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游學(十一)

潘安覺得今天這誤會可是大了,看看這胖子要殺人的眼神,潘安表示可以理解,所謂“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這仇解釋不清就大發了,他趕忙向前一步,“這位兄弟先不要着急,我看這其中是有誤會的,我與這位姑娘并無婚約,裴家兄妹也是救姐心切才如此作為,我與裴家兄妹也是有些交情,你看他們姐姐的事情是否有商量的餘地。”

潘安面對這位胖兄弟十分客氣,果然他說完這番話這胖子立馬放松下來,但是裴家兄妹不幹了,立馬拉着潘安到一角說悄悄話。

裴清妹子表現得十分悲憤,好像潘安欠了他們家幾百斤大米,“潘大哥,你怎能如此拆我們的臺,這讓我們如何救姐姐,那個粗鄙不堪的人怎麽配得上我姐姐?”

潘安想着他們姐姐的花容月貌,那個胖子在外形上和他們姐姐确實不配,但是潘安在現代看多了醜男配美女的組合,也沒覺得有什麽,何況那男子說是從教坊贖人出來的,這樣說來他還算是拯救了他們兄妹的姐姐,這兩兄妹如此作為實在讓他不敢認同,他更不想攙和進這件事情裏。

裴成倒是比裴清冷靜多了,他看潘安貌似沒什麽插手的心思有點着急,妹妹也太不會說話了,他們當初是怎麽商量的。

“潘大哥,清兒只是因為關系到姐姐,太過焦慮了,她不是真的在責備潘大哥,我們臨時把潘大哥牽扯進此事也是迫不得已,請潘大哥先聽我把家中的事細細說來。”裴成還算淡定,想着和潘安商量一下,畢竟大家都是熟人,幫個忙應該可以商量。

潘安其實已經有些不耐煩了,這兄妹倆和他同行那麽久都沒透露過自己的身世,這種情況下倒是把背景吐露得一幹二淨,求人的時候再說也未免太晚了點,這種作為實在讓他不喜。

在裴成的介紹下潘安終于了解了這兩兄妹如此違和的原因了,這兩人确實出身十分不凡,他們的父親乃是前都督同知,從一品的朝廷大員,這身份可以說十分高了,六部尚書才是二品,不過六部尚書屬于實權官員,權利比較大,所以也不好說與都督同知相比哪個更有地位。

但是這位都督同知之所以成為前的了,當然是因為犯事了,雖然這兄妹倆說他們爹是冤枉的,是被政敵陷害,但是官場深似海,能混到那個地步能絕對清清白白還是很難說的,這位裴大人被罷官流放了。

皇帝念在他為朝廷付出的不少,封了裴府,沒收家産,免了他的死罪,裴府中男子凡是滿十八歲一律和他一起流放,女子十六歲以上都沖入教坊。其他人念在年紀尚小便不治罪,趕出裴府自生自滅。

裴成裴清的母親裴氏在得知判決後便上吊自缢了,但是也留下了一些積蓄給這對兄妹,讓一位老忠仆帶着他們離開,希望可以安穩過完後半生。

但是沒想到這位中仆因為年紀老邁又帶着兩位少爺小姐颠簸趕路,終在一天不幸去世了,這兄妹倆沒有生存經驗,以前都是錦衣玉食,突逢大變不知如何是好,裴成就立下了要靠科舉再次出頭做上大官為父親平反的願望。

裴成裴清一母同胞的還有一位姐姐,就是剛剛那位美人,因為十七歲所以被充入了霧州所在的教坊,這兄妹倆要去霧州就是想要救姐姐,他們是想讓潘安娶他們的姐姐為妻的,這樣不光姐姐得救有了佳婿,潘安前途一片光明,或許以後還能給裴家平反。

也不怪他們有這樣的自信,他們的這位姐姐名叫裴滢,在京城不光才名遠播,更是京城四大美人之一,求娶的人不勝枚舉,簡直如過江之卿。但是裴家獲罪,當初那些追求人的公子哥立馬對他們避如蛇蠍,生怕和他們沾上關系成為同黨,估計裴滢充入教坊他們還高興有機會一親芳澤呢。

裴清對她這位姐姐極為推崇,說得天上有地上無,潘安承認裴滢确實是個大美女,長相和現代的明星有得一比,但是還沒有驚為天人的程度,這位裴美人長得楚楚動人哭起來梨花帶雨,有點林妹妹的味道,潘安并不欣賞這種類型,只能說各花入各眼。

潘安終于知道他們當初打得什麽主意了,原來是覺得他要是随他們去霧州,定是會對裴滢一見傾心,這樣就會幫他們救人,如此姐姐脫離苦海還有了好歸宿簡直一舉兩得。

真是迷之自信,他們怎麽就覺得自己一定會喜歡裴滢,可能這位美人之前光環太大,雖然如今家世沒了,但是才貌還在,氣質不是一般小戶人家出來的人可比,他們覺得配潘安還是綽綽有餘的,畢竟潘安農家出身,如今還只是個舉人,還是白身,放在從前,這樣的裴家考慮都不會。

這要是其他人還真有可能動心,畢竟裴滢十分貌美,又有這種楚楚可憐的氣質,十分容易引得男子同情動心,進而動情,但是潘安因為之前是女人,對這種類型自動免疫,他現在只覺得這兄妹倆果真是一對坑貨。

裴清等到裴成說完也鎮定了一些,加入了勸說潘安的隊伍,她對自己的姐姐是十分有自信的,沒看街上那些人看她姐姐直愣愣的眼神嘛。

“潘大哥,我姐姐真的是才貌無雙,你也見到了,雖然裴家現在落魄了,但還是有些人脈在的,潘大哥做了我的姐夫這些人脈對你以後仕途也是很有好處的。”裴清覺得自己姐姐的美色不夠穩妥,又加上了一層利誘。

潘安無語,裴家以前的人脈關系要是還有用,你們也不至于混成這樣啊,現在早就有人來找你們代為照應了,何至于年齡這麽大就遭遇這多,明顯是人走茶涼啊。

但是這兄妹倆涉世未深,聰明但是不太通人情,不然也辦不出這種事情來,潘安也無意和他們争辯這些,他就直接打直球了。

“令姐沉魚之貌,才情兼備,自然是極好的,但是潘安目前并未有娶妻打算,且對令姐無意,這姐夫二字我是擔不起的,你們也莫要胡說污了令姐閨譽。那男子買了令姐的身契按照朝廷律法令姐的歸處是要由他做主的,強搶是萬萬不能的,在下可以面見縣令,調節你們之間的矛盾,看是否能勸服那男子交出令姐身契,由你們買下。”潘安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他提出找縣令調節已經是仁至義盡,想着縣令接手他就正好脫手,省得這事黏上他甩不開。

“可我們沒有那麽多銀子買下姐姐的身契啊。”裴清已是要哭了。

潘安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三觀不和,沒法交流。

好在裴成還算有點眼色,這孩子被拐一回明顯長進了些,看出了潘安的抵觸不喜,他覺得再這麽糾纏下去對他們沒有好處,而且他覺得他姐姐如此條件,潘安還這麽不識擡舉是潘安的損失,他們也是有尊嚴的。

“潘大哥,我們懂了,那就請潘大哥幫忙找縣令調節一下。”裴成對潘安鞠了一躬,态度明顯冷淡了不少,顯然心中已有隔閡。

潘安也看出了他們就不是一路人,權當他做慈善了,于是走上前去和那胖子解釋一番,說此事如此僵持不好,不如找去縣衙調停一二,也省得如此糾纏,縣太爺必定會給個公平的。

那胖子和身後的老仆商量了片刻倒是答應了。

潘安看出這胖子家中一看就十分有身價,看看他這裝扮,這樣的豪富在本地還是有些力量的,看得出他并不擔心縣太爺偏袒潘安,潘安也表明此事他不參與,他與裴滢并無關系。

裴滢聽了潘安的話幽幽地看了潘安一眼,那一眼十分幽怨,潘安要不是第一次見他還以為自己做了多對不起她的事情,然後裴滢就哭得更傷心了。

只可惜潘安并不是憐香惜玉之人,他求見縣太爺十分順利,本地縣太爺湊巧和他師父許白安是同窗,對他有所耳聞,潘安和他聊了聊許白安近況,還有這兄妹倆的事情,還有他師父許白安也是知道這兄妹的,可以為他證明,他與這裴滢并無瓜葛,也請這位縣太爺秉公處理。

縣太爺笑呵呵的表示這種事情不難處理,全憑自願,他雖是縣令,但是人家已經買了身契,他也沒有權利強逼人交出身契,那胖子是縣裏豪富,身後有些能源,不是他能随意拿捏的,這事他也就是出面調解一下。

人家縣令也是有自己為官之道的,縣裏那麽多鄉紳世家,對于他來說都是制約,這位縣令上任不久,對此地的掌控還沒有多強,而且潘安看他天性有些懶散,但是很通世情,是個有原則的人。

交給這樣的縣太爺來處理,潘安也算對裴家兄妹有交待了,在這位縣太爺的挽留下潘安被領到了縣衙內堂,等縣太爺辦完這事再和潘安閑聊一二,順便他寫封書信,托潘安到時帶給許白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