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小瞧了他
到了燈市上,十三阿哥帶着姜辭下了馬車,身後跟着十三阿哥的貼身侍從小林子。
十三阿哥牽着姜辭的手,柔聲道:“這兒人多,跟着爺,別亂跑。”
姜辭小聲應了,緊跟在他的身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眼前挂着無數盞燈籠顯得燈火通明的市集。
未來的元宵節燈會畢竟與這時候的不同,感覺也格外不同。
穿着古裝的紅男綠女在身邊走過,面上帶着滿滿的笑意,有的猜燈謎,有的在路邊吃元宵,有的男女一起,說着悄悄話,遠處還有絢麗的焰火在夜空中炸開,處處熱鬧歡樂中透着古色古香。
元宵節最熱鬧的要屬猜燈謎。
姜辭從未玩過,一時好奇地站在猜燈謎的攤子前,拉了拉十三阿哥的手,笑道:“十……公子要猜嗎?”
姜辭本要出口的“十三爺”換成了“公子”,畢竟十三爺這個稱呼太過打眼,姜辭便自作主張地喚成了公子。
她雖是說的問句,但雙眼卻滿是期盼地望着他。
十三阿哥被那一聲“公子”喊的心中一動,又垂眸掃了眼被緊緊抓着的手,笑道:“好啊,你看上了哪盞燈?”
守攤子的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攤子前已站了許多人,老板還是一眼注意到了十三阿哥與姜辭二人。
他見男的長身玉立,俊逸挺拔,衣裳的料子亦是不俗,女的雖是侍女打扮,卻與男子舉止親密,男子看着女子的目光溫柔如水,心中便是一動,便猜測着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和寵愛的丫鬟。
于是笑眯眯地開口:“這位公子可要猜燈謎?這兒有走馬燈,荷花燈,兔兒燈,仕女燈……應有盡有,您看好了,猜出一個燈謎,可随意選一盞燈送給您身邊的姑娘。”
姜辭看着老板笑容親切,面容和善,聽他的話便是個老實的,不過分說些虛的,但也很會說好話,令人極有好感。
姜辭只是圖個熱鬧,也并非想着買盞燈籠玩,而且自己是作為十三阿哥的侍女出來的,讓主子送她一個丫鬟燈籠委實不像話,便覺有些不妥,面上有些猶豫。
十三阿哥卻徑直上前看起其中一盞燈籠上的謎題。
和尚和員外,口角争起來。兩者不相請,扭打到一塊。和尚不像和尚,員外不像員外。猜一字。
姜辭看着在心裏琢磨,很快便想起來了,這個謎題并不難,但是姜辭卻并未開口,只是看向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便道了個“賞”字。
老板笑眯眯地道了句:“公子猜中了,請您随意選一盞燈籠。”
十三阿哥便看向了姜辭。
姜辭也不是個扭捏的,十三阿哥這樣兒分明是問她的意思,便不客氣地要了盞荷花燈。
接着是第二題,南方有一人,身背兩葫蘆,喜的是楊柳木,怕的是洞庭湖。
這個十三阿哥亦未猶豫,便道了個“火”字。
“這位公子果然才思敏捷,在下佩服。”老板奉承了句。
燈謎不難,但能夠毫不猶豫地道出答案,可見是個有真才實學的。
姜辭要想一會兒才想出答案,她還在想,十三阿哥便已經答了出來。
姜辭也挺驚訝的,可見皇子雖不考科舉,學問卻一點不比讀書人差。
迎着她驚訝喜悅的目光,十三阿哥湊到她耳邊不悅地開口:“爺可不只這一點才氣,莫要小瞧了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