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加到微信

通過沈夫人搭線,謝瑜在晚間終于加上了沈祁的微信。聽到叮咚一聲提示音, 才躺平身子的他立刻就坐了起來, 抓過床頭的光腦。

入眼的頭像黑乎乎一片,謝瑜點開大圖, 瞧了半天都沒看出圖片裏到底是什麽。又看沈祁的微信名, 名字倒中規中矩, 直接用了本名。

他猜想着自己應該先給沈祁打聲招呼, 還沒編輯完, 就看到沈祁發來的話。

“沈祁:你好?”

謝瑜猜想了衆多可能, 但沒想到沈祁如此簡潔。你好就算了,還直接标注個問號, 基本上等同于再問他加他有什麽事。

這種風格估計也不适合顧左右而言他,謝瑜稍作思索, 回想了下李武強有明确說過有他在沈祁那兒挂了號, 當下幹脆直接開門見山。

“北冥有瑜:晚上好沈導, 我是謝瑜,很榮幸能有機會參加《血色》的試鏡。”

他不想打太長,以至讓沈祁在那邊幹等。打完這句, 便先發了出去,馬上接着打後面的字。

沈祁回複得很快, 這次發出來的并非文字, 而是轉出的一條備忘錄信息。謝瑜暫停打字的動作, 點開沈祁發出的鏈接, 等光腦屏幕跳轉到備忘錄軟件後, 一看差點笑出來。

界面上好幾行,從時間地點到試鏡角色,都很有條理地被列出。和李武強先前轉發給他的通知信息一模一樣。

謝瑜失笑,覺得和沈祁聊天,挺費腦子的。他還在彎彎繞繞,沈祁就這麽直球。不過這樣也好,工作環境就聊工作,效率又專業。

他才打出一句謝謝發出,就看到了沈祁後面補充的一句話。

“沈祁:試鏡加油。”

謝瑜挑眉,在意外于沈祁會這麽說的同時,趕緊把自己的意圖打出。

“北冥有瑜:沈導,是這樣的。之前李總和我這邊的團隊溝通,意向上直接說明的是何非的角色。先前開會,我便對彌賽的角色更感興趣,看了新劇本,也确實覺得這個角色很有挑戰,不知道劇組能否給我一個試鏡彌賽的機會?”

這段話敲出去,謝瑜也不知道沈祁會作何回複。他這種做法不地道,畢竟臨時改試鏡角色事小,打亂了劇組與其他方接洽的工作進度事大。

Advertisement

沈祁那邊好半天沒回複,謝瑜摩挲着光腦,一時半會也沒心思睡覺了,只從床上翻起來,抓起水杯喝水。

另一邊的巨貓族星,高大青年坐在沙發裏,拿着光腦的動作頓住,無視了微信裏不斷彈出的好友申請信息,就停留在與謝瑜的聊天界面,手指點着輸入框。

他才輸入了個“不行”,又退格給删了。

沈祁本就歪打誤撞地進了影視圈,先前沒看過謝瑜的作品。在表演上對這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金馬桶獎領獎前主辦方放出來的那短短幾分鐘的作品節選。

畫面裏,謝瑜扮演的水神表情浮誇而空洞,臺詞說得像在詩朗誦。

沈祁入組時便得知謝瑜有參與《血色》項目,對騰飛想指定他挑大梁擔任何非這個男主角,他沒當面讓騰飛下不來臺,但始終也沒明确答應這事。

好在李武強知趣,也明白各種考量,退步拿出了公開試鏡的提議。說謝瑜在騰飛多年,一開始就支持《血色》項目,只要試鏡合适,騰飛無論如何都要優先他。

沈祁顧慮的,其實也是不清楚謝瑜能不能演好這個角色。他本就對騰飛優先誰不甚在意,見有試鏡這一關可以當試金石,又想起想到謝瑜在金馬桶獎上那番話,也順水推舟答應了。

頒獎禮後,他對謝瑜印象不錯。只是這人現在開口要改角色,沈祁稍一聯想劇本裏彌賽的人物設定,就覺得謝瑜發這句話,怎麽看怎麽像是在開玩笑。

彌賽的角色難度很大,劇組到現在還沒物色到一個合适的人選。謝瑜倒好,在李武強介紹裏他只演過偶像劇和商業劇裏的正面形象,如今向他說要嘗試反派。

沈祁猜測不到謝瑜在想些什麽,只垂眼看着聊天界面,半晌敲出句話來。

“沈祁:劇本看了嗎?說下你的想法。”

謝瑜早就準備好了迎接這位金月桂獎導演的質問,沒想到沈祁這樣說,很快便反應過來,沈祁這是在給他說明的機會。

他看了一整天的劇本,邊看還邊針對彌賽這個角色做了筆記,零散地寫在光腦備忘錄裏。這時候他找出自己的筆記,快速梳理好語句邏輯,直接把整篇備忘錄給發給了沈祁。

“北冥有瑜:沈導,這是我在讀劇本時,自己總結出的對彌賽的理解。[文本鏈接]”

沈祁在弟弟妹妹圍上來的時候視線就已移開,想着謝瑜沒這麽快給答複,便先幫着蹭過來的沈六梳毛。

沈六被摸得舒服了,直接癱在大哥的腿上哼哼唧唧。沈祁不吃這套,把毛給他捋順後就直接推他大腦袋,示意他讓開。

“你是男孩子,別動不動就撒嬌。”不輕不重地教訓了一句,沈祁剛想重新拿起光屏,就看到老五頂替了沈六,比沈六大了不少的身軀就這麽蹬上他大腿,坐到他身上噴鼻子。

一陣陣氣流掃來,帶出燒魚罐頭的氣味。

沈祁皺眉,猜到沈五又在偷吃。他掃了眼沈五一身光滑幹淨的皮毛,連手都不想伸,身體向後仰,身體靠上沙發背,舉起胳膊嚴肅着一張臉看光腦。

他瞄了眼謝瑜最後一條信息的發送時間,點進了話後的鏈接。

彈開的備忘錄裏密密麻麻都是文字,沈祁通讀下來,入目的是幾個用序號列出來的大标題。言辭間都是謝瑜對新劇本中彌賽角色的理解,他還替這個角色寫了個小傳,最後分析了一下彌賽在全劇情節中的作用,把戲點都标了出來。

沈祁看得出,謝瑜對角色的理解很全面,即使有些地方感覺有偏頗,但整體來說已經很到位了。

文字間很具有個人特色,通篇措辭很口語,部分地方還省略了不少細節,明顯是謝瑜準備給自己看的,而不是專程拿來應付他提問的。

這篇備忘錄,八成是謝瑜為自己做的案頭工作。

沈祁又把這些段落看了一遍,舒了口氣,腦海中對謝瑜的印象又有了改觀。

先前謝瑜說想要嘗試彌賽,他難免覺得謝說得過于突然和随意。擔心他對彌賽角色認識不夠,這才主動開口引導謝瑜說出自己想法。這會兒謝瑜不用等他問出後再思考,便能拿出獨到的見解,代表着他提出的請求,并非一時興起。

沈祁一向很看得起工作态度認真負責的人,他先前對謝瑜的不肯定這時也都消散,贊許完謝瑜的工作方法後,他只對謝瑜演技保留了擔心。

“沈祁:備忘錄我收到了,還可以。”

謝瑜很少會把私人筆記拿給別人看,這時沈祁發問,他才突發奇想要給他看看。這會兒看沈祁久久不答複,又覺得自己這麽做有點冒失。

誰知道這位沈導對角色的理解是什麽樣,萬一他的理解正好和沈祁相左,這麽做不就自找麻煩?

他剛想再打兩句解釋解釋,就看到了沈祁的回複,那簡單的“還可以”,讓謝瑜笑了出來,忍不住開始揣摩這三個字的含金量。

導演這麽說,算是認可他,還是怕他面子過不去,說個場面話?如果是認可,滿意度會不會才到及格線……

謝瑜拿不準沈祁的态度,又不能急忙忙地追問,搞得像找沈祁讨要角色一樣。這時候,他只能看着光屏猶豫着。

好在幾分鐘後,沈祁又回複了。

“沈祁:文字不算,角色能不能拿,還得看發揮。”

謝瑜定定地看着“還得”二字,勾起了嘴角。沈祁這種表述,算是含蓄地答應了他更改試鏡角色的請求。

謝瑜還從這句裏看出了另一層意味。沈祁在看了他對角色的理解之後再這麽說,代表着沈祁至少是同意他對角色的理解。

沈祁答應他試鏡事小,贊同他的觀點事大。現在沈祁給出了正面回應,他就像吃了顆定心丸一般,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深入體會角色,照着與導演一致的想法方向在試鏡會上發揮。

謝瑜剛想直接回複一句謝謝,就看到沈祁補充了句新回複。

“沈祁:第六集 第三幕的第四段,前三個場景裏的對白,能出效果嗎?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可以錄出來聽。[圖片]”

謝瑜愣住,戳開圖片,就看到上面各種被人為标出來的高亮段落,都是彌賽的臺詞。

……沈祁這意思,是要在試鏡前考他臺詞?

謝瑜參加過無數劇組,也只和極相熟的導演在試鏡前讨論過具體演法。沈祁這麽開口,他難免認為沈祁還有顧忌,需要考察他。

謝瑜不好說什麽,只能先打了個好,下意識清嗓子,當下就準備練練沈祁标出來的這段臺詞。

他能理解沈祁為什麽要專門拿出這段臺詞給他,這段詞算是彌賽在何非面前撕去僞裝的一場,語言風格前後變化很大,算整個劇本裏難度偏高的長對白。

他猜測沈祁這麽晚沒睡,還要他錄臺詞,大概也在等着他給效果。既然沈祁不介意,那他只能硬着頭皮錄。

光屏畫面已經切換到劇本,謝瑜從床上下來,站直了身子,嗓子才打開,默念着臺詞找感覺。才點開錄音軟件,還沒出聲,就看到了數條新信息進入。

點開一看,沈祁又發來了不少選段,都配了截圖,其中好幾個都是謝瑜标出來的戲點。

謝瑜一口氣梗在嗓子眼,沉默了。

沈祁拿出來的工作量,說實話,他錄一宿都錄不完。

謝瑜舔了舔嘴,抿起嘴角不知該作何想法。要不是沈祁态度很嚴肅,他差點都以為沈祁在玩他。

“沈祁:劇組不會啓用配音人員,也不推薦後期補錄,現場的臺詞功底必須要重視。我挑出來的部分不一定是試鏡會用到的內容,或許能幫助你理解角色。”

“沈祁:還有一周。”

“沈祁:不早了,早點休息。”

謝瑜這時也明白了,沈祁這是在提點他。他趕忙在微信裏謝過沈祁,見人說了要休息,也不願再打攪,只在最後給沈祁說句再見,結束了對話。

拿到彌賽的試鏡機會,謝瑜又充滿了幹勁。确認自己能嘗試彌賽角色,他就能全心全意準備這個角色。他把沈祁标出來的衆多選段記下來,準備在完整過完彌賽戲份之後,重點訓練一下這幾場臺詞。

做完這些,謝瑜剛準備退出微信,看到沈祁的頭像,忍不住戳進他的朋友圈,想要看看沈祁是怎麽樣一個人。結果沈祁朋友空蕩蕩,只有幾張未配文的風景照。他失笑,想着沈導這人也無趣。

幾日連軸轉,謝瑜這時候再想繼續工作,身體也撐不住。謝瑜沒辦法,只能收了光腦,強制自己進入睡眠。

不知是因家中環境,還是劇組終于給了他中意角色的試鏡機會,放松下來的謝瑜睡得很好,一覺到大天亮才醒。

他人還沒完全清醒,就聞到了食物的氣味。

醬香裏摻入勾人食欲的酸味,濃郁的肉香味随後而來,誘惑得謝瑜當即翻身下床。

洗漱完畢的他順着香味來到客廳,就看到謝母在廚房裏,站在鍋邊,看到自家兒子起床,笑得很是溫和。

“這晚睡得好吧?”謝母笑中帶着善意的調侃,“餓了沒,我煮了點面,你爸早上做了醬肉餅,這次給你裝一大塊。”

謝瑜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湊到謝母身邊,看到了煮面鍋旁那盆葷肉。

謝母說的是肉餅,在謝瑜看來更像是肉沫。醬色的熟肉被剁得很碎,蒸在一起成了餅。

謝瑜想起原身記憶裏,謝家面館最出名的不是面條,而是各種調味的肉類。除了鹵肉片、紅燒肉塊外,最出名便是口感細膩醇香的肉餅了。

快煮出來的細面被擱到湯碗裏,撒上調味的小菜,再給勺厚厚的肉沫餅子,筷子一挑就能挑散。然後趁熱入口,勁道的面條和肉沫混雜在一起,連湯喝下,發出身薄汗來,成就一個完美的早晨。

“再多一點,媽媽。”謝瑜看着謝母的動作,低聲補充了句。

謝母笑笑,很縱容地又舀了一勺。

謝瑜看着謝母在動作,也不好閑着,就問她吃了飯沒。謝瑜點頭,說自己早就吃過了,爸爸和妹妹也吃了,很早就出門去面館了。

謝瑜聽罷,摸摸鼻子,這才發現自己是最懶的一個。

“媽,後面有個工作,成功說定後就會在家這邊拍戲。如果近的話,會在家住。”謝瑜笑笑,托着大敞口面碗往桌邊走。放下面碗也不急着吃,折回來替自己母親取圍兜。

“快去吃你的。”謝母點頭,“能說成最好,你都多少年沒回家住過了。你爸知道你帶着小婵回來,多高興啊,天還沒亮就起來忙活,就記着你和小婵愛吃肉沫面,出門時還讓我別忘了給你做。”

已經很多年沒體會過家人關愛的謝瑜,面對着如此慈愛親切的父母,他心裏備受觸動。他順從點頭,吸溜着面條,一本滿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