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誰也別想廢了本宮(10)

順治十三年七月,賢皇貴妃董鄂氏生下了順治的第五個兒子。

因為順治不肯給壽兒排名,賢皇貴妃生下的皇子,就算做皇四子。順治很好的繼承了他父親皇太極的情種性子,非稱那孩子是他的第一子,又頒诏書,又辦慶典,還大赦天下,恨不能立刻立了太子。也不怕折了孩子的福份。賢皇貴妃這時候也不“賢”了,她怎麽就不知道這樣的盛寵不合規矩呢?

也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賢皇貴妃出了月子,身體居然也好得差不多了。不知道是順治自己想起來的,還是別人提醒了他,親自跑到坤寧宮跟婧瑜要宮權。婧瑜二話不說,立刻交權,安心養娃兒。

婧瑜根本不在意順治與董鄂氏的折騰,只要不影響她的皇後位,他們愛怎麽折騰就折騰呗。她現在忙着牛痘的事情,各地的資料已經都送上來的,都證明了種牛痘确實可行,也确實比人痘安全,黃太醫已經在死囚牢裏找了不少人試過了,也已經找了些适齡的幼兒試驗,開始時很少有人家願意拿自家孩子的命給人做試驗。婧瑜為此專門拿了三千兩銀子出來,重賞之下,總會有人出來的嘛。再說,這也是好事兒,找些小乞兒或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也算是一舉兩得吧。

黃太醫知道皇後致力研究牛痘,是想給皇阿哥用,不敢怠慢,總要多找些人試過,才能下結論。

随着時間的推移,黃太醫越發的激動,興奮的神情臉上都壓抑不住了,婧瑜知道,牛痘試驗的結果應該很不錯。

“娘娘,這可真是澤被天下的功德啊!臣與太醫院的同袍們經過多方考證,又找了幾十個死囚與上千名幼童試驗,竟無一人在種過牛痘後死亡,七日之後再以人痘試毒,也具都沒有染上痘毒。臣已可以下定論,這種牛痘之法,可用。”黃太醫還是興奮不已。

“好,黃太醫,以後如果有人家找你種痘,可以推薦牛痘,但是不可強求。你收集的這些關于牛痘的資料就留下來吧!其它的,你不用管了。準備一下,半個月之後,給壽兒種痘!”婧瑜很果斷。

“皇後娘娘三思啊!小阿哥身體生來羸弱,雖說如今好了,可是萬一……”太醫們謹慎習慣了,雖然已經有很多成功的例子,還是不也輕易在皇子的身上用。

“無事,你按本宮的吩咐做就好,一切後果,由本宮承擔。”婧瑜知道太醫的顧慮。

送走了太醫,婧瑜拿着牛痘的資料直接到慈寧宮找太後,按理說這樣的大事,應該把皇上也叫上,只是順治現在除了朝政,眼裏心裏就只剩下了他的賢皇貴妃和他的第一子,後宮都成了擺設,婧瑜并不想打破這樣的狀态,她覺得安靜的日子也挺好。

“瑜兒,這些東西,你一定要保存好。這是利國利民的東西,千秋萬代受益的功德啊!阿彌陀佛,讓我大清子民能有這等福澤,瑜兒,你很好!”太後看到婧瑜帶來的資料,非常重視。

“那,是不是告訴皇上,要不要通過太醫院進行推廣?”婧瑜詢問,她很着急要功德啊!

“不。”太後否定了婧瑜的意見,撫上婧瑜的手,嘆了口氣,“哎,孩子。這樣的東西,在盛世裏推行,那是萬民稱頌的功德。如今,天下初定,外面還有很多前明的餘孽未除,咱們滿人跟漢人比起來,本就人少,若是再……那這天下,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能平定了!以後,等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你再把這個東西拿出來吧!”

太後說完嘆氣,眼裏有數不盡的哀傷,沒有再與婧瑜說話,起身到佛堂去了。她是政治家,遇事都是先想于國是否有利,然後她才是女人,才會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好吧,那就等吧,婧瑜沒再說什麽,誰讓她趕的時候不好呢!那就好好活着吧,活到太平盛世的時候,活到牛痘能見光的時候好了。現在,還是先做好獨善自身吧!

Advertisement

壽兒種痘的過程非常順利,沒有一點意外。黃太醫還挺驚訝的,沒想到出生就有弱症的小阿哥恢複的這麽好。

那是當然了,婧瑜可不會告訴他,壽兒已經完全吸收了洗髓丹,別說弱症了,就是比起最健康的孩子,也是只強不弱的。

宮裏有個椒房獨寵的賢皇貴妃,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視他們“一家三口”,婧瑜很享受這樣安靜的時光。

土豆、地瓜還有玉米都已經收獲了,确實高産。婧瑜吩咐內務府,以後在皇莊多種這幾樣作物,要再試試在大地裏産量有多大的變化。

教導婧瑜農事的老農跟婧瑜說,這幾樣雖然高産,可是大家都不愛種,實在是不好吃,大多都喂了牲口。婧瑜才意識到,這時候的人們還不知道後世那些烹調方法。比如土豆粉,地瓜粉還有玉米粉,又好吃,又能長期保存,這時的人們還只知道米粉,面粉呢!

好,下一個目标有了,就是研究新食物的新吃法。

事情反常必有妖,婧瑜當然也知道。所以她盡可能的為她自己的行為都找好解釋的理由。所以,早年她醉心廚藝,開始是為了排解與順治感情不和的失落,之後又是為了抓住順治的胃,拉住皇帝的心。再之後,就是為了壽兒才研究藥膳。

到後來,再研究新吃食,也有好借口,三阿哥與壽兒都參與了她種地的全程,為了哄孩子高興,用自己勞動的成果做好吃的,也很正常吧!只要太後與皇上不多想,不懷疑她,別的都無所謂。

也不能整天只圍着廚房打轉,在這沒啥娛樂的後宮,可以打發時間的事情,還能找出來不少的。

婧瑜都是從女人們最在意的方面入手,比如衣服的樣式,比如胭脂水粉,首飾配飾等等。後宮裏獨守空閨的女人們閑着沒事做,有些事給她們研究也好,省得太閑了,就會生事。

皇帝已經指望不上了,宮務雖然說是賢貴妃在管,但是自從上次半夜從皇後宮中請走了皇上後受到了深刻的教訓,她也聰明的知道了誰不能惹。所以後宮的妃嫔們很自然的就與皇後更加親近了。

之前也有幾個拎不清的小答應小常在跑到承乾宮去巴結,以為交好了賢妃就能在皇上跟前露臉,有出頭之日,等到賢妃一邊與她們說得天花亂墜,一邊又死把着皇上半點都不肯松手之後,大家也就知道了,有些人啊!只能遠遠看着,經不起細品呢!

再加上有那麽幾回,賢妃不方便的時候侍了寝的小宮妃被整治的時候,有聰明的,在皇後處得到了庇護,後宮裏就沒有一個傻子,誰不知道,要想在順治的後宮裏活得好,跟皇交好是最好的路了。

所以說,看上去,婧瑜這個皇後,又沒有宮權,孩子也沒名沒份的。可是實際上呢?因為孩子沒名沒份的,皇上反而沒法再動婧瑜的皇後之位。不然科爾沁親王可不會善罷幹休了。

至于宮權?呵呵,有些人,有權,但是只在一宮一殿好使。有的人,看着沒權,但是卻能做到所有想做的事,在整個後宮暢行無阻。所以,名義上的那點兒事情,也就無所謂了。

既然順治跟他的真愛願意抱着所謂的宮權YY,那就讓他們樂呵着呗,對婧瑜又沒有任何影響的!有事兒的時候,還有個最好的背鍋的人選,多好。

清初的旗袍與發型發飾确實也不怎麽好看,改良的空間很大。還有之前生活在大東北,相比于繁花的江南,只能說,滿人的姑娘們還真沒見過啥世面。

婧瑜給她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還別說,後宮裏人才濟濟,還真就有很有些天賦的,畢竟都是貴族出身,眼光見識不會差,稍加引導,大多都找到興趣所在。

有研究化妝品的,有研究服裝設計的,有研究珠寶首飾的,最多的,還是投婧瑜所好,研究廚藝的。為了怕人說她們奢靡浪費,還特別請示了太後,叫內務府專門安排人,用她們的研究成果開鋪子,掙來的錢,既能當零花,還可以支付研究費用。

清朝有個很操蛋的規矩,就是勳貴不得經商,但是誰家都有莊子鋪子的,叫門人下人們管着。太後也是沒辦法,自己的皇帝兒子與她的皇帝老公一樣不省心,栽在一個女人的身上出不來,後宮裏這麽些女人,放任不管又怕她們生事,鬧得宮裏不安生,皇後能帶着她們找些事做分散注意力,也是好事。

至于開鋪子什麽的,又不是她們親自出面,自有下人去辦,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小打小鬧的,也算不上與民争利不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