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氣急敗壞
韓雅出了茗客居,見時辰還早,沒有直接回叡王府。甩掉邵骥這個尾巴,帶着妙菱和若雪去手下幾家店鋪轉了轉,又在外面用了晚飯食,日落時分,才回了王府。
回了偏院,便洗洗睡下了。至于王府的主人叡王爺有沒有回來,她都沒想過要問一下。
韓雅舒服睡去的時候,戚叡才披着星光回來。如往常一樣,他沒有回卧房,而是先去了書房。
進了書房,在太師椅上坐了會兒,然後提筆寫了一封信,折好塞進信封裏,頭也不擡的對着空氣喊了一聲,“暗一。”
話剛落,陰影處走出一個黑衣人,抱拳,“主子。”
戚叡将信封遞過去,“你去一趟後宮。”
“是。”黑衣人躬身拿過信封,轉眼消失不見。
江飛在門外候着,聽到主子的吩咐,沖江峰擠了擠眼。
能讓王爺大半夜寫親筆信的,也只有後宮那位賢妃娘娘了。賢妃娘娘是王爺的生母,兩人的關系卻是形同水火。母子兩十幾年前生了嫌隙,這些年,争執越來越大,見面就沒兩句好話。
都說天下沒有不疼孩子的母親,那位賢妃娘娘的心卻不知道是怎麽長的,一門心思的坑害親生兒子,就為了對得上她的賢名。
說賢妃娘娘不疼兒子也不全對,至少她是疼養在身邊的那位,對叡王爺,卻是另一幅模樣。
江飛有一肚子的話想說,偏偏江峰是個穩重的,站得筆直,理也沒理他一下。
這時候,戚叡又招人了,“十二。”
江飛趕緊回頭站直,豎起耳朵聽裏面的說話聲。十二是派去跟着側妃的人,王爺在側妃屋裏睡了一宿之後,晚上總要喊了十二,聽聽韓側妃一天都做了些什麽。
他就想不明白,那側妃好歹也是韓家出來的,嫁進叡王府,被放在鳥不拉屎的偏院,還能每天吃好喝好睡好。
富貴人家都惜命,每日吃得精細,那精細都是用銀子堆起來的。江飛跟着戚叡,也見過許多富貴人家漿酒霍肉的生活,那叫一個窮奢極侈。
Advertisement
而偏院那位,家裏富可敵國。進了王府,大廚房有什麽就給什麽,也沒什麽話,好養活得很。
韓側妃他想不明白,王爺的做法更是完全無解了。側妃每天做得最多,就是重複昨天的事,王爺每天晚上都要聽一聽,是什麽意思?就不膩味嗎?
屋裏,戚叡剛剛喊出聲,就有一個黑衣人閃現,“主子。”
這人身材、裝扮和之前喚作暗一的一模一樣,就連聲線也十分接近,不仔細聽,很難聽出不同來。
暗十二進來之後,也不用戚叡問話,開始交代韓雅白天一天的行程。除去戚叡陪同的部分,事無巨細,一一禀報。
戚叡聽完,神色不變,讓暗衛退下。
坐了一會兒,食指揉了揉眉心,從袖子裏拿了個紅包放在桌面上。
是回門的時候,韓夫人給的那個。他也不知道出于什麽心理,騙過韓側妃,将這紅包放在袖子裏,帶了一整天。
手指在桌面上快速敲了兩下,打開這紅包,倒出來一張地契,上面寫的是京郊白頭村良田兩千畝整,叡王府所有。
京郊的土地不便宜,兩千畝的良田,沒有二十萬兩買不下來。
由此可見,韓家确實有錢,未出閣的女兒和他談條件,開口就是萬兩黃金,後宅婦人給的回門禮也有二十萬兩......
“吱呀”
睡前關好的房門從外面被推開,韓雅瞬間警醒。她沒有出聲,右手緩緩的摸到枕頭下放着的匕首,捏緊。
妙菱和若雪半夜沒有招呼不會進她房間,其他人誰想進來,若雪若南也會攔着通報一聲。可現在外面一片寂靜,不用想,也知道是兩人被制住了。
若雪和若南的功夫不低,能瞬間制住兩人,來者一定能耐絕不低,容不得她松懈。
一步兩步,來人進了門,便直接往床邊來了,熟門熟路。
随着越來越近的腳步聲,韓雅突然靈光一閃,掀了被子坐起來,看着立在床前的高大身影,氣惱的問,“王爺,大晚上的來我這兒幹什麽?”
她這偏院除了自己人,還有叡王府的人。叡王府的人也沒響動,來人只能是他們的主子叡王!
戚叡不是個正人君子,人家小姑娘嫁過來之前,韓家幾個男人給了他許多好東西,還都在他庫房裏收着。甚至,他書桌上還放着小姑娘母親送的地契。
見到她了,對着她,還是沒好臉色,“側妃這張嘴就不會說好話,這是本王的院子!”
戚叡覺得目前為止,還沒對她動過手,是極大的寬容。
“不用提醒,我知道院子是你的,都是你的!”韓雅是個懶人,沒事兒就喜歡睡覺。她睡得多,起床氣也不小。半夜睡得正香的時候,虛驚一場,氣惱更是翻了倍,這話幾乎是吼着說的。
戚叡行軍打仗的時候,常常需要走夜路,加上習武之人,本就耳聰目明。是以,即便兩人此時身處黑暗中,他也能看清韓雅的神情。
這時候,她不似以往見到時候的沉着冷靜,往日順滑的頭發睡得有些淩亂,微微皺着眉頭。說話的時候,有些氣急敗壞,像小孩跟信賴的人在賭氣。
好些年......沒有人敢當着他的面大聲說話了。
戚叡垂在身側的手指蜷了蜷,這精致的小臉,細嫩纖長的脖子,都讓他有些手癢癢。
他剛動了動手,吼完話的韓雅,一下倒在被子上,埋頭在裏面,甕聲甕氣的道,“你大半夜過來,幹什麽來了?”
韓雅自己不知道,這時候,她的聲音不複往日裏的冷清,她剛睡醒,還有點沙啞和鼻音,軟軟的,聽起來不像是在抱怨不滿,更像是撒嬌。
戚叡突然改了主意,擡起的手放了下去,蹬掉鞋子,伸手将她攬過來,“睡覺。”
韓雅冷不防被他這麽一抱,都沒來得及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