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男色誤人(十)
天空湛藍,雲卷雲舒,秋風徐徐,夏瑾惬意的眯了眯眼睛。
這般好的天氣最适合開學了。
因為之前夏瑾的神預言,現在明水村的村民對夏瑾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這不一開學,家裏有小孩兒的都送過來了。
夏公子人好,學問高,還不收束脩,所以村民們都厚着臉皮把自家孩子往這兒送。
一大早,學堂外鬧鬧哄哄,夏瑾好奇,走出屋子,頓時瞠目結舌。
“統統,我是不是眼花了?還是覺沒睡醒?”
[我這裏有專治眼疾的藥,你要嗎,給你打八折←_←]
“不用了,蟹蟹 :-) 。”
這麽一打岔,夏瑾倒是清醒了不少,他走過去拉住一位抱着幼童,往學堂裏闖的老大爺,“老人家,你這是?”
老大爺陡然被人拉住很生氣,哪知扭頭一看,脫口道:“夏公子!!”
夏瑾居住的房屋建在學堂後面,村民們一心送孩子,還真沒怎麽注意,此時老人一嗓子喊出來,倒是把其他人的目光吸引了過來。
夏瑾有點兒不适應。
但老人很高興,他運氣好啊,一來就見到正主了,急不可耐的把孩子往夏瑾懷中一塞,讨好地笑道,“夏公子,我們牛蛋今年也有三歲了,他可不可以也來學堂上學啊?”
夏瑾低頭瞧了瞧懷裏的孩童,那孩子也湊巧擡頭看他,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空靈清澈,別提多有靈性了。
家裏人應該是特意給他收拾過,看起來幹幹淨淨的,衣裳雖然是灰色的棉布,但仔細瞧卻是沒有補丁的。
Advertisement
夏瑾收回思緒,擡頭面向老者,歉意道:“老人家,不是我不收,而是這孩子太小了,要不你再緩幾年。”
“別啊,夏公子。”老人急了,他跟村長想到一塊去了,害怕哪天夏瑾想起過往,就要離開村子,到時候他們再去哪裏尋這般仁義又能耐的夫子。
夏瑾不敢收啊,兩三歲的孩童是最沒有定性的年紀,系統只教他知識,沒教他怎麽帶幼童啊。
夏瑾作勢把孩子還給老人,老人不願接,小孩兒敏感,如此推搡,像一個被人嫌棄的物品,委屈的哇哇大哭。
“牛蛋不許哭,聽到沒有,再哭夏公子就不收你了。”老頭是個疼孫子的,可是現在夏瑾不願收,他心裏也急,忍不住吼了兩句。
小孩兒聞言,果然閉了嘴,只是眼淚還在啪嗒啪嗒的往下掉,無聲的哭泣比剛才的嚎啕大哭還讓人揪心。
夏瑾是一個頭兩個大,不是他狠心,而是這麽小的孩子,就算教了,他能記得住多少。
老頭一看夏瑾神色堅決,心猛地沉了沉,一狠心,雙腿一彎,竟然向着夏瑾跪下來,聲音哽咽,“夏公子,求求你,收下他吧,牛蛋很聰明的,學東西又快,還很乖很聽話,保證不會給你添麻煩,求你了,夏公子,收下他吧,求你了,求你了。”話落,竟然對着夏瑾砰砰磕頭。
夏瑾哪敢受啊,側過身,急忙蹲下,把老人扶了起來,“老人家,你這是做什麽?我只說牛蛋年紀還小,現在不收,以後他到了年紀,你再把他送來不是一樣嗎?”
老人聞言不語,只是一個勁兒地搖頭。
圍觀的村民也可疑的沉默。
“………不一樣的,阿爺說,夏公子現在是失憶了,才會留在村裏,以後公子想起來了,就會離開村子了。”許久後,一道稚嫩的童聲幽幽響起。
衆人尋聲望去,是牛蛋。
小孩兒陡然被這麽多道視線鎖定,有些瑟縮的往夏瑾懷裏躲了躲。
鑽進去以後,才想起夏公子還沒答應要收他呢,臉臊的通紅,羞的直往外鑽。
夏瑾心裏一酸,把小孩兒摟回懷裏,又伸手去扶老人,可惜老人倔強,就是跪在地上不肯起。
周圍抱着孩子的村民也是緊張不已。
如果夏公子執意不收牛蛋,那他們的小孩可能也不會收。
這個時候他們都很懊悔,為什麽沒有把孩子早生個幾年,不然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什麽條件都有了,唯獨年齡不夠,這可真是………
若說唯一慶幸的,恐怕是已經在學堂裏念了一段時間書的孩子家長了。
夏瑾擡頭,目光在周圍村民的臉上掃到,緊張,擔憂,害怕,目光與他對上時,又紛紛心虛地撇開。
他摸了摸懷中小孩的軟發,無奈的嘆了口氣,“老人家,牛蛋的年齡真的太小了。”
此話一出,空氣都無端凝滞了幾分。
老人的背好似一瞬間塌了下去,臉色迅速灰敗。
就連他懷裏的幼童也低聲啜泣。
其他人的臉色更是愁眉不展。
夏瑾心裏不好受,抿抿嘴,又道: “不過,如果你們不介意,我可以再設置一個學前班,但這次我可先說好了,年齡最小不能低于三歲。”
此話一出,周圍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夏瑾有一瞬間的怔愣,老人距離他最近,他清晰的看到那雙灰敗的眼睛是如何重新燃起光亮。
像極了黎明時分,初升的太陽。
夏瑾知道,那是希望。
有一股細小的暖流蹿進四肢百骸,最後流入心髒,夏瑾要非常努力克制,才不讓自己失态。
“那麽現在,老人家可以起來了吧。”
“好好好。”老人臉有些紅,麻利地站起來,心虛地不敢跟夏瑾對視。
“學堂的空間有限,再開一個學前班,那就必須重新再蓋一間房屋。”
“是是是,夏公子說的是,這會兒秋收也忙完了,反正閑着也是閑着,今晚我就叫村裏的男人商量怎麽動工。”
村長不知什麽時候湊到了人群中,夏瑾一松口,他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然後又讨好地笑道:“夏公子,你看我這小孫子今年六歲了,他上哪個班合适啊?”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他。
“……容我想想。”
夏瑾頭疼,這事情怎麽越來越複雜了。
村裏的孩子以前都沒有學習基礎,有些十四五歲的少年,還鬥大的字不識一個,他也只教了他們幾個月,每天還只教半天,他們再聰明學的也很有限。
再說他教了這麽久,還真沒發現一兩個天才。
如果單單按學習進度來看,村子裏所有孩子都只能上學前班。
可是有些少年都十多歲了,是家裏大半個勞動力,真要按部就班的教,既不現實也不可取。
夏瑾只能因材施教,如此一來,他的工作量就大了。
因此,當天他給孩子們做完登記,就去找了村長。
“村長,村裏的孩子太多,年齡跨度又大,我不可能每人都是教同樣的東西,所以我想多分幾個班。”
村長有着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觀念,對讀書人非常尊敬,所以夏瑾話一出口,他想都沒想留答應了。
不就是多建幾個房屋的事嗎,以夏公子的才能去哪兒都能過得好,但他們明水村離了夏公子就不行了。
所以,村長遵循夏瑾的意思,爽快地組織壯丁挨着原來那座學堂建了好幾個單獨的房屋,日夜趕工,短短一個多月就建好了,還特別結實。
對了,現在學堂也有名字了,夏瑾給起的,名為青舍學堂。
原先那座四四方方的“學堂”,現在改名為少年班了。
而學堂則成了所有班的統稱。
因為房屋多了,村長還讓人在周圍種了一圈籬笆,然後選了個朝東的口子建了院門,上書青舍學堂。
遠遠一看,也是有模有樣。
明水村的村民每次走這兒路過,都是與有榮焉。
他們明水村也是有正經學堂的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