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同學

黃秀芬翻個白眼,“行吧,我看着辦。”

周向楠道:“我看書上說桂圓可以和很多種食物一塊做,簡單點兒的紅棗桂圓煮一塊兒就行,安神補血,健腦益智。”

她本來想說銀鷺的桂圓蓮子八寶粥呢,想想這才八二年,銀鷺這牌子估計還沒出來呢。

黃秀芬點點頭,“行,就聽向楠的,明早給你們煮紅棗桂圓湯。”

周大海今天去了市裏賣水果呢,還沒來得及吃飯,黃秀芬趕緊弄飯去了,三人坐在院子裏邊納涼,邊聽周大海說着今天的生意。

“還可以吧,畢竟市裏也沒有幾家賣南方水果的,而且我的水果種類比別人的齊全,有錢人就喜歡吃這些稀奇古怪的……你要是賣便宜了,人家還覺得你賣的是假的呢,今天可是賣了不老少呢。”

陳老太太撇撇嘴,“要我說,這荔枝和這啥果還挺好吃的,這啥火龍果就是騙人的,皮厚的還沒蘋果甜呢,還貴的要死,一個就要好幾塊錢,都夠還好幾斤肉了,吃那幹啥?對了你貨賣完了,啥時候去南方?”

周大海好笑的搖搖頭,“娘,人家就喜歡吃這樣的。對了,娘,我前次去南方的時候跟人家談好了,以後我就不去了,往那邊打個電話,人家就給我送過來了,這桂圓幹就是今天才到的貨。”

陳老太太問道:“其他貨呢,你放哪兒了?這東西可貴重的很,別弄丢了。”

周大海擺擺手,“我們在市裏租了間倉庫,老三在那看着呢,丢不了。”

陳老太太點點頭,見黃秀芬端着碗出來,趕緊讓周大海吃,一轉頭,見周向楠托腮發呆,“向楠,想啥呢?”

周向楠遲疑了一瞬,還是否決了心裏的想法,一是她現在并不缺錢,二是擔心影響學習,畢竟她離開學校幾十年了,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三則是要幹就幹票大的,現在時機不合适。

但是她在聽了周大海的話後有了個想法,倒是可以說給周大海聽聽,“就是覺得大伯父敢做敢想,其實我覺得大伯父要是有足夠的資金的話,可以在縣裏買個店面,讓大伯娘在店裏賣,大伯父可以去市裏賣,這樣賺的錢也多了。”

周大海若有所思,沒想到黃秀芬卻是第一個不同意的,“向楠,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咱家每天吃飯就得不老少錢呢,這剛買了房子,哪裏還有錢啊,何況這房子也不便宜,擺攤就挺好的,把水果放家裏就行了,又不是放不下。”

周向楠知道這時候人的觀念,并不生氣,“大伯娘,擺攤子的攤位費是少,但是搬來搬去的你多累啊,大伯不在家,你一個人短時間還行,時間長了可受不了,最重要的是搬運過程中有個碰撞啥的,可就是幾塊錢沒有了。而且積少成多,時間長了攤位費也是一大筆錢,買了門面房,以後這房子就是你的了,你不但不用出攤位費,省事了,以後你不想賣水果了,還可以租出去,錢不就又回來了。”

黃秀芬聽的連連點頭,可想到買房子又是一大筆錢,不由得有些猶豫,“我再想想吧。”

Advertisement

周向楠點點頭,她就是提個意見而已,具體的就看這夫妻倆了。

第二天一早六點周向楠就去了一中上課,分在了吳老師所在的文科一班。

因為耽誤的那十年,導致這幾年高考人數太多,競争太大,加之課本內容比起後世薄多了,早在一個星期前各科課程就全部上完了,也提前分了班,提前進入了複習階段。

這個班就是後世的尖子班,除了成績好的,有‘經驗’的複讀生,還有不少‘官二代’‘富二代’。

她去的時候教室裏幾乎坐滿了,只餘最後一排靠右邊的一個空位。

她視力五點零,坐哪兒都行。

就是前排幾個回頭看她好幾眼的大齡青年男女看起來有些眼熟,這幾個人的眼神也有些怪異,周向楠掃了一眼實在想不起來這幾人是誰,幹脆收回了視線。

今天的早讀是語文。

吳老師還沒找齊課本,幹脆把她自己的課本先借給周向楠用。

早讀就是背誦課文,數量還不少,大多數聽都沒聽說過,畢竟她兒子高考都是二十年後了,語文課程上改變還是很大的,她讀起來十分的陌生。

好在古詩詞倒是想通的,她沒少教孫子背誦,多讀了幾遍就記下了。

不知是不是多了一世經驗的緣故,她發現自己的記憶力變得好了,一個小時的早讀結束,她背會了《荷塘月色》,《過秦論》,《陳太丘與友期行》以及詩經裏的《碩鼠》。

早讀結束後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前排那幾個眼熟的男女同時轉過頭來,熟稔的招呼道:“周向楠,你咋回來上課了,不用工作了嗎?”

周向楠可以肯定,這幾個人認識她,身份麽,坐在最後幾排的都是複讀生,而這幾人卻跟她熟悉……所以,這幾個男女,應該是她那一屆的吧。

果然,見周向楠有些茫然的樣子,其中眼神靈活的姑娘張大了嘴,打趣道:“哎,我說周向楠,才分別了一年,你不會已經忘了我們是誰了吧?”

周向楠幹笑兩聲,她當年出事兒之後,拿着大伯和奶奶的給的錢離開縣裏之後就再也沒回來過,也沒有打聽過老同學的消息,幾十年了,不記得很正常好吧。

見她她這樣,眼神靈活的姑娘翻個白眼,主動介紹道:“我叫陶欣欣,她叫于芳榮,他叫苗偉,他叫向傑,想起來沒?”

周向楠笑着點點頭,“想起來了,向傑你的數學咋樣了,現在能算請概率問題了嗎?”

說來好笑,向傑爸媽都是會計,向傑卻連最簡單的概率問題都算不清,着實的奇怪。

向傑臉一紅,憋的說不出來話,還是陶欣欣無語的替他解釋道:“要是算清楚了,還能在這嗎?”

周向楠點點頭,以前學校的事兒慢慢回憶起來,向傑除了數學之外,其他科目都不錯,要不是數學拉分太多,他早就考走了。

周向楠又問道:“你們呢,怎麽在這裏?”

不是應該在隔壁的畢業班嗎?不會是預選沒過吧?

果然,陶欣欣嘆口氣,“還能為啥,五月的預選沒過,我們就轉到這個班了。”

周向楠也跟着哎了一聲,“考試的人太多了,競争太大了。”

陶欣欣贊同的點點頭,随後擺擺手,問道:“算了,不說那些晦氣的事兒了,你呢,你咋又回來了?”

向傑也點頭問道:“是呀,周向楠,你當時的成績那麽好,還是預選第一名,沒參加高考實在太虧了,這是想通了?”

周向楠笑着點點頭,“想通了,還是上大學有前途。”

陶欣欣道:“嗯,我爸媽也是這麽說的,說是紮進褲腰帶也要讓我考上,這都第三年了,我發愁啊,萬一明年的預選再不過咋辦?”

周向楠安慰道:“別愁,你有經驗,說不定今年直接考上重點大學呢。”

陶欣欣笑笑,“借你吉言吧,我也不用考上重點大學,只要能考上就行了。”

說完指着她前排和周向楠左右幾人道:“他們也是複讀的,不過聽說有幾個成績特別好的,預選發揮失利,複讀就是沖着重點大學去的,競争也不小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