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孟亦對這處洞府有過許多種想象,等到真的進來, 才知曉自己先前無數設想仍舊不夠宏大。
他也曾經去過無數秘境與洞府, 得到過許多機緣, 也歷經過諸多磨難。若說盛大之景, 亦見過不知凡幾,卻從未有如今這裏這般瑰麗。
進來的剎那,不是阻隔的玄門, 亦不是難逃的陷阱,而是頭頂皎皎河漢, 腳踏無際碧水。
四周廣闊浩渺, 一無邊際。
那地面看似是水,卻不會令人下沉,水面澄明, 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光滑的明鏡之上, 卻又向外泛起圈圈漣漪, 波光粼粼,孟亦的倒影于其上清晰可見。
擡首便是九天銀河, 蒼穹布滿星辰,熠熠生輝, 而孟亦頭頂的地方便是一輪巨大的圓月。暖光的明月清晰地倒映在如鏡的地面上, 如夢如幻,恍然不似人界。
四周一片蒼茫,遼無邊際, 各個方向似乎都永無盡頭,令人暈眩迷惘,不知何去何從。
孟亦理清了眼前的狀況,便目不斜視往前走去。
一路頭頂圓月如影随形,踏着如鏡水面,與自己及明月明晰的倒影步步相接。似乎是走了長的路,不知冗長時光的流逝與更替,心中也不曾生過絲毫雜念。
一步、兩步……
萬萬步……
如同過了萬年之久,孟亦從容不破的走着,眼前原本無盡的路途景色大變,瞬息之間,漫天星辰被如墨夜色所替代,腳下踏着的水面也瞬間幹涸,地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為了怪石嶙峋貧瘠之地。
孟亦停下了腳步。
他朝着後方自己來時的方向看去,原本盛世宏大的景象完全消失,舉目望去皆是荒涼。
又是許久過去,荒蕪之地忽然揚起風暴,呼嘯的冷風卷起塵沙,天地間唯有那輪圓月還是原本的模樣,清亮的光輝溫涼如水,照徹天地,蒼涼且磅礴。
冥冥之中,孟亦似乎聽到了幾聲由遠至近的低吼聲與“嘶撕”聲,中間還間或幾下呼吸粗重的“呼嚕呼嚕”的聲音。
Advertisement
四周忽而變得陰黑,孟亦擡頭向看去,如山般的巨獸從天而降,遮天蔽日,原本的明月銀輝皆被掩蓋,孟亦擡頭看去,竟是完全不得窺見它的全貌。
眼見那巨獸緩緩向下壓來,孟亦迅速聚集靈力,他欲使出縮地成寸,不料這地方詭異,可以使用靈力,卻無法縮地成寸,想來是此地有空間秘術的緣故。如此,他便只能禦風飛行,迅速朝外掠去,而那巨獸降落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從緩慢直到自由降落,在它将要砸向地面的那一刻,孟亦終于抽身離開了它的範圍。
“咚!”
只聽一聲巨響,地上嶙峋的石頭被拍碎,石沫飛濺,揚起一陣飛沙,煙霧迷茫,也足以将人嗆的呼吸不暢。
趁着巨獸完全落了下來,仍未來得及有所動作,孟亦點腳淩風而起,飄立于半空之中,俯身看那巨型妖獸,這才看清了妖獸的本來面目。
孟亦已經不再使用法器,他運行起風靈力,,将其凝聚在周身,形成風旋罩着自身,所有飛濺而來的砂石皆被風旋攪碎帶走,不留一點痕跡,絲毫碰不得孟亦分毫。
他兩手間呼嘯風聲作響靈力形成風刃,便是他最強大的武器。
此時這個角度,他終于看清了那妖獸的全貌,卻是一只蟲類。
龐大若山的身軀上是深藍與黑色交錯的外甲,泛着金屬的光澤,看起來格外堅硬,頭部則與普通蟲類無異。只它的嘴格外猙獰吓人——兩排倒刺般的利齒咯吱作響,往下淌着粘稠的唾液,仔細看去,密密麻麻甚是駭人,且因為它本身身形龐大的緣故,其只一顆利齒,便有孟亦身量長短。
這顯然還是只帶毒的巨蟲,它唾液滴到的地方皆被融化,滋滋作響,最後化為腥臭的黑水。
那只巨蟲不久便發現了孟亦,兩只黑圓的眼睛同時對準了孟亦。
它開始有所動作,黑藍相間的甲殼緩緩展開,長出一對漆黑醜陋的翅膀,沖着孟亦飛了過來,它的口中同時響起刺耳的叫聲,就像是有人拿石頭在鐵器上滑動,聒噪的很。
孟亦毫不避讓,迎身而上。
就在一人一蟲幾乎快要相撞之時,孟亦身形一閃,瞬間出現在巨蟲的另一邊,他神情漠然,擡手,手落下來的剎那,巨蟲一只觸角便整個斷開,跌落在地。
巨蟲發出悲鳴,然而在它反應過來的時候,孟亦已經躍向了另一個方向。
毒蟲被激怒,擡起幾對前足,卻見對面與它凜然相對的孟亦卻只雲淡風輕的看了它一眼,便率先發動攻擊。毒蟲的外甲如它的外表一樣,極堅硬,孟亦無法穿透它,僅可以留下道道劃痕,然而這些攻擊雖然無法完全傷害到毒蟲,卻給它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風刃與毒液相抗衡,你來我往之間,毒蟲節節敗退,被打的幾乎只能用盡全力防禦,無法進攻。
孟亦行動間飄然若風,幾乎看不到人影移動的痕跡,真正循着風的軌跡,與其融為了一體,這才是風靈根修士的臻境。
毒蟲被逗弄,被激怒,腹部脹起,運轉起其腹腔內所有的毒液,欲将孟亦化為烏有,卻在擡起身軀積聚毒液的瞬間,被孟亦找到機會一道風刃狠狠劃開了腹部。
霎時間,毒蟲的妖丹混在腥臭的粘液中,噴湧而出。毒蟲抽搐幾息,失去了呼吸,醜陋的身軀遍是風刃留下的痕跡。
孟亦全身卻一塵不染。
方才這毒蟲偏要選擇從天而降,将自己的腹部暴露給孟亦,這才使得他立時找準了它的弱點,省了許多力氣,便将其擊殺。
毒蟲死後,龐大的身軀未落到地面上,便已經化作了粉塵,悄無痕跡地逝去,風揚起,痕跡便盡數被抹盡。此時,天也恢複了它本來的面貌,舉首星辰明月,低頭波光粼粼。
一老者忽然出現在了孟亦面前。
老者的眼中空寂高遠,似乎蘊含世間萬物的玄妙,又似乎什麽都看不見。
緩慢地,他的容貌一變再變,仿佛時光倒流,臉頰的溝壑漸漸被撫平,兩鬓的霜白也染成青絲,唯有那雙眼,經過了萬萬載歲月的磨砺,仍舊空遠。
直到老者變成一俊逸似仙的青年模樣,他才看向了孟亦。
他眼中混沌,恍若可洞穿世間一切。
洞府主人已逝,如今留下的不過一縷亡魂,卻仍然有些無可比拟的威壓。
“你來了。”他如是說道。
孟亦啓唇:“前輩。”
“吾姓任。”
“任前輩。”
前輩忽而問他:“恨嗎。”
“不曾。”
“你怎不問吾所言是何?”
孟亦只道:“無關緊要。”
那前輩聞言,模樣忽而又變回了老者的形象,唇邊挂上了笑意:“你可知第一關,你于星海中走了多久。”
“一心向前,不曾知。”
老者笑:“三十六載春秋。”
萬萬年來,于無盡星海上,能做到心無旁骛,毫無雜念朝着一個方向前行的人,只如今孟亦一人。
“倒是不長。”
老者聞言仰頭朗笑:“确實,與你失去元嬰的時間相比,還不算長。”
洞府主人果真知曉不少,孟亦也不覺得驚訝,只靜聽下文。
老者朗笑後,開口問道:“山花如何,風月如何,世間千古如何?”
“山花昨日紅,風月涼薄人有情義,世間千古輪回更替生生不息。”
“爾即是如此回答,為何吾在爾眼中看不到昨日山花,人之情義與千古更替。”
孟亦聞言,不作答,擡起雙眸看向老者。
萬物再生趣靈動,于他無幹。
“有趣,有趣。”老者扶着白須,仰頭放聲大笑,“若是修真之人人皆能無念,該少了多少趣事,也少了多少為情所困。”
說着,老者話音一轉:“可惜,吾生時未曾參破過此理,你可知為何?”
孟亦道:“因為,人本該有情。”
正是如此。
人本該有情,他也是,本該有的。
聞此回答,老者揚起手,灑下一片如星海般的微光。
微光觸及到孟亦身體,便立時潛入了其靜脈之中,孟亦隐隐感受到了體內靈力的波動和元嬰的共鳴。
“吾當初本已踏入仙界,卻因較大多傲骨的仙人多了幾分情義,遂被雜念困擾,後尋了此處,了了餘生。你既在吾神魂俱滅之前來到此處,便是與我有緣,洞府中物與吾最後一縷仙元,便都予了你罷。”
随着微光湧進身體,孟亦修為一路上漲,從渡劫初期到渡劫末期,直到僅差一步便将要突破渡劫末期的屏障之時,才在孟亦的刻意壓制下,堪堪停了下來。此等進階速度,莫說是在修為千百年難以寸進的後期,就是前提初踏入修真界的煉氣期晚輩,也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突破兩個小境界。
老者身影漸虛,彌留之際,他仍舊撫着胡須笑的祥和:“永生太長久,若他日飛升成仙,莫要如吾一般覺得寂寥。”
老者消失前,孟亦又尊敬地叫了一聲:“任前輩。”
老者含笑點頭。
之後,孟亦于星海之中靜坐,煉化老者贈予他的仙元。
十二載後,他紮實穩步地跨入了渡劫後期。
此後境界上的進境,多依賴頓悟與積累,尤其是頓悟冥想。
是時候去人間界了。
——————
鴻衍宗內近日熱鬧,各種傳聞甚嚣塵上,從四十多年前開始隐隐有人談起,時至今日,依舊有人談論。
修者多清苦,宗門內的修行時光總是平淡,日日尋常,偶爾逢些時日會有規模不一的比試,除此之外,便無甚其他新鮮之事了。
然而近來這些年,又有所不同。
自從傳聞中一直閉關的宗主出了關,且又當着衆多別宗別族修者的面晉升了飛升期之後,便時不時總有些大消息在宗門弟子間流傳——
初時,是因有人言道宗主出關那日從鴻衍宗一偏僻的峰頭上帶走了一個人,那人是五十年前驚才絕豔卻意外失去靈力的鴻衍宗大師兄,曾經的宗主首席弟子——孟柏函。宗主将他帶走,是為了将其治好,令其重回巅峰,屆時他們這些人也可以看看何為天資卓越,天賦過人,何為真正的大師兄風範。
自那以後,各種傳聞便開始接連不斷的出現。
有人說現時被稱為“大師兄”的宿歌宿師兄,因此事而心緒不穩,入了魔障,如今仍被其師尊薇羅長老強行關在洞府內,壓制異念。
有人說宗主的第二位親傳弟子,宗門內風雲人物靈芮靈師姐不知為何在外出歷練後,歸來便丹岩峰下跪求良久,然後便再無了消息,恐怕是遇到了情劫。
有人說宗主最寵愛的關門弟子應霜平的魂燈滅了,疑似亡在了外面某處……
更甚至有人說,其實宗主首徒和關門弟子素來水火不相容,首徒受傷無法修煉一事,便是因為那應霜平所為。然而宗門偏心小徒弟,因此那位大師兄便從此沒有緣由地沉寂了五十年,無人相問。
你若是問為何現在宗門又想救自己首徒了?這就要說道一些入宗門久些的師兄師叔們都聽說過的事了,其實首徒被宗門撿到時,才堪堪幾歲,被撿回鴻衍宗後,被宗主親自教養,情感自然非同一般,哪怕中間有些磋磨,最終總是會心疼的。
與這些傳聞相比,已經證實了的諸如淩霄劍宗少宗主公然與鴻衍宗為敵,不顧其父勸阻撕下了臉面;宗門內的各種的池子溪河裏常有一只大白鵝光臨,似在等待着誰,旁的人一靠近便一溜煙兒的沒了身影;宗門最深處,孟師兄曾居住過的九曲峰總是陰風陣陣,令人懷疑是否是宗門潛入了魔物;九曲峰山腳下的靈米靈蔬,明明無人照料依舊長勢喜人……這些事,倒還顯得正常親切的多了。
木靈峰。
屋內盤腿打坐的靈芮忽而睜開了雙眼。
她自上次跪求過玄溫後,便隐在了自己的峰頭,未曾離開過。
如今她才發現,每個峰主手下的勢力都在玄溫的監視之下,其中被安排的眼線不知凡幾。當玄溫需要的時候,任你有多大的勢力,都會瞬間瓦解,而他布眼線的行為,百年前才堪堪開始,之前他有這個能力,卻怠于為之。
在鴻衍宗中,靈芮已然成了孤立無援的狀态。
時至今日,她依舊未曾弄清楚關于柏函哥哥身上所發生的事件的始末,只有一點可以确認玄溫此人早已經不是她初時敬畏的“師尊”。玄溫恐怕也從未将她當成過自己的徒弟,盡管他收下的三名親傳弟子中,只有自己和他和同樣的靈根,修習的本源相同。
不過這無關緊要,無論玄溫收下自己是為了什麽,能遇見柏函哥哥,便是一生幸事。
靈芮是被孟亦親手帶大,他教授了她一切。
于孟亦看來,自己大抵如父如兄;于靈芮看來,卻另有一番旖旎的心思,無法宣之于口。
他們二人之間其實一直有着彼此聯系的方式,只是先前孟亦沒了靈力,無法使用那個方法而已。
那就是靈芮可以通過自己脖子上的項鏈感受到孟亦所在。
這項鏈的由來,是靈芮十二歲時的事了,那時孟亦忽有一日接到了宗門內派發的任務,外出執行。而尚還天真爛漫的靈芮不知此事,只以為柏函哥哥不見了,越想越心慌,怕他了出了事,又怕他不要自己,便整整哭了一整日。
孟亦歸來,見她如此,自責之餘便為她尋來了這項鏈,将自己一縷靈力輸入其中——只要他不是在特殊之地,本人得到消息後不刻意阻隔聯絡,靈芮便能知曉其大致方位所在。方向範圍泛泛,只指引了東西南北,卻令人心安。
小姑娘這才終于笑開了,梨渦清淺。
那事過去幾年後,靈芮逐漸成熟,意識到如此窺探柏函哥哥蹤跡并非好事,這項鏈便被妥善的收了起來。
四十八年前,靈芮拿出了項鏈,然而世間卻遍尋不到孟亦消息。她擔憂過,偷偷找尋過,卻無濟于事。
如今,其卻忽而有了異動。
——凡人界。
正當時,靈芮便悄無聲息地出了鴻衍宗宗門。
柏函哥哥,芮兒來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