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置房

“你傻缺啊!就算我不走,錢飛鳳會放過我嗎?我倒時候還不是死在宮中,莫非你就為了你皇兄的情緒,就要讓我置身險地?你千萬不要把我的情況如實告訴你皇兄,不然你就等着給我收屍吧!”劉苗苗一巴掌拍在沈君皓肩上,惱道。

不過,聽沈君皓說君暝如此傷心,她心頭也有些說不出是什麽滋味。但是,既然過去了,那就過去了吧,就當他是在償還蘇清漪那份傻傻的癡情。

“你說得似乎也有道理,但我總覺得哪裏不對。”沈君皓一臉困惑。

“哎呀,我都已經出來了,想這麽多幹什麽。難道要讓我回去送死?我這一回去,不僅我要死,你也難逃罪責,錢家人不是那麽好對付的。你吃飯沒有?”劉苗苗不想讓沈君皓多想,便岔開話題。

“沒吃,看到現在皇兄那麽傷心,我也沒什麽胃口,總覺得太對不起他了,從小到大,都是他一直護着我,而我卻欺騙了他。”沈君皓嘆氣道。

“這是善意的謊言,相信他有一天能體會你的苦心。既然你心情不好,那我們就出發吧,出去轉轉就沒那麽多功夫去亂想了。”說罷,劉苗苗放下碗便拽着沈君皓出了王府。

“你想去哪裏玩?”上了馬車,沈君皓問道。

“哪裏都行,我對京中不熟,不如就先帶我繞一圈,我看完之後再決定去哪裏停留。”劉苗苗想了片刻道。

随即,馬車便載着兩人從南部一直走到北部,劉苗苗掀起車簾的一角打量這個世界,昨天她從宮中一直逃到靖王府,擔心受怕居多,倒沒有仔細觀察這個世界。今天得空出來,倒是可以細細考察了。

“我還以為京城之地,應該是人來人往,一派繁華之景,不過今天一看,跟我想象中的京城相差太大。為何整個京城,就只有南部繁華,其餘地方都人跡寥寥,而且到處都是乞讨的人。乞丐如此多,莫非這裏是丐幫的地盤嗎?”劉苗苗放下車簾,感慨道。

“那是因為這兩年天災不斷,賦稅又重,所以很多人都淪為了乞丐。而我們出發的那片區域住的都是京中權貴之家,幾乎都是朝中大臣,他們處處斂財,倒是一點都不受影響。而一般的百姓就不一樣了。其實我小時候這一片區域就很繁華,到處都是賣東西的,絕不是現在這種情景。現在這狀況是百姓買不起東西,商人又交不起賦稅,所以才會如此蕭條。”沈君皓惋惜道。

“為何不減輕一點賦稅?既然天災不斷經濟蕭條,那更該讓百姓先渡過難關,等風調雨順的時候再多征收一些,國庫的損失不就回來了?而百姓也可以渡過難關。”

“道理你我都懂,但實施起來艱難重重。皇兄登基之初就曾頒布過減免苛捐雜稅的谕旨,但遭到朝中絕大部分官員的聯名抗議,皇兄以一己之力強行通過了。但緊接着錢太師便在其中動了手腳,順帶還害死了幾名皇兄寄予厚望的官員。後來,就再沒人提起過這事,減稅這事也不了了之。”沈君皓道。

“原來如此。”倒是跟君暝曾經提過的朝中局勢差不多,看來這錢太師是看準了君暝羽翼未豐,好欺負。

“所以,你也別怨皇兄的無情,他很多時候是不得不無情,不然他想保的人都很難保住。”沈君皓勸道,也不知蘇清漪聽進去沒有。

“這條街是賣糧食的?為什麽看上去好冷清。”

Advertisement

正說着,兩人已到虹橋東街。這裏曾經是京中最大的米市,而今卻只有寥寥幾個商家在經營。距離他們最近的百姓米莊的招牌在冷風中搖搖欲墜,猶如這日漸沒落的世道。

“這裏以前确實是賣五谷雜糧的,但最近兩年百姓收成不好,今年又遇上洪災,大米價格連連暴漲,已經到了千金難求的地步。現在很多百姓都買不起米,而這一帶的商鋪也跟着倒閉了。”沈君皓道。

“沒想到你一個閑散王爺,對這京城的情況倒是了如指掌嘛。”這一路過來,劉苗苗所提的問題沈君皓都能幫她解惑,她一直以為沈君皓就是個不谙世事的閑散王爺,現在看來,倒顯得自己太狹隘了。

“我不過是覺得天天在家也悶,宮中又不好玩,所以才常常到處跑,看得多了,自然就曉得了。”沈君皓不好意思地笑道。

“說得也是,要我是你,也肯定會到處玩。不如我們就在這裏下車吧,先去問問這一排商鋪的價錢。”劉苗苗道。

“這裏?你确定?你真的要做生意?不是我打擊你,現今這個世态,生意真的不好做,成本高,利潤薄,重要的是大家都很窮,買不起。”沈君皓再三告誡。

“放心,我說過會如約還你銀子的。”劉苗苗倒不以為意,壞笑着跳下車門。

“喂!你知道我說的不是你還不還錢的問題。你就算不還,我也不會怪你,我只是想讓你認清一下現狀。”沈君皓說罷也跟着下了車。

“你真是婆媽,一點都不幹脆。我看了那麽多,已經認清了。不如我們先去這家問問情況吧。”劉苗苗指了指離他們最近的百姓米業,走了進去。

“姑娘買米嗎?”掌櫃見有客人來,忙笑臉相迎。

“不知你們的米怎麽賣?”劉苗苗道,順便掃視了一下鋪子裏的大米。

“不知姑娘想買哪一種?我看姑娘也不像普通人家走出來的,這種是我們百姓米業裏最好的米,整個虹橋東街你絕對找不出第二家比這品種更好的了。這是今年新出的,十貫錢一錦斤;這邊的稍次一點,五貫錢一錦斤;而這邊這種則最次,兩貫錢一錦斤。”掌櫃一臉和氣地笑着介紹道。

劉苗苗被他說得糊塗了,什麽貫錢,什麽錦斤的,完全聽不懂。而他所說的最好的米也就跟美食系統裏最便宜的米相當;至于稍次的則比較碎,還有不少米糠混雜其中;最次的已有些黴變,這種米放在她以前生活的世界,估計喂豬都不行。

“我想把你這裏所有的米買下,連帶着這個鋪子,不知掌櫃可有轉讓之意?”劉苗苗也不轉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問。

“你們要買這個鋪子?”這完全出乎掌櫃的意料,其實他早就想把這米鋪賣掉了,這些日子生意一天比一天清淡,大米進價又高,他只得擡價賣,但這附近都是些窮人,哪裏買得起如此貴的米,他只能眼睜睜看着這些米黴爛。

而官家又天天來催繳商稅,他辛辛苦苦賺的那點錢,還不夠填官家的嘴!相鄰這幾家都已經關門了,他一直苦苦撐着,就是因為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要養,而且又沒人肯接手這個鋪子,不然他早想賣了回老家去種地。

看眼前這兩人年輕又有錢,他希望能賣個好價格。

“我這鋪子裏什麽東西都有,如果你要用來賣五谷雜糧,只需把貨進來,什麽都不用再添置。我也不唬你們,你們若是安心要買,我們一千兩銀子成交。你可以跟我過來看着後面的倉庫,這個倉庫裝個幾萬錦斤米都不成問題。”掌櫃道。

說着還引劉苗苗和沈君皓進去觀摩,劉苗苗倒是對這鋪子比較滿意,主要是他的倉庫确實夠大。鋪子後面還有個後院,雖然沒幾間房,院子也小而樸實,但是以後留給工人住或者改裝後自己住還是可以了。

“行,我們成交吧。不知你何時可以轉讓?”劉苗苗特別幹脆,也沒砍價,估計在這種蕭條的環境下,這個價也高不到哪裏去。

“我們現在就可以轉手,房契都在,你們等着,我這就給你們拿過來。你們只需要交銀子,我們馬上都可以辦好。”掌櫃有些迫不及待,畢竟他這個價格已經喊得很高了,萬一這兩個人轉眼反悔了,那這個燙手山芋就沒人接了。他咬牙等這麽久,還不就是為了等這一天。

劉苗苗倒沒想到掌櫃如此急切,不過打鐵要趁熱,她也不想再來跑第二趟,既然今天能弄好,那就辦完吧。

不一會兒,掌櫃便真進去把房契拿了出來,劉苗苗不懂交接手續,剩下的簽字畫押都由沈君皓來辦。

“我這裏還有兩名夥計,他們都跟我幹了十多年了,如果你們缺人手,可以找他們幫你們一段時間。”掌櫃拿了錢,整張臉都笑開了花,臨走還不忘給劉苗苗出主意。

不過,這主意倒是很實在,劉苗苗也欣然接受,“正好,我也想找些人手,不知這兩位夥計在哪裏?”

“他們就在裏面收拾東西,剛才我給他們發了工錢,叫他們收拾東西準備回去,既然你願意留住他們,我這就去給你們叫來。”說罷,掌櫃便去後院叫人,“阿旺,阿財,快過來,這裏又有新活做了。”

很快,後院便走來兩個老實精壯的漢子,掌櫃給劉苗苗道:“這位是阿旺,這位是阿財,他們是兩親兄弟,跟了我多年了,人也老實可靠。這是你們的新東家蘇老板。至于工錢怎麽算,便是你們的事,我就不多幹涉,先行告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