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民國一夢(十七)
半年之後,華父帶着華恒軒還有管家與阿福一起趕到上海,家裏的産業能處理得也都處理了,處理不了的,都交代給了大伯父代為管理,也算歸了公中。大伯父是走不了的,他本人雖然明白局勢的變動在所難免,但是族中有些老人卻堅持反對,無論如何不肯相信堂堂帝都會毫無反抗之力,大東北軍會保不了家國平安。最重要的是,華家也是多少輩子的經營了,并不是說動就能動得,家業發展得太大太好,想走,反而走不了。像這種動一動,就會影響民生的大家族,官方也不會輕易放走,特別是在這樣說不出足夠說服人的理由的時候。
但是族老們自己不肯走,卻也害怕有個萬一,所以家裏小輩到是都放了出來,華仲群就華又琳一個女兒,又不是長子,早早就分家獨立出來的人,走的理由倒是充分得很。大伯父身為族長,是想動也動不了,只能在家裏留存控制大局。交代了華父與恒軒兩個帶着部分族産與年輕輩的族人盡快找到合式的落腳點,不管未來局勢如何變化,都希望能為家族保留住希望。
華又琳再次反省自己,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事情遠遠不是她以為的那樣,華家不是想走就可以走,家人也不是想走就可以走,有太多的牽絆都限制。誰都不是遺世獨立的,總會有些事情影響你的行動。
好在,父親已經走出來了。
家裏人全都更加看好香港,華又琳更看好美國,因為她當然知道美國是整個二戰期間最安全的國度了。華父倒也沒有獨斷專行,同意先去香港,安定下來之後,再去美國考查考察,若真是有可為,到時候再遷就好了。
也可能是因為大家潛意識裏都認為過不了多久,就又會搬家,所以大部分的行李都沒有打開。
華又琳經過這麽多年的經營,也是很有些家業的人了,也不是說走就能走了,國內的産業不多,但是幾乎都是房子,并不是說出手就能出手的,霓裳羽衣還好,已經把總部遷到香港,這樣做的生意人多了去,不在乎她一個小小的服裝公司。這幾年,忠叔很認真的執行了大小姐的命令,不再在國內置地,但之前積下的幾處園子也一直沒出手,現在都保養得很好,很值錢了,并不那麽容易變現。
适封亂世,很多事情,也就沒有那麽多講究了。華家父母已經知道華又琳與汪子墨的事情,華父到上海之後不久,安頓完族人之後,一家三口就再次到了杭州,為兩人舉行了簡單的婚禮。婚後,汪子墨與華父做了一次深談,得到了華父的諒解。同意他留在杭州繼續他的工作。
沒過多久,戰争果然毫不意外的爆發了,華家在京的産業大部分被小日本侵占,留守的族人也有損失,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沒有人再去堅持什麽祖宗家業不可丢棄的老理兒,人活着才有希望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上海也不安靜,整個國家,已經沒有哪裏還是安靜的了,生意是做到頭了。
華家提前做了準備,很順利的把大部分産業轉移到了國外,并未傷筋動骨,華家搬走的時候,帶上了汪子璇。
梅若鴻與杜芊芊在分分合合之後,終于得到杜家的認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又琳覺得杜家比揚州的傅家還要奇葩,但是那與她沒什麽關系,她不過是個觀衆而已。守護好自己想守護的人,就好了。
華又琳做不了更多的事情,家國破醉,個人的生活變得漂泊不定,生意沒法做了,一家子只是守着積蓄挨日子,期待能挨到戰争結束。
香港也是動蕩,幾乎全世界的間諜都彙集在這個小小的城市裏,老百姓一樣不得安寧。小東寫信回來,說法國的業務已經處理得差不多,他已轉移到美國,在紐約買了幾千傾的大莊園,也裝修的有了樣子。于是華又琳帶着願意跟着她的老老小小,踏上了異國的土地,開始做二等公民的生涯,對于不想背景離鄉的人,也都留下了豐厚的生活費,算是仁至義盡了。
這個時代,在美國做生意,又在有金手指,不缺錢的情況下,真的跟印錢差不多。
公司穩健的發展,助手們也從不讓人失望,華又琳又接到大堂哥的家信,說他回國了,回北京守着華家僅存在那兒的一點祖産,到大學裏教書。呵呵,真巧,早不回晚不回,都待了十幾年,偏偏要在戰争爆發之後回歸,如果這樣華又琳都能相信他只是回國教書,那她可就真的是個傻瓜了。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