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吳家退親了!

這個消息來的猝不及防。

在許二丫的記憶裏, 吳家退親應該是許婉動的手腳, 可萬萬沒想到,就算沒有許婉,居然還有退親這一出。

再一問才知道。吳家之所以會找到鎮上來,正是吳英從許大哥那裏打聽到的消息。只是許大哥說的也并不多,而且不管是那一千兩銀子,還是之前救的那個貴人都太過事關重大。一不小心就可能惹來殺身之禍, 所以他到也還穩得住, 只說弟弟在鎮上讀書,有一處宅子。卻沒說這宅子是買的還是租的。

吳英母女來了之後聽了許娘的那些話, 自然就将一切往最壞的地方想。

許家本也不是什麽富裕人家,現在再有一個讀書的兒子拖後腿,少一個勞動力, 以後日子只怕還不如以前。若只是這樣,吳家也不會退親,畢竟是經了媒人下了聘的。

可事情就是這麽巧,吳英母女來的這天,正好被鎮上的一個人看上了。這個人是縣太爺的娘, 縣太爺如何先不說, 卻是年已三十五仍無子嗣。他府裏有妻有妾,卻沒有一個懷上過。老太太死活不相信是自己兒子有問題, 只認為這些女人沒福氣。而吳英正好長得豐滿,臉面偏圓,在很多人眼裏看來, 那就是有福氣的面相。

老太太一眼就看中了,便潛了人去打聽。

老太太本意也沒搶人聘妻的意思,可架不住吳家的人是聞腥就上。面對人家問她是否許了人家,直接就說沒有。知道是為縣太爺家來問的,更是喜的直接應了下來。

既然應了那邊,許家這邊自然就只能退了。

吳家對這樣的事一點都沒藏着掖着,女兒能嫁給縣太爺,哪怕只是當妾,那也是大造化。恨不能弄得人盡皆知才好,又哪裏會藏着?因此,一打聽就打聽到了。

許大哥這會兒到還算冷靜,這時的他既然沒有父親身亡,家裏的日子也眼看着越來越好了。雖然心裏依舊憋悶,到也沒去找對方理論。

“算了,他們這是攀上高枝了。也罷,早點知曉那是什麽人也好。”

鄉下人只知道縣太爺是當官的,可對縣太爺府裏的事知道的卻少。他們本就不常在鎮上,對于一些消息并不知道。

“縣太爺已經三十五了。”許願在縣裏待的久了,到是知道一些:“而且,他有一妻,六妾,如今卻一個孩子都沒有。”

一聽許願這話,許家其他人都怔住了。

Advertisement

許爹哼了一聲:“還以為那是什麽福窩呢,等着,苦日子在後頭呢!”

許大哥到是有些擔心,這年頭,一個女人如果沒有子嗣傍身,那到老了就無依無靠。死了,也沒有人供奉拜祭,那是再苦也沒有的。

“吳家肯定不知道這些。”

許爹瞪他:“知不知道又怎麽樣?誰逼着他們了?行了,早點睡,明天還得起早幹活。”

許大哥悶聲應了,但也只能如此。

訂了親的未婚因為攀附權貴而抛棄他,被抛棄是一種悶,自己不如人又是一種悶。如果心胸窄一些,只怕就要鑽進牛角尖裏。再者,好歹訂親這麽久了,早就把對方當自己過一輩子的人了,突然就成了這樣,情感上的背叛,也是一時難以平息的。

可這些事只有許大哥自己過去才算,現在麽,只要許大哥好好的就行。

許願第二天就跟許小弟回鎮子上去了,許娘本來還想在鎮子上陪他們,結果許大哥出了這事,幹脆又留在家裏了。

過了幾天,吳英就被從知縣府的後門擡了進去。做妾的,還是衆多妾中的一個,自然是沒有婚禮的。

那天,許大哥也來了。許願陪着他就在路邊守着,直到轎子看不到了。許大哥才長長的籲了口氣,像是放下什麽重擔一樣,帶着許願回轉。

“二丫,你說,哥去參軍怎麽樣?”

“啊?”許願萬萬沒想到,許大哥有這樣的念頭。“爹娘不會同意的。”

“可哥心裏難受。”他也知道這想法有些不妥,但再想想也未嘗不是一條路子。家裏現在只要小心些,日子不會難過。小弟喜歡讀書,先生說他很聰慧,有靈性。将來但凡能進一步,成個秀才。要是再進一步成個舉人,那家裏就起來了。

他現在在家裏是離不了的重勞力。可等家搬到鎮子上來了,他難道也守個家收租過日子?就是雜貨鋪?他一個年輕漢子守着,也顯得窩囊……他想出去闖闖,就算,就算哪天真的回不來。家裏有弟弟,有錢糧,日子也能過下去。

等他把這些話都說了,許願才意識到,許大哥是認真考慮過的,并不是一時沖動。

他到底還是在意吳英這件事的,他心有不甘。

他只是普通農人,不懂文,無法考科舉,那便只能走武路。沒有任何身份的他,參軍是最直接的路子。但同樣的,這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艱辛之路。

一将功成萬骨枯!

誰也不敢保證,他會成為那一将,還是萬骨枯裏的一員。從概率上說,後者的可能更大。

“哥打定主意了?”

“恩。”

許願不得不開始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确切的說,是怎麽讓這條路好走一些。畢竟,他已經打定了主意。而一個人一旦打定了主意,別人總是很難改變他的決定的。其實她也可以不管,只是她擔心,萬一許大哥真的在戰場上出什麽事,這任務就沒辦法完成了。

“準備什麽時候去?”

“等家裏安置好了。”

家裏安置好,也就意味着,秋收之後,還得連莊子田地買好,他們搬到鎮子上來……這些都準備好了,怎麽也得到冬天。

“爹娘那裏……”

“我會說服他們的。”

這必然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參軍就是拿命搏前程,對于父母來說,寧願不要前程,只願孩子好好的。

許大哥如何說服父母許願不管,不過,第二天就找了些鐵砂,給許大哥綁了幾個砂袋。

“我聽人說,上戰場的人都要穿铠甲,拿刀持盾。那些東西加一起就得有好幾十斤。哥你要是真想去,就把這些都背上,日日不得離身。若是連這個也做不到,便也別提參軍的事了,不然真到了那,連兵器都拿不起來,還如何殺敵?”

他們都不曾真上過戰場,偶爾聽一些,都是誇大過不知多少的。許大哥也不懂,但許願這話聽着還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便當真給綁在身上了。他去參軍的心很堅定,這東西一綁上,便當真不曾再拿下來。再苦再累,他也沒拿下來過。

然後,又讓許小弟教他認字,寫字。

出門在外,至少得會認自己名字,為免自己被賣了,賣身契還得能認得。不然被人糊裏糊塗的賣了,還給人數錢呢!

許願其實還想給他弄部兵書給他背一背的,後來想想實在不像。她一個農家女連字都不認識,又怎麽可能有這種東西?這年頭兵書這種東西,民間根本沒有,她想找借口都找不出來。

而且,最好的戰術永遠都是戰場上歷練出來的,他能走多遠,還是得看他自己。

終于,秋收結束,許大哥跟許爹在鎮子的另一個方向的村子裏買了近百畝的田,又在城裏買了一間商鋪。全都租了出去……過完年,剛開春,一家子就搬到鎮子上。許大哥也收拾了行囊,在一家子淚眼汪汪中離開了家。

“都恨那吳家,把我兒逼到這樣的地步。”等人走了,許娘終于忍不住,嚎啕哭罵出來。若不是吳家欺人太甚,她兒子何苦要去拿命拼前程?只為了争那麽一口氣。不值得,根本不值得,可她留不住大兒的心。

許爹也嘆氣,“行了,走都走了,咱們只能盼着他好好的。以後,以後咱們多做善事,但凡有一分能報到老大身上也是好的。”

“對,我以後吃齋念佛,求佛祖多保佑我兒。”

許小弟也連忙道:“我去找經書回來,給我哥抄經書。”

許願見狀也只能表态:“我跟娘一起吃齋。”頓了一下,又道:“我跟小弟學抄經。”

一家子湊一起互相安慰,就算如此,家裏的氣氛好幾個月也沒緩過來。

等他們一家子緩過來,時間已到了夏日。

突的就聽到消息,說是吳英被縣太爺打了一頓,攆出來了。不只如此,她還小産了,被人從縣太爺家丢出來的時候,身上還全都是血,看着十分吓人。

她在街面上打聽了一陣,便将事實拼湊了出來。

原來就在半個月,吳英突然曝出來有了身孕。縣太爺和他娘高興瘋了,差點把吳英給供起來。

吳得得志便猖狂起來,連縣太爺的正妻都不放在眼裏。後院的那些小妾,更是被她全都踩在腳底下。除了縣太爺以及老太太,其他人全都被她得罪的死死的。

女人的戰場雖然沒有硝煙,但卻同樣殘酷。真相如何外人不得而知,結果就是,吳英突然被人查出跟縣衙裏一個捕快有染。那個孩子根本不是縣太爺的,而是那個捕快。

縣太爺成親這麽多年,一直沒有孩子。他雖然将所有問題都歸結到這些女人身上,但心裏還能沒點數?再加上吳英和那個捕快被人抓了個現形……縣太爺便半點猶豫沒有,直接把人打到小産,把人丢了出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