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這新上任的縣太爺求娶嬌杏姐姐為二房之事,倒要告之母親一聲。”殷蓮打發嬌杏去甄李氏那邊,繼續跟着甄李氏身邊的紫瓊、雲霄處理家中的瑣事後,便帶着如柳一起回了封氏所住的偏院。
這甄府重建後,格局與以往一樣,正院、小院、偏院一應俱全。按說甄氏兩房分了家,該甄士隐與封氏夫妻住正院的。可自從甄士隐了無音訊後,封氏念其婆母甄李氏年事已高,便主動提出讓甄李氏住了上房,自己搬到與正房隔了一個花園子的漪瀾偏院,平時除了陪着婆母甄李氏聊天解悶,便自在漪瀾小院種些花花草草、做些針線活計,權當打發時間。
殷蓮和如柳到了時候,封氏正在一個二等丫鬟的伺候下用了一碗藥膳羮。封氏見了殷蓮到來,忙喜笑顏開的道。
“蓮姐兒來了。剛才娘親聽到正院那邊鬧哄哄的,可是出了什麽事。”
“外祖父來了,想跟娘親說一件事,祖父告訴外祖父,說娘親養着胎、不好過多勞累,有什麽事跟蓮姐兒說也是一樣。”
殷蓮在如柳端來的小矮凳坐下後,便将封肅的來意,一五一十沒有絲毫保留的告之了封氏,最後見封氏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不由抿緊唇瓣,問封氏。
“娘親以為此事該不該答應。”
“這事不答應怕是不成的。”封氏嘆了一口氣,轉而對殷蓮說道。“你外祖父既然親自跑了來與那縣太爺說媒,怕早就得了那縣太爺的好處了,不答應的話倒會害得你外祖父吃挂落,而且自古民不與官鬥,如今你爹爹又不在,咱家連個撐門面的男人也沒有,只剩下老老少少的女子,慢說這新上任的縣太爺是托了你外祖父來說項,就算是強搶,咱們家也只能認了,誰讓你那沒良心的爹爹居然就這麽丢下咱們母女倆就跟着颠道士跑了呢!”
殷蓮瞧着封氏說着說着居然又紅了眼,只得暗自籲嘆一聲,寬慰封氏道。“娘親,爹爹之所以會如此選擇,也是為了咱們母女的安危,畢竟他交給你、讓你保管的東西事關重大,甚至連金陵那邊的二伯也有牽連。如今二伯雖還擔任那金陵省體仁院總裁,可到底失了聖心。女兒想着如果不是咱們還健在的老祖宗,那在宮裏當娘娘的大姐姐,這二伯怕也只能引咎辭官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依甄應嘉那沒有絲毫手足之情、睚眦必報的性格,必是會報複甄士隐這一房的。而如今甄士隐音訊全無,甄士隐這一房只剩下孤兒寡母、想來還待在金陵省體仁院總裁那個位置上的甄應嘉應該不屑于動手才是。
殷蓮心思百轉,心中透徹卻無法将這些事揉碎了說與封氏聽,因此只能提過大概,封氏明白與否,也只能看她自己的了。
好在封氏其人,雖是小門小戶出身,但本身卻也是聰慧異常,自然明了殷蓮話中隐藏的含義。說來也是,如果封氏不聰明的話,如何能與甄士隐夫妻和順幾十年,即使原本膝下只有一女,卻将甄士隐與甄李氏哄得服服帖帖,從不提納妾之事。
封氏用很短的時間就想明白了殷蓮所說的話,而因着殷蓮回家之後一直表現得過于早慧,封氏索性什麽事也不瞞她。收了眼淚後,便跟殷蓮說出了自己對于此事的處理法子。
“嬌杏許以賈縣太爺為二房之事,咱們不好拒絕,如此倒不如主動一點,将嬌杏大張旗鼓、風風光光的送到賈縣太爺的府上。”
說道此處,封氏便轉而吩咐如柳去将待在正院中,與紫瓊、雲霄處理瑣事的嬌杏請了來。等到嬌杏到來後,封氏讓嬌杏自取了她放在新做的紅木衣櫃裏的首飾盒子。
封氏從裏拿出一套鎏金頭面,又取了嬌杏的賣身契和一百兩銀子一并交給了嬌杏。
“你也知甄家遭逢大難、家中資産不豐只能勉強過日,我這當主子的也只能有這麽大點能耐罷了。你可不要嫌棄。”
聽聞此話嬌杏當即紅了眼眶,連連道。“太太說什話,我這做人奴婢的能得主子的厚愛,有了大造化,又怎會不知好歹的好賴不分呢!”
兩人表演了一番主仆情深後,嬌杏收了封氏給的嫁妝,于三日後的一天清晨,被一輛青衣小轎送進了縣衙。
嬌杏當了賈雨村的二房後,甄家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七月十九,孕期已快滿十個月的封氏在這天順順當當生了一個男孩,被喜極而涕的甄李氏取名為甄寧,小字平安。
平安哥兒滿月之時,甄家門前突然來了一個衣着邋遢、披頭散發的道士讨要齋飯。甄家的門房是個新來的活計,自然不知這衣着邋遢、披頭散發的道士就是失蹤多時的甄士隐,直嫌棄甄士隐身上難聞,竟連一口齋飯也不願施舍。
好在此時如柳恰巧從門前路過,見了那衣着邋遢、披頭散發的道士、感覺莫名的熟悉,便駐守觀察這道士。等到道士說要送給平安哥兒一個平安鎖、好保他平安時,如柳才驚愕的喊道。
“老爺,是你嗎,你回來了。快快,門房,你快去通知老祖宗,太太一聲。”
門房忙不疊的跑去通知甄李氏、封氏去了。已然衣着邋遢、披頭散發的甄士隐先是一愣,随即将那塊平安鎖塞到了如柳的懷裏,行禮作揖道。
“女施主,紅塵往事了,我已不是那甄士隐...還望女施主告之家中老人不必念叨于我。”
說着,甄士隐哈哈大笑一聲,唱着那‘世人都說神仙好,功名利祿忘不了...’的歌飄然遠去,眨眼之間,如柳眼前竟然失了甄士隐的蹤影。
如柳幽幽一嘆,轉而将懷中那塊平安鎖,交給了詢問匆匆跑來的封氏手中。
“他咋就這麽的狠心,連親娘,連我這個同床共枕多年的妻子面也不見... ...”
封氏又是一陣傷心大哭,聞訊同樣趕來的甄李氏見此,含淚喝罵道。“哭什麽哭,有啥好哭的。莫非你以為沒了他,咱們母女二人就能将平安哥兒帶大不成。”
甄李氏都沒怎麽提甄士隐這個人,話裏話外反而透出她将封氏當成親生女兒來看待的意思。甄李氏如此作為,自然讓被丈夫傷透了心的封氏心中甚為感動,往後的歲月中倒也漸漸忘了甄士隐這個人,只一心一意的奉養婆母,跟着婆母一道細心教養殷蓮,養育尚在襁褓之中的甄寧。
作者有話要說: 艾瑪,昨兒我老公舅舅家的大女兒出了車禍,祖孫三代人全在醫院躺着,那凄慘樣讓蠢作者一陣感嘆,讓你酒後駕駛,這下教訓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