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道不同不相為謀
柏梁宴太後欽點我一手操辦,無論是各色菜式還是柏梁宴搭建。無論是傳信父親暗中練兵還是商量柏梁之争。我都親力親為,那時的我,只以為忠君便好。
轉眼年末,宴會在即。因為位份不夠,所以不能參加宴會。我安頓好宴會後,偷偷躲在一角,看賓客陸續前來。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侯門公子,無論是王侯将相還是後宮佳麗。他們都盛裝打扮,成為宴會上一道美麗的風景。
彼時,我看到一個公子,他錦衣白緞,面如冠玉。靜時若天空明月般照亮別人的心田,動時如清風徐徐讓人舒适。當我注意到他的落坐的排匾時,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樣的男子,竟是陛下口中作惡多端的淮南王連瑾禮。
宴會上,歌舞升平,絲竹管弦之聲不絕如縷。我清楚的看到謙榮華顧氏和宸貴嫔黎氏走到連瑾禮的身旁。
那是一個陷阱!
是我了如指掌的陷阱!
果不其然,兩抹麗影在連瑾禮身側歡聲笑語。不過眨眼間,黎氏将顧氏推一把,那逶迤三尺的裙擺順勢纏繞着連瑾禮的案幾一角。顧氏一個重心不穩,徑直撲倒在地上。此時,黎氏已然退步兩尺,只見她一臉擔憂的扶着顧氏。然而,身下卻已然是一抹血紅。
顧氏有孕三月,又是新寵。為了陛下,她連腹中孩兒都舍得抹殺。只因太後曾說,謀殺皇嗣,罪不可恕,淮南王此後再難翻身之日。
随着顧氏的摔倒,宴會上一片混亂。妃妾們紛紛指認為連瑾禮所害,二王不服。彼時,陛下當初安排的兵已然将柏梁臺圍住。領兵的人,是我的父親。因為,我們都是忠于陛下的臣民。
我不記得當時連瑾禮是怎樣抽身而退,我只記得那天我的心很矛盾。也許,我在痛恨自己的心狠手辣。也許,我在同情連瑾禮的逐出京城。如果,當時我不是楚美人。也許不會如此,一切只因:道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