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連翹并不是那種随随便便就會開始動筆的人,她喜歡事先做市場調查——她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并不是那種能夠引領潮流的作者,她都是選擇合适的題材努力而已。

在熟悉情況的現代是這樣,在完全不熟悉情況的另一個世界更是如此。

好不容易向表姐解釋清楚情況之後送走了還要上班的表姐,連翹終于得以安心回房研究這個世界小說界的情況。

這是一個和她原本世界相似而又非常不同的新世界,朝代、歷史人物之類的東西全部不一樣,可是有很多東西又微妙的相同,可以當作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規律和一定巧合。

回憶起原身連翹讀過的史書,她可以做出這個判斷。

不過這些事情暫時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說業的發展。就好比地球是圓的,這是一件大事,但是普通人不知道其實不要緊,反正生活也不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三餐是什麽這樣的小事對于普通人來說就很重要了。

歷史的發展、歷史的浪潮對于現在的小老百姓連翹毫無意義,反而是娛樂生活的小說業很重要。

一邊從本地發行的小報中汲取信息,一邊對本身的常識進行回憶,連翹倒抽了一口涼氣——這個世界可和她想象的不一樣!

連翹原來世界的古代,大約到明清才進入小說的巅峰時期。在這個時間段內湧現出了《紅樓夢》、《水浒傳》、《三國演義》、《西游記》、《三言二拍》、《金瓶梅》等等優秀的古代小說。

在這些優秀的小說之下還有大量質量上乘的作品充斥着當時的市井生活。

漸漸的,這成為了一個産業。以《三言二拍》中‘二拍’《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為例,這本來就是在‘三言’賣的好,使得書商大獲其利的情況下,出錢請作者淩蒙初所編。

然後《初刻拍案驚奇》大受歡迎,書商再接再厲勸淩蒙初續作《二刻拍案驚奇》。這個過程完全就是一個商人逐利的過程,很容易說明當時的小說業已經成為了一個産業。

從作者偶然寫作,到書商發現商機,然後邀請有才華的作者寫書,最後出書賺錢。除了主動性差一點,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過程。

但是不要以為明清時代的小說業就那麽美好了,能賺錢的是少數中的少數。這和現代的寫手還不一樣,現代作者靠寫作糊口的只是少而已。而在古代,這種少叫做屈指可數!

而且仔細研究那個時代的小說就會發現,真正優秀的作品很少的。只不過好作品都流傳下來并為人所熟知,所以顯得作品質量很高。去看看冷門的明清小說,翻兩頁就會想‘這是什麽鬼,故事全亂寫’。

總而言之,連翹這邊歷史上,哪怕是巅峰時期小說業也像是一片荒原,野草生機勃勃地生長,有幾株仙草生長其中。可是客觀看的話,總體情況不容樂觀,始終是沒有開墾過的地方。

但是新世界這邊不同,他的小說業很不同——或者說,就是發展的太好了而已。

連翹讀書的時候學過哲學,對于其中一些觀點深以為然——世界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表現在這個世界的小說業也是一樣。

小說業呈現蓬勃發展的狀态,那是很多東西在背後推動的結果。

首先就是市民階層的崛起,随着工商業的發展,工商業城鎮大量出現,商人急速增加,而比商人更多的是在商人作坊和鋪子裏工作的工人夥計之類。這些人居住在城市裏,人口緊密,買賣活動多,而不是像農民一樣習慣自給自足。

市民階層崛起之後自然會有自己的文化訴求,相比起那些陽春白雪的詩詞歌賦,戲曲、小說的形式通俗易懂,顯然更容易被他們理解然後接受。

更何況戲曲和小說還有意識地進化,越來越貼近市民生活的內容取材決定了在這個市民崛起的時代他們理應得到大發展!

其次就是生産力的發展,連翹回憶起原身經歷的日常生活,很确定這個朝代為‘周’、地理位置和她本來的祖國一般無二的國家進展程度非常驚人。如果不是确定歷史上沒有單單一個人特別突出,拿出了很多驚世駭俗的東西,強行點亮科技樹,她都要懷疑是不是有人穿越到了古代才促成這個結果。

類比的話,現在的大周朝很類似于工業革.命前夕的英國。只不過當地大物博的文明古國取代了小小島國,龐大的人口、廣博的土地、豐富的資源累加,讓這股取勢待發的力量其實是超過原世界英國的。

生産力的發展帶來了大量有錢進行消遣娛樂的人口,而不僅僅是文人、商人這些人參與小說的消費。這種情況下,哪怕是路邊的一個小攤販也有足夠的錢買上一冊小說蹲在路邊看完。

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書商賣出去的書增多了,很多人賺的盆滿缽滿。資本是逐利的,這種時候誰會放過下金蛋的母雞?于是大量的資本參與進來推動小說産業的大發展。

然後就是技術方面了,世界上大多數的産業都要依托于一定的技術。連翹以前寫的網絡小說,如果沒有網絡的大發展,那是不可能出現的。

小說産業的發展要感謝的技術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印刷術。

華夏歷史上有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但是看起來十分便利,也和近現代印刷術更加接近的活字印刷術從來不是主流,相反,笨重而成本高昂的雕版印刷術一直活躍在歷史舞臺上。

其中奧妙只讀過高中歷史書的人并不知道,或許他們會以為這是古人比較死板,或許根本不知道這個問題。

其實一切都是現實的選擇,看上去雕版印刷沒有活字印刷那麽先進。然而事實上,在當時的華夏,其實是雕版印刷術更有優勢。

和國外少少的幾個字母構成所有的文本不同,華夏文字要多得多,幾萬個字讓造模成本飙升。哪怕退一步只打造常用字,那也是幾千個!

而文字多除了造成成本高昂,其實也增加了排版人員的難度——在幾十個子母中選出想要的一個和幾千個幾萬個字中選出一個,難度高下立判。而這種排版人員的難度實際上也會轉化為成本。

另外活字印刷術使用的活字本身也是一個大問題,小木塊容易變形是當時技術水平不容易解決的問題,而膠泥塊活字在于容易碎。銅塊的倒是不錯,可是銅錢是古代貨幣,銅可一直不便宜!更麻煩的是銅的着墨性很差,除非有适合銅的墨,否則銅塊活字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雕版印刷十分精美,在印刷量小的情況下當然是雕版更有優勢——排版一套活字的其實并不比雕刻一版更加容易。而印刷量大的話依舊是雕版更有優勢,因為巨大的印刷量足以沖抵雕版高額的成本。

而這個新世界的印刷術其實是雕版與活字并存,雕版印刷術有了很大的發展,由木版變成了以鉛為主的合金,而且和配合上了金屬易于着色的油墨……

為了雕版不變形要采用的堅硬木料大都不便宜,而在雕刻之前還要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以達到可以多年保存的效果。如今這些步驟都被省了下來,節約的是成本和時間。再加上鉛的性質易于雕刻,省工省時。雕版印刷至此已經到了完美階段。

活字印刷類似于西方近代的鉛活字印刷術,配套古早時期的印刷機和油墨。整體而言面對現在的雕版印刷沒有什麽優勢,不過印刷報紙刊物等倒是更加合适——因為這是常年印刷大量且不同的印刷物,這個特性決定了活字印刷更好。

新世界報業發展的很好,所以才形成了雕版與活字并行的印刷術場面。

兩者相加,再加上造紙術等技術,使得印刷成本下降的厲害,即使是升鬥小民也能買的起印刷品。印刷品就是小說的承載物,小說業的繁榮也是以此為基石的!

最後就是金錢了,之前一些原因只說到了商人能賺到錢,可是商人能賺到錢并不是全部,一樣重要的是小說作者也能賺到錢。

這樣說起來或許很庸俗,但現實是不為錢工作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想做一份能賺錢的工作。

在新世界中小說業是在大約四十年前開始出現大發展的跡象,也就是那時候報業開始脫離邸報這種原始的模本,出現連翹記憶中和現代報刊很像的成品。

第一位賺大錢的作者蓬萊居士也是當時出現,他的一本《唐門虎子》,講的是某朝末年著名将門扶大廈之将傾,外擊胡虜的故事。基本格調類似于《楊家将》,出版之後大受歡迎,大江南北廣為傳閱,一時之間洛陽紙貴。

蓬萊居士是第一位将報酬和印刷量挂鈎并且因此大賺的作者,雖然盜版使他損失了不少錢,可一本《唐門虎子》還是讓他一口氣賺了五千兩銀子,後面陸陸續續再版,前前後後快一萬兩。

後來這個數目被不斷刷新,可是這在當時确實是石破天驚的事情。也就是從蓬萊居士起,所有人才知道寫這些很多人看不起的小說竟然能這麽賺錢,這直接使很多窮文人投身于此。

中間四十年,出過不少好書,也出過不少好作者。最近風頭正盛的是北邊的洛北公子宋志平與南邊的草堂老翁丁一新,號稱北宋南丁,一時瑜亮。而在這之下還有十幾位小說界的‘紅人’,套用連翹原來世界的話,那就是大神。

而他們一發書基本上就是大新聞。

至于大神底下的小神、粉紅、小透明,乃至于人數最多的撲街,自然一層層下來,像金字塔一樣分布。

洛北公子宋志平是靠着他的《玉堂春》封神的,老實來說這本書并沒有比他以前的書要厲害那麽多。這本書大概是講了白玉梅、丁月棠、劉春紅三位美人的悲喜故事,多多少少帶點豔.情。不過大師手筆,豔而不俗很有風味,原身也有一套,連翹都看入迷了。

之所以封神,還是因為這本書賺大錢了。當時出版的時候洛北公子是自費出版的,只讓書商做了個打下手的活計——書商在面對小作者的時候非常強勢,不提版稅,好多都是買斷的。但是面對宋志平這種大作者,他們的底氣就沒有那麽足了,保底和分成都擡的很高。如果不願意,這些大作者就可以跑到同行對頭那裏合作……

不過像宋志平這種自費出版的之前沒有,主要是沒有這個思路,怕得罪整個書商團體,也是自己出錢怕反響不好要承擔虧損。

不知道宋志平怎麽運作的,書商竟然沒有進行集體性打壓!

《玉堂春》每套六冊,大概賣了六十多萬套——這并不是吹牛,這個世界不同于連翹本身所在世界的古代,人口和經濟文化上面的因素疊加,确實可以賣到這麽多。實際上這是‘正版’的銷售數量,盜版的根本算不過來。

這個印刷量在洛北公子宋志平的手下并不算高,可是賺的錢非常多。有人估計有五六萬兩銀子的淨利潤,也有人估計可以達到十來萬兩。然而無論高或者低,都是一個前無來者,後面也很難有人追得上的數字了。

抛開別的影響不提,這件發生在三年前的事情确實激勵了一大批人投身小說這個事業——就算工商業發展、海貿盛行之後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這也是一大筆財富!誰都不可以忽視的財富!

…………

“呼——”連翹吐出一口氣,擦了擦額頭的汗。進一步确定自己确實要在這個時代寫小說,而不是應付表姐而已——本身自己就很喜歡這一行,何況這個行業确實很光明!

“不過寫什麽好呢?”她喃喃自語。

相比古人而言,連翹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她看過太多種類的小說了,再加上那些被證明刺激有效的套路、鍛煉出來的行文節奏。只要選材合适,她基本上就能脫穎而出——這并不是她個人的勝利,只能說時代在進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