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摻和

早上,韓雅還沒醒來,戚叡就走了。

這一走,又是好幾日沒見人影,他不來,韓雅也不去找,一個人樂得輕松。

過了幾日,韓夫人帶着韓餘氏來看韓雅了。

剛進王府的時候,韓夫人跟在管家後面,慈眉善目的,瞧着很是和善。越往裏面走,她的臉色越不對勁。進了韓雅的院子,她的眉頭就沒舒展過。

她轉着圈,全方位打量着女兒的住處。最後确定,這小破院子,連她帶過來的仆從都不夠站!

院子的木門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一推就是一陣悠長的嘎吱聲,院牆上長了好些草。

太小了,太破了,她的女兒就住在這小院子裏。

她自己是招的贅婿,做姑娘的時候,父母寵着。招了個丈夫,是個品性好的,這麽多年來,從未虧待過她。

但生在這時代,做女人的不容易,不用親生經歷,她也是知道的。

女兒家嫁了人,上要孝敬公婆,中間要伺候丈夫,有了孩子,還要照顧孩子。一輩子圍着小家,勞碌到死,日子絕對沒有家裏好過。

女兒越長大,她的顧慮越多。她一直以為,還有許多時間給女兒安排一個好的歸宿。

只是變故來得那麽快,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

送女兒出嫁的時候,安慰自己,她這樣貌絕佳,性子極好的女兒,會不一樣的。叡王府有錢又有權的,養她一個不多不少的。單是看在老爺送去的東西的面上,叡王爺也會善待她。

若不是親眼所見,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偌大一個叡王府,明明只有一個主子,偏偏把她的女兒安置到這最偏最破的小院子。

白頭村在寒山寺腳下,因為村民們長壽,且夫妻多和睦白頭到老而出名。

讓她下定決心買土地的,是從香客口中聽來的傳聞。那香客說白頭村在寒山寺山腳,每日籠罩念經聲中,長年累月,也有了靈氣,能辟邪去煞。所以,這白頭村的人才有許多壽命長的。

Advertisement

那香客推測,白頭村能得靈氣,土地估計也有,誰有了,吃那上面的糧食瓜果也能辟邪去煞。

她二話不說,就拿了自己多年的私房錢出來,買下兩千畝整的土地,包了回門的紅包。只是希望,叡王爺能對她的女兒好一些。

現在看來,她的一番努力,根本是白費了。

韓夫人看着看着,鼻子一酸。是他們做父母的沒用,讓女兒受苦了。

氣不氣?當然是氣的,但無可奈何,韓夫人重重嘆了一口氣。

韓餘氏也是大戶人家出來的,見慣的是高門大院。她跟在婆婆後面,看了看周圍的壞境,再看看一臉無所謂的小姑子,毫無預兆的,就紅了眼睛。

叡王府真是好沒做事,院子小就算了,竟然連個名字也沒有!

小姑子也算是她看着長大的,從小家裏人寵着護着長大,現在卻是這麽一番境地,她實在是......

相公要是見到了,還不知道怎麽心疼呢。

韓餘氏別過臉,絞着手中的絹帕,努力忍住幾欲奪眶而出的淚水。

韓雅剛吩咐了妙菱端些茶水點心到屋裏去,轉頭就見她母親和大嫂,一個在看天,一個在看地。

兩個都默契的背對着她,掩飾手段太低劣,光是看背影,韓雅就看得出兩人必是一臉愁容。

知道兩人是心疼她,心裏一暖,拉了兩人進屋。

将韓夫人按到上位坐下,又讓嫂子也坐下,好笑的問,“娘,大嫂,你們呀,這是幹什麽?”

“沒什麽,許久不見娅娅了,娘高興。”韓夫人不想讓女兒知道,她是心疼她過得不好。

這話要是說出來,女兒心裏不知多難過呢。

韓餘氏側頭,悄悄抹了淚珠,附和婆婆的話,“對對對,幾日不見了,想你呢。”

韓家大少爺做生意做得好,看人也很準,十幾歲就自己相中韓餘氏,定下了親事,十九歲娶親。

到如今,許多年了,孩子都生兩了,夫妻兩愣是沒紅過一次臉。

夫妻兩人感情好,有一部分原因是韓餘氏拿韓家人當自己的親人,誰有什麽事,她能比別人先想一步。誰有不如意了,她也跟着急。

一家人互相關心的感覺很棒,韓雅看着她微紅的眼,好心情的問道,“想我啊?大前天不是才見過嗎?如何又想了?”

韓餘氏還沒說話,韓夫人先開口了,“想了就是想了,誰像你個沒良心的,也不會回家來看看。”

韓夫人實在心疼女兒,又氣惱她明明過得不好,還一副沒事人的态度。

她這笨女兒,就住着這麽一個小院子,心裏不知道有多少委屈,她卻一點也不願意說。

都是一家人,訴訴苦,誰還能笑話她不成?

韓夫人認定小女兒在叡王府是受了委屈。

“娘,您這麽說,可是冤枉我了。我自然是想回家的,只我現在是人家的側妃,身不由己啊。”韓雅卻不懂母親的心思,氣定神閑的回話。

這時候,妙菱和嬷嬷端着茶水點心過來了,韓雅幫着放下,推一碟到韓餘氏面前,招呼道,“嫂子,你要吃什麽,自己拿啊。”

見韓餘氏點頭,又撚起一小塊糕點給韓夫人,“娘,你呀,消消氣。我知道您和嫂子是替我不值呢,只事情沒你們想的那麽糟糕。”

“院子是小了點,勝在清淨。我每日看看書,睡睡覺,也沒什麽人打擾,自在得很。”

“你們兩啊,別想那麽多了。咱們吃吃點心,喝喝茶,聊聊天,多好。”

住偏院......

沒人打擾......

怎麽聽怎麽像被冷落的夫人呢?

再看看明明被冷落了,還一點沒察覺,滿不在乎的女兒。韓夫人眼皮一跳,心裏更是擔心。

這狀況,難道她的姻緣真不在叡王爺身上?

活到韓夫人這個歲數,什麽好的壞的都見過。因為丈夫冷落,長期在後宅的女人紅杏出牆的事,在後院是常有的事情。

她似乎看到了女兒很不樂觀的未來。

韓夫人輕輕推開她的手,“娘不愛吃,你吃吧。”

韓雅扭頭無奈的沖她嫂子笑笑,眼看着嫂子的眼又紅了,這下是真的覺得沒辦法了。

她也不站着了,将糕點往嘴裏一丢,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對着兩多愁善感的韓府女人說道,“你們兩看看我,我這是缺吃的了?還是少喝的了?”

韓夫人別過臉,不說話。

韓餘氏也沒動面前的東西,沖小姑子道,“叡王府也沒派幾個人給你?家裏帶過來的這幾個人哪裏夠用啊?”

“嫂子,家裏帶過來的人夠用,也用得順手。”韓雅見她娘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又解釋了一下,“不是叡王府不給人,叡王府看着大,統共也沒幾個人,根本分不過來。”

韓夫人轉頭回來,“真是這樣?”

韓雅重重點頭,“嗯,您回想一下,這一路過來,也沒見到幾個下人是不是?”

韓夫人回想一下,确實沒見到幾個叡王府的人,看向大兒媳。

韓餘氏也點頭道,“就見了三個人,兩個是守門的,一個是管家。”

“嗯......”韓夫人沉吟了一下,換了個話題問,“這院子你住着也有些小啊”

韓夫人也不知道自己問這麽清楚是想幹什麽,就是想多問一些,多問一些,看她能給女兒做些什麽。

或者是,确認女兒沒有那麽難熬,她心下才不會整日整日的難受。

“小院子,大家住得近,才有人情味嘛。”韓雅說着将茶水往她娘手邊推了推,示意她喝一些。

韓夫人不動,只看着她。

韓雅見了,也不勉強,搖搖頭笑道,“院子不小了,叡王爺,他自己也住這院子呢。”

韓夫人眼前一亮,“他住這院子?”

“嗯,住。”

“住這屋?”

“嗯。”

韓夫人端過茶杯,喝了一口,支吾着問,“你們,咳咳,你們兩是一起住的?”

“屋裏就一張床,自然是一起的。”韓雅坦然回答。

“你們在一個被窩睡覺嗎?”

“沒有。”

......一瞬靜默。

好一會兒,韓夫人站起來,左右踱了幾下步,有些焦慮。

都睡一張床了,叡王爺還不給娅娅一個好點的院子,也沒給派人,問題出在哪裏?

韓雅智商很高,情商也不低,這個時候,卻完全不知道韓夫人在焦慮什麽。該說的,該擔心的,不是都已經有答案了嗎?

還有什麽值得她擔心的?!

她困惑的看向嫂子,韓餘氏輕輕搖了搖頭,表示她也不知道。

“那,那娘在你箱底裝的冊子,你看了嗎?”

她特意交代過的,應該看了吧?

果然,韓雅回道,“看了。”

嫁妝是韓夫人整理的,她一點沒經手。出嫁前一晚,韓夫人就囑咐她要看那壓箱底的冊子。她知道那是什麽,第二天就撿起來收着了。

韓夫人還想問問,兩人按照上面的做了沒有。只是,和女兒說這些也有些尴尬,便不知道接下來說什麽了。

韓雅見她消停了,趕緊抓住機會反問,“娘,嫂子,你們來了,就管顧着擔心我了,都沒說家裏什麽情況。也給我說說你們怎麽樣,父親和哥哥們怎麽樣了。”

韓雅這一問,還真是撓到韓夫人的癢了,問到點子上了。

韓夫人陰轉晴了,看向韓餘氏,“家裏一切都好,還有喜事了。”

韓雅跟着轉頭,見她嫂子正摸着肚子,長大嘴,“嫂子,你,你有了?”

“嗯,有了,大夫說有兩月了。”韓餘氏說到這個,臉上帶了淺笑。

剛剛才見了小姑子的“艱難”處境,她不該在小姑子面前笑的,只是這嘴角怎麽也止不住。

韓雅過去,隔着衣服在韓餘氏的肚子上感受了一下,“嫂子,你真厲害,又要給咱家添枝散葉了!”

韓餘氏動也不動,任由小姑子在她肚子上摸着。看着她孩子氣的動作,笑着道,“還小,看不出什麽的。”

“嫂子,你是咱家的頭號功臣。”韓雅摸了摸,轉頭看向韓夫人,“娘,你給這功臣紅包沒有啊?”

“自然是給了的。”韓夫人也笑着道,“你要是想要,也抓緊了。”

韓雅囧,什麽事情都能說到她身上來。

轉移話題,“大哥知道了嗎?”

大哥知道了,還不知道多高興呢,連續得了兩兒子,他老早就想要一個姑娘了。這下好了,嫂子又有了,也許這胎就是個女兒呢。

“你大哥最近都在家應酬,自然是知道的。你爹和他忙了好幾日,原是萎頓得很,聽了這消息,現在是紅光滿面的。”這麽聊了一會兒,韓夫人神情完全放松了下來。

一則是韓雅臉上确實沒有什麽愁苦或者隐忍,仔細看了看屋裏的擺件布置,都是按着她喜歡的樣式來的,她看來不是真的在受苦。二來,家裏的事情,确實也讓她高興。

孕婦不能喝茶,韓雅讓妙菱把韓餘氏面前的那杯端了出去,讓她換糖水來。

聽了韓夫人的話,詫異的問道,“應酬不是都在外面嗎?怎麽是在家裏呢?”

“那也不算是應酬,就是好些人上門拜訪了。”韓夫人臉上有些嫌惡。

叡王現在得勢,多少人想結識。只叡王府整一個銅牆鐵壁,外面的人進不來,裏面的人也出不去。外面的人有心巴結,卻沒有門道。

這麽多年,就韓雅一人撕開了個小口子,被擡進去了。被擡進去也不是什麽大事,讓那些人看重的是,韓雅是側妃,卻是從正門擡進去的。回門的時候,叡王爺也陪着去了。

盯着叡王府的人見了,都想着要和叡王打交道,得從韓府入手。

也有無名無分的,以為韓家要跟着叡王府發跡了,想從韓家撈點好處。

“他們想着通過咱家,巴結上叡王府呢。”韓夫人也是憋着一口惡氣。

她是整日整日的擔心女兒,那些人就想着利用。

從韓夫人的語氣中,大致能看出韓老爺和韓津的态度,韓雅還是問道,“爹和大哥是什麽意思?”

“能是什麽意思?自然是不能答應的。”韓夫人想到那些人的嘴臉就是一陣氣。

他們分明是以為韓府靠上叡王府這顆大樹了,也想來納涼。

可人家表面上的話卻不是這麽說的,他們說什麽,一直知道韓老爺是商界奇才,韓津也是做生意的好手,久仰大名,有空便過來見見。

嘴上說是過來見見,送的禮物是一個比一個珍貴,還都說希望轉交給叡王府。

偏偏那些人要麽是有品級的官員,要麽就是和官員有些關系的商家。韓老爺直接拒絕不得,只能虛與委蛇,來回打太極。

原本做生意圓滑世故,滴水不漏的父子兩人,如此過了幾日,憔悴了許多。

韓夫人看着丈夫兒子從前院回來時的疲累,心疼得不行,這會兒話裏的厭惡是一點也不隐藏。

韓雅沉吟一下,對母親道,“咱家一直是做生意的,官場朝廷的事,最好不要摻和。您回去了,叫爹爹和大哥千萬別收禮,給誰的都不行。等叡王爺回府了,我問問他的意思。”

“你爹也是這個意思。”韓夫人說了這話,又擔憂的問道,“娅娅,你要是為難的,讓你爹來問也行的。”

“娘,我和叡王府是睡一個被窩的人,問他幾句話,能有什麽為難的?”韓雅笑着道。

她畢竟是帶着記憶穿越的現代人,固有的思想性格,讓她在韓府的時候,很難像同齡的女孩一樣撒嬌賣萌。隔一陣子再見,她發現自己和家裏人親近的願望在增強,所以此時說話也帶了許多親昵。

韓夫人又惱了,“呸呸,女兒家說的什麽話?”

韓雅就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