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論和談

所謂的封妃大典,在玉明昭看來着實無聊的緊。是以,他獻上了這兩天剛剛在京都城中新鮮采買的貴重禮物之後,也就等着瞧個熱鬧了。

玉明昭站在人群之中,瞧着宮中高臺之上的完顏鴻和慕容家的那位貴妃,看着很是般配,兩人之間可謂是情意流轉。只是,高臺之下的慕容方神色分明不是那麽太高興。蕭太後今日說是身體抱恙,只派了個太監總管過來觀禮。想也知道,慕容方為何那般臉色了。

高臺下前來朝賀的朝臣命婦們,臉上也都洋溢着喜悅,儀式結束之後,他們就分別把完顏鴻和慕容情給圍住了。

完顏鴻這一次為了拉攏慕容方可謂是下了血本了,外命婦要前去跪拜貴妃,這可是皇後才有的權利。他此舉等于就是在向朝臣們宣布,慕容情雖無皇後之名卻又皇後之實。玉明昭看的仔細,慕容方的表情和緩了很多。

完顏鴻和蕭太後的矛盾遲早是會爆發的,慕容家想來就是完顏鴻的先頭部隊了。也許等慕容貴妃有了身孕,這好戲才會開始上演吧!玉明昭自認自己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只要是能夠達成他想要的目标,多久都是可以等的。

觀了這封妃大典之後,就是他金國自己的事了,玉明昭一個別國使臣是不适合接着留在皇宮裏的。玉明昭也不想待着了,這面都露過了,想來和談也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玉明昭剛一出了宮門,就見一輛鑲金包銀的馬車停在了宮門邊似乎是在等什麽人。玉明昭瞥了一眼,就漠然的移開了眼神,準備轉身往自己帶來的馬車走去。

一個青衣的小仆人匆匆跑到玉明昭跟前攔住了他,小仆人長得很機靈,說話也是誠懇:“玉侯爺,我家家主在那邊的馬車裏等你,想請你見上一面。還望玉侯爺賞臉。”

玉明昭向來清冷孤高,又是在金國,這樣的邀請理所當然是要拒絕的。可這回,玉明昭卻輕輕颔首,便跟着那青衣小仆過去了。玉明昭帶來的親衛只能一頭霧水的等在自家馬車面前,君侯,這是?

玉明昭到了馬車跟前,就有一個灰衣小仆過來要給他墊腳,方便玉明昭踩着他上馬車。玉明昭眉尖微蹙,旋即舒展開來。他腳尖輕點地面,靈巧不失風度的上了馬車,動作那叫一個行雲流水,只把等玉明昭踩過來的灰衣小仆看呆了。

進了馬車,一身華服的慕容方端坐在車中,目光如電的看向了玉明昭。玉明昭很是淡定的回看了慕容方一眼,一撩衣擺坐在了馬車裏。

“沒想到玉侯年紀輕輕,倒是膽識過人吶!在我金國的地面上,竟然敢随意上我的馬車,怎麽,不怕老夫使詐?”慕容方見玉明昭一臉的雲淡風輕,連一絲驚訝的神色都沒有,想來他是踩到要見他的人是他了。

“慕容老将軍說的哪裏的話,老将軍就算是要對玉某動手也不會選在宮門這種地方,不是嗎?”慕容方問的随意,眼神卻是犀利,玉明昭還是那副清冷漠然的樣子,仿佛并不在意慕容方探究的眼神。

慕容方哈哈一笑,意味不明道:“看樣子,小玉侯還真是相信老夫的為人吶!”

玉明昭還是用跟方才沒有任何區別的語氣,随意的說道:“老将軍莫要想多了,玉某這是對自己有信心。”

慕容方臉上的笑僵了一下,随即恢複了這樣的笑,比之方才要更加豪爽了,他說:“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小玉侯倒是狂妄。”

Advertisement

“慕容老将軍找玉某過來,可不是說些話的吧!老将軍還是說說你的打算,也好讓我對這次的和談有個心裏準備。”玉明昭這時臉上露出了些微笑意,那雙深邃無波的眼就那麽直視着慕容方的眼睛,等着他的回答。

既然玉明昭這麽說了,慕容方就放棄了再試試看玉明昭的想法。當即,開門見山道:“好。那咱們就爽快人說爽快話,小玉侯到我金國也有幾日了。陛下一直未曾召見,想來小玉侯心裏也有數了。老夫就直說好了,你若是想要和談成功也不是不行,就按照上一回我金國給出的方案送上足夠的金銀財帛。老夫可以作保,這次和談一定成功。這樣,小玉侯回去了也好給你家陛下交代了。”

“我這一次來訪金國,為的是就是讓貴國重新換個方案。胃口太大也不好,畢竟,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吃撐着了。”玉明昭的話意思很清楚了,上一回金國給的和談條件太過了,不合适。

慕容方也不因為玉明昭的回答惱火,他還是笑容滿面的:“既然敢開這個口,那自然是吃得下的。小玉侯若是不同意,那咱們就沒那麽好說話了。”

“聽聞,宋帝陛下下了兩道聖旨令小玉侯撤軍,可有這事?小玉侯可要好好考慮考慮眼下的情況才是啊!”

“老将軍都說道這個份上了,玉某也不能不感謝一下老将軍的好意了。只不過,我心已定,萬不能改。”

玉明昭和慕容方這番談話,也算是不歡而散了。不過,慕容方也沒想玉明昭會同意。畢竟玉老侯爺他也不是沒打過招呼,這父子倆一個性子,死不悔改。慕容方打定主意,明日朝會之上,要讓玉明昭認清現實。

慕容方這一面見的,倒是讓玉明昭有了心理準備。回了驿站,完顏鴻的聖旨就接着來了,說是明日要玉明昭參加朝會和金國一衆朝臣商議和談的事宜。玉明昭拿着那道聖旨,目光盡是志在必得,明日那一場雖是硬仗,卻只會贏。

金國同宋國一樣,每旬日會有一次大朝會,群臣彙集,共同商讨國家大事。今日,朝堂之上,氣氛頗有些不同尋常的意味在。

完顏鴻坐在龍椅上,看着階下行禮的玉明昭,一時想起林蓁心裏有種莫名的快感。只是,這快感在玉明昭的面前并沒有持續多久。即使要行君臣之禮,玉明昭那挺直的脊背,如畫的風姿,鎮定自若的神态總讓人不自覺的矮他一節,氣勢上就已經輸了。

玉明昭送上了和談的文書,就立在階下等待完顏鴻的答複。

完顏鴻雖然已經猜到了玉明昭作何想法,但還是翻開文書,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他讓身邊的大太監将文書遞下去,給慕容方等重臣過目一看,以示他聽取衆意,非獨斷專行之人。

以慕容方為首的重臣們開始傳閱玉明昭遞上去的文書,一時間開始小聲議論了起來。完顏鴻看清底下的情況之後,開口問道:“玉侯這文書,朕已仔細翻閱了,這上面所書與我們上一次和談并不一致。不知,玉侯作何解釋?”

“上一次的和談,商禦史回朝之後,我國皇帝陛下思慮再三,覺得不合适。故而,這一份文書是新的決定,不知,金帝陛下作何想法?可願答應我國和談之請?”玉明昭負手而立,從容回應。

“玉侯應該知道,上一回的和談條件,可是我金國衆位大臣齊齊商議的結果。朕以為,不需要任何改動。”文書又重新回到了完顏鴻身前的桌案上,他随手放在一邊,态度是很明顯了,這法子不可行。

“敢問金帝陛下,這和談是不成了?”玉明昭一挑眉,語氣倒是沒什麽波動。

“玉侯想要和談,自然就得按照我金國給的條件來,否則,這玉門峽之戰,玉侯也是看到結果的。我金國鐵騎要是再南下一次,怕是就沒有這一次這麽好說話了。”剛剛傳閱文書的那一衆朝臣之中走出了一位華發長髯的老者,乃是金國內閣大臣耶律燕和。

耶律燕和話一出口,金國朝臣無不點頭應和。玉門峽之戰,金宋兩國兩敗俱傷,可大金鐵騎的戰鬥力可不是一般軍隊比得上的。

“耶律大人的話,我以為實乃大謬。”

玉明昭的話一出口,耶律燕和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只聽玉明昭又接着開口道。

“玉門峽之戰所謂的兩敗俱傷,我不過故布疑兵,怎麽,金國的消息何時這般不暢通了?連這等重要的信息都能輕易錯過?”

“定北軍不過損傷皮毛罷了,你大金鐵騎,可損失有七萬八千三百四十六人之多,可還有人能夠一戰?”

“再者說,金國連年征戰,不知貴國國庫可還撐得住?你金國這般向我宋國大肆索要金銀財帛,不過是想取我宋國之財養你金國之兵罷了。”

“如此這般,你大金鐵騎還要南下?玉門峽之戰,又何妨再來一次呢!玉明昭不懼,定北軍的将士一樣不懼。此番和談,不過是我國尚禮,想以和為貴,建兩國之好,好讓兩國都能夠休養生息。金帝陛下睿智過人,一衆朝臣更是棟梁之才,何以不同意和談這一小小請求呢?”

玉明昭在朝堂之上,字字珠玑,聲聲奪人。大殿之上,不知何時只剩下玉明昭一人的聲音了。他這一番說辭,在場衆人不禁心裏一顫,原以為勝券在握,卻不想敗跡早已顯露,只是金國君臣尚不自知罷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