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崩盤(三)

“羅經理?”姜錦年出聲道。

羅菡摁着筆記本封皮,手背上青筋暴起,每一條都脈絡明晰。她死瞪着姜錦年,細長的眼睛略略泛紅,這般模樣,真像是要吃人。

姜錦年莫名慌張,硬是從喉嚨裏擠出一句話:“我把它碰到了地上。”

“然後你就打開了?”

“不是,我沒……”

“你沒想看,可你還是看了。”

“我根本不知道裏面寫了什麽。”

羅菡已經敲定了她的罪名:“你只要一撒謊,就會臉紅、摸鼻子、視線往左邊看。”

姜錦年趕緊搖腦袋。她要怎樣解釋?她急中生智,道:“辦公室有攝像頭,你可以調取監控錄像。”

卻不料羅菡食指一伸,指向桌下:“筆記本掉在這裏,攝像頭能拍到嗎?”姜錦年百口莫辯,羅菡一再追問:“你回答我的問題。”

她大聲吼道:“回答!”

振聾發聩。

最近組裏有傳言:羅菡更年期到了。更有甚者,直接說她:歲數将近五十,怕是絕經了。

羅菡在辦公室弄出這麽大的響動,外面一定能聽見。男性比例高的公司裏,女領導一向很難做。旁人會如何編排她?她懶得多管,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姜錦年身上。

姜錦年丢失了平日裏的機靈勁,懵懵地看着她。頭一次被信賴已久的上司冤枉,那感覺,就像是一位忠臣盡力輔佐明君,而在一夜之間,君主不分是非,昏庸無道,胡亂給臣子降下一樁罪孽。

不僅是這樣。

Advertisement

猜忌正在萌芽。

近來,公司裏什麽風言風語傳得最厲害?

老鼠倉。

倘若被發現,有什麽後果?

不可估量。

姜錦年眼瞳微微收斂,呼吸乍然急促,又逐漸平緩。她垂頭,半跪着,後退一步,冷靜道:“禍從口出。那天早晨,股市開盤之前,你和夏助理說了這四個字。”

羅菡似也恢複鎮定:“多謝你提醒我。”

她睫毛微顫,聲音壓得極低:“你現在是有後臺,人跟以前比,大變樣了。”

哪有後臺?

我他媽哪有後臺?姜錦年在心中咆哮。

片刻後,姜錦年反應過來,羅菡正在談論傅承林。傅承林的資産、關系網、地位和背景,都被羅菡默認為姜錦年的囊中之物。

姜錦年為自己辯駁一句:“我不靠男人,連車貸都在自己還。”

羅菡笑道:“這我可教不了你。”

她笑完,覺得哀怒。

她問姜錦年:“你看了幾頁?”

姜錦年閉眼說:“一頁。”

羅菡脊背發冷:“哪一頁呢?”

姜錦年試探地回答:“建倉。”

辦公室的燈光清透如水,照在羅菡空茫慘白的臉上。她沒忘記自己身在何方,火速站立,手指當做梳子,向後理了理頭發。發梢幹枯毛躁,明顯分叉了。

她佯裝無事地整理桌面,重新把筆記本鎖在抽屜裏,叮囑道:“你跟別人透露一句,就是割我一塊肉。”

姜錦年已經百分百确認了局面。她問:“羅經理你為什麽要……”還沒說完,羅菡打斷道:“你不是我,你不了解我的難處。”

從羅菡辦公室出來,姜錦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恐懼。她的優秀榜樣忽然倒下了。她其實還是糊裏糊塗一頭霧水,啥也不知道,別的同事偷偷問她:“你被羅菡訓了一頓?”

姜錦年道:“沒……沒。”

她接連回答兩個沒。雙重否定,那就等于“有”了。

夏知秋安慰她:“打工仔哪有不挨罵的。”

她看着他,欲言又止。

夏知秋認真地問:“遇到困難,想找我指點幫忙?”

姜錦年反而說:“不是。我想起你的研報數量,比高東山低了一檔。”

夏知秋嗤之以鼻:“我只看重質量,不在乎數量。”

他仍是一副信念至上,堅持“投資哲學”的模樣。他常說:正确的投資組合,一定比持有現金更劃算。投資組合的波動與經濟市場密切相關,市場信息具有迷惑性……首先,我們要想清楚投資目标。

目标,目标。

這兩個字,何其困擾?

姜錦年在公司裏找不到一個可以推心置腹的人。

她斟酌了半天。傍晚,她和傅承林見面,腦子還在思考,嘴上就說出來:“我有事情要問你。”

傅承林道:“直接問。”

他的目光與她撞上,透視着她。好像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難逃他的偵察。她不自覺地端正态度,坦白交代道:“我們經理做了老鼠倉……以前做過,或者正在做。我現在知道了,我應該怎麽辦?”

傅承林穿着白襯衫,深灰色西裝,正從大廈的樓梯間往外走。他驚訝于姜錦年主動來找他,聽完她的描述,他微蹙眉頭,語氣裏帶了點兒嚴正沉肅:“跟我進辦公室,我們詳談,這兒不是說話的地方。”

姜錦年快速跟上他。

傅承林問她的第一句話是:“你有沒有參與?”

他反鎖辦公室的房門:“在你知情,或者不知情的前提下。”

姜錦年咬定道:“我沒有。”

傅承林也就相信了她:“那這件事和你沒關系。我也不用管了。”他極淡地笑了一下:“證監會一直在嚴打老鼠倉和內幕交易,新三板和私募基金都是重災區。你問我,你該怎麽辦?我的建議是,你平常怎樣工作,這些天就維持原狀,別慌,別亂想。”

“龍匹網”股票事件,讓姜錦年知道,她很容易受到上司影響。小時候,家裏人總教育她“尊師重道,尊敬師長”。工作以後,她暫時改不掉毛病,對她所信賴的領導們,有一種認同與敬佩感。

傅承林卻教育她:“你別站隊,更不能幫人背書。”

姜錦年疑惑:“背書?”

傅承林解釋道:“就是拿你自己的信譽,為別人作擔保。”

他松開領帶,随手扔在桌面。座機鈴聲響起,他選擇接聽,外放的音量在說:“傅總,六點半有一場決策會……”

還有半個小時。

他挂斷來電,長話短說:“你經常在我這兒誇羅菡。我欣賞她的處事風格。不過公募基金容不下老鼠倉,你得沉住氣。今天跟我說的話,別再轉述給第二個人。”

姜錦年覺得做人好難。

她在傅承林的辦公室裏踱步,碎碎念地問:“我什麽都不用做嗎?”

最開始,傅承林對這事兒還挺上心。可他一旦确定姜錦年卷不進去,他就又是一副冷冷靜靜波瀾不興偶爾笑兩次的敷衍樣子:“舉報輪不到你來插手,我猜你一狠不下心,二根本沒有證據。你是羅菡提拔上來的助理,她要是出了事,你的首要任務是撇清關系。”

姜錦年心下一顫,思維更亂。

傅承林打開抽屜,拿出一盒夾心巧克力,親手剝一塊,喂給她吃。

他看她的茫然無助,就像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他說:“一般人發現上司違反企業規定,涉及刑事案件,首先會擔憂受牽連,再掂量其它方面。”錫箔紙被他揉成一團,扔在垃圾簍裏。他囑咐道:“公司管理需要分層,上級扶持你,培養你,是職務要求的一部分。工作歸工作,私人感情歸私人感情。”

姜錦年驀地想起,羅菡也曾經說過:別把私人感情摻雜在工作裏。

她好像學到了什麽,又好像一事無成。

她聽從了傅承林的指導意見。

冷血,她罵自己。

很快,現實又給她上了一課,俗稱:紙包不住火。

據說有人做了實名舉報,證監會立即介入調查。前一天夜裏,遠在上海證監局工作的梁枞還給姜錦年發了條微信,說:“你可千萬別犯法。”姜錦年當時不懂,第二天,她方才明白過來。

上午九點半,股市剛開盤,那些人就出現了。他們并沒有傳言中的兇神惡煞,但是他們帶走了羅菡,那會兒,姜錦年離他們的距離僅有不到一米,她能清晰地聽見心髒在胸腔中跳動——撲通、撲通。血液順着脖頸湧入大腦,沖淡了一切觀察能力。

途徑姜錦年面前時,羅菡的鋼筆從口袋中掉落。

姜錦年彎曲雙腿,幫她撿起。

在僅有兩個人能聽到範圍內,羅菡說:“我母親病重,我急需錢。開倉賺了一百萬,這些年來,我早還給公司了。”

講完,她笑得燦爛。

哦,對了,她還補充一句:“在這家公司裏,有競争關系的朋友都是騙子。”

什麽騙子?

羅菡無法細談。

姜錦年再也沒有見過她。

第二周的禮拜一,上級公開了人事調動。夏知秋升任為基金經理,負責掌管羅菡手下的四只基金。他這幾日的臉色都不太好,仍然向全組同事鞠躬道:“承蒙大家關照,今後,我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

沒人提起羅菡。他們只是鼓掌,并喊他:“夏經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