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選秀
跪在陰影中的女人慢慢擡起頭,眼皮垂下。
這是一張美人臉,哪怕是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之中,也如珍珠一般奪目。可是在蕭珩眼中,這張臉真可恨,令人厭惡。
蕭珩伸手鉗住她的下巴,迫使她仰起頭,“不敢看朕,嗯?”
聲音過于清冷,尤其是上揚的尾音,頗有幾分撩撥的意味。秀女們羨慕不已,巴不得皇上能這般對待自己,可白筠筠卻打了個冷顫。她前世做保險,那就是跟人打交道的行當。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普通人一打照面,幾句話下來,白筠筠就能判斷這客戶是那種類型,喜歡怎樣的交流方式。
此刻白筠筠毫不懷疑,這皇帝厭惡她!不,是憎惡!可是她頭一次進宮,與皇帝頭一回見面,哪來這麽大的怨氣。難道是皇帝把剛才踩衣裳那一幕看進眼裏,認為她是心機婊?
心機是本事,至于“婊”麽……白筠筠不敢當,還是贈給适才前面那位秀女更合适。
摸不透皇帝的心思,白筠筠再三細斟酌話語,小心回道:“回皇上的話,嬷嬷曾教導過臣女,帝王威嚴不可冒犯,故而臣女不敢直視您的眼睛。”
蕭珩伸手撫肩,眉頭微蹙,似乎前世的毒瘡猶在疼痛。這個女人說的每一個字,都讓他有掐死她的沖動。
“甚好!”蕭珩冷笑,丢下一句話便擡步邁進安和殿。
白筠筠長舒一口氣,強咽下差點跳出來的心髒。餘光看着皇帝的背影,心中滿是驚濤駭浪。多年職場練就出來的第六感告訴她,皇帝剛剛有殺氣。踩了個裙角,不至于這般觸怒君王。難道這怨氣來自于那個白撿的便宜爹?
蕭珩坐在正位,目光掃過含羞帶怯的秀女們。十七八歲的年紀,個個身嬌體軟,含苞待放。若他是前世的蕭珩,心中會有漣漪,可是歷經一世,什麽都不一樣了。前世太後做主,選了許多新人入宮。一個個看似無害,可是湊一起就像是鬥雞,明着鬥不過就暗裏鬥。後宮烏煙瘴氣,前朝沉疴舊病,哪有一天省心的日子。
見皇帝神色沉穩,與早朝一般無二,太後笑道:“皇上自打繼位以來,越來越有帝王風範,哀家十分高興,想來先帝也欣慰。只是今日選秀,皇上還是放松一些,莫要吓到了這些花兒一般的秀女們。”
蕭珩回道:“太後說的是。”
淑妃嬌俏活潑,與德妃對望一眼,對着太後笑道:“皇上哪裏是在選秀,這些秀女在咱們眼中是花骨朵兒,在皇上眼裏與奏折許是一樣的。太後還是多費費心,替皇上多選幾個可心的美人兒,免得皇上日後回過神來,看到臣妾這些人老珠黃的後妃們後悔。”
太後笑看淑妃,無奈的搖頭,“就你皮,後宮滿是美人兒的時候,哀家看你哭不哭。”
蕭珩唇角露出一絲笑意,卻未耽誤看秀女。十幾名秀女依依含笑上前,又依依失望退下。蕭珩揮手,并未留下一人。“後宮女子不必過多,朕最讨厭多生事端之人。本分敦厚,善解人意,足矣。”
Advertisement
太後撚着晶瑩透亮的水晶佛珠,緩緩道:“皇帝不貪戀美色乃是國民之福。只是皇嗣重要,關乎國本。皇帝年紀二十有六,膝下只有一名兩歲的公主,尚未有皇子。皇後整日纏綿病榻,何日能誕下嫡子。”嘆了口氣,又道:“選秀之事,皇上還需仔細斟酌。”
蕭珩斂了神色,“母後教訓的是。”太後的話說到了痛處,皇族蕭氏一脈,子嗣稀薄。民間有傳是蕭氏先祖殺伐過多,傷了福氣所致。蕭珩并不認可這種說法,自古開國皇帝,哪個不是雙手沾滿血腥,蕭氏先祖并無不同。
說話間,已剩最後一排秀女。這排秀女比前幾排運氣好,趕上了太後剛剛的訓話。太後的面子不能駁回,皇上把前兩位都留了牌子。
“河間府鹽運史姜犇之女姜好蓮,見過皇上,太後,兩位娘娘。”白筠筠前面的秀女出列,儀态妩媚,音如莺啼。
剛才殿外那一幕,蕭珩看了個清楚,此女不是個省油的燈。正要撂牌子,蕭珩瞥了一眼站在後面的白筠筠,出口問道:“剛才在殿外,怎麽回事?”
姜好蓮撲通跪下,雙膝前行兩步,淚眼汪汪的訴苦:“臣女向來循規蹈矩,不敢有絲毫僭越。适才,”手往後一指,恨恨的看向白筠筠,“就是她,妒忌臣女,先是踩了臣女的衣裙,害的臣女差點摔倒。臣女不敢殿前失儀,未與她計較,誰知此女如此過分,竟然再次故意踩臣女的衣裙。害的臣女衣裙撕開一道口子,還請皇上為臣女做主。”
啧啧,好一張巧嘴,蕭珩很滿意。給她添堵,他舒服。
蕭珩沉下臉,鋒利的目光轉向白筠筠,“今日選秀,你害姜好蓮殿前失儀。你,可知罪?”
剛才皇上在殿外與白筠筠說話,衆人都看在眼裏。太後和淑妃德妃也當皇上喜歡那名秀女方才駐足,沒想到竟然是為了此事。此女若是選中,皇上早早對她印象不佳,日後宮裏的日子必然不好過。可若是被撂了牌子,今日殿前被皇帝訓斥一事傳揚出去,必然影響閨譽,誰還敢求取被皇上厭棄之人,那這輩子也就算完了。
白筠筠也感嘆姜好蓮有張利嘴,只是跟一個金牌保險講師比口才,姜好蓮還差了些。她頭疼的不是姜好蓮,而是對她存有恨意的皇帝。白筠筠百思不得其解,就算對白岑有意見,至于頭一次見面就這般對她動殺氣?
蕭珩倚在靠背上,等着這個女人驚慌失措的哭泣求饒,上輩子她最善于哭哭啼啼的求饒了。只是蕭珩沒想到,白筠筠并未哭泣,也并未求饒,而是邁着标準的宮步上前,盈盈叩拜,道:“還請皇上太後和兩位娘娘贖罪,此事,臣女有話要說。”
蕭珩食指輕扣椅子扶手,瞧着那副看似憨厚的模樣,心中越發憋悶:“是否如姜好蓮所言,你故意踩她的裙擺?”
白筠筠承認的幹脆:“回皇上的話,是。”
此言一出,太後手裏撚動的佛珠一停。蕭珩也一愣,她承認如此之快,必有妖。
白筠筠離着姜好蓮一步之遙,身子一側,把姜好蓮被踩壞的裙擺猛地撕了下來。姜好蓮被吓了一跳,殿內衆人也沒料她會這般。
眼看蕭珩面上變色,目光含怒,白筠筠手捧着一塊裙尾,高聲道:“太後娘娘,皇上,臣女的确踩了她的裙尾,正如姜好蓮所言,是臣女有意為之。只是臣女并非無緣無故,而是姜好蓮的裙尾上用金線繡上了燈盞花。”
太後向前探探身子,手指繼續撚動佛珠,面上的神情已是好看許多,“你繼續說。”
“是,臣女謝過太後娘娘。”白筠筠一副感恩戴德的模樣,“當今皇上愛民如子,提倡勤儉。教導臣女的嬷嬷曾言,太後娘娘素來厭惡奢靡之風,穿衣用膳從不鋪張浪費。宮中娘娘更是效仿太後娘娘的嚴正勤儉之風,不僅不用金絲銀線,就連首飾也少用寶石等貴重之物。姜好蓮身為臣子之女,竟然在裙尾用金線刺繡,如此奢靡是對太後與娘娘們的不敬。此為其一。”
“其二,燈盞花別名冬菊,犯了皇後娘娘的名諱。在安和殿偏殿時,臣女并未注意姜好蓮的裙尾,直到剛才站在姜好蓮的後面,這才瞧見。臣女好心相勸,怎奈她并不領情。臣女就想,萬一姜好蓮為此事所累,被當堂訓斥,那一個姑娘家的閨譽蕩然無存。臣女愚笨,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只得上前踩下來這裙尾。”
嬷嬷曾有意提醒,當今皇後閨名中有個“菊”字。跟貴人名號相沖,的确是大不敬。
姜好蓮癱軟在一旁,臉色煞白,想狡辯卻又不知從何辯解。事實不是這樣子,可是她的裙擺的确用金線繡了燈盞花。姜好蓮顫抖着嘴唇,頻頻叩首求皇上贖罪。
蕭珩一言未發,冷眼瞧着地上的女人,熟悉又陌生。前世她比軟包子還軟包子,整日梨花帶雨,沒想到竟然還有這般伶牙俐齒的一面。這番話言辭有據,缜密無漏洞,可是他剛才看的明明白白,根本不是她所說的那樣。
原來,前世是她太會演戲,太會隐藏。将他蒙在鼓裏,簡直可惡至極。
見皇上面色如霜,盯着地上的白筠筠一臉不喜,太後打圓場:“皇上,你看此事如何是好?”
蕭珩揮揮手,指着地上的姜好蓮,“來人,攆出去。河間府鹽運史姜犇教女無方,對太後與皇後不敬。即日起,革職查辦,以儆效尤。”
兩個太監上前,不等姜好蓮喊冤,從後面用塊布子一捂嘴就拖下去了。動作幹脆利索,一看就是做慣了這事。
白筠筠心裏的鼓槌敲得當當響,直到看見姜好蓮被倆太監拖下去,這才意識到自己手腳吓得冰涼發顫。之前打算進宮,那是不知道皇上會這般厭惡她。如今就算被白岑賣到尚書府,嫁給一個病秧子,也比在老虎口下尋食的好。
殿內無聲,直到白筠筠額上溢出汗,只聽皇上笑了一聲,似是無意道:“幾日前,朕吃魚竟然不小心被魚刺卡在喉嚨裏。下也下不去,上也上不來,着實難受。”
白筠筠聽明白了,太後與淑妃德妃也聽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如鲠在喉。她白筠筠,就是那根刺。
太後看着地上跪着的白筠筠,這女子她中意,奈何皇上不喜歡。“既然皇上不喜,那就……”
白筠筠一陣激動,好比死裏逃生,正要謝不留之恩,卻聽皇上輕輕巧巧吐出三個字。
“留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