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铤而走險施援計

連續三日,永安都不吃不喝,甚至不哭不鬧,仿佛已然出世一般。我在安陽街頭四處轉悠,只聽說李安也來了安陽。奈何,四處找尋卻一直不見她的蹤跡。只得在王宮住下,每日照顧永安和兩個小皇子。

答應陳晨的約定越來越近,我愈發的不知如何安置這幾人。那天,黎顏秋出殡後,我留下收拾她的宮殿,卻注意到那梳妝臺上依稀壓着一方錦帕。仔細一瞧,倒是閨中女兒的傳情稀罕物。

對了,寡婦村!

當年我初入宮,就聞得傳言,永平帝出自寡婦村。他與黎顏秋是結發,那麽寡婦村自然有了人脈。我急忙傳來陳晨撥給我幾個随從,“去查寡婦村黎氏,看看老家是否有尚存之人。”

幾日後,那随從回禀。果不其然,黎家在寡婦村也算一大戶,黎顏秋父母黎員外、夫人都健在。可憐黎顏秋,花一般的年紀丢了命。那天夜裏,我陪着永安入睡,才與她道:“殿下,明日我打算去一趟你外祖父家。如今安陽已經容不得我等了,大皇子與二皇子勢必安頓好才是。”

她認真的看了我一眼,點點頭才入睡。

翌日,天剛蒙蒙亮,我已然起身,與那随從奶娘抱着倆孩子往寡婦村而去。安陽地處東北,地勢肥沃,沿路嵩山峻嶺卻也十分惬意。兩個皇子年紀尚小,也不知事,只因着沿途美景而歡笑不已。馬車行了幾個時辰,午時将過,這才在前面城隍廟前隐約看到寡婦村三個字。随從一路禀道:“此地隸屬安樂縣曲水鎮……”我聽得昏昏欲睡,半句沒能記住,只跟着人下了車。

黎府有六排七間正屋,兩側又有東西廂房,正門前兩尊大石獅子。上挂牌匾,赫然寫着:“黎府”兩個大字。在這小村落裏,這個黎府看着甚有氣勢。

我心裏不由得嘆道,原來黎顏秋是黎家小姐出身。都傳永平帝布衣,只能靠着教書謀得生路,他娶了黎顏秋也算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偏偏永平帝經不起權勢美人的誘惑,登基稱帝三年,變落了個千萬人罵的臭名,倒是可惜了黎顏秋。

黎府家丁引我等入內,又看了茶,這才看到黎員外出來。我只颔首問好,黎家夫人看到兩個一兩歲的孩兒,一時間淚流滿面,抱着倆孩子嚎啕大哭着。我才輕聲道:“皇後娘娘旬前病薨王宮,如今一雙孩兒無處可去。還望員外夫人接納。”

那黎員外性子沉穩,看到一雙棄兒也只是心生感嘆。又不由得抱怨幾句:“秋兒當初不顧反對,執意下嫁。窮日子過了幾年,好日子過了幾年。到頭來落得個我們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下場!”黎夫人哭過後,又有丫頭婆子上菜,宴請我們。一桌佳肴,卻是食不下咽。黎夫人只喃喃自語着:“若沒遇到永華,也不至于如此!”

寒暄過後,只剩下悲痛的記憶。黎員外問及永安,我只道:“陛下聞得兄弟明喪,甚是憐憫,顧而傳我将永安帶回。陛下定視作嫡親女兒般對待,讓她衣食無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