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節
樣的原因要失點小火, 士子們也從未把這些算到承恩公的身上,頂多是覺得他治家不嚴、大事精明小事糊塗罷了。
只能說,承恩公先前把自己僞裝得太好,以至于, 這個消息一爆發,原先對他感觀不錯的人,現在各個覺得他心機深沉。
沒有人懷疑這項消息的真實性,承恩公謀害安和公主之事可是被逮了個正着。當時承恩公被葉将軍押回去的時候,大街上不少人可都看到了。
先前,承恩公府不斷的放出流言,有鼻子有眼的說着安和公主壞話時,還有不少人同情承恩公。如今,承恩公用龌-龊的手段算計安和公主的事傳了出去,這樁事反倒成了承恩公想要害安和公主清譽盡失、身敗名裂的鐵證。
若承恩公不是蓄意為之,為什麽非要挑在動手之前放出這些流言呢?分明就是想借此機會坐實了這些流言嘛。
安和公主不就是免費開放了一個朱家不要的藏書閣麽,承恩公至于記恨她到這種地步麽!竟用這樣下作的法子來對付一個女流之輩,那個女流之輩還是他的嫡親兒媳……往日只聽說過最毒婦人心,如今看來,這男人狠毒起來,也不遑多讓。
從前與承恩公打過交道的人背後發涼,生怕何時得罪過承恩公而不自知。
至于嘉和公主……雖說她先前已經因為氣死驸馬祖孫和當街打死秀才兩件事兒被罵了無數次了,但那兩次還可以勉強說是無意的,跟刻意綁架自家的親妹妹,還把人往死裏逼可不是一個概念。
随後沒多久,又有不知名人士出來爆料,說嘉和公主其實從小開始就不把姐妹當人看,逮着人就喜歡扇巴掌、丢泥巴玩兒,其他的公主個個被嘉和公主折騰得不輕,只是礙于太後,沒人敢說話。其中,嘉和公主最過分的一次,就是深秋把安和公主給推下了水,害得安和公主差點兒沒淹死,她自個兒卻什麽事情也沒有……
詞語一出,衆人又是一陣嘩然。要是那爆料人拿不出什麽實錘來,或許他們還會懷疑一下,這事兒到底是真的,還是有心人編造的。可那名爆料人不僅把每個公主受到欺辱的頻率說明白了,還把安和公主墜池一事中涉及到的時間、地點、在場人物全都點了出來,這可不是能夠信口胡掐的事兒,不少經常出入宮廷的命婦自然知道太後與嘉和公主身邊兒伺候的究竟有沒有那麽幾號人。
這下,嘉和公主徹底成為了蛇蠍婦人的代表,連帶着太後也被人質疑佛口蛇心,為母不慈,糟蹋天家血脈,有負先帝之托。
宗室的反應很快,嘉和公主與承恩公的事兒才剛傳出,睿親王就聯合着幾個老資格的宗室成員一起向太後施壓,要求太後嚴懲嘉和公主和承恩公。
這件事性質實在是太惡劣了,嘉和公主讓整個皇室跟她一起蒙羞,敗壞了皇室女的名聲,太後就算這次想要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他們都不同意!宗室可還有許多貴女待字閨中呢!
至于後者,就更可恨了。身為皇親國戚,阖家的尊榮都是皇室帶給承恩公府的。結果承恩公倒好,不僅欺負皇家公主,還敗壞皇室名譽,這讓人如何忍?必須嚴懲!
太後原本都已經牽制好了帝黨,準備徹底滅了報社,并好好打擊一下皇帝和邵淑華的氣焰。動手前,為求穩妥,她暗示承恩公牽制住邵淑華。誰曾料想,她這一局,竟就敗在畫蛇添足、謹慎過度上了。
若早知道承恩公行事會如此不慎重,她當初就不會将這個任務指派給承恩公。如今倒好了,連她的心頭肉嘉和公主也被牽連進來了。真正被牽制住的那個,反倒成了她!
Advertisement
嘉和公主這事兒可不容易解決,宗室逼着太後将嘉和公主送去寺廟,自此青燈古佛了卻餘生,可嘉和公主就是太後的心頭肉啊,太後如何舍得?将嘉和公主送去寺廟吃幾個月齋飯,磨磨她的性子,就已經是太後所能夠接受的極限了。
偏偏,這次宗室的态度格外強硬,是鐵了心不想讓嘉和公主再出現在衆人的視線範圍之內。
睿親王甚至對太後直言:“您若是舍不得嘉和公主,可以,廢了嘉和公主的封號,将嘉和公主驅逐出我邵氏宗族,這樣一來,您想要把她帶在身邊,或是想把她嫁出去,都沒有人會說什麽。”
太後一雙鳳目中燃燒着兩團冰冷的火焰:“王爺這是在威脅哀家嗎?”
“請太後以大局為重。”睿親王不卑不亢地道:“嘉和公主已成為我邵氏恥辱。我們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縱容她抹黑先祖的姓氏。不能讓我邵氏女兒一走出去,就被人指指點點,說邵氏的教養就這個樣子。更何況,嘉和公主行事狠辣,連自家親姐妹都不肯放過,堂姐妹們,怕是更不放在眼裏了。本王可不想自個兒的女兒哪天也遇到安和公主這樣的事!”
睿親王的話語可謂字字戳心,沒有給太後和嘉和公主留半點兒顏面。
不過,這臉面也不是別人給的,都是自個兒做的。若是連自個兒都不在乎自個兒的顏面了,難道還要指望別人來千辛萬苦的替她們維護臉面嗎?太後在嘉和公主闖下種種大禍之後,若是能夠狠下心來,好生教導,嘉和公主又何至于一次比一次出格?說到底,嘉和公主都是被太後的溺愛給毀了。
“不錯,嘉和公主已鑄下大錯,理應族譜除名!太後只知道心疼自個兒的親生閨女,怎麽不心疼心疼先帝其餘的女兒。若太後能把您對嘉和公主的疼愛勻稱一成二成來給別的公主,只怕就沒有今日之禍了!”
一名宗室老資歷站出來附和,他對太後的專權與嘉和公主的嚣張跋扈早已不滿。此次嘉和公主犯下這麽大的事兒,若是還不能讓太後受點教訓,只怕太後真要把大夏江山當成是朱家的了。
太後嘆了口氣:“曦兒這孩子,此次鬧得确實過了些。哀家暫且将她拘在宮中教導,若是她實在冥頑不靈,哀家絕不姑息,定将她送去寺廟,諸位看,這樣可好?”
“太後怕是教導不好嘉和公主了。她前前後後鬧了那麽多次事,太後若是能教導好,早就教好了。在陷害安和公主之前,嘉和公主還在皇家寺廟裏禮佛思過吧?就這個樣兒,太後讓我們如何相信您能教導好嘉和公主?”
“太後,這次嘉和公主所犯之事非同一般,您別想輕輕揭過!”
兩邊都不願退讓,一時之間,談判陷入了僵局,太後與宗室不歡而散。
長寧侯府中,一名身着華服、面帶病容的美婦冷冷一笑:“這麽說,宗室出動向太後施壓,也沒能把嘉和怎麽着?”她正是當年被指婚長寧侯的靜和公主邵渠華,在諸公主中排行第四,與五皇女嘉和公主相差三歲。
與安和公主一樣,靜和公主自小就沒少受嘉和公主的欺負,可真正讓靜和公主對嘉和公主恨之入骨的,唯有一件事。
當年,明明是嘉和公主貪玩,非要大冬天的拉着她出去打雪仗。兩人着涼後,被太後責罰,在雪地中跪了整整一天的人,卻是她。靜和公主本就先天體弱,好不容易撿回一條命,身子骨卻是徹底壞了,将養了這麽多年也沒養過來,一直纏綿病榻。況且,太醫說,她這輩子,怕是很難有自己的親身骨肉了,她豈能不恨?
靜和公主非但恨嘉和,更恨太後,可惜,她也知道,如無意外,是動不了太後的。不過,如今既然有機會動一動嘉和公主,為什麽不做呢?
“公主,太後死咬着要親自教導嘉和公主,不肯松口,宗室那邊,也不好強行對嘉和公主做什麽。”婢女小心觑着靜和公主的表情,見靜和公主面露不愉,趕忙又道:“不過這次,宗室是鐵了心要懲治嘉和公主了,太後包庇不了她的,您且放寬心。”
靜和公主冷冷一笑:“本宮等不了了,這事兒一日日的拖下去,指不定到後頭就不了了之了。這些年來,嘉和犯了多少事兒,照樣什麽事都沒有。這次好不容易引來宗室的反彈,若是不能借此機會将她打壓下去,日後可未必會有這麽好的機會了!”
婢女遲疑道:“公主,您是想……”
“皇兄與那對母女鬥争,本宮雖幫不上什麽忙,敲敲邊鼓卻是可以的。連安和都知道奮起抗争了,本宮又豈能再繼續裝孫子!”
不久後,京中傳出了一個流言,道是太後意欲包庇自己的嫡親閨女,将嘉和公主與承恩公聯手綁架安和公主的事兒給糊弄過去。
此言一出,平民百姓頓時震驚:“日後,若是看到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