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旨錯

夜幕低垂,鎮北侯府的書房裏的燈火正搖曳着,玉明昭獨坐書房,手裏正拿着一卷書細細讀着。

一陣細微的風吹過,一身黑衣的暗衛樞出現在了書房裏。玉明昭手下幾個重用暗衛的裏,言沉默寡言,墨性子跳脫,而樞則穩重妥帖。

“君侯,皇帝派來的監軍已經住進了雲客樓,排場十足。”樞先開了個頭,見玉明昭擡眼看了他一眼,他才繼續說了下去,“此次皇帝共派了兩名監軍,一個是兵部的右侍郎梁懷憫,另一個則是李太師的獨子今科探花李雲華。梁侍郎為主,李探花輔之。”

“哦?這麽說來,皇帝陛下倒是着實看重我們啊!”玉明昭的目光仍在手裏的書上,亦不曾擡眼看他,随口說了這麽一句話。

“梁侍郎雖為人刻板,不知變通,卻最是忠君。李探花文采不凡,人品更是無可挑剔,可以說是個完人了。”樞将他查到的這兩人的信息說了出來,只是這信息裏着實藏了不少東西。

“派人盯緊了他們,這李雲華着重關注一下。”玉明昭這時才将目光移到了樞的身上,極為平淡的下達了命令。

樞離開了書房,玉明昭才起身走到了窗邊。書案上他剛剛放下的書,卷起的一角隐約可以看見幾個字:虛實相映,暗度陳倉。

第二天,這新來的監軍一行人便到了侯府拜訪了,還帶着皇帝的聖旨,這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皇帝特派的內侍宣讀了聖旨,皇帝體恤老侯爺年老,玉侯一人鎮守邊關恐力有不待,故而特遣兩名監軍幫襯一二。

皇帝這聖旨下得雖然臉皮厚了些,卻也不敢直接點明,用詞上也是委婉。不管皇帝這般自欺欺人的做法效果如何,玉老侯爺心裏到底是舒服了些,他帶着玉明昭一起接了聖旨。

這梁侍郎和李探花上前同玉老侯爺和玉明昭招呼了一回,這日後總得先在這父子倆的屋檐下待上些時日的。

在他人屋檐下,哪能不低頭啊!這皇帝陛下就算是強龍,也壓不過這玉侯父子。

這內侍今日不僅是來侯府宣讀這監軍的聖旨的,他下面還得去林府宣讀聖旨。因着這聖旨的內容,內侍已然得知內幕,故而對于皇帝要跟玉侯成為親家,也是得出言讨巧一番的。

因此,宣讀完聖旨,這胡內侍更是主動上前同玉老侯爺攀談,奉承幾句,總是好的,“老侯爺,咱家這裏還有一樁喜事,要恭喜您呢!”

“哦?還望胡公公指點一二啊!”玉老侯爺捋了捋胡須,面上還是帶着些敷衍的笑意。

寧可得罪君子,卻不可得罪小人。皇帝跟前的內侍心胸可不會寬廣到哪裏去,不指着能有什麽好處,能少在背後使些絆子也好啊!宋哀帝的心性,老侯爺不說明白十分,八分也總是有的。

Advertisement

一旁侍候的劉管家也是侯府裏的老人,這種場面早已是司空見慣了。他不動聲色的湊近了這胡內侍,往他衣袖內塞了個荷包。

胡內侍得了荷包,手指這麽一撚,薄薄一層,面上更是喜笑顏開,“不瞞老侯爺,雜家這裏還有一道聖旨是給林家的。聽說,老侯爺替玉侯定了林家的親事。這聖旨乃是陛下親下,着林家嫡女入宮伴駕。這日後啊,玉侯同陛下也算得上是親家關系了,不是嗎?這等好事,咱家先在這恭喜老侯爺和侯爺了。”

“卻不知,這林家嫡女,可有說明是哪一位?”站在一邊自接完旨便不做聲的玉明昭,出聲了。

這倒是讓胡內侍受寵若驚,他剛剛還在想玉侯果然如傳言一般寡言冷淡。這會兒玉明昭開口,胡內侍忙不疊道:“侯爺莫急,咱家聽聞侯爺與林家次女定了親事,這入宮的自然就是長女了。”

胡內侍這話一說完,整個廳內似乎突然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胡內侍卻是一頭霧水,讪笑着退了出去。

這李探花一下子就瞧出了不對,給梁侍郎使了個顏色。梁侍郎早就得了密旨,實際做主的還是這李探花。因而,這兩人便急着要離開。

卻又因為,皇帝這聖旨就是想打玉侯一個措手不及,玉明昭和老侯爺的主意就是按兵不動,佯裝不知。

這兩位新上任的監軍因為玉侯不知陛下旨意的緣故,沒有替他們提早安排官邸,這會兒要是回去了,怕是只能住客棧了。

玉老侯爺不管事了,玉明昭只能安排手下的官員,現下立刻替他們安排官邸。這安排府邸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成的事,故而鎮北侯府裏先行設宴款待了這兩位新監軍。只能待府邸安排妥當後,再安排大小官員一同來接風洗塵。

鎮北侯府這裏,設宴招待了新來的兩位監軍。而林府,聖旨也開始宣讀了。

“陛下有旨,聽聞林家有女,才貌雙全,賢良淑德,當得後宮典範。着,封林家嫡女為貴人,入住祈芳閣。三日內啓程,不得有誤。”胡內侍尖細的嗓音讀完了這聖旨,示意林老爺接旨。

林老爺聽得這聖旨,心下有疑惑,卻不得不先接了聖旨。擡手不着痕跡的一個輕薄的荷包塞進了胡內侍的袖囊中,林老爺又朝胡內侍做了個手勢,像是有話要說的樣子。

胡內侍收了林老爺的好處,這林家的女兒又即将入陛下的後宮,聽說也是個貌美的。即使現下位份低,出頭怕也是遲早的事,再加上玉侯這門姻親,胡內侍哪裏敢得罪呢!看林老爺做了個手勢,胡內侍便順着往一旁走了兩步。

“不知,林老爺有何事想問?但凡雜家知道的,定是知無不言的。”胡內侍臉上賠着笑,起碼面子上是做足了的。

林老爺心裏也知這些內侍是個什麽做派,“胡公公嚴重了,我這廂有兩個嫡女,不知這聖旨上說的是哪個呢?”

“這有什麽的,即便是雜家在京城也是聽見了風聲的。聽聞,林老爺是準備将次女許配給玉侯的,這聖旨上說的自然就是長女啊!”胡內侍一聽林老爺是這麽個疑問,倒是松了口氣,好好給他解釋了一番。

只是,這話一說完,林老爺的臉色也變了,胡內侍這會兒方才察覺出不是來。

這胡內侍在宮裏慣是不會看人臉色的,因此也得不到個什麽好差事。但是,胡內侍運氣不錯,皇帝身邊新上任的大太監成太監竟然是他先前認了的幹爹。有了這麽個好幹爹,胡內侍就算是不會看臉色也在這宮裏混得開的。這次,這個宣旨的差事就是托了成太監這幹爹的福,胡內侍才把這麽個油水足的差事弄到手的。

胡內侍離宮前可是一千個保證一萬個保證說的好好的,可眼下怕要是出了個差錯,胡內侍這心裏相當焦躁的。

“林老爺,你有事可不能瞞着咱家,弄不好可就是一個欺君之罪啊!”胡內侍的臉,當即冷了下來,這小命都保不住了,讨好誰也沒有用啊!

林老爺想了想,還是說了,總歸比自己一個人頭疼強。再者說,這可是皇帝自己弄錯的,怪不得別人。“胡公公啊,這可是弄錯了啊!同玉侯定親的是我那長女,前兩日,我方才同玉老侯爺商定了婚期啊!”

胡內侍心下也是一驚,陛下弄了這麽個烏龍出來,這可怎麽是好?不過,他也只是個傳旨的,只要他過兩日帶了林家女入宮。什麽長女次女的,有幹爹在陛下面前說情,這罪過還能怪到他頭上來。

只會兒,他只能含糊其辭,“陛下說了要同玉侯做個親家,林家二女不能都嫁了玉侯吧!一個嫁進侯府,一個進了後宮。林老爺,你可是有福之人呢!”

就這麽說完,胡內侍也不多留,匆匆便離開了林府。這灘渾水,還是少摻合的好。

林老爺拿着這燙手的聖旨,左右都不是,正傷腦筋呢。即使他偏疼長女,可不代表他就能把次女送進後宮那般污濁之地啊!

聖旨宣讀,一家子都得出來接旨。這會兒林家一家子都在這廳裏了,可現在,雖沒人說話,卻是各有心思。

何氏雖然疼愛自己的女兒,可在她看來,當日老爺想将萱兒嫁與玉侯,未能成。可這邊關之地,哪裏還能有比得上玉家的世家貴族。這次,若是林萱能入宮為嫔妃,一輩子榮華富貴,倒也是個好歸宿。

林蓁初一聽那聖旨,再一細聽自家父親同那內侍的話,心裏只覺得這皇帝甚是可笑,日日監視她家郎君,這會兒卻鬧個這種笑話出來。不過,想來郎君也該知道這皇帝的動作了吧!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遠在京城的皇帝怕是要過些日子才能知道,自己這道聖旨到底暴露了些什麽。

在林蓁看來,她自己斷然不可能入宮的,可她也沒想讓林萱替她去了後宮這種地方。好歹還有那麽兩三日,明日再與郎君見上一面,總歸會想出辦法來的。

而林萱的想法呢?卻只能說是一念之別,足有百般不同。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急傻了,一下子出了兩個昏招,結果嘛,也得自己受着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