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Chapter42
“想到那個人渣逃走時的驚恐模樣, 我就爽得不行,咳咳咳……”
顧薏給夏雨心遞上一張餐巾紙:
“擤擤鼻涕吧女神,以後少招惹點人渣。”
夏雨心鼻子都搓紅了:“這能怪我?”
顧薏調侃道:“你爛桃花太多了, 不如從了嚴少?”
夏雨心坐在書桌上晃着腿, 一張鵝蛋臉端莊秀美,閉口不言語的時候, 當真文雅到了極致。
她輕輕嘆了口氣,杏目低垂:
“他挺好的, 可我還是不喜歡呀。”
顧薏見她這樣, 平白生了幾分怨氣:“你們這種高嶺之花, 可真難追。”
“嗤。”夏雨心斜她一眼,“你就偷着樂吧,剛才在走廊上池嶼那表現, 要是他不喜歡你,我夏雨心三個字倒着寫。”
顧薏稍稍尋思,瞬間蕩漾起來:“哎喲好害羞哦~”
夏雨心開始她的表演,擰眉揪住顧薏領子:
“你他媽罵誰婊.子?你再罵一次試試!”
顧薏作驚恐狀:“池狀元?!我錯了我錯了, 我不該罵您的人!”
夏雨心收了手,擡高下巴:“我女人豈是爾等宵小之輩能辱罵的?”
Advertisement
“當然不是!祝您和顧千金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哈哈哈……”兩個臆想症小姑娘在宿舍裏笑成一團。
顧薏心裏甜得化不開, 表情更繃不住,嘴角都要咧到耳後根。
她趴在桌上,臉埋在胳膊間,嬌羞了好一陣才擡起頭:
“唉, 雨心鍋鍋,你說我現在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咳咳,就是幹啊!”
顧薏:“……我怕吓到我家美人魚。”
“你還是當心被你家美人魚撲倒吧。”
“好啊好啊,快來撲倒我。“
顧薏向後倒去,翹起椅子腿,搖搖晃晃的,腦袋也搖搖晃晃:
“我現在真是幸福死了,說真的,就像做夢一樣。我以前哪這樣啊,我以前從來不做夢,因為我想要的都能得到,可是只有會做夢了,才能像現在這樣開心。”
夏雨心怔了怔,笑:“哲學家。”
“怎麽樣,我這文科素養配不配得上我家吃魚?”
“配。”夏雨心豎起大拇指,“哎,你手機亮了。”
顧薏拿起手機一看,陌生賬號,陌生頭像,留言寫的是:
學妹你好,我是昨天在泳池扶你的學長,能加個微信嗎?
夏雨心也瞥見那行字,阻止了将要按下“拒絕”的顧薏:
“你拒絕幹嘛呀,接受接受。”
顧薏不解:“他明擺着要泡我啊,我很堅貞的。”
“你這榆木疙瘩,堅貞有毛線用。”夏雨心指點道,“你要讓你家池嶼知道你有多炙手可熱,像他那麽悶騷,沒點刺激不會主動的。”
顧薏稍稍尋思,覺得有點道理:
“你這話……嚴少也對我說過一毛一樣的,你們還挺般配。”
“呵呵。”
顧薏點下接受,給他備注“泳池學長”。
泳池學長很快發來消息:【學妹你好,我叫江群,高三8班的】
顧薏閑着無事,便和他聊了幾句。
【學長你好】
【[太陽][太陽]你在幹什麽呢?】
【在學習】
【這麽刻苦?有什麽學習問題可以問我的,我成績還不錯。】
顧薏“撲哧”笑了:“這學長還挺直接,可惜我有池狀元了,哪需要他。”
夏雨心:“你先聊着啊。”
“還是算了,我不需要備胎,也不想吊着人家。”
她發一句【刻苦學習去啦~】,然後就不再回複了。
下午放學鈴一響,顧薏背起書包就往外趕,班裏沒有人比她撤得更快。
“唉,顧千金太慘了。”
“可不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聽說她媽媽每天還監視她上學放學……”
顧薏盡量無視那些無關痛癢的同情,獨自下了教學樓走向校門口。
放學離校的人中大部分是走讀的高三學生。
升入高三,學校不再強制住宿,有些家長會在學校周圍租房子給孩子住,陪讀直到高考。
顧薏掏出飯卡,排在隊伍後面等待刷卡出校門。
“嗨,學妹。”
顧薏回頭,饒是中午才聊過,她也想了許久才記起這張面孔:
“江學長?你好。”
江群眉眼帶笑,不着痕跡地打量她。
眼前聲名赫赫的顧千金并沒有傳說中那麽嗆口,瞧着還有些腼腆,倒是很合他胃口。
顧薏和不熟的人當然熱絡不起來,回了個笑,便徑自随着隊伍往前走去。
“你也走讀啊,怎麽高二就走讀?”
“家裏管得嚴。”
“唉,我也是,其實在學校複習氛圍更好,但我媽看得太緊,我都快受不了了。”
顧薏點頭,感同身受道:
“我媽也這樣,一點也不考慮我的感受。”
江群轉而安慰她:
“她們都還當我們是小孩呢,你回去找她好好聊聊。”
隊伍排到最前端,顧薏和江群刷卡走出校門,她擡眸便瞧見停在校門口的白色轎車。
“學長。”顧薏指指轎車,“我先走了,再見。”
“嗯,再見。”
江群停在原地,靜靜看着司機下車來幫顧薏拎書包,替她開門,然後才回到駕駛座啓動車輛。
轎車開走後,他才擡腳走向學校北側的小區。
真是有錢人,每天專職司機賓利接送。
江群勾起唇角:還挺有趣。
***
準點到家,顧薏推開家門,如往日般垂頭喪氣。
她将書包扔在玄關,走到客廳大喊:
“媽,我回來啦!”
無人應答。
“媽!我……”
“吵什麽!”奶奶從樓上卧室趕出來,“別喊啦,你媽回申城了。”
顧薏呆住:“她回申城幹什麽?”
奶奶扶着欄杆走下來:“你官叔來了,她能不去申城?”
官叔是顧薏母親梁小景再婚的丈夫,常年居住在英國。還記得母親剛再婚那兩年,顧薏瞧見官家人跟瞧見天敵似的,沒想到近些年相處久了,她張口閉口“官叔”,叫得比她爸還親。
“官叔回國幹什麽?”
“這我就不知道了。”奶奶掐指一算,“我估摸着,你媽差不多該跟着你官叔回英國了。”
兩天後,周末。
一大清早,顧薏沖到爺爺奶奶房間:
“奶奶,你真神了,我媽今天下午飛英國。”
梁小景在國內的事業屢屢碰壁,新家庭也出現了巨大矛盾。她特地回老家管教女兒,女兒反而越來越不服管教,于是她終于開始思考是否是自己身上出了問題。
思考來思考去,她便覺得自己嫁入顧家多年,離婚後又嫁入官家,生意場上叱咤風雲,卻從沒盡過妻子的責任。
而她的寶貝女兒,比起母親的監管,似乎更喜歡原來自由的生活。
今天清晨,顧薏還在睡夢中,梁小景給她打了個電話。
顧薏不懂成人世界的複雜,她只知道,媽媽沒有心力再經歷一次離婚的折磨了。
這一次,梁小景接受女兒的意見,決定回英國。
飯桌上。
“媽媽去英國沒人管我了,我是不是能回學校了?”
奶奶往她碗裏夾了一只蝦:
“我記得你媽說過,學期內退宿了,這一學期都不能住宿,只能下學期再申請。”
“什麽?”顧薏跌坐在椅子上,“哪有這樣的,這學期才剛剛開始。”
爺爺瞪她一眼:“你就這麽不喜歡和爺爺奶奶一起住?”
顧薏趕忙搖頭,解釋道:
“爺爺,我現在可是高中生了,課業很忙的。你們也知道我貪玩,如果不讓我在學校裏接受熏陶,我根本不想念書……唉,我這次理綜單元考又掉了好幾名……”
老人家品味着她的話,覺得有點道理。
顧薏繼續裝可憐:
“爺爺,你還記得來過我們家的夏雨心吧?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今年好不容易和她住一個宿舍了,可是退宿之後,我們倆經常落單呢。”
顧老先生當然記得夏雨心,那個小姑娘長得比他家顧薏乖巧多了,一看就是個溫柔懂事的好孩子。
“爺爺……”
“行行行。”老人家實在受不了她的唠叨,“我給你想想辦法。”
顧薏頓時眉開眼笑:“不用想辦法,您直接把我爸叫回來吧,讓他去找校領導。他捐了那麽多錢重建初中部,學校總會給他點面子。”
顧老先生一想起他那個一年見不着一次的混賬兒子就生氣:
“找他?你爺爺直接出馬不好?”
顧薏微怔,斜着眼:“您去幹嘛呀,您又不幹教育工作……”
奶奶在一旁笑着接話:“你爺爺雖然不是教育局的,但他以前在黨校軍校混過幾年書記,倒認識一些人。”
“何止認識。”顧老先生表示不服,“容州大學、容州一中管行政的校領導,半數都是我帶出來的,你爸要是肯來找我,用得着浪費那一千萬把你弄進去?”
顧家祖上是容州地區的紅色資本家,顧薏爺爺又是搞軍政的,即使退休了仍是市裏有頭有臉的人物。
顧薏尋思着,他爸忙得連軸轉,肯定抽不出時間搭理她,不如就讓這個閑着沒事幹的老頭試試?
她實在沒想到,周一入校那天,能在校門口見到迎接他們的副校長。
“顧書記,好久不見了。”管行政的副校長熱情地握住顧爺爺右手,“噢,還有劉老師,您最近身體怎麽樣?”
奶奶笑了笑:“身體挺好的,只要這小祖宗不氣我。”
顧薏縮緊脖子,在副校長面前不敢吱聲,比孫子還孫子。
進了校長辦公室,副校長親自給顧爺爺倒茶,顧薏這才意識到,她家顧老爺才是真大爺。
副校長來之前特意做了功課,先在兩位老人面前誇孩子一通:
“小顧的成績很不錯啊,絕對沒有拖後腿,上學期省裏面舉辦數學競賽,全校只有兩個人拿了一等獎及以上,她就拿了一等獎。”
奶奶:“一等獎還有以上?”
副校長:“有的,還有個男生拿了特等獎,叫什麽來着……”
副校長日理萬機,實在想不起來。
顧薏差一點就提醒他了。
但是她現立志做個乖巧話少的小慫包,絕不摻和大人講話。
顧老先生不喜歡拐彎抹角,直入正題道:
“小楊,你看看能不能讓顧薏這學期就住回宿舍?”
楊副校長面露難色:“這不太方便,系統裏有記錄,一切都得按規章制度來辦。”
顧薏攥緊了拳頭,心裏很擔憂。
容中領導層出了名的油鹽不進,不知道她爺爺這座老山包壓着能不能起作用。
顧老先生清了清嗓,面子有些挂不住。
關鍵時候,還是顧薏奶奶比較給力:
“我以前做文書管理的時候,計算機還沒普及。那時候不懂,經常操作錯誤,叫後臺工程師來改改也就沒事了。”
聽老人家這麽說,副校長表情稍變,眼尾的褶皺更深,不知是笑還是為難。
沒僵持幾秒,他便松了口:
“不如這樣,我讓教務處那邊把顧薏的退宿申請改成長期請假試試。”
顧薏霎時松了口氣。
得到了校長的應承,她就放一萬個心。
副校長畢竟是高層管理者,具體的教務程序他也不清楚,因此他們沒有深談下去,三兩句話又繞到國家大事上,足足聊了半小時。
辦公室裏師生情意濃,顧薏卻不敢放松,趕在早讀鈴響之前到達教室。
今早的古詩她念得特別帶勁,早讀下課後,她先把好消息告訴夏雨心,又興沖沖往樓上跑。
兩位老人在辦公室裏坐了大半個小時,雖然昔日學生很熱情,但他們也不太好意思耽誤人家工作。
聽聞兩位老人要去找孫女,副校長想送送他們,也被老人拒絕了。
他們不過是學生家長的身份,要真帶着個金字大招牌去教學樓游街,可不得把孩子們吓壞。
校長辦公室在四樓,一出門就有一條空中長廊連接行政樓和高二教學樓。顧爺爺顧奶奶慢悠悠地從這條廊道踱過去,對校園環境指指點點,還算滿意。
到了教學樓,剛好早讀下課鈴響了。
奶奶就近走到一間教室門前:
“哎喲,這裏是高二13班呢,小薏在1班,要下樓。”
文科13到16班在四樓,1班在一樓,離得最遠。
下課鈴響之後,許多學生湧上走廊,有的閑話唠嗑,有的偷摸着吃早飯。
爺爺的眼神卻比奶奶精得多:
“去1樓幹嘛,你看看,那邊走廊上那個……對,就和那大高個臭小子笑嘻嘻說話的小姑娘,不就是我孫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