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交換人生(9)

高中寒假放假晚, 在一月下旬。

在那之前四高一片喜氣洋洋,無論教職工還是學生都大包小包地往外拿。

學校領導更為高興的是, 在放假前他們學校還拿回了一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這是國家級獎項, 這次顧青他們是憑借河流污染原型機拿到了一等獎,顧青是第一完成人,也是這個獎項中獲獎人年紀最小的一個。

事實上, 他們組中除了指導老師,其餘都是學生,年紀都不大。

這對學校來說都一樣,因為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他們第四中學的。

齊校長高興之餘, 感嘆今年注定是他們四高豐收的一年!

作為第一完成人,顧青他更是個香饽饽了。

在領獎時, 他就收獲了不少在各色領域頗有建樹的研究人和工作者, 他們都不會因為顧青的年紀小,就輕視他,到底哪怕之前不知道他的,可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就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

其中中科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宋保冬, 尤其青睐顧青。

宋保冬研究方向就是水質轉化機制和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這和顧青如今這個發明, 在很大程度是重合的。

再者宋保冬的年齡做顧青的爺爺都不嫌少, 他更不會因此去嫉妒人家一個年輕人,反而邀請顧青去他們研究中心參觀一番。

顧青欣然同意了。

參觀過後,顧青還和宋院士互通了聯系方式。

這次不僅僅是宋院士, 和其他學者和工程師也交換了聯系方式,以後大家可以互通有無。

等顧青他們回到學校,學校還給特別開了表彰大會。

Advertisement

表彰大會後就是慶功會,加上期末聯考也過去了,只等着放假歸家,所以一時間四高特別的熱鬧,哪怕學校老師說成績單會随後在班級群裏發放,也只能減少了學生們一分熱情。

這其中周臨心情特別複雜,他從前就是個刺頭,開學後還想威吓顧青來着,如今經過了半個學期的“改造”,他的改變讓家長都覺得不可思議。

周臨的成績雖說還是在班級墊底的,可那也是相對的,比起從前已經進步了很多,這次綠色校園計劃,他一開始也是(自認為)迫于淫威才去競争的,不過他很快發現他比其他同學都上手快,還得到了不少表揚。

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周臨自信心,也給了他想去進步的動力。

這次學校發大禮包,周臨拿到了不少同學都還沒有的農産品:

一個西瓜。

主要是西瓜熟得晚,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對外推出時價格也非常貴,這點看葉嘉言他爸葉應新,一開始還是顧客滿多少金額後免費送人家一個,後來那金額一漲再漲,他還想幹脆不送呢。

為此周臨還收獲了不少同學豔羨的目光,幾個好哥們慫恿他開了,他也沒舍得。

結果出校門沒多久,周臨就看到了幾個穿黑西裝的青年。

周臨:“!!”

周臨一咬牙,就抱着那個西瓜去上供,周身還萦繞着“視死如歸”的悲慘氣場。

社會青年們:“…………哎呦我去,你這學生什麽毛病?搞得我們是什麽流氓混混一樣!”

周臨:“……??”你們不是嗎?

社會青年:“…………離我們遠點,這要是讓我們北北哥看到,我們還要不要臉了!”

周臨:“…………”

周臨只能抱着足有三十斤的大西瓜,灰溜溜走了。

卻不知道等他走後,社會青年中有一個搭搭肩道:“四高的西瓜在雲來酒樓那邊散賣的,一斤最少得要二十塊,那還是友情價呢。那麽一個西瓜,少說也有五六百,這要是被抓住都足夠判刑的了——我嚴重懷疑剛才那傻叉要碰瓷咱們!”

“不是,咱們哪裏像是黑社會了?”

“那小子好像有點眼熟,嗨,我想起來了,之前不就是他想給咱們北北哥下馬威,讓咱們逮着揍了一頓。怎麽着?現在他也能分到西瓜了?”

“說得咱們分不到一樣!”

他們今天就是來拉貨的,顧青按照內部價銷給他們一批瓜果蔬菜。說是內部價,其實還是要比尋常瓜果的市場價要高一分的,不過也就高一分,而且多了也沒有。

再說周臨,他不僅拿了大西瓜回家,零零散散的瓜果蔬菜也有數十斤,夠他們家一家四口吃一個星期的,而且過年前他們還能再來一次學校,收一茬菜,到時候還會分魚下來。

等回了家,周媽幫忙接過來。

周臨看着他媽因為操勞而長了老繭的手,本來還想着把學校發的現金禮包自己留着的,想了想還是把那個信封塞給了他媽。

周媽還奇怪呢,掏出來一看發現是一沓現金:“周臨?這咋回事?”

周臨悶聲說:“我們學校發的,給你了。”

周媽知道他們學校弄那什麽無土栽培的,可沒想到:“咋那麽多?這都有你爸一個月工資了。”周臨他爸是開公交車的。“你們學校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啊?學校領導知道嗎?”

周臨有點不耐煩道:“你咋那麽多問題,讓你拿着你就拿着呗。”

周媽小心翼翼地看了兒子一眼,“那媽就拿着了,等過幾天給你和你弟買雙球鞋,再買身新衣服。你不是想要一雙耐克的新球鞋嗎?”

周臨莫名鼻子一酸,悶聲悶氣道:“我啥時候說過了,我這雙鞋不還好好的嗎?再說哪有穿球鞋幹活的。倒是你,你拿去買身新衣服,再買點化妝品,你看你手糙的。”

不等他媽再說什麽,周臨就回了他和他弟的屋兒,不知道想到什麽,就出去到廚房,到了那邊發現他媽捂着臉。周臨一僵,輕輕往後退了幾步,裝作什麽都沒見一樣:“你買麗來日化之前出的洗面奶就行,那個好用!”也不貴。

周媽趕緊把眼淚咽回去:“嗯吶。”

周媽也不是心裏難受,她就是高興的。從前周臨叛逆,她和孩子他爸都管不了,那時候孩子和他們兩口子說句話都難,現在孩子那股勁終于擰了回來,也知道體貼她了,她都不敢奢求更多了,這樣就好,這樣就好。

那邊周臨回了自己屋兒,他心裏就墜了個大石頭,呆呆站了好半天,這才把他的書都給找了出來,把書都給弄規整了,然後坐在書桌前,頭一回在家把書看了進去。

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新的一年,到來了。

下學期開學後,高三學生也迎來了他們在高中的最後半個學期,在六月份他們就迎來了他們人生中重要的關卡:

高考。

在開學後,照舊要開動員會。

高三的仍舊會能感受到那種凝重,只是今年的高三學生相對往年來說,多了幾分從容,尤其是看到站在臺前演講的顧青後。

還有就是文科生,這時候深刻感受到了對理科生的羨慕嫉妒恨,怎麽大佬是理科生!

好在他們文科生這邊也不是不能被帶着飛,像之前河流污染原型機項目中,就有三個文科生。這次學校的綠色校園計劃中,參與核心的也有數個文科生,他們都在準備相關論文和參報小項目了。

而大部分文科生,是沒有這樣的待遇的,只是他們比往年還是多了不少優勢的,就參考書籍和資料這一塊,敢說一高那邊可能都沒這麽齊全,還有他們還多了不少興趣小組,開展了不少針對性提高學分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有糧,心中不慌。

食堂夥食改善了不止一倍,好不?

而理科生這邊,有志向參加奧賽和科技大賽的,除了可以得到老師指導外,還能得到顧青的指點。

雖說顧青只參加過物理奧賽和信息學奧賽,但數學、化學和生物奧賽,對他來說也不在話下。

另外,顧青還沒少給迷途金魚們指點迷津,畢竟是高三了,壓力與日俱增。

還不僅僅是學業壓力,還有家庭瑣事等,像有的父母明明早就同床異夢,卻還是要為了孩子高考就忍着,想着孩子高考完就離婚的,這樣的家庭不是一個兩個。

顧青:“……”

說起這個來,上學期暑假開學後學校多了個心理老師。這還是顧青向校長旁敲側擊的,他覺得他很有先見之明,回頭就鼓動心理老師敢于出擊,要走進群衆,不能等着學生去找她,畢竟很多學生都是很害羞的。

心理老師信以為真。

顧青這邊才沒被繼續當成神父,等來“忏悔”的信衆。

高三生也沒停止繼續綠色校園,這一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高考氛圍,可也有助于幫助同學舒緩心情,別想有的沒的。

如今綠色校園呢,也根據上學期的經驗,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同時還增加了新的作物品種,像之前葉嘉言同學說的黃豆,這次擴大了黃豆種植規模。

甚至還種了一茬水稻,弄了稻田養魚,種出來的黃豆還有稻米,大部分都供應給了食堂,讓四高學生吃飯吃得噴香,還引來了美食平臺的記者來采訪。

食堂是外包給個人的,包食堂的是嚴副校長的親戚,弄得這親戚還跟着心馳蕩漾,還想着去外面開餐廳,結果一聽外部價,立馬縮了頭。

唉,他還是老老實實做食堂吧,頂多就是沾點光,也能拿點食材回去。

葉應新那邊也打出了招牌,再者供應量的問題,他也快能解決了。這不是顧青那邊的種植園,眼看就要能産出嗎?

葉應新之前都沒能見着顧青,心裏還是有點覺得這個年輕人在拿喬的,不過後來神龍見尾不見首的顧青一露面,就是拿出了那麽一個植物園。

瞧人家那植物園,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保持着友好關系不說,那裏面一樣建設,看得葉應新是眼花缭亂,還長生一種“殺雞焉用宰牛刀”的感覺。

不過這也更能保證蔬菜瓜果的品質。

葉應新也感嘆不愧是北北同學,也難怪把他兒子迷得五魂三道,成了人家的腦殘粉。

葉先生這當爹的還慶幸顧青這就高考了,不然他兒子再跟着人家身邊學學,也不是不好,就是誰知道到時候他兒子還記不記得自己姓什麽。

唉。

充實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很快就來到了六月。

五月份時,李珏在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中,憑借着3D計算機圖形項目,拿到英特爾基金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

高三其他三名同學,憑借着四種細菌抑制代謝産物新型生物膜應用開發研究,獲得了微生物學二等獎。

之前奧賽中,學校這邊也拿回了一個數學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一個物理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兩個化學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和一個一等獎。

這其中除了一個高二的,其他都是高三學生,将能在高考中獲得相應加分。

顧青這次并沒有參賽,要論高考加分項目的話,他不僅有物理奧賽國際金獎,還有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第一名,全國中學生科技大賽一等獎,甚至還有個國家技術發明獎。即使最後一個不計分,前面這三個也能為他加上六十分。

語文作文也才六十分。

話又說回來,安西省高考在六月七號與八號兩天,分別考試語文、數學、英語和綜合,是省內自主命題。

四高高三學生将會被分散開來,能留在四高高考的不到一個班級數。

顧青他的考場在江廬市第一中學,這個江廬市最老牌的中學,之前市聯考理科第二名就出自這個學校,還一直沒有換過人。

第一名也是。

因為顧青要參加高考,林麗芳和顧建國在進入六月份後就緊張了起來。如今顧建國已經能從後廚脫離出來了,他們夫妻倆是要陪考到底的。

明明顧青沒事兒人一樣,不過顧青還是沒拗過他們夫婦,回頭将他們的資料加到了四高高考志願團中。

志願團中的志願者,基本上都是高一和高二的學生,教職工只占了極少部分,一應資金都是從學生會這邊出的。

學生會還是很富裕的,連學校那邊都不太能幹涉這邊資金運轉,但還是有一定的監督權。

六月七日,天氣晴朗。

江廬市第一中學

距離高考第一場考試還有一個小時時,就有學生陸陸續續進到了學校,有三三兩兩一起作伴來的,也有家長陪同來的,很快學校就人聲鼎沸了起來。

四高高三生分配到一高的考生,是統一過來的。在考場發布後,學生會這邊就開始組建志願團,進行統管,他們租了數輛大巴車,根據考生路線進行安排。

在考生上車前,有志願者會對其的一應文具還有準考證、身份證等進行核查,以免有遺漏。

還有就是如果有女生輪到月經期,那志願團在那之前也會做出安排,就是打推遲針。這個并不是強制性的,不過為了不影響高考,推遲針還是要打的。

其他車不知道,反正顧青這邊這輛車,一路上氛圍還是很融洽的。

林麗芳和顧建國夫妻遭受了衆人齊齊矚目,大家看他們夫妻倆的目光都包含熱情,還有敬仰,尤其是對林麗芳,聽她喊“北北”,他們就心裏特別得勁兒。

林麗芳:“…………北北?”她心裏怪不得勁的。

顧青輕輕翻了下眼皮,掃了一圈,所到之處大家紛紛成了低頭黨。

林麗芳還是覺得哪裏不對。

這等到顧青他們進了考場,不用去考試的志願者們先是請跟團的家長們,去附近的茶館小坐。

等到了茶館,以葉嘉言為代表的志願者們,就熱情洋溢地把林麗芳和顧建國夫婦團團圍住,表示想聽聽他們夫妻倆怎麽講他們北北哥。

錄音筆都已經準備妥當了。

林麗芳樂意講啊,只是每當她說了什麽很尋常的,那幾個學生崽就在那兒:“哇!”

“噢噢噢!”

“真的假的?”

林麗芳:“…………??”

顧建國:“???”

林麗芳試探道:“我們北北在學校怎麽樣啊?”

志願者們你看我,我看你後,還是把葉嘉言推了出來,讓葉嘉言進行“科普”。

這次輪到林麗芳“哇”“真的假的”了,原來他們兒子在學校這麽高冷的嗎?

其他跟團的家長們也聽得津津有味,等回頭還有一個家長悄悄過來找林麗芳,對她表示了感謝。

這個家長正是葉苗的母親宋海蘭,因為葉鞏家暴的事情,葉苗有段時間情緒不太穩定,學習成績也受到了影響,但後來葉鞏不家暴了,葉苗也跟着好了起來。

之前學校模拟考試,葉苗的分數都是超過往年省一本錄取線四十到五十分的,考取211或985大學不是問題。

宋海蘭說着就紅了眼圈:“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好,就是特別想謝謝你們家北北同學。”

被宋海蘭感謝的顧同學此時也遭到了齊齊側目,不說其他的,就是每次市聯考他的成績,對其他同學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尤其是一高的理科第一名。

沒錯,就那麽巧的,這個叫蘇思河的一高第一名,這次和顧青的考場相鄰。

蘇思河少年成績是很不錯的,每次市聯考,他能高第三名二三十分,而天道好輪回的,他每次也落顧青這個第一名二十多分。

不能更郁卒。

蘇思河認出顧青後,就主動過來打招呼。

“顧北亭同學你好,我是一高的蘇思河。”

“我知道。”顧青說完用眼神詢問“你有什麽事”。

蘇思河心想要是說“我會打敗你的”,會顯得太那啥了,可要是不說點什麽,不顯得更尴尬嗎。

蘇思河不說話,顧青也不催促他。

最終蘇思河幹巴巴來了句:“高考加油。”

顧青笑了笑:“謝謝你,我會的。”

顧青還有禮尚往來道:“你也是。”

其他同學:“…………”說好的天雷過動地火呢?

還有你們倆已經夠牛叉的了,好不?還在那互相加油打氣,是要上天嗎?

蘇思河怎麽先不說,顧青絕對是收斂了。這個蘇思河曾在上半學期市聯考過後,過來四高這邊尾随過顧青,還跑去了顧林家餐館,還自以為做得很隐蔽,殊不知他一出現,顧青就發現了他。

眼下顧青卻沒說出來,畢竟高考了,要保持情緒平和,反正以後有得是機會。

咳。

第一場考語文,這是一門沒有标準答案的學科,顧青之前在這門學科上丢分最多,其次就是英語。像是數學和理綜,那都是有标準答案的,想丢分都不行。

好在顧青經歷了那麽多語文考試,他那個應試系統也經過了完善,足夠讓他來應付語文試卷了。

等語文考試結束,四高的志願團已經從算好時間從茶館那邊過來了,在一高學校裏吹哨子,用随身擴音機喊話:“第四中學的考生,請到噴泉前集合!請到噴泉前集合!”

大巴車已經等在了門外,等人到齊後,志願者核實過後就整整齊齊上了大巴車,引來其他考生側目。集合後,他們将去一起用餐,餐廳都事先預定好了。

不僅僅是第一中學這邊是這樣,其他考點也是,在四高的倒不用,他們也就在自家食堂用飯。

高考這兩天,四高食堂還是開放的。

哪怕距離得遠,陪考家長等着閑蕩時也能聞到味道,再有他們也都遠遠看了四高的綠色校園,看到了碩果累累,當下便想着要不要學校食堂吃算了。

這一點志願團也考慮到了,他們印了餐券來,來四高的考生和考生家長可以拿錢來購買餐券。

價格并不貴,只比平常食堂價格稍微高兩成,而這個價錢在外面絕對是吃不到四高菜的。

一開始還有人說去外面吃好的,可等到了食堂,立馬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也不知道他們食堂做了什麽,竟然那麽香?

都不用等兩天高考下來,四高學生這次表現出的向心力,還有組織能力,團體素養等,都充分展現了四高和四高學生的風貌,也給其他學校、考生還有家長們,都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

就連電視臺在報導高考時,都連帶報導了四高志願團。

而四高之前可不這樣,再追本溯源下,誰都不能否認顧青這個學生會會長,在其中起到舉重若輕的作用。可以說,他用他的個人能力還有個人魅力,感染了一整個學校,不僅是學術風氣,還有個人素質方面,也有了相當程度的提升。

如今他卻是要離開四高了,去擁抱他的大學生活。

這就像是東海沒有了定海神針,四高學生們也将失去他們的主心骨,他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

“北北哥!!”

“北北哥,我是真舍不得你啊。我根本不敢想象沒有你坐鎮會長室我們會怎麽樣,我們少不了你啊,我啊,我就是想哭!對不起啊,北北哥我忍不住,快給我紙巾讓我擦一擦。”

“北北哥,我爸讓我一定要好好謝謝你。要是沒有你,我們家的廠子說不定就會倒了,我知道北北哥你會說,是因為我們家廠子生産的零件過關,所以才會選我們家的。可北北哥你不用解釋,我們都知道——”

“咱們班的孟禮,裘鳳佩,何茹,二班的李鳴,苗芳芳,柳淞,還有三班的方琴,韓威……北北哥,他們也都想謝謝你,他們都說了他們發揮得很好。”

“北北哥,我從前都不敢和人說話的,從沒想過我還能交到那麽多好朋友。我第一次被叫出去玩時,我簡直都不敢相信。我媽也替我高興。我真不想哭的,哇!”

“北北哥,你怎麽能那麽好呢?我以後可能都不會遇到你那麽好的人了,啊啊啊啊!”

“……”

“北北哥啊!你永遠活在我心裏!”

“北北哥——”

顧青:“…………”

這會兒高考已經結束了,和顧青比較親近的一個小團體來雲來酒樓聚餐。葉應新給留了包廂,也沒給上白酒,只是上了果汁,還有葡萄酒,結果吃着吃着,也不知道誰開了頭,大家就你一句我一句的說了起來,說着說着就哭了。

還是嚎啕大哭的那種,還此起彼伏的,聽得包廂外面的服務生:“???”

趕過來的葉應新:“???”

葉應新他自己兒子葉嘉言還在裏頭呢,不太放心,就推開了門。結果一屋子學生在那兒哭“北北哥”,坐在最中間的顧同學面無表情,還一動不動。

葉應新:“!!!”

這是咋了?不會出什麽事了吧?難道是樂極生悲?

葉應新抹着汗去看顧青,結果下一秒顧青翻了個白眼。

葉應新吓死了:“我去!!”

顧青還在那不明就裏:“葉先生,您這是?”

葉應新抹了抹臉:“北北同學,你沒事啊。不是,這一個個的都是怎麽了這是?”

顧青神色莫名:“我也不清楚,就這麽一會兒功夫,我就成活在他們心中了。”

葉應新:“…………”

葉應新去看葉嘉言,發現他這倒黴兒子也哭得特別厲害,簡直就像是死了爹。呸呸呸!

還有就是他們一個個哭的厲害,可沒誰敢帶着眼淚鼻涕往顧青那邊湊,都是一個個很注意個人衛生的,這都是深入骨髓了。

而葉應新哪怕沒看出來這一點,可看他兒子哭得那麽痛心的,他心裏也跟着泛酸,這到底是誰兒子啊!

顧青也受不了了,一合掌道:“都夠了。”

“嗝!”

“對不起北北哥,我沒能忍住。”

“我叫服務生送水和毛巾過來,可北北哥,我們是真舍不得你啊。”

這一說大家就繼續哽咽,顧青又翻了翻眼皮:“我明天還是會去學校的,溫室明天升級,我以為這一點寫在了日志裏。還有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去上大學?你們都不去的。”

哭了好一會兒的衆人:“…………”

呃,這不是沒想起來嗎?

再說大學?哦,大學。

“北北哥你是不是要去首都念大學?我分數可能不太夠,不過我之前已經看好了,首都其他大學我還是可以的。之前夏書行不就是去了北航嗎?我覺得我說不定會去和他作伴。”

“我也差不多。我競賽還可以加二十分,說不定我還能和北北哥同一所大學哎。”語氣還是那種突然發現新大陸的語氣,之前哭的時候完全沒想到還能這樣,都不知道該怎麽說他們好。

“唉,早知道我就再努努力了!”

葉嘉言:“…………可是我才高一啊!”葉嘉言說着還抽噎了下,同樣不是高三的李珏也跟着抽了抽鼻子。

這看得葉應新直難受,他幹脆也眼不見心不煩,退了出去,還沒忘把門給關上,心酸地想:兒大不由爹啊。

這麽一場哭戲,才算是止住了,不過好像不止他們這麽想,等高考結束的第二天,顧青出現在學校時,好多同學都顯得很驚訝,接着才反應過來今天溫室升級。

顧青:“……”

高考分數要到23/24號出來,不過就目前來說,顧青考砸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再說即便他考砸了,憑借着他的個人能力,特招那是妥妥的,于是在高考成績還沒有出來前,高校們就想着怎麽招人了,這在之前他們就已經陸陸續續接觸學校和家長了,只是最終選擇權還是在顧青這邊。

首都醫科大學的孫教授還沒死心,他說親自帶顧青,學校那邊竟覺得可以通融,只要必修學分能修到就可以。

這事兒其他學校聞風聽到了,其實他們也有在考慮了,在國內大學跳級的情況比較少見,可也不是沒有特例。何況人家的情況也是很特殊的,那特殊情況自然值得特殊對待。

還有吧,首都的那歷來都是普羅大衆認知中第一第二的兩所大學,自認成功率比其他大學高,可沒想到因為其中一所大學沒有農科,還暗暗被其他大學給diss了。

以及這所大學不是京大,而是另一所大學京華大學。只是人家是沒有農科,可他們有個副校長叫宋保冬。

就是之前顧青去領國家技術發明獎時,認識的宋保冬宋院士。後來顧青回來後,就下學期開學沒多久,他還被宋院士引薦去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作為一個高中生參與一個項目。這項目和全球變暖有關,目前進展得很順利。

京華大學招生辦的負責人微微一笑,笑看他狗。

殊不知和中科院關系密切的大學,還不是京華大學,而是四所科技大學,其中最有名氣當屬中科大。

所以說花落誰家,還不一定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