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李淑妃想了想, 好奇道:“怎麽着?”
“皇上二話不說, 就帶着大隊人馬過去,把太子那兒包圍得水洩不通, 說太子意圖謀反殺害皇上,按律當誅。”
李淑妃驚駭道:“按律當誅?那太子他……”
太子怎麽樣, 與她并沒有多少關系,只不過一想到皇家多的是這種血雨腥風,太子也是她看着長大的, 如今竟因為這等事要被誅殺……
“具體怎麽樣, 奴婢也不是十分清楚,皇上還沒發落呢!”
“哦!”李淑妃覺得心頭沉甸甸的。
為了一個皇位,子殺父,父殺子,這樣的故事,史書上記載的太多了, 當這種事就發生在身邊的時候, 她也真正感覺到了驚懼不安。
也不知道他最後會如何處置了太子。
“不過皇上究竟是怎麽發現的,奴婢們可都不知道。”
“說起這個事啊!也實在是奇怪,皇上沒有什麽證據, 就直接說太子是要謀反。太子不承認,要求皇上拿出證據,皇上就抓了太子的幾個手下,将他們屈打成招。太子不服,鬧騰得可厲害了。”
李淑妃詫異道:“皇上沒有證據?将太子的手下屈打成招?就定了太子的謀逆之罪?”
“是啊!這個事, 大家也都說不清楚。不過皇上的話,那就是真理,那就是事實,誰敢出聲呢?”
李淑妃想了想,道:“這事是昨晚發生的,宮裏的妃嫔、太監宮女,誰敢出聲?不過今天早朝的時候,肯定就不一樣了,大臣們可不會輕易接受這個事情。”
事實是如李淑妃所料的,今天早朝的時候,大臣們議論紛紛,都希望皇帝拿出證據來。
總不能什麽證據沒有,僅憑太子那些手下屈打成招的話,就定了太子的謀逆之罪。
要知道廢立太子,可不是一般的小事,萬一弄不好,朝堂上會弄出個血雨腥風來的。
Advertisement
而皇帝的說辭是,此事證據确鑿,只是個中緣由不方便與人透露,口氣強硬至極,不容大臣們辯駁。
大臣們暗地裏看來看去,各懷思量。
趙承祖被軟禁在屋裏,哪裏也去不了,只得讓仆人去叫李側妃,說是有事相見。
李側妃走來的時候,心頭甚是沉重。
這件事她思來想去,也想不明白到底哪裏錯了,明明該殺的人都被她殺了,皇帝怎麽就空口無憑定了趙承祖的罪?
屈打成招,誰都會啊!
可身為皇帝,用這種做法,實在叫天下百姓難以信服。
“太子殿下。”李側妃來到了太子面前,覺得心頭惶惶,“您找我有什麽事嗎?”
趙承祖見李側妃來了,直接上前來,臉色陰測測道:“是不是你告的密?”
李側妃大駭,“太子為何這麽問呢?”
“這些年來,父皇雖然對我失望過,但從未陷害過、傷害過我。雖然他更喜歡其他兒子,但我知道,他心裏怎麽說也還是有我的一席之地的,虎毒不食子,他沒有道理要這般害我。”
“我敢肯定,父皇一定是知道了什麽,可是這件事明明策劃得天衣無縫,他究竟是怎麽知道的?”
趙承祖盯着李側妃看,看得李側妃心頭發憷。
“太子殿下,你莫不是認為我去告的密?”李側妃頓感驚惶,“不,你怎麽能懷疑我呢?我為你出謀劃策,盡心盡力……”
趙承祖一個巴掌揮了過去。
啪!
驚心動魄。
又大罵道:“賤人,別以為本太子什麽都不知道。”
“太子……”李側妃緊捂着發紅的臉頰,不明白好好的,趙承祖這麽就懷疑到她頭上了。
她覺得很委屈,道:“太子殿下,你可有證據?如果沒有證據,就不能僅憑猜想,随意打人。”
“本太子想來想去,這計劃是天衣無縫的,而今出了問題,這問題肯定是出在了你身上。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只有你有異樣,先是苦苦勸我不要謀反,後來不知怎麽的殺害了我的一個手下。賤人,你別以為本太子什麽都不知道。”
“太子殿下,你聽我解釋……”
“解釋什麽?有什麽好解釋的?李湘意我問你,你是不是早就和趙恪串通好了,将本太子置于死地,然後一步步幫着他,頂替本太子……”
“不是這樣的。”
“等趙恪當了太子,你再爬去他床上,和他鳳倒鸾颠呢!你們早有預謀是不是?”
“不是這樣的,太子殿下您怎麽能這麽想呢!我和三皇子什麽都沒有,絕對沒有串通……”
見李側妃跪在他面前,一副滿腹委屈的樣子,趙承祖更覺氣憤,直接一腳踹了過去。
踹得很重,李側妃覺得身上的每個器官都快要碎掉了。
下一秒,又聽趙承祖大吼道:“賤人,滾出去!”
李側妃深吸了幾口氣,匆忙退了出來。
她沒想到趙承祖找她過來,竟是懷疑了她,還要這般羞辱她。
到了外頭後,她更覺心頭委屈,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
上輩子和趙恪生活在一起,趙恪的好,是她深有感觸的,若不是她突然重生在大婚前夕,曉得趙恪最後的下場,她也不會爬上趙承祖的床。
她以為自己早知天機,可以幫助趙承祖改變幾個關鍵的轉折點,改變他的整個命運,讓他順利坐上皇位。可是現在問題不知道出在哪裏,莫名其妙就失敗了。
謀反失敗的趙承祖,按律當誅,但上輩子因皇帝心疼他,只是将他流放。
這輩子應該也是如此。
只是被廢、被流放的太子,對她來說肯定是沒什麽用了。
那麽她該怎麽辦?
她不想就這麽認輸。
路過禦花園一角,李側妃瞧見了皇帝與李淑妃正站在一個亭子裏,兩個人面色凝重地談着話,好似是在談什麽要緊的事情。
可惜隔得太遠了,她什麽也聽不見。
望着他們二人的神色,李側妃覺得越聽不見,她這心頭也就越好奇,也不知道他們都說了些什麽。
與趙承祖有關?亦或者與趙恪有關?
過了片刻後,皇帝與李淑妃開始走動,走得很緩慢,邊走邊說話。
李側妃匆忙尋了個隐蔽的地方将自己藏好。
近了,他們的聲音也隐隐約約傳到了她的耳畔。
“怎麽好好的,突然與朕提起這事了?”
“按照規矩,為了保證将來皇位的安穩,皇子長大成人後都要去封地。以前臣妾是舍不得恪兒離開,所以皇上不提起這事,臣妾也就心裏樂呵,想着能留他一天是一天。”
“那今天為何突然提起了?”
“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太子……”李淑妃吸了口氣,平複下心緒,平靜道:“太子犯此大罪……按照次序,下一個當太子的該是四皇子,可四皇子為人猜忌多疑,性子暴戾狠辣,臣妾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縱然心頭再不舍,也要讓恪兒遠離這裏。何況恪兒年紀已大,是有必要去外頭歷練一番,見見世面。”
皇帝輕嘆了口氣,“可朕沒打算讓恪兒去封地。”
“為什麽?”
皇帝猶疑了片刻,道:“朕自有自己的想法。”
“什麽想法?能與臣妾說說嗎?”
皇帝站在那兒,緊皺着眉頭沉思起來,良久也沒給個答複。
李淑妃見狀,也不知道繼續說什麽才好,站在那兒沉默了一會兒。
躲在暗處的李側妃見狀,微微蹙起了眉頭。
靜默良久後,但聽李淑妃道:“皇上,臣妾只是覺得,恪兒都已經這個年紀了,如果……如果他還不去封地,那不止四皇子容不下他,還有……”
“有朕在此,誰敢容不下他?”
皇帝伸出手,握住了李淑妃的雙手,溫和道:“你且把心放在肚子裏,不要思慮太多了。至于立太子的事情,朕想先放一放。”
李淑妃聞言,深感憂心道:“放一放?這麽重大的事情怎麽能放一放呢?朝堂上多少人恐怕早已經蠢蠢欲動了。皇上您這樣猶豫不決,不當機立斷,對恪兒很不利啊!”
“都說了有朕在呢!誰敢對恪兒不利?便是天塌下來,也有朕頂着。至于太子的人選,朕心頭早有定奪,只是時機未成熟,朕暫時不能告訴你。”
李淑妃對此事十分擔憂,見皇帝樂呵呵地笑着,還有興趣逗弄鳥籠裏的鳥,更是不解了。
接下來當太子的,應該是嫡次子,可是看皇帝的意思,怎麽好像……好像不是這樣的……
李側妃也感覺到了。
發生了這麽多的事情,皇帝居然還能這麽悠閑自在,心态倒真好啊!而且他剛才說什麽?太子的人選早有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