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和珅又風風火火地入了宮。

乾隆見着他, 忍不住打趣道:“你又來作什麽?眼見朝上沒說出個名堂, 急着去兩淮?”

和珅搖搖頭, 分外實誠地道:“若非為皇上分憂,我是萬不想去那裏的。”

乾隆笑着拿禦筆扔了他,又叫和珅将禦筆給他撿了回去。

乾隆這才正經問他:“說罷, 何事?瞧你滿面春風。”

“來求皇上賜婚。”

“這樣快便說好了?”

“嗯。林家姑娘點了頭, 自是一切都好說。”

乾隆頓了下, 又問他:“你當真想好了?今日從我這兒求了賜婚,你來日便沒有反悔的時候了。”

“再無更改。”和珅拜道。

乾隆笑道:“罷, 便如了你的意。”

乾隆提起筆,叫人去做了準備,道:“你取了生辰八字來, 朕親自為你們寫婚書, 如何?”

“那自是最好的。”和珅不客氣地道。

“如此一來,那派給她的嬷嬷, 倒更要好好挑選了。”乾隆頓了下:“林如海也且讓他在京中多留幾日吧,總該等你們合了生辰八字,提禮上了門, 又換了婚書……”

“多謝皇上。”

“行了, 你只管回去等。明日還要上朝。”

Advertisement

和珅應聲退下。

林如海現下配合了, 便令人将黛玉的生辰八字送了去,和珅拿到手,便送到了宮中。

乾隆對心愛的臣子也着實上心,他召來欽天監去合了二人的八字, 之後便将結果分別送往了兩府,同時還用雁為贽禮。

這一下,便瞞不住了。

欽天監的人親送往榮國府,還是賈赦、賈政同林如海三人去接的。

乾隆對此事上了心,那欽天監自然也不該怠慢。

于是欽天監那邊便給了“天作之合”的結果。

林如海攤開掌心看上一眼,便心中大定。

只是此事他沒有同黛玉說。

但這晚卻瞞不過賈母了。賈母聽過,心中難免氣悶。連媒人都還不曾上門,她好歹也是黛玉的外祖母,卻對此事半點不聞,那頭林如海都已經應下來了。

賈母将林如海叫到了跟前。

“侍郎府始終不見媒人來,終歸是讓魚兒沒了臉面。這樣怠慢,着實不該。”

林如海心中對賈母也存了兩分怨怼,她若真疼玉兒,便不該蓄意想着将玉兒配給寶玉。如今倒是有了祖母的架勢,但恐怕更多是因為自己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心裏頭不快罷了。

林如海淡淡道:“我本也不大滿意此事,但和珅也同我說,此事只管交給他,必定會讓我滿意,我便也就撒手不管了。”

賈母以為林如海當真不滿,便道:“此事本也不大合适,往日玉兒都是喚他一聲‘世叔’,終歸他是個長輩,傳出去怕是不好聽。”

當然,誰都知曉,這點微末細節,若真存了心要娶,存了心要嫁,那便不算得什麽了。

林如海瞧出了賈母的心思,原本想說此事有皇上賜婚,又有欽天監合出來的“天作之合”,又哪裏會有旁人敢說閑話?

但話到了嘴邊,他突然不想說了。

待賜婚那日,賈母自然會曉得,自然也就會死了心。

而此時,有丫鬟進門來,道:“林姑爺,二老爺請您過去呢。”

賈母不好拂了兒子的臉面,便将話都咽了回去,道:“去吧。”

林如海自是歡喜地去了。

他與賈母多坐上一會兒,都覺得心裏疼惜女兒。

待回了賈政院兒裏,林如海才一跨進門,便見王夫人也在,除她外,還有個打扮華貴的婦人在。

與上次臨安伯府前來說親不同。上次臨安伯府請的是繕國公诰命,雖說已是了不得了,但終究是漢臣家裏的诰命。

而今日來的,卻是鈕钴祿氏的婦人。

鈕钴祿氏乃是滿族八大姓之一。孝聖憲皇後便是出自鈕钴祿氏。

在京中,自然還是滿臣比漢臣地位高出許多。

這前來說親的媒人出自鈕钴祿氏,自然也會叫旁人高看許多。

林如海心中更覺和珅安排周到。

早先兩邊都已經通過氣了,如今媒人自然只是走個過場。

婦人取了個匣子出來,在林如海跟前打開,笑道:“這便是和侍郎備下的禮了。”

只見那匣子裏頭,放着一只梳子,純金鑄就,模樣精巧,放于燭火下,還可見熠熠生輝。

梳子寓意“白頭偕老”。

而女方多會回以帕子、香囊等物。

林如海嘆了口氣,叫來身邊長随去傳話:“去問姑娘拿香囊來。”

長随忙去了。

昨日黛玉便縫了個香囊出來。

她并不十分善女紅,不過倒也看得過眼。

黛玉不知父親叫她準備此物是為何,便随意繡了個些花紋在上頭。

待長随來取,黛玉便不由多問了一句:“這是要作什麽?”

長随笑道:“姑娘還不知道嗎?今日媒人上門了。”

黛玉驟然反應過來。

三書六禮。

這該是納彩了。

黛玉哭笑不得,這才驚覺自己繡的香囊有些過于敷衍了。

早知如此,她便該上心一些。

那長随并不知曉她想的什麽,忙将那香囊收好,還沖黛玉笑道:“今日欽天監來了,說是和侍郎同姑娘乃是天作之合。那作贽禮的大雁,說是前些年,皇上親獵了養在禦花園裏的呢。”

紫鵑、雪雁,連同其餘一幹丫鬟婆子也都已經呆住了。

前者是為和珅出手之貴重而驚嘆歡喜。

後者此時才知曉林姑娘要說親了,而且還是欽天監來合的八字,當即驚嘆連連,看着黛玉的目光,都變得又敬畏了幾分。

黛玉自然也感受到了這份看重,她壓着臉上的熱度,打發那長随走了。

待長随一走,她才忍不住同紫鵑道:“早知曉,我便用心些了。”

雪雁笑道:“這有什麽妨礙?只要是姑娘送去的。和侍郎都喜歡得很呢。”

黛玉橫了她一眼,随後打開了桌上的匣子。

匣子裏的金梳子漂亮得很,叫丫鬟看得呆住了。

雪雁道:“和侍郎待姑娘,果然是一直都好的。”

黛玉将那梳子拿了起來,微微感慨。

白頭偕老嗎?

交換信物,那婦人便告辭了。

這一夜,也不知曉有多少人會難以安眠。

只不過,有些是歡喜而難以入眠,有些卻是愁得睡不着覺。

第二日,林如海便接了消息,讓他在京中再多等兩日。

林如海知曉,這定是和珅的功勞。皇上的面子不是給他的,而是給和珅的。

林如海面上不顯,嘴上不說,但心底卻是分外受用的。

和珅将事事都考量周到了,倒也顯得看重黛玉,日後不會叫黛玉吃了苦。

再在榮國府多留幾日,林如海便也不覺煩惱,反而輕松許多了。

只這日賈母起不來床,便養着了。

林如海去探望了一眼,卻也裝作什麽都不知曉一般,半句多的話也沒說。

他也沒心思去操心別的了。

他只求玉兒好好的,他才可放心回去,就這樣過完餘生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