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秦家二姑娘是榮成的伴讀, 先天就是半個娘娘的人, 又是白老爺子的外孫女,再加上崇實書院的緣分——可不是現成的人選?”
“她?”皇後一手托着下巴,仔細盤算着這裏面的得失, “說起來, 她的出身倒是足夠了,只是……”顯然,皇後不是沒有考慮過茴娘這個人選,就是心裏不知為什麽還帶着些猶豫。
慶妃眼珠一轉, 已然明了了皇後的顧忌,她輕“啧”了一聲,整個人一下都變得爽朗起來, “娘娘也太多慮了。”她侍奉皇後多年,從在潛邸的時候,就是皇後的心腹,隆寧帝繼位後, 又是靠着皇後的提拔才一路當上了妃位, 對于皇後的了解自覺比皇後自己還要深——皇後不是個沒有心計的人,在政治上更是觸覺靈敏, 遠非她這種出身的人能比得了的。皇後要的,哪裏是她充當什麽智多星的角色呢?不過是心裏煩悶了,左右舉棋不定,要她幫着分說拿定心意罷了。
“秦孟遠雖然天性好鑽營,娶了魏家的幺女做平妻, 但是早年那件事早就把他的膽子給吓破了,如今官位越做越高,膽子卻越來越小——雖然娶了魏氏,但是娘娘您看他在立儲一事上說過什麽沒有?就是連一個暧昧的回應都沒有。他根本就是想要做純臣,立儲這事沒有十拿九穩,他是肯定不會再說話的了。而且,不管貴妃和秦魏氏是怎麽想的,秦孟遠這些年都和王恒走得不遠不近——他還不算是那邊的人呢!如果娘娘真能說動皇上,定下這門親事,說不定還能把他往咱們這邊拽一拽……‘姨父’和‘岳父’,哪個更親近,這還用說嘛。”
皇後眼神連閃,果然被說得有些意動。
慶妃說完了這樣一大篇話,也有些口渴,拿起茶杯輕呷了一口,就垂下眸子,留着皇後自己盤算得失去了。
半晌,皇後才疲憊地嘆了一口長氣,“幸虧彥郎排行靠後,老五、老六的親事都還沒說呢,他的也能再緩緩。”
慶妃也拿話安慰皇後,“皇上最近的心思可不在給兒子指婚上。聽說老大媳婦又懷了,老三府裏最近也有動靜,皇上必然聽說了這些消息,最近恐怕……”
提起這件事,皇後又是緊蹙眉頭,“老大成親幾年了,只得了兩個女兒,老三媳婦這才是第一胎。皇上前兩年開始就一直念叨着抱孫子的事,若真能生出一個男孩兒,陛下的第一個皇孫,必然貴重異常。只盼着真能生下個皇孫,讓皇上高興高興就好了。”
慶妃不以為然地撇了撇嘴,還好皇後的注意力沒放在她身上,并沒有看見。“皇上那麽多兒子,還怕抱不上孫子嘛?只是,娘娘有一句話說得在理,陛下的第一個皇孫,必然引人注目、貴重異常,這要是被老三拔了頭籌……”
皇後被這樣提醒才回過未來,臉上的一點期盼頓時化為擔憂,“你要是不說,我還真的就忘了這茬了。不過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就看老天爺更眷顧誰了。”
***
皇後和慶妃這邊從王彥、茴娘有可能結成的婚事說到了不知尚在何方的皇長孫。那邊貴妃宮裏卻是冰火兩重天,貴妃今日也是剛聽說了兒媳曹氏有孕的消息,心中自然高興。只是高興之餘,又難免對前兩日的煩心事難以忘懷——甚至越想越是心煩,連帶着對特意前來報喜訊的親兒子王恒都沒了好臉色。
“你等下帶着我的賞賜回去,都是宮裏上好的藥材,告訴曹氏,讓她好好養胎……這些天就不用進來立規矩了,只要給我生出個白白胖胖的好皇孫,就算她立下大功勞了。”
又煩躁地嘆了口氣,“你說說,色色都是好消息,只有你外祖母家裏,就會給咱們娘兒兩個添堵!”她憤憤地拍了一下炕幾,“就她的親孫女是掌上明珠,你還是正經八百的皇子龍孫呢,就都得圍着她的親孫女打轉?當年——”
“娘!”王恒輕喝着打斷了貴妃的抱怨,過去握住母親的手,柔聲安撫,“外祖母也是對我太過放心,在她老人家眼中,就算王彥娶了瓊姐兒,距離那個位置也還有十萬八千裏呢,日後去了封地,不涉政務,上面又沒有婆婆,小夫妻兩個還不是互敬互愛,過着神仙般的日子?恐怕外祖母她老人家也是只看到了這一層,才一心想要湊成瓊姐兒和七弟的親事的。”
Advertisement
“真是這樣?”貴妃狐疑地盯了兒子一眼,她雖是多年寵妃,但是庶女出身,在娘家的時候過得戰戰兢兢。後來嫁給隆寧帝做妾,更是被長公主府和魏府上下視為羞辱,一度斷了來往,讓她徹底沒了娘家。
後來皇上繼位,她搖身一變成為當朝寵妃、貴妃,這才又和娘家人你侬我侬起來。
她這些年在娘家人面前硬氣,難免頤指氣使,久而久之,那個在嫡母面前自卑的庶女已經被她長埋心底,表面上再也不露形跡。但是,那些年受的委屈,刻苦銘心,只經由一點挑撥就會迸發出火星,漸漸燎原。
這些天,她每當想起大長公主在太後面前說的那些話,還有魏夫人在自己面前說過的那些話,心裏就火燒火燎的,那些委屈也重新被勾了起來,讓她沒辦法再心平氣和。
王恒的那兩句話,讓她的心情平複了一些,卻到底難以把這件事抛諸腦後,更不甘心任由其發展,“那是你外祖母老糊塗了。”在自己的內殿裏,貴妃也放松下來,不再謹小慎微,直言斥責大長公主糊塗,“這件事可不能就這麽成了,我看王彥可不像是表面上那麽老實,又有皇後和他沆瀣一氣,你可不能低估了他。”
王恒神色一動,并沒有反駁母親,卻也沒有順着她的話往下說,“娘,我當然知道防着七弟,但是他的親事,咱們都沒有置喙的餘地,還是得看父皇和皇後那邊怎麽安排才是。”
“所以你外祖母才直接向太後遞話,太後若是答應下來,你父皇那邊也不好回絕。”
“娘。”王恒垂下眼皮,臉上神色玄妙,“在這件事上,咱們沒有說話的餘地,太後答應了父皇不好回絕。但是——如果皇後那邊反對呢?父皇雖然信重太後,但是那畢竟不是親媽,對于兒女親事,父皇必然會詢問皇後的意見。”
“你的意思是……”
王恒挑起一邊眉,索性說破,“瓊姐兒是您的外甥女兒,皇後心裏怎麽可能沒有忌憚?”對于皇後對他們這邊的敵意,王恒半點都沒有避諱,“您若是一味反對這門親事,皇後興許還不會出頭,喜聞樂見地看着您鬧。但是,如果您也同意這門親事呢?皇後她還能坐得住嗎?”
他輕笑一聲,“皇後到時候不僅坐不住,或許還會疑心咱們這邊想要通過親事拉攏七弟,她怎麽能坐看這門親事做成?”
貴妃的神色起先還有些游移,但是越聽越覺得兒子說得有理,“我的兒,還是你看得清楚明白。那你說,娘該怎麽做才好?”
王恒咧嘴一笑,從容不迫地給貴妃出起了主意。
***
茴娘當然不知道王彥的婚事,皇後和貴妃兩邊都想要借題發揮算計對方,甚至連她自己都已經被計劃入局,她只知道就在大長公主放出風聲之後,王彥的親事忽然就變成了這後宮之中最值得談論的一件事。
就連兩位王妃的喜事,都只讓宮人們的注意力轉移了片刻,很快就淪為沒那麽有必要談起的事了。
這主要也是因為這事實在是一波三折:魏夫人來宮裏向貴妃請安的事,自然瞞不過後宮之中的有心人,在貴妃很有可能已經知情的情況下,大長公主還要特意進宮,把這件事捅到太後面前——貴妃的态度自然是昭然若揭。
貴妃不同意這門親事,這本是早已存于衆人默契之中的事。但是很快,貴妃竟然在皇後帶着衆妃嫔去向太後請安的時候,當着衆人的面認同了這門親事,這可就大出衆人的意料了。
唯一的阻礙者也認同了這門親事,似乎有情人終成眷屬已成定局。但是就在這個時候,皇後那邊又鬧出了幺蛾子,廣招名門貴女進宮,說是要為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選妻,但是卻沒有诏請魏和瓊……
這一切似乎都預示着,七皇子的親事又生出波瀾,七皇子妃的尊榮會花落誰家還是未可知的事。
茴娘自然也十分關心,趁着打馬球能說話的機會,就私下問王彥:“這事皇後那邊到底是個什麽意思,你知不知道?”
王彥不以為意地伸了伸胳膊,“我怎麽會知道?”他甚至都沒看向茴娘,視線直落到馬球場遠處,“婚姻大事,皇家和普通人家也沒什麽不同,都是父母之命——”
“那你就一問三不知了?”茴娘一哂,她上一世又何嘗不是認準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結果呢?她倒不是覺得皇後會坑王彥,但是……如果王彥志在大統,那麽他的妻族的選擇就至關重要。
“王彥,你當你三哥為什麽會選擇曹氏為正妻?”茴娘見人不注意,伸手去拽王彥的袖子,試圖喚回他的注意,“你的妻族……”
王彥也真的扭回頭來,見茴娘少有的一臉正色,雙眼盯着王彥,鄭重其事的樣子竟讓王彥看得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