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渑縣古墓(2)

半小時後,唐書恒帶着提着大包小包、穿的一身花裏胡哨的Karen來到了校門口的公交站牌下。

“我說,Karen啊,咱們這是去幫忙,不是旅游啊!你還帶相機和電腦幹嘛?這些東西研究所的人都有,再說,要是真的需要咱們帶着的話,我爸肯定會跟我說的……”唐書恒默默将過路人異樣的目光忽略掉,實在很想裝作不認識這個家夥。

Karen卻也不在意,只是神秘兮兮地笑了笑,淺灰色的大眼睛不住沖唐書恒放電。

後者內心忍住想揍他一頓的想法,面上依舊是那副斯文的樣子,從褲兜裏掏出手機來擺弄了一番。

“車,來了。”約莫幾分鐘後,Karen睜着一雙千裏眼,遠遠就看到了那輛熟悉的綠皮車,出聲提醒道。

“……”唐書恒透過厚厚的鏡片,努力向Karen指的方向看去,卻也只能看到一角若隐若現的綠色,心內默默羨慕了一下Karen的視力之好。

車來了,唐書恒為了維持樂于助人“中國好青年”的形象,想幫Karen這個傻小子一把。

奈何人家根本不領情,手一揮拒絕了唐書恒的好意。宛如大力士一樣,輕輕松松地提着大包小包就上了車。

到站之後,車門一開,他直接就往下蹦,帶着他那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穩穩着地。

唐書恒驚得眼珠子都要蹦出眼眶了,這家夥,難不成還是練過的?看着挺文弱的樣子啊……

唐書恒正在發愣中,Karen竟然絲毫不等他,身形敏捷地像個猴子一樣在人群中穿梭,見縫就擠過去。

唐書恒開始勉強還能跟上,到後來就要一路小跑了,卻又不好意思直接來一段大嗓門,只好加快腳下步伐。

兩人一路橫沖直撞過了安檢,來到了候車室,屁股還沒坐熱,就要發車了。又是一陣忙活,中途還倒了一次車,火車換大巴。

到達渑縣之後,唐書恒本想帶着Karen打的過去,誰知司機在聽說那個稀奇古怪的地名之後,愣是不敢載他們,加錢都不願意去!

唐書恒無法,最後兩人還是死皮賴臉蹭上了一輛順路的三輪車,才在次日傍晚,到達了渑縣小裏莊考古研究基地,與省考古研究所和A大考古專業的專家們會合。

當時,一身汗臭跋涉千裏而來的唐書恒,心裏的感覺跟紅軍會師一樣一樣的。目光轉向一邊正與所長興高采烈聊着此墓相關情況的Karen,唐書恒又暗自郁悶了下。

同樣都是跋涉千裏來的,這待遇怎麽差別這麽大?

“書恒,快過來——”自家老爹可算出現了,卻根本不給他任何喘氣的機會,剛來就不讓他閑着,“一會要開個小會,完事之後可能會下墓,你帶好Karen。”

多日不見,感覺自家親爹好像瘦了些,原先圓圓的臉龐削尖了許多,也黑了。

褪去在學校常年穿的一身洗得發白的西裝和系的歪歪扭扭的領帶,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工作服,帶着沾着一些土的白手套的他,看着就像個辛苦耕地的老農民。

唐書恒的一句“爸”卡在了嗓子裏,看着老爸在留下這句話之後,一句多餘的話都沒說,又去了別處忙活,不停進進出出,突然心頭湧上了一股心塞。

唐書恒自六歲起,母親便因癌病去世了,只剩他與老爸相依為命。

老爸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所熱愛的考古事業。受唐鵬教授的影響,唐書恒自幼也對文物、考古極感興趣,不光遺傳了唐鵬教授的高度近視眼,骨子裏的認真刻苦鑽研勁兒,也遺傳到了。

只是由于自幼受到家人來自生活上的關愛較少,加上與人溝通少,唐書恒人際交往上的能力極差,也不太懂如何照顧別人。跟Karen的相處,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Karen那邊與領導的臨時“會晤”也結束了,他這才想起來被自己丢到一邊的老夥伴。

四下探頭尋找了一番,正好看到陷入沉思狀态的唐書恒。

Karen抓了抓頭發,正打算偷偷上前,給這個老夥伴一個出其不意的“驚吓”,腳下卻猝不及防被絆了一下,登時一個不穩,直接向前撲去。

他的第一反應是緊緊護好相機和筆記本電腦,手忙腳亂之時,突然感覺手腕上一緊,不知是被誰拉住了,這才避免了與大地的親密接觸。

Karen倒不是頭一次遇到過這麽窘迫的事,因此也很快就調整回來了,心裏對中國人的好感度再次提升了一個臺階。中國人的熱情好客,果然不是白吹出來的!

Karen剛想擡頭向那個好心的大兄弟道個謝,擡頭的一瞬間卻是一愣。不只是他,對方也怔住了,看着他這副樣子,許久沒反應過來。

“Karen?”對方微驚。

“周鼎坤?”Karen操着一口蹩腳的中文,喊出了對方的名字。

兩人剛要開啓一番相認,唐書恒早已放下了包,從臨時搭建的帳篷裏走了出來,看到站在Karen對面帶着一個黑帽子、黑外套牛仔褲的周鼎坤後,反應不亞于看到衛星撞地球。

“周鼎坤,你怎麽也來了?你不是回家了嗎?”周鼎坤是家最遠的,按理說此時他不該來這才對。

“前幾天,教授給我打電話說了渑縣小裏莊發現了一座未知朝代古墓,有可能是魏晉的,所以我便過來了。”周鼎坤長得文绉绉的,說話也文绉绉,對誰都很客氣。

“魏晉的?那喊我和Karen過來幹嘛?”唐書恒心裏納悶,他和Karen都是秦漢考古方向的,突然一個電話把他倆喊了過來,他還以為是秦漢的呢。

“這我就不清楚了,一會開會,應該會詳說一番目前的發現。”

但凡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大多都是如唐鵬一樣一絲不茍,對工作秉着高度熱情及責任心,對于沒有把握的事通常都不會亂說。

唐書恒、周鼎坤這兩個考古研究生中的佼佼者,給大家的印象也是如此。

只是前者內裏并非如外在一般,而後者卻是從裏到外始終如一,是個徹頭徹尾的學究。

“那,我們,進去開會?”Karen抓了抓一頭金色卷毛,淺灰色的瞳孔巴巴地瞅着兩人。

“當然要進去了,走吧。”唐書恒也不多說,當先帶着兩人向着基地最中央的帳篷走去。

Karen之前也沒少下墓地,不知為何,這次卻顯得那麽激動,一路不停驚嘆,相機也打開了,随時随地拍幾張。說着德國風味的中文,不時還會蹦出來幾個德語單詞,充分表達出了他的激動之情。

剛一進簡陋的會議室,一行三人就接受到了領導的熱烈關懷。當然,主要還是對Karen,畢竟整個考古專業,目前就這一個外國留學生。所謂物以稀為貴,就是這番道理了。

一番客套後,三人落了座,正對着唐教授,在場的考古專家們除了唐鵬、王所長、劉副所長之外,還有三位來自省考古研究所的,以及一個外地調過來的陳博士,實習生和研究生若幹。

王所長進行了一番開場白,加上對Karen能親自“莅臨指導”的一番謝意,唐書恒不住翻白眼。

左邊的周鼎坤坐的端端正正,神情絲毫不為所動,甚至還掏出了本子在記着什麽。

再看右邊的Karen,卻是笑容滿面地聽着領導講話,不時掏出相機拍一張,不像個“指導”工作的,倒像個出來旅游的。

随後,會議正式開始,大屏幕上投影出了若幹張照片。

瞬間,包括唐書恒在內的所有人,都是瞬間變了顏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