarium》中記載着幾種草藥混合起來可以加速月經的到來,裏面有黃邊龍舌蘭、唇萼薄荷、馬兜鈴、艾蒿、沒藥、甘草、胡椒、歐芹和鶴虱草等。這種混合湯劑能否發揮效果,完全看其中的某些成分的含量。比如胡椒其實對孕婦沒什麽用,除非打噴嚏太猛了。而唇萼薄荷和鶴虱草,據說效果倒是不錯。所以建議現代女性切勿好奇嘗試。
艾蒿對人體的損傷很大,當時也被當作毒藥使用
除了生化藥物之外,當時還注意到了隔離的手段。在阿維森納所著的《藥典》中,建議在同房之前将薄荷置入女性下體,同時認為雪松分泌的油脂有殺精的效果。另外,海綿、草藥糊和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動物糞便之類的,也被當時的人認為可以拿來往下體裏塞,隔絕受孕。
當然少不了“事後補救”。如果女人不想要孩子,就等完事以後開始運動。跳起來再蹲下去,試圖把那啥給抖出來,不過這種方法有沒有用呢?除了讓大腿變粗以外,基本沒什麽用。
如果以上說的這些,都還和科學探索有些聯系,那麽,魔法或巫術的手段估計會起到吓唬男性,導致無法正常發揮功能的作用。比如在同房之前先在身上挂騾子的睾丸或者騾肉,因為騾是無法繁衍後代的嘛,當時人希望騾子的睾丸也有這樣的功效。後來,不知道怎麽搞的,騾子的睾丸也不是必須的,女性只需要在床前挂一塊驢皮就行,再後來黃鼠狼的睾丸也是可以的。還有的則會奉勸男性在上床之前喝柳樹皮泡的茶水,因為醫學書中說,性欲來自于體熱,而柳樹皮有涼血的功效……
德意志婦女的巫術腦洞更大,比如同房的時候在屁股下面墊手指,墊幾根就保佑幾年不懷孕;将一只青蛙連續吞入口中三次再吐出來;去妹妹的墳頭高呼三聲:我不會有孩子!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