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水煮清宮(六)

福雅以為,新月的事情,要等到她生産之後才能有結果呢!沒想到,在她懷孕九個月的時候,外面傳回來消息,說是努達海與新月兩個人同乘一匹馬,招搖過市的回到他他拉家了。

陸續傳回來的消息更是精彩,什麽跪着求老夫人與夫人同意她給努達海做小啦,什麽夜半歌聲互訴衷腸啦,還有戰場上回來的兵将們帶回來的消息,據說,當時在大營,就隔着一道營帳啊,就在軍前啊,而且是戰敗的軍前啊,那兩位就山盟海誓激情燃燒了,差點釀成兵變,那些還在為戰死的戰友傷心的士兵們怎麽忍得了主将陣前宣淫,太荒唐了。

四爺回來也是氣得不行,據說皇上也是氣得當天中飯都沒吃,直接一道上谕,把克善接到宮裏教養,一個仆人都沒讓帶,又給指了最嚴厲的嬷嬷與最刻板的太監,更是言明沒有聖旨,私自出宮按忤逆論罪。克善已經十歲了,既便被養得傻白甜了一些,聖旨的威嚴還是懂的,哭哭涕涕進了宮,終究沒敢鬧。他是沒敢鬧,駕不住他姐敢啊,那真是驚天動地啊,跟皇上殺了他全家似的,在宮門前又哭又鬧,努達海在邊兒上各種心疼各種安慰,到後來,直接在宮門前大庭廣衆之下就抱上了,又開始互訴衷腸了,把守宮門的侍衛惡心的不行。

皇上終于也是忍無可忍了,阿哥福晉們都能知道的事,更別說皇上了,只有更詳盡的。

在新月與努達海做出進一步離經叛道的舉動之前,宮裏來了聖旨,褫奪了新月的一切封號,着宗人府削去宗籍,貶為平民。從此以後,生老病死,與端王府沒有任何關系。努達海貶為平民,終生不得出仕。

聖旨上的這個貶為平民可不是說沒了身份,回家自生自滅那麽簡單的,之前因為身份地位獲得的全部特權都是要收回的。比如奉銀,比如莊子田地,比如宅子府地等等。

聖旨上沒說對他他拉家其它人的處置,宗人府的差役也沒多做為難,畢竟也都算是受害者嘛,大家有多看不上努達海與新月,就有多同情努達海的家人。

這下好了,兩個平民,相怎麽作就怎麽作吧。新月願意給誰做小就給誰做小,她自己願意,人家也願意就行了,再不會有什麽身份地位隔在兩人中間。

雁姬總算沒有傻到家,死也要抱着個已經變心的男人不放,報了和離,誰都沒為難她,官府立刻就批了。當然了,也有福雅與十三福晉在後面推動的原因。她帶着老夫人和兒子女兒回了聖京老家,沒辦法,京城已經沒了他們的容身之地,在京城,她的兒子永遠別想出頭,女兒也不會有人家願意娶的。這個女人,“賢惠”了一輩子,到老,終于有了做為母親要為兒女籌謀的覺悟。

福雅還有幾天就要生了,腰疼得厲害,四爺回到正院,才剛坐下,福雅一屁股就坐四爺腿上了,還擡起四爺的手放到腰上,“爺給揉揉腰,這兩天酸得厲害。”四爺也聽話,一點也沒覺得被支使了,揉的可精心了。

“雁姬帶着孩子們去聖京了,不知道新月跟努達海現在怎麽樣了?”福雅想起他們在書上的結局,不知道這一回又是怎麽樣。

“提他們幹什麽,污了爺的耳朵。”四爺最看不上努達海那樣兒女情長不思進取的人,對毫無規矩可言的新月就更是提都懶得起。

福雅後來還是聽嫂子們來下奶的時候說起的,那新月如願嫁給了努達海,開始還住在原來的将軍府,靠老夫人留下的銀子過活,後來,入不敷出,就想賣了将軍府再買處小宅子住,可是他們倆名聲那麽響,根本沒人買他那房子,後來說是外地進京的一個商人,花半價買下那宅子,說是要改成私房菜館。新月兩人用賣房子的錢又買了一處兩進的小院子,倆人那是天天的彈琴唱曲兒,詩詞歌賦。按嫂子的話說,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那錢總有花沒的時候。到時候,有他們的苦日子過了。

別人的事,福雅已經沒精力再關注了,二阿哥出生了,她又要忙着帶孩子了。

四爺只要是不随聖駕出京,或是皇上派了差使,那肯定是萬事不管,就宅家裏養花念佛。福雅想着書上說的那個事必躬親,責任心爆棚的雍親王,再看看自家這個總有時間專注業餘愛好的四爺,再次确定,自己來到了一個混亂的時空。為了給四爺找點事兒幹,福雅決定,拉着四爺一起,親自帶孩子,全當陪養父子感情了。

弘昐這小子也不是個省心的,才三個月就知道給自己斷奶了,死活不肯吃母乳,福雅正經的失落了幾天,以為這是兒子嫌棄自己了呢!只好把從來只是擺設的奶娘找來,發現人二阿哥是誰的奶都不吃,才算找回了點自尊。每天就用空間裏的水兌着奶粉加牛乳才肯吃,真是超級會吃的,搞得福雅都要懷疑自己是不是生下了穿越人士。實在是二阿哥太聰明了點,知道母親心軟,但凡想要什麽了,就沖着福雅哭,還知道省着力氣,瞄着人哭,你理他了,他就大點聲哭,不理他了,他就小聲哼哼。卻從來不跟他阿瑪跟前得瑟,因為四爺一點都不慣他毛病,不合理的要求無論如何都是不會滿足的,标準的慈母嚴父。

Advertisement

後來,福雅發現,他家二阿哥還真不是穿越人士,純粹就是聰明。因為随着他一點點長大,沒有任何出格的行為,就是個調皮搗蛋的淘小子。也因為聰明,那真是都淘出花兒來了,越長越沒人管得了了,四爺都被整得沒脾氣了,福雅更是沒招兒。

但是,還真有人能治得了弘昐,就是他親哥弘晖。這哥倆跟他們阿瑪和叔叔的關系完全反了過來。也不知道為啥,弘昐自小就聽弘晖的話,長大了淘氣得爹娘都管不了的時候,也就聽弘晖的話,還特別知道向着他哥,但凡誰說弘晖半個不字,哪怕是開玩笑呢,他都能把人整得生無可戀。十四阿哥自從弘昐會走後,都不怎麽來四爺府了,來了也不敢太得瑟了,呵呵,看來惡人還得惡人磨啊!

随着二阿哥的長大,四爺跟福雅就特別盼着能有個閨女,這兒子,實在是太鬧騰了。一點也不貼心。

這邊兒福雅還沒有生出來閨女呢,耿氏那兒倒先一步生了個小格格。也不知道耿氏怎麽想的,小格格生下來才三天,月子裏就下了地,非求着福雅幫她養閨女,也不要養女充嫡女的名份,就只求福雅幫養着就行。福雅不好做決定,她是想要女兒沒錯,可是也沒興趣幫別人養閨女啊!直接拒絕吧,看耿氏求的誠肯,又有點不忍心,也怕四爺再有想法。還是四爺看福雅為難,親自去問了耿氏,耿氏就說了一句話,若是女兒将來要撫蒙古,她相信福晉能把女兒教養得到了哪不會吃虧。四爺就同意她把女兒教給福雅養了,這是心疼閨女了。

福雅就養着剛出生的小格格了,不養怎麽整?真跟四爺鬧啊?四爺給取名叫海蘭,滿語裏愛惜、憐惜的意思,這是真挺喜歡三格格的。李氏的大格格與二格格,可都是取的漢名兒。

耿氏沒有向李氏學習,把兩個格格手捂手摁着的護在身邊兒,好像福雅能搶她女兒似的。也可能是想用孩子為借口,讓四爺能多去她院子幾次也說不定,福雅都随她,自己孩子自己養也是正常事兒,把兩個格格養的嬌嬌弱弱的也是人家娘的風格,跟她沒啥關系。至于四爺去不去的,腿兒長在他自己身上,也不是福雅能綁住的。

耿氏的做法贏得了四爺的好感,去她那兒的時候倒是多了點。半年後,她再次有孕了。

李氏看耿氏得了四爺的青眼,也想有樣學樣,把格格們交給福雅養,真是東施效颦,怎麽想出來的?四爺與福雅都沒搭理她,她也就消停了。四爺更是不去她那裏了,你說這是圖的什麽……

四爺封了雍親王,高興的事兒,別的兄弟都沒有的榮譽,福雅都想不明白四爺是怎麽一邊兒總是宅在家裏,一邊兒能讓皇上這麽看重的。

可也有不那麽高興的事兒,随着冊封親王一起來的,皇上老爺子又給兒子賜了兩個格格,真是閑的。武氏和鈕祜祿氏就這麽進府了。院子有很多,福雅還是本着遠着清靜的原則,剛好四個格格占了四個角,都離主院挺遠,但也沒超過應該在的距離。

武氏還好,與耿氏差不多的風格,很低調,沒什麽存在感。鈕祜祿氏卻是個奇葩存在。就是個格格的身份,那架子端的,都快趕上太後了,福雅這些年還是頭回兒遇到這麽“純真”的穿越人士。這是直接把自個兒當太後了吧!不把如今懷着孩子,在府裏有體面的耿氏放在眼裏就算了,在福雅跟前兒都帶搭不理的,行個禮跟多委屈了她似的。

福雅不可能慣着她,該出手就出手,這毛病,不拾掇老實了,不知道能作出什麽花樣兒呢!四爺更不可能慣着她,直接就沒進過她院子,輕易連面兒都不讓她見到,偶爾在福晉的院子見過兩次,見她實在不像樣兒,連跟福晉請安都免了。哎,果然,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耿氏生下了三阿哥,皇上是不會給庶子賜名的,四爺自己起了弘時的名字。耿氏這回沒把孩子給福雅養,當着四爺跟福雅的面兒說了,若是給福晉養了,怕孩子将來生出不該有的心思,有什麽非份之想,那不是孩子的福氣。也算是個明白人吧……至少她知道怎麽用最正當又不讓人厭惡的手段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比如四爺的青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