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下策
宏光十年六月底, 北狄使者助大王子潛逃不成, 竟然刺殺大寧皇子!
宏光帝震怒, 傳令北衛軍整軍備戰, 着北衛大将軍宋骁将使者德古延遣送回北狄,勒令北狄給出一個交代。
“外祖父,定北侯離京, 咱們的計劃, 不能再等了!”承恩公府, 齊琛神色焦急,緊張之餘,還露出一絲迫不及待。
承恩公看向這個沉不住氣的外孫,不禁懷疑當年是否挑錯了人, 耐心道:“逼宮是下下策, 若計劃得不夠周全,就算成了也不光彩。”
他想要的是名正言順的權傾朝野, 而不是背上謀逆的千古罵名。
“可先前所謂的上策、中策, 通通失敗了!”齊琛站起來, 在書房裏來回踱步, “父皇什麽都知道, 齊瑄也一定知道,我們沒有時間再猶豫了!”
最開始,他們的計劃是趁着使者進京和談的機會,讓齊琛入朝參政,與齊瑄抗衡。
但岳氏和承恩公都清楚, 宏光帝不會把皇位傳給齊琛,不會允許岳家繼續坐大。
因此,他們早就計劃着弑君,這幾年一直在宏光帝用的熏香裏摻入過量的長恬花。只要在宏光帝臨死之前,逼他寫下诏書,齊琛就能名正言順地登基。
但手握兵權又深受宏光帝器重的定北侯戰勝回京,讓計劃增添了變數。
宋骁當年和宏光帝有私情,與岳家有舊仇,拉攏不得,只能為敵。
除不掉,至少也要先把他調離京城,等皇權在握再收拾他。
所以他們計劃,借着和談的機會,與北狄合作,先将定北侯調回北疆。
岳氏想到,可以派齊瑤與北狄和親,最好能指派宋骁作為和親的使臣,護送齊瑤遠嫁,馬上離京。
若不能,最遲在明年春天,聯絡北狄,讓他們拖延進貢,挑釁大寧。這時候,宏光帝一定被派宋骁趕赴北疆,震懾北狄。
但那時候,宏光帝約莫已經因為長恬花虧空了身子,命不久矣。那麽,只要殺了齊瑄,皇位就是囊中之物![注]
Advertisement
但沒想到,齊瑄那頭又出了變數!他竟然突然與向來獨來獨往的宋淮有了交情,還以此拉攏了宋骁。
宋骁對他們來說是心腹大患,對齊瑄來說卻是如虎添翼。
而宏光帝竟然又借着齊珩差點受傷那件事,尋了母後的錯處,壓了齊琛入朝的職位,讓齊瑄主持和談。
越是如此,越要抓緊時間把宋骁趕回北疆,決不能縱容齊瑄發展勢力。
齊琛暗地聯絡德古延,但那人謹慎得很,一直拖着不給答複。就在齊琛以為事情成不了的時候,那個叫班拓的少年聯系上了他,沒想到他竟然是北狄的小王子狄遠!
狄遠聲稱肩負狄封的囑托,來與大寧的下一任君主達成協議,保證兩國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按宏光帝的意思,和談的條件是北狄投降,大王子留京為質,每年進貢戰馬和鐵礦石。
齊琛提出,先以此為條件和談,而他将說服宏光帝放寬與北狄通商的限制,同時讓大寧的公主與北狄和親,以此引開宋骁。
或者最遲明年春天,讓狄遠假意挑釁,将定北侯引回北疆。
事成之後,齊琛順利登基,北狄将不必進貢戰馬和鐵礦石,而大寧不但全面與北狄通商,還将割讓北疆三洲給北狄。
狄遠對齊琛的提議很感興趣,但他提出要帶走狄川。齊琛覺得他的辦法可行,便答應了下來。
但齊琛沒想到,他和狄遠剛達成協議,白朗卻突然在父皇那中毒,牽扯出長恬花一事。
齊琛從小就知道父皇不愛母後,待他也不親近,更知道母後也恨着父皇,還整日對他耳提面命:你父皇偏心齊瑄,齊瑄是你的絆腳石,你必須學得治國之才,當太子,做皇帝。
但宏光帝畢竟是他的父親,父親待他不親近,他怎會不難過?
可久而久之,對父親的期待就變味了。
父皇待齊瑄也不親近,可卻時常考他功課,齊瑄答得不好還會受罰。可父皇對他從來都是不管不問,偶爾交談也十分敷衍,他漸漸明白了母後所說的父皇偏疼齊瑄的意思。
所以他讨厭齊瑄,在發現自己沖他發脾氣母後不但不責怪他反而會懲罰齊瑄之後,齊琛找到了樂趣——刁難齊瑄,看着他忍氣吞聲的樂趣。
他要當太子,做皇帝,把父皇想留給齊瑄的東西都搶過來。
不,那本來就是他的,他才是嫡子,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在他十歲那年,突然得知母後要對父皇下毒。
那可是殺頭之罪!
他知道母後恨父皇,也知道外祖父有權傾朝野的野心,卻不知道,他們能狠到這種地步。
起初,齊琛心有不忍,那畢竟是他的父皇。可他并不敢忤逆母後,只能裝作不知情,自欺自人。
那毒下了許多年,弑君之罪徹底坐實,齊琛心裏那點不忍變成了後怕,怕事情敗露,怕被父皇知道……
他還不想死。
可這件事就像懸在頭頂的刀,讓他時刻擔驚受怕,脊背生寒。
漸漸的,恐懼變成了恨意,恨不得父皇早日歸西,好讓他繼承皇位,免他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
白朗中毒,事情敗露,齊琛吓得魂不附體,生怕父皇查到他們頭上。
可沒想到查到最後仍是證據不足,父皇只能輕拿輕放,要走了岳家手中的漕運,囚禁了母後,就放過了他和岳家。
但這并不代表這件事就過去了!相反,這意味着,父皇已經洞悉了一切,懸在他們頭頂的刀,又近了一寸。
那時候齊琛就找過承恩公,表示不能再拖下去了。
但齊瑄時刻緊盯着他們,定北侯和那三千北衛軍也還在京城,就算他們動用在禁衛軍中的勢力,能調動的人手也有限,逼宮……勝算不大。
所以承恩公讓齊琛稍安勿躁,先按原先的計劃行事,引開定北侯。
于是齊琛陪着北狄使者,去見了狄川。按計劃,他幫忙引開齊瑄,讓狄遠帶走狄川。
沒想到竟然被齊瑄當場揭穿!
那時候齊琛才意識到,狄遠耍了他。他并不是真心想帶走狄川,恰恰相反,他想把狄川留下。
按狄遠的計劃,狄川逃跑失敗,一定會激怒宏光帝,這時再裝作理虧,答應将狄川留在大寧為質,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在不忤逆父王的前提下,掃除狄川這個障礙。
至于和談的其他條件,狄遠并不在乎,完全可以按齊琛的提議來辦。
但他和齊琛都沒想到,齊瑄竟然果斷的綁了他們,甚至叫嚣着要與北狄開戰。
狄遠沒想到的是,齊瑄不僅猜透了他的計劃,竟然還知道了父王抱恙的消息。
齊琛沒想到的是,父皇竟然聽進了齊瑄的意見,認為齊珩一事與狄川出逃有關,讓齊瑄徹查,甚至還主張與北狄開戰。
決不能讓齊瑄查到他們身上。
所以,外祖父連夜安排人手刺殺齊瑄,調來兩百多個死士,支開了巡夜的禁衛軍,還動用了安插在宣王府的內應,原本以為萬無一失,沒想到還是讓齊瑄逃過一劫。
幸虧外祖父早有準備,讓死士帶着北狄的信物。
這不算什麽高明的嫁禍手段,但卻捏準了宏光帝和齊瑄想和北狄開戰的心思。他們正愁出師無名,所以即便是這麽明顯的栽贓嫁禍,宏光帝和齊瑄也不會追查真相。
如此,即使弄不死齊瑄,他們也能暫時擺脫嫌疑。
并且,把宋骁調離京城的目的也達到了。
所以齊琛等不及了,那種大刀懸頸、利刃逼喉的恐懼,令他寝食難安,令他難以喘息!
他一刻也等不了了!
齊琛在書房裏來回走動,神色在咬牙切齒與倉惶不安當中來回變幻:“父皇他什麽都知道,偏偏不動我們,為什麽?”
“他在看戲,母後說得對,他在看戲!他看着我們如何擔驚受怕,看着我們掙紮!實際上他早就想好了如何處置我們,一定是這樣!”
承恩公看着他神态癫狂,心中倍感失望,不過轉念一想,愚蠢,怕事,反而更好拿捏。
承恩公:“陛下想動我岳家,沒有那麽容易。”
岳家自前朝就是名門望族,百年世家。後來跟随天元帝打天下,替皇家管着軍馬場和漕運。到如今,這兩樣幾乎成了岳家的世襲權利。
陛下以為他能輕易從岳家手裏收回這兩項權利?
癡人說夢!
即使掌權的和主事人都換成了宏光帝的人,軍馬場和漕運線上,也還有岳家說話的份。
齊琛:“可我們如今也動不了他!
若非白朗中毒那事兒讓宏光帝發現了端倪,那香再用上一段時間,入秋的時候就能見效了。
可如今,連他們都不清楚宏光帝的身體狀況。
承恩公問:“陛下的身子究竟如何,打探不到實情?”
齊琛:“太醫院口風很緊,承明殿更是水洩不通,我們的人壓根接近不了。”
見外祖父沉思,齊琛克制住因情緒激動而顫抖的聲線,道:“所以外祖父,我們不能再等了。”
承恩公沉吟不語。
齊琛接着勸道:“如今定北侯離京,齊瑄重傷,恰是我們行事的最好時機,只要殺了齊瑄和父皇,我們就再也不用受人制肘!”
承恩公:“你不要忘了,齊瑄遇刺的事情還沒查明白,陛下不可能沒有防備。”
齊琛臉上露出與岳氏如出一轍的陰鸷笑容:“那就讓他防不勝防!”
作者有話要說: [注]以上部分是齊琛等人上輩子的計劃,這輩子在齊瑄重生後發生了一點點變化。
對不起今天來晚了(>︿<)。。。
今天沒有瑄瑄和淮淮
雖然知道有些小可愛不看劇情只看糖(別問我為什麽知道)
但我還是要把劇情講明白
而且其實這章,我改了很久
因為我發現,之前都是瑄瑄的視角,反派戲份不多,導致他們的形象很模糊,智商也好像不在線-_-||
(是我智商不夠,寫不出有逼格的陰謀詭計)
所以,大家湊合着看吧_( :з」∠)_
反正這就是一篇無腦小甜文兒~
謝謝小可愛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今天也愛大家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