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親

親迎前幾天,趙和安家裏便早早地開始準備起來了。買菜、借桌椅板凳和盤子碗碟,還有請人幫忙,四個人忙的腳不沾地。

廚房一應事由文嬸負責,請了村裏常做酒席的廚子,除此之外還得請些夫郎嬸子負責擇菜、刷碗等等。文嬸這段時日與這些人混的熟了,人倒好請,反正都一個村裏的,這次你幫我,下次我幫你。

忠叔則負責采買布置事宜。趙四就去各家借桌椅板凳等等。

趙和安也沒能閑着,正好他便借着這次成親與村裏人修複關系,鄉裏鄉親的,還沾親帶故,總不能一輩子不來往。各家叔伯兄弟的可不得一一拜訪,一來請人吃喜酒,二來順便也要請幾個漢子幫忙上菜、燒火、招待人。

好不容易忙完了,趙和安還不歇上一歇,就聽文嬸問道,“老爺請了誰做證婚人?”

趙和安頓時一拍腦袋,忙昏了,竟将這事給忘了。這邊習俗,一般是請輩分高的長輩來做證婚人。趙和安想到一個人,三叔爺爺,記得幼時參加的婚禮常由他主持。

想到就做,趙和安立馬出門去請人。

“嗨,難為你這小子還記得我,不過我多少年都沒做了。老咯,喊不動了!”老人臉上笑眯眯的,拉着趙和安念個不停,“可憐你這孩子了!這樣,你這事我是不行了,你陽叔成,就叫他去。”

“那小子到時候就仰仗陽叔了。三叔爺爺到時候也一定要來喝一杯小子的喜酒。前些年是小子的錯,與親戚們生分了,現今便厚顏請三叔爺爺莫要計較,原諒小子。”

“哎!不妨事。”老人擺手,嘆氣道,“當初我們這些長輩也沒做好,傷了你的心,你有些怨氣也正常。可安小子啊!你也要明白,人常道‘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的關系到底是遠了,比不得你的那些個親叔伯。”

這麽多年了,趙和安心裏也早已放下,自是否認,“不怪叔爺爺,當初是小子年歲小,不懂事,想岔了。如今還指望三叔爺爺原諒小子呢。”

“罷了,你想通就好。也再別說什麽賠罪原諒的話了,把話說開了就好。這樣一個族裏和和氣氣的才好,不然像什麽話。”

“小子……”

趙和安還待再說,老人卻不耐煩了,“行了,這事就這麽過去了,證婚人這事,等你陽叔回來我跟他說。酒我這老家夥也會去吃上兩杯。莫要再多話,趕緊走。”

“那小子這便告辭了。”老人這般不客氣的态度,趙和安心裏還歡喜些。他這三叔爺爺脾性直,對着親近的人尤如此,這番表現說明他心裏真不怪罪趙和安了,趙和安本就想修複關系,如今自然只有高興的份。

成親前幾天,要蒸馍馍,一來給幫忙的人墊肚子,二來是給來吃酒的人做回禮。文嬸帶着來幫忙的嬸子夫郎們忙的熱火朝天,整整忙了兩天才做好,拿大筲箕裝了放在西側的空屋裏。

Advertisement

迎親前一天,趙向榮家那邊來人布置新房,床單被罩全換了自家繡的紅色鴛鴦的鋪面。當天晚上趙和安沒能進去自己的房間,反倒是幾個還穿開裆褲的小娃娃在上面鬧了一陣。

第二日,文嬸還擔心着,準備叫他,不想趙和安早早便醒了。這一日事情多,忙不過來,見他醒來,文嬸立刻喊人來與他梳洗打扮。別以為只有新娘需要,新郎也需要有個好的精神面貌。梳洗好,換上新衣,用點早飯,等到那邊的送嫁酒吃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往那邊趕了。

大華國禮俗,女子出嫁一般是坐花轎,而哥兒則可以騎馬。農人家規矩更少,主要是窮,好一些的趕個牛車,更差的還有新娘自己走去夫家的。趙和安家自然是沒有馬的,好在有一只騾子。

領着接親的人,牽着騾子便往于樂心家裏趕。都在一個村,也沒多少路,不消多少時辰便到了。

到了于樂心家,大門緊閉。自然而然地,這是要給他設些障礙。打頭鬧的就是于樂心的幾個表哥表弟。

趙永康和趙永言兩個小,好搞定,給些糖果糕點或幾個銅板便松口了。而趙永元和趙永怡那一關就不好過了,一個鬼靈精怪的,慣會出鬼點子,一個有意為難趙和安。可惜趙永輝已經成親,沒來參與,不然以他的性子總會壓着兩個弟弟,不讓他們鬧太過。

錢撒了,醜出了,詩趙和安也做了。鬧了好一陣,總算可以進門。不過這還沒完。到進了院子,要去接人時,于樂心的房門外又鬧了一次。

這些個哥兒們比外面那些小子的點子還要更多,各種各樣的要求層出不窮,聽外面的人為難出醜了,就笑得格外開心。

“各位小哥,便放我進去吧,再晚要耽誤吉時了!”趙和安無奈,只能認慫,伏低做小。

裏面悉悉索索的,讨論了一陣,這才有一個小哥道,“要放你進來也不是不行,不過先前都是我們的要求,新哥兒還沒表示。這樣,你說些好話,若新哥兒聽得滿意了,要我們開口放人,我們也不能攔着不是。”

“行。”趙和安爽快應了。

他今日準備充足,忙取出先前買的那對彩飾雕雁,“這是給樂哥兒的,勞煩小哥開個縫。”

“你說的是真的?”裏面的人尚有幾分遲疑,就怕趙和安耍詐。

“自然是真的。小哥不放心的話可以先開一點縫看一眼。”

“好,那我們就先确認。”考慮一陣,幾人決定聽趙和安的,先開一點看一看,若是真的,就把東西拿進來,若他們耍詐,那就再給他們多出幾道難題。

取下門栓,一堆人站在門後頂着,就另一個小哥從門縫裏看了看,确認過後便向大家點頭,“是真的。”于是幾個人就将門又往後拉了一些。站在門口的小哥快速拿了東西,而後門又迅速關上。

小哥将東西交給于樂心,于樂心看了一陣,只道,“他倒有心了。”

“這東西你給了,但我們新哥兒可還沒滿意呢!新郎總得再說幾句吧!”先時拿東西的小哥又朝外面喊道。

“我……”于樂心本是恍惚了一陣,忘了這話,聽到小哥的話回神,正想說自己滿意了,就被另一個小哥眼疾手快地捂住了嘴。

話趙和安也有的說,倒不慌,“樂哥兒,這對雕雁你可喜歡。據說大雁雌雄成對,一生僅有一個配偶。今日送此雕雁,以證我心,你可願與我夫郎。”

“一生一個嗎?”于樂心低語念了一句,旁邊的小哥兒沒聽清,問道,“什麽?”

“沒什麽。我說別為難他了,就放他進來吧。”

“行吧,新哥兒迫不及待了,那就放過你們了。”話說完,其他人打開門,外頭等着的人總算松了一口氣。

趙永怡進門,将于樂心抱起,先到堂屋與于氏他們告別,而後才把人抱到院外,放在騾背上,由趙和安帶着。除了幾個送親的人,其他人到這裏就該止步。

臨走時,于氏又追了出來,一聲一聲地叫,“樂哥兒,我的樂哥兒……”

比起于氏,于樂心倒好一點,但也仍止不住傷心,百般滋味湧上心頭,終是狠了狠心,“姑姑,回去吧。等過兩日,樂兒就回來看你。”

“哎。姑姑等我的樂哥兒回來。姑姑的樂哥兒,要好好地,別哭了。”于氏抹了把眼淚,對于樂心做最後的囑咐。

“姑姑,樂哥兒走了。”

送親的隊伍漸行漸遠。從此,她的樂哥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到了地兒,趙和安也沒讓于樂心下地,将人抱着,一路到了堂屋前,這才把人放下來。放下來之前,還在于樂心耳邊小聲說了句“別怕”。

他哪裏怕了,于樂心心裏閃過一絲笑意,同時更為趙和安的這句話感到心中一暖,至于那分因憶及往事而泛起的若有若無的苦意倒不值一提了。

“新人進。”司儀喊了一聲,趙和安這才牽着人進屋。

“新人拜堂。”

二人上前,上座是趙和安父母的靈位。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禮成,送入洞房。”

作者有話要說:

頭禿。感覺自己好像寫的太平淡了,而且節奏好慢的樣子

同類推薦