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游學(十四)
潘安清醒了後就開始反省,以後別人再怎麽拽着他喝酒他都不會再喝這麽猛了,後遺症真是很難受。
在花魁大會刷了一把人氣,潘安就斷斷續續開始收到文會的邀請函,當然這文會質量也是參差不齊,讓潘安沒想到的是他參加的文會中質量最高的居然是江澄帶他參加的這一次。
江澄雖然平常流連風月場所比較多,但是因為蘇州這方面的風氣比較開放,對他的影響倒不是很大,就是有些風流的名聲,不過這倒是絲毫不影響江南女子對他的追捧,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倒是讓許多官家小姐為他傾心。
潘安和他相交的這些日子頗有感慨,江南女子溫柔似水,吳侬軟語,但是追求愛情的勇氣一點不低,江澄這帕子收的十分勤,還有丫鬟小厮給他送信有小姐約他游船的。
因為在顏值上碾壓了江澄,雖然家世不如他,但是潘安在和江澄參加各種文會花會的過程中也受到了不少女子的青睐,尤其是在青樓,潘安招蜂引蝶的功力十分不一般,青樓女子似是覺得潘安這般家世普通的迎她們進門的可能才高,再加上他的長相十分出衆,十分引人追捧。
而且此屆的花魁在得知潘安是為她寫美人賦的那一人後,特意邀他相見,潘安在江澄的大力慫恿之下見了花魁一面,這位花魁也是十分真心情,直說郎君面俊,妾心慕之,當晚便想和潘安共赴雲雨。
結果把潘安弄得落荒而逃,至此都遭江澄恥笑,說他不懂消受美人恩。
江南确實文風昌盛,潘安這個年齡考上舉人在北方學子中可以說十分少見,但是南方這邊有功名的人還是比較偏向“低齡”化的,如他和江澄這般年紀的舉人不少,因此平常比較能玩得到一起去,年紀輕也就意味着性子可能還不太穩,所以文會之上唇槍舌戰在所難免。
尤其是潘安在見到江南出名的神童以後,這位神童名叫布凡,也的确是十分不凡,十三歲成為舉人,還是解元,和潘安江澄是同科考生,這也就意味着不出意外下次會試大家會在考場相見。
這位神童年少成為,有些傲氣,學識是真的沒得說,潘安都懷疑他是從娘胎起就開始讀書了吧,這天賦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潘安與布凡的相識可以說是不太愉快,就是江澄帶他參加一次文會時,這布凡不知從哪裏得知潘安在花魁大會上出的風頭,這位神童也是上屆花魁的支持者,雖然潘安不理解他這麽大的年紀沒事去看什麽花魁。
這位神童可能是正值叛逆期,聽說了潘安之後老想和潘安在詩賦上一較高下,文會上追着他不放,場面一度尴尬。
潘安這把是真真領教了不怕熊孩子可怕,就怕熊孩子有文化,太纏人了,而且你很難說服他,因為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且他能把他的理論說的頭頭是道,讓人尋不出什麽破綻。
不過也算不打不相識,布凡反而成為了潘安的朋友,之後潘安就發現布凡其實是因為年少成名,承擔了不少壓力,總有人說他年紀稚嫩,必是傷仲永,就算以這般年齡考上舉人許多人也因為年紀處處小看他。
所以這孩子就想表現得成熟一些,例如對花魁評選上心,貌似好像對某位女子很感興趣之類,其實吧,在女人方面根本沒有開竅,功夫都用在讀書上了,年紀還這麽小,哪裏懂什麽女人。
青少年的叛逆期,潘安表示理解。
在蘇州的日子潘安過得還是挺有滋有味的,就是這裏的菜大多是甜口,他吃不太習慣,真的是無法想象肉餡包子為什麽要加糖。
除了夥食其他的無論是風景還是讀書的氛圍都要讓他十分滿意,在江澄的幫助下潘安的書法在蘇州小有名氣,還有富商為求他一副書法作品出不少銀子的,而且也有一些商鋪邀請他寫牌匾。
這給潘安不小的經濟支持,潘安在蘇州這一呆就是大半年,因為從蘇州到杭州馬車趕路就是兩三天的路程,這期間潘安也去杭州溜了一圈,好好欣賞了一下西湖美景,既然來了江南一趟,怎麽能不去蘇杭。
轉眼間已是第二年盛夏時節,潘安在這收獲頗豐,但是也到了該告別的時候,他在這裏停留的時間也是夠長了,今年過年都是在蘇州過的,這也讓家中對他很是想念。
算一算這從蘇州到家趕路如果快些也得兩個多月,潘安也想着提早動身,一定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回家,潘安吸取之前的經驗,冬天趕路不光極冷,面臨着受凍的窘境,而且下了大雪還會有雪災,糧食斷絕周圍的森林裏也沒什麽食物可以讓他生存,可以說危險系數太高。
于是潘安和在蘇州結交的這些朋友一一告別,相約一年半以後在京城相聚。然後他就踏上了回程之路。
這次游學歷時一年多,讓他生出頗多感慨,只覺得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真是誠不欺我。
這也讓他的生活不再只是讀書、讀書、讀書,心性豁達了不少,其實潘安也發現自己的性子有些問題,之前身為女子時他有許多身為女性的顧慮,性格比較敏感,而且容易心軟。
在裴成兄妹上他就因為這點吃了不少的虧,雖然最後沒對他造成什麽實質性的損失,但是說實話有點惡心人。
身為男子,還是應該心胸開闊一些,只有心懷天下,格局才不會小,不然他永遠都會困在自己這片小天地中,以後還會因為自己的性子再吃虧,這樣優柔寡斷也不适合在官場生存,畢竟這是在皇權社會,混官場除了情商得高以外,你的心也得足夠堅韌。
吃一塹長一智,這也算是教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