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之後的大半年, 曹襄的事不僅沒有被壓下, 反而愈演愈烈,鬧得隆寧帝真的動了讓曹襄罷官的念頭。曹襄也是擅識眼色之人,見隆寧帝話風越來越不對, 索性自己辭官告老——例行推拉過兩個來回, 就真的爽快地退了下來,在家閉門稱病,含饴弄孫。
在茴娘看來,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雖說退下去的時候名聲有些不幹淨,但是和隆寧帝君臣之間卻留下了緩和的餘地,日後自己不再出來做官, 子孫後代的前程卻不會被連累。
更何況,曹家還是淮王的岳家,只要不真的同隆寧帝撕破臉皮,誰敢給他家臉色看?
只苦了曹照婷, 茴娘聽說, 自曹襄辭官後,曹照婷的身子就越發不好。茴娘不記得上一世究竟有沒有曹襄辭官的事——陳家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當着她的面讨論這些事的, 就算說了,恐怕她也沒什麽心思聽。只是,曹照婷身子越來越差,她卻是早有懷疑,是不是王恒暗中動了什麽手腳。畢竟——在曹照婷去世之後, 王恒和芝娘定親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這一世,曹照婷似乎比原本活得時間長了一些,卻眼看着也只是“一些”而已。如今出了曹襄辭官的事,轉眼京城就有傳言說淮王妃病入膏肓了,這就更讓茴娘加深了自己的懷疑。只是無憑無據的,這話她連王彥都不好告訴,甚至于身邊的心腹丫鬟,也只同半夏私下嘀咕了兩句,半夏還說不出什麽所以然來。
曹照婷病故的消息從淮王府傳出來的時候,剛好茴娘正在月子裏,她這一胎誕下一個女兒,雖然隆寧帝稍有些失望,但是賞賜依舊從宮裏流水一般地送了出來,并親賜了“泠虹郡主”的封號。王彥和茴娘也更喜歡女兒,這邊一家正知足常樂呢,那邊就傳來了曹照婷去世的消息,茴娘當時正抱着女兒,愣了片刻才把女兒放到紫蘇手裏,叫來半夏,“我是不大方便過去了,你去問問王爺,要安排準備什麽東西,按例準備就是了。”
“是。”半夏答應着出了正房,茴娘又看了看紫蘇。紫蘇如今是小郡主的養娘,她也剛剛産後沒過幾個月,正是體态豐腴的時候,聽了消息後剛醒過味來,露出了滿臉唏噓。
“沒想到三嫂還是去了……”茴娘低聲感嘆。
紫蘇并沒有往別的地方想,只以為茴娘感嘆是同她一樣,都想起了皇長孫去世的事,就道:“當初皇長孫剛去的時候,奴婢陪着殿下去淮王府,就覺得淮王妃臉色不好看——不過她那幾年為了照顧皇長孫,也一直身子不好,但是那一次,就覺得她整個人都要撐不住了。能堅持這麽久,已是難得了。”
茴娘搖了搖頭,“皇長孫去世後,三嫂确實看着越來越沒有精神了。”但是,在國朝,未滿十歲的小孩子因一場風寒就去世的比比皆是,皇長孫雖然尊貴,卻連三歲都沒有養過,曹照婷未必就真的因為一個兒子一蹶不振了——她又不是之後就不能生了!但是,如果有人借着那個機會,不想她的身子再好起來呢?
壓在曹照婷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分明就是曹襄的辭官……
不過這裏面的事,她不指望紫蘇一個丫鬟能琢磨明白,收拾了心情,笑着摸了摸女兒頭頂的細碎絨毛,才示意紫蘇抱着小郡主回那邊屋裏去。
紫蘇一走,茴娘的臉色瞬時就沉了下來:曹照婷一死,後面緊跟着就是一年後王恒迎娶芝娘為繼妃。上一世,王恒迎娶芝娘,帶給她的是丢了性命,這一世……這一世若真讓王恒當上太子,丢的恐怕就不只是自己的命了。
她現在,是有女兒的人了,自己這一世的命本就是撿來的,但是她不允許泠虹出現任何閃失。若是生病這種天災也就罷了,若是人禍……
茴娘緊蹙着雙眉,心裏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王恒登上太子之位。
可是,她又能如何左右太子的人選呢?她當初說,自己會幫助王彥,大話說出去容易,但是這幾年,她有沒有真正幫到王彥,她自己心裏明白——她根本就幫不上什麽忙,王彥也很少告訴她朝廷裏的事,她所知道的那些,都是鬧騰得太大,已經滿城風雨、無人不知的消息。
Advertisement
只知道這樣的消息能有什麽用?
更不用說,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利用這些消息達成自己的目的。
她心裏有事,晚上王彥從淮王府匆匆趕回家的時候,茴娘的臉色都沒能放晴。王彥看在眼裏,只當她為了曹照婷的死感到遺憾,少不得安慰她:“生老病死都是常事,你平日裏同三嫂未見得多親近,如今她死了你不方便去祭拜,在心裏悼念也就夠了——我看三哥府裏那群下人,都不像你這樣沉着臉呢。”
“三嫂是個好人,我雖同她不大親近,但是也一直很敬重她。不過,我也不光是為了這事,我還是怕……”她看了王彥一眼,“我就是擔心,三嫂一去,若是你三哥打上芝娘的主意,那可不是什麽好事。”
“你四妹?”王彥愣了一下,仔細盯着茴娘看了幾眼,才驀地笑道:“你怎麽會忽然擔心起這些沒影子的事?三嫂才剛去,三哥好歹要為她守一年的孝,再說,他之後續娶誰家的小姐,這事也不是他自己能做主的,總要父皇點頭了才行——你四妹,可不像是會進淮王府當側妃的人。”他頓了一下,敲了敲額頭,“說起你四妹,我倒是想起來,你四妹年紀也差不多了,岳丈就沒想着給她說一戶人家?前些天禮部侍郎同我說話的時候,還輾轉打聽她來着,我只讓他去問岳丈大人……”
“四妹的婚事,可不是爹一個人能說了算的。”茴娘眨了眨眼,伸手向上一指,“四妹不比別的姐妹,人家親戚多,又大多有權有勢,一個外祖母,就不是父親能輕易撼動的,更不用說還有一位貴妃姨媽在。”至于芝娘從小就對王恒有意的事,卻不好在此時告訴給王彥,終究于芝娘名聲有礙。
只是……只看芝娘有多寶貝王恒送給她的那只小狗,那樣嬌貴的千金小姐,在小狗面前一點架子都沒有,茴娘上次回娘家的時候,還聽說芝娘在和丫鬟商量着親手給小狗做一件衣裳……她對王恒的在意就可見一斑了。
“那你也是擔心得太早了。”王彥暗自把這件事記在心底,拍了拍茴娘的手,“我看你前兩天剛養的不錯了,如今看起來臉色又有些不好。我這幾天聽人說,坐月子的女人最愛胡思亂想,偏偏這個時候最不好多費精神。你為了保養自己的身子,也該少操些心才好。這些事就只管交給我,你就安心休養吧。”
茴娘輕輕把頭靠在王彥肩頭,有王彥在,她确實安心不少。甚至可以說,一下午擔心受怕,東想西想,在看到王彥的一瞬間,就覺得有了主心骨。但是,她總怕王彥知道得太少,提防得太少,以至于吃了虧……
“你先睡吧,我等下還有些事,晚些再進來。”王彥哄着茴娘睡着,才起身走到書房,盯着桌上的一摞書愣了一會子神,暗暗下定了一個決心。
***
轉眼就過了半年,淮王妃曹照婷在去世半年後,已經漸漸淡出了京城衆人的記憶,就連曹家上下,都仿佛自家并沒有出過這位淮王原配似的,族中衆人愈發低調,同王恒的關系也走得越來越遠。
不過,與此同時,下一任淮王妃的人選,卻成為了京城內的熱門話題,幾個人選各有利弊,其中自然少不了工部尚書秦孟遠的四女兒秦嘉芝。她不僅是工部尚書的嫡次女,還是當朝貴妃的親外甥女,同王恒是兩姨表兄妹,這門婚事若能成,可是親上加親的大喜事,就同狀元尚公主一樣,都是十分被老百姓們津津樂道的——當然,大家也不會忽略,這秦家已經出了一位皇子妃、一位驸馬了,雖說驸馬和他家只是堂親,但是……那也到底同宗同族不是?
若能再出一位皇子繼妃……這得是多大的榮寵和榮耀!全京城除了皇家,恐怕就屬他家權勢最盛了吧?
更有喜歡八卦的百姓,早就私下裏猜測:“若是這位秦四小姐真的當上了淮王妃,這秦大人……也得辭官才行吧?不然可就太招人眼目了!”
這話一開始也不知是誰開始說的,不知不覺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甚至傳到了秦孟遠自己耳朵裏。他雖然生氣,但是也知道這話說得不假:兩個女兒都是皇子妃——甚至都是很有可能登上儲位的皇子的正妻,他還能不避嫌?
不過,近幾日,讓秦孟遠頭疼的事,卻似乎有了別的解決途徑:就在十日前,扶南國的長公主帶着幼弟——也是如今的扶南王一路逃難到京城,尋求隆寧帝的庇護。朝廷上下,也早就聽聞過扶南攝政王意圖謀害侄子篡位的消息,對于庇護扶南長公主和年幼的扶南王一事,都沒有什麽異議。隆寧帝還特意讓榮成公主出面,招待扶南國長公主——她們兩個身份也正好相當。
只是,聽最近榮成公主那邊透露出的消息,扶南國長公主似乎有意在國朝挑選一位夫君,這位夫君最好是隆寧帝的某一個兒子。介于幾位皇子大多都已有正妻,沒有娶妻的又大多過于年幼,同扶南國長公主年紀相當、又身份相當的人選,似乎只剩下了淮王一人。
秦孟遠對于芝娘嫁給王恒的事,向來興趣缺缺,如果王恒真娶了扶南公主,他就不用辭官了。
為了确認消息的真假,他這日特意差人送信,請二女兒茴娘回來說話,目的是為了能探聽些榮成公主那邊的消息。如果這是能成……或是哪怕只有有幾分可能,他都能從背後推波助瀾一把。
如今泠虹公主也已經半歲多了,生得十分健壯,每個月都要挑出一天來,抱進宮去給皇上、皇後看看,秦孟遠也是特意挑了泠虹公主方便出門的日子,才請女兒回來。
茴娘難得回一次娘家,把女兒送到老太太屋裏,有紫蘇這個老太太屋裏的老資格跟着,她也不用擔心女兒受不到好的照料。又托付高氏好生照管女兒,這才在管家的引領下,去了秦孟遠的書房。
一看到茴娘進門,秦孟遠就迫不及待地問:“茴娘,爹聽說扶南國公主有意挑淮王為婿,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